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人窮想翻身,先別急著掙錢,做好這3件事,比什麼都強

2020-12-18 遼寧臺趣看天下

現今社會,有一個很殘酷的現狀,那就是窮人越忙越窮,富人卻越玩越富。有太多的人努力了一輩子卻連一套房子都供不起,可有些人存在銀行的錢,每月收取的利息都夠普通人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的生活,現實就是如此「骨感」!

可有一句話說,你本可以成為一個富人,只不過生活叫你自己放棄了這個機會。其實,很多時候限制你發展得並不只是外界條件,還有你的思想、格局、眼界、涵養……

「心學」創始人王陽明就曾說過,人生比的其實不是金錢和人脈,而是自己,當你貧窮的時候,不要急著掙錢,萬事都需要一個過程,先把這3件事情做好,提高自己,遲早會變成有錢人。

1、開拓自己的眼界

你的眼界,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而當你擁有了寬廣的眼界,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遇。

王陽明13歲那年,與老師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認為天下最要緊的並不是科舉考試,而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他從小就知道凡事要用長遠眼光看待,提高自己內的心修養和眼界才更加重要。

所以,當你陷入貧窮困境時,不如先停下腳步,將眼光放長遠,多讀讀成功人士的書籍,開拓自己的眼界,你遲早會成為有錢人。

2、逆著自己的個性做事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順著天賦做事,逆著個性做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但不是所有的個性都是完美的,也會存在缺陷,而這些缺陷很有可能成為你成功致富路上的絆腳石。

王陽明曾說:「日間功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如果白天做功課覺得內心煩躁,那就靜坐。如果精神疲懶,不想看書,那也得去看,這是一種對症下藥的方法。

所以,如果你想擺脫貧困,就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克服惰性,逼著自己進步,久而久之,你自己會變得越來越優秀,金錢也會隨之而來。

3、不斷學習,讓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

當今社會高速發展,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新事物,才不會被時代拋下,普通人才能有機會翻身,比如新興的直播賣貨、自媒體等。

其實,有時候學習比賺快錢更重要,知識和能力都提高了,你還愁賺不到錢嗎?

只有不斷學習,才有能力和知識應對來自外部和內部的挑戰,讓自己具備不可替代性。

我國近代著名學者章太炎說:「日本維新,亦由王學為其先導。」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更曾說過:「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胸懷天下、立志幹一番大事業的青年人,成為他們提升自我和改造社會的精神武器,這也是陽明學帶給我們每一個人的啟示和感動。

