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有一個很殘酷的現狀,那就是窮人越忙越窮,富人卻越玩越富。有太多的人努力了一輩子卻連一套房子都供不起,可有些人存在銀行的錢,每月收取的利息都夠普通人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的生活,現實就是如此「骨感」!
可有一句話說,你本可以成為一個富人,只不過生活叫你自己放棄了這個機會。其實,很多時候限制你發展得並不只是外界條件,還有你的思想、格局、眼界、涵養……
「心學」創始人王陽明就曾說過,人生比的其實不是金錢和人脈,而是自己,當你貧窮的時候,不要急著掙錢,萬事都需要一個過程,先把這3件事情做好,提高自己,遲早會變成有錢人。
1、開拓自己的眼界
你的眼界,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而當你擁有了寬廣的眼界,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遇。
王陽明13歲那年,與老師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認為天下最要緊的並不是科舉考試,而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他從小就知道凡事要用長遠眼光看待,提高自己內的心修養和眼界才更加重要。
所以,當你陷入貧窮困境時,不如先停下腳步,將眼光放長遠,多讀讀成功人士的書籍,開拓自己的眼界,你遲早會成為有錢人。
2、逆著自己的個性做事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順著天賦做事,逆著個性做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但不是所有的個性都是完美的,也會存在缺陷,而這些缺陷很有可能成為你成功致富路上的絆腳石。
王陽明曾說:「日間功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如果白天做功課覺得內心煩躁,那就靜坐。如果精神疲懶,不想看書,那也得去看,這是一種對症下藥的方法。
所以,如果你想擺脫貧困,就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克服惰性,逼著自己進步,久而久之,你自己會變得越來越優秀,金錢也會隨之而來。
3、不斷學習,讓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
當今社會高速發展,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新事物,才不會被時代拋下,普通人才能有機會翻身,比如新興的直播賣貨、自媒體等。
其實,有時候學習比賺快錢更重要,知識和能力都提高了,你還愁賺不到錢嗎?
只有不斷學習,才有能力和知識應對來自外部和內部的挑戰,讓自己具備不可替代性。
我國近代著名學者章太炎說:「日本維新,亦由王學為其先導。」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更曾說過:「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胸懷天下、立志幹一番大事業的青年人,成為他們提升自我和改造社會的精神武器,這也是陽明學帶給我們每一個人的啟示和感動。
學習王陽明,讀一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我們能少走很多彎路。
當你內心浮躁,久久難以平靜之時,當你遇到困境,遲遲難以逃離之時,不妨看一看王陽明。無論是自己看看,還是給兒女,給長輩,這本書無疑能使我們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