作為一個喜歡動漫的人,在國產的動漫中我一直都認為《秦時明月》是一部極為不錯的動漫。不僅是因為其精美的畫質,更重要的是其充滿中國元素的內容,動漫片頭的那幾句:「歷史為骨,藝術為藝;中華文明,弘揚百世」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其中我尤為喜愛主角天明這個人物,雖然命運多舛,但天資聰穎且活潑可愛,最重要的是他充滿俠義之心。「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秦時明月》中想表達的一個主題,在主角天明身上尤為明顯,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天明的一個主要身份——墨家巨子。
手持非攻的墨家巨子天明
說到俠客就不得不提金庸先生,他的許多作品大多充滿俠骨柔腸,影響了許多人,塑造了一個英雄俠義的時代。真實歷史上的俠客只是一個被擠壓的邊緣群體,並且隨著歷史不斷向前,真實存在的俠客越來越少,但是在中國人民的想像中卻越來越神聖,到現代金庸先生的作品算是一個標誌。《秦時明月》中所描繪的戰國末期,群雄逐鹿的時代也正好是中國歷史上的遊俠時代的巔峰時期。最早的遊俠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正是多國混戰的動蕩局勢使得遊俠這一群體孕育而生。
據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考證:好文者為遊士,尚武者為遊俠。所謂的遊俠就是一批尚武的士人。西周時期,士是低等貴族,禮崩樂壞之後,這些能文能武的士人流落民間逐漸分化為了遊士和遊俠。這些走向民間的士人不僅有才,而且志向高遠,墨家巨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墨家的創始人墨子是一個極富英雄主義理想的人,他雖身處亂世,卻非常崇拜大禹,想跟大禹一樣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由此開創了墨家,而墨家的統領便稱為「巨子」。所以墨家的口號就是「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這也正是《秦時明月》中以墨家巨子天明為代表的一行人所一直追求的。
天明的上一任巨子燕太子丹
真實歷史上,在春秋末年,墨子曾為了營救將要被楚國攻打的宋國,不僅讓自己的三百個弟子守城,而且不顧個人安危親自跑到楚國軟硬兼施,使楚王放棄了攻打宋國的念頭。在返回途中趕上下雨,正好經過宋國的城門,被不識人的守城官員拒之門外,他不抱怨,也不解釋。墨家第三代巨子孟勝,在楚國發生內亂後毅然決然地幫助自己的好友楚國貴族陽城君防禦城池,陽城君出逃獲救,他卻留城堅守,最終與自己地數百名弟子慷慨就義。墨家的這兩代巨子用他們的行動甚至是生命彰顯了他們身上的俠者之風,踐行了他們心中所堅守的大義——墨家的核心思想「兼愛」。《秦時明月》中也有類似的情節,天明,少羽,石蘭三人潛入雲中君的煉丹房中,不料卻被雲中君發現。逃亡途中,天明中了「陰陽視界」的毒針,喪失了行動能力,但為了掩護其餘二人,自己卻甘當人肉盾牌。雖然年紀尚小,但是天明心中秉承著為墨家巨子的俠義之風,令人敬佩,他所彰顯的正是墨家一脈相承的大義。
何謂俠者?古代俠又寫作「俠」,這個字左邊是一個人字,而右邊是一個夾字,是一個大的人帶著兩個小的人。有大力而幫助弱小之人的人,便可謂之俠。這個解釋出自《秦時明月》,我個人非常喜愛。無論是從動漫還是現實中來看,墨家巨子都無疑是遊俠時代的傑出代表,他們用自己的大義引領著那個時代的眾多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