學習王陽明,讀一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我們能少走很多彎路。

當你內心浮躁,久久難以平靜之時,當你遇到困境,遲遲難以逃離之時,不妨看一看王陽明。無論是自己看看,還是給兒女,給長輩,這本書無疑能使我們獲益匪淺。

相關焦點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學會對這3件事心狠
    古人說,「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這就是歲月帶給五十歲人的內心感悟。人到五十,應該對這3件事狠心,也許年輕人看不懂,但是慢慢品一品,其實這是另一種大愛。王陽明說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心狠,就是對自己大愛。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在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己大愛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王陽明說:「人到五十,人生過半」。 也許這就是歲月的年輪帶給一個五十歲人的內心感悟,人到了五十歲,要對這3件事狠心,也許看似刻薄,但這確實是另外一種大愛,對此慢慢細品,也許你才能知道這壺老酒的味道。
  • 家長別急著打罵,做好這3件事,孩子會有改變
    在老師的協調下,對方家長沒有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不過老師要求她兒子向受傷的孩子道歉,但她兒子就是不肯,現場的金女士看不過去給他狠狠踢了一腳。 「這種事又不是第一次發生」,金女士說,:「每次在學校惹事,都是我去擦屁股,怎麼講都講不好,煩得很」。 客觀地說,任何一位家長遇到「搗蛋」的孩子,心情都會不太好。
  • 王陽明:氣大難成事,很多人意不定、心不正,錯在沒做好這3件事
    不知道是這個社會太浮躁,還是人心太急功近利,很多人遇事對人總是易怒易暴躁,到最後也能讓事情越來越糟糕。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也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他的陽明學說對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都有很大影響。
  • 一個人,要想成為有錢人,努力次之,做好這3件事,註定是人上人
    想賺大錢,想成為有錢人,除了努力,還必須具備富人思維,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具體而言,一個人,要想成為有錢人,努力次之,做好這3件事,註定是人上人;真正有野心、能翻身的人,往往也能做好這3件事,早晚飛黃騰達。第1件事:擁抱變化變亦變,不變亦變。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心狠,是在積攢大愛
    古人也說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可能這就是人生年輪給五十歲人的一個忠告或者內心的感悟吧,對於人生到了五十歲這個事實,應該重視這三件事,必須對自己心狠起來,可能很多年輕人看不懂,也可能看起來很是刻薄,但這確實是一種大愛,老了老年慢慢回想自己之前的往事,慢慢地品一品,這個時候才能體會老酒的味道。
  • 36歲王陽明:從人生低谷走向了巔峰,我做了這3件事,你也可試試
    人生不會一直平平順順,總會遇到一些坎坷,而那些成功的人同樣也是如此,走過無數個漆黑的夜晚,最後才走向人生巔峰。也就在這段時期,他明白了2件事,自己的人生才慢慢轉變。放下身段,找事去做剛被貶到龍場時,王陽明的隨從也都紛紛病倒鬱鬱寡歡,王陽明為了不讓自己受隨從的消極影響,就開始放下身段,找事去做。砍柴、燒水、煮粥、照顧病人這些事情他都是自己幹。
  • 王陽明:「年過五十,人生過半」,這3件事狠下心,生活越來越好
    五十歲,人生已經過了一半,有的人卻還在為生活煩惱,而明朝心學大師王陽明則說:想要生活越過越好,這3件事也學會狠下心。幸福苦難皆是福,無論怎樣這都是他一生最寶貴的人生經歷,你不能憑著父母的身份去剝奪他們體驗生活的權利,只有現在經歷得多了,未來才能走得更遠。50已過,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夠了,該放手的就放手吧。
  • 巴菲特:人窮想翻身,先放棄20件你很想做的事,50歲後醒悟就晚了
    眾所周知,巴菲特是世界上第一個靠投資炒股成為世界首富的人,他11歲就對炒股感興趣,16歲就靠炒股賺了一大桶金。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裡,他創造了從100美元到720億美元的傳奇。所以巴菲特是世界公認的「股神」。
  • 王陽明心學:內心強大的人,在這2件事上卻很「低調」,真是奇怪
    沒料到,王陽明又再次生存下來,心學在龍場誕生,從此王陽明從人間地獄走向了萬丈光芒!王陽明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真正的內心強大的人,他一輩子都用智慧來生存,於是他成為了聖人!有人說,只要能學到王陽明的一半智慧和成就,就非常了不起了!
  • 王陽明:先學會靜,後才能得「慧」!靜坐3步,教你把心靜下來
