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萬因病致貧、返貧貧困戶成功擺脫了貧困 健康扶貧,開對「藥方...

2020-12-16 廣西新聞網

2020年12月15日 11:4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熊 建 編輯:羅珊珊

在日前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國家衛健委圍繞基本醫療有保障的目標要求,會同國家醫保局、國務院扶貧辦等有關部門精準施策,合力攻堅,推動健康扶貧取得了決定性成就。

累計分類救治1900多萬貧困患者

李斌表示,經過努力,健康扶貧攻堅任務接近全面完成,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全面實現,因病致貧、返貧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累計使近1000萬因病致貧、返貧貧困戶成功擺脫了貧困,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重要貢獻。

首先,全面改善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設施條件,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開展三級醫院對口幫扶,推動優質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並逐級下沉,實現每個鄉鎮和每個行政村都有一個衛生院和衛生室,並配備了合格醫生,貧困地區縣醫院收治病種中位數已達到全國縣級醫院整體水平的90%。

其次,因戶因人因病精準施策,推動措施落實到人、精準到病。組織動員80多萬基層醫務人員摸清貧困人口患病情況,實施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籤約服務管理、重病兜底保障「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對貧困患者實行分類救治,實現了對貧困人口的應治盡治、應籤盡籤、應保盡保,有效減輕了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累計分類救治1900多萬貧困患者。

第三,強化健康危險因素控制,推動健康扶貧關口前移。聚焦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疾病,一地一策、一病一方,實施地方病、重大傳染病、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貧困地區愛滋病高發態勢得到全面遏制,結核病、包蟲病得到全面控制並逐步消除,克山病、燃煤汙染型砷中毒、血吸蟲病病區縣消除率達到100%,碘缺乏病、大骨節病、燃煤汙染型氟中毒病區縣消除率達到96%以上,塵肺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第四,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扶貧。及時指導貧困地區基層廣大醫務人員轉戰疫情防控戰場,充分運用健康扶貧工作過程積累的方法和經驗,在較短的時間內,全面控制了疫情的擴散蔓延,將貧困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醫保扶貧惠及貧困人口4.8億人次

據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介紹,醫保部門會同衛健委、扶貧辦等部門聚焦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的任務目標,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發揮了最大範圍的防貧減貧作用。2018年以來,醫保扶貧政策累計惠及貧困人口4.8億人次,幫助減輕醫療負擔近3300億元,助力近1000萬戶因病致貧群眾精準脫貧。

一是做到貧困人口應保盡保。通過定額資助、全額資助把他們納入到醫療保障的制度範圍裡。同時進行動態參保,跟有關部門進行信息共享,儘可能「一個不落」納入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減輕他們的疾病負擔。貧困人口的參保率穩定在99.9%以上。

二是通過三重保障制度,綜合釋放梯次減負的效應。通過統一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制度,來解決基本保障問題,實際報銷比例基本可以達到60%。在此基礎上,推進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同時實行大病保險傾斜,對貧困人口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逐步取消封頂線。此外,夯實託底的醫療救助保障。通過三重保障的貧困人口,較一般人口報銷比例多提高10%左右,住院總體報銷水平可以達到80%。

三是加大深度貧困地區資金的傾斜投入。2020年,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達到550元以上,較2012年增加了310元。中央財政下達醫療救助的補助資金達到275億元,90%投向中西部地區。2018年起連續3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120億元,有力解決深度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醫療保障問題。

四是採取多項改革措施,降低醫療服務成本。包括實施藥品帶量採購,實行藥品目錄的準入談判,有效降低老百姓用藥負擔。三批次的藥品帶量採購涉及112個品種,平均降幅54%,全國總體節約(減少)費用539億元。

五是促進提高貧困地區醫療服務可及性。優化異地醫療就醫備案手續,實現每個貧困地區至少有1個縣醫院納入國家異地結算平臺。完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和支付的政策,儘可能對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引入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增加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同時,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員在本地醫療資源不足、在省域範圍內就醫的,給予醫保政策的報銷優惠,視同本地就醫。

六是出臺「兩個確保」的措施,有力地助力打贏抗擊新冠疫情的阻擊戰——確保患者不因新冠肺炎疫情的費用影響救治,確保救治醫院不因費用影響收治,消除了顧慮。到目前為止,已經預撥專項救治資金194億元。

創新機制,實施「組團式」援藏援疆

「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難中之難,艱中之艱。健康扶貧行動在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方面採取了針對性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國家衛健委扶貧辦主任、財務司司長何錦國介紹,該委堅持一地一策,指導「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制定了專門的健康扶貧工作方案,統籌中央和對口支援等各方面的力量,堅持政策優先供給、項目優先安排、資金優先支持、資源優先提供、社會力量優先對接、合力攻堅。

一是加大了項目資金的傾斜支持力度,安排中央轉移支付、衛生健康項目資金在分配時將「三區三州」作為特殊分配因素進行測算,還專門設立了深度貧困地區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項目,安排了資金25.8億元,支持了包括「三區三州」在內的368個深度貧困縣醫療服務能力提升。

2018年以來,累計安排「三區三州」所在省份中央預算內投資240.6億元,支持了1126個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項目。

二是深入推進對口支援。創新機制,實施了「組團式」援藏援疆,創新「以院包科」和「師帶徒」等幫扶模式,大幅度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在西藏實現了近400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200餘種中病不出地市就能治療,絕大多數小病在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就能得到解決。在新疆實現了自治區所有地市級醫院全部通過三級甲等評審。207家縣級醫院通過了二甲的評審,協調加大對口援青工作力度,青海省有20家州縣醫院分別通過了三級乙等、二級甲等醫院的評審,832個貧困縣,每個縣一定有上級醫院在進行對口支援。

三是實施「三區三州」傳染病、地方病防治攻堅行動。國家從人財物、政策和技術等方面傾斜支持。

比如,建立全面覆蓋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的包蟲病防治聯防聯控機制,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作、上下聯動、區域聯防、專家指導、社會參與」的綜合防治工作格局,西藏包蟲病流行得到了基本控制。

相關焦點

  • 嶽塘區:健康扶貧開「良方」 不讓「病根」變「窮根」
    健康義診活動下鄉。 因病返貧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健康扶貧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和脫貧攻堅大局。為防止已脫貧群眾因病致貧返貧,嶽塘區開出「三個全覆蓋」健康扶貧「良方」,切實當好貧困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先診療後付費 基本醫療保障全覆蓋 「先治病後給錢,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這幾天,湘