    那麼,既然生於塵囂中的我們一時難以擺脫俗世的念頭,何不學習王陽明,以其獨坐靜思之法為自己的浮躁心靈養一方淨土?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首先做好下面三件事:1.王陽明心學用的是此法。3.調整呼吸。不能張著嘴,應純用鼻呼吸,一面呼吸,一面數呼吸的次數,最後讓呼吸平穩。做好這三件事後,王陽明說:教人為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慾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
  • 龍場悟道,36歲的王陽明堅持這3件事,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
    古往今來,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在遭遇命運的惡待時,依然能夠保持初心、樂觀的態度。譬如明朝聖賢「心學」創立者王陽明,王陽明飽讀詩書,卻三次落第,考了十年才中了狀元。因為仗義執言,被廷杖四十、受到打壓、深陷牢獄,最後被貶謫到條件極度困苦、民風野蠻的貴州龍場。
  • 王陽明:36歲時,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我做對了這2件事
    也就在這段時期,他明白了2件事,自己的人生才慢慢轉變。放下身段,找事去做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這時我們更應該想辦法去解決,放平心態。王陽明剛被貶到龍場時,跟隨他的僕人紛紛病倒,但王陽明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地位而對他們不管不問,而是選擇放下身段主動照顧他們,給他們做飯,講故事逗他們開心,慢慢的,大家都被王陽明的心態感染了, 心態好了,病也就慢慢好了。對於一個習慣了好生活的人而言,放下身段去做一些瑣事,一開始並不那麼容易。
  • 王陽明:人為什麼會走黴運?其實都是有原因的,好運並非突然消失
    王陽明:「屋漏偏逢連夜雨 ,船遲又遇打頭風。」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人一旦要是倒黴起來,就連喝涼水都會塞牙,倒黴的事一件一件接踵而至壓的人喘不過氣來。很多人都認為人倒黴,無非就是怪自己運氣不好,但其實一個人為什麼會走黴運都是有原因的,在《知行合一》中王陽明說:好運並非突然消失,很多時候黴運都是我們自己無意識的行為所致。
  • 王陽明:水到絕境是飛瀑,人到絕境是轉機,低谷時記住這兩句話
    其實,無論別人怎樣詆毀,陽明先生都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學說簡潔有力,讀懂了王陽明,能夠使你受益無窮。第一句話:「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沒有志向的人是難以成功的,無論是哪一個行業,要想有一定的成就,沒有一個無需以崇高的志向為基礎。
  • 王陽明:想成大業的人,建議先學會這4點,克己才是真功夫
    很多人認為,這種東西太深奧,在我平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我去看它有什麼用嗎?今天這期文章,我就來給大家分享,心學在我們現代生活中的妙用。王陽明:想成大業的人,建議先學會這4點,克己才是真功夫、1.專注王陽明為何能活得那麼自在?他心裡不樹立任何概念,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他就事論事,對這件事不賦予任何個人的思想色彩,不帶自己的思想觀點。事情來了就安住在事情上,和事情融為一體,也就是專注。3.
  • 半路夫妻,雖然嘴上不說,其實心裡很記掛這3件事,別急著否認!
    可是,想要經營好自己的婚姻,想要安心地過日子,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此,很多人缺乏足夠的耐心、足夠的包容心,自己的婚姻一下子就走到頭了。 我在這裡給大家提個醒,半路夫妻,雖然嘴上不說,其實心裡很記掛這3件事呢,先別急著否認啊!
  • 王陽明告訴你,想要做成一件事,以下3點很重要
    說到做到,那就大有學問了,不管做事還是做人,其中都蘊藏很多哲學,我們想要真正做到一件事,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很多,還有需要面對的挑戰也會很多,最終是否決定義無反顧做一件事情,是十分困難的,即使決定做這件事情,是否能夠堅持下去,是否能夠勤勞去做,還是偷懶得過且過,都存在很多問題。
  • 洛克菲勒:當你沒錢沒人脈時,不妨去做這3件事,早晚能翻身
    或許哪天我們不去努力也會摔倒在黑夜中,普通人只有不斷的努力去奮鬥去抓住僅有的機會才能翻身,這是祖祖輩輩的經驗之談,不管什麼時候都非常重要。 人會熬到頭嗎?吃一輩子苦還是吃半輩子苦?在沒錢沒人脈的時候怎麼辦?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 3不問,4不爭」!早懂早受益!
    像曾國藩,王陽明就是真正聰明的人,他們雖然有過低谷,本來就是個普通人,但最後卻成為了聖人,因他們的秘訣就是一輩子「3不問,4不爭」。三不問不問過往王陽明:"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已經過去的事,放不下又有什麼意義呢?像這樣胡思亂想,只能白白丟失清明的本心。人只能活在今時今日,也只需做好眼前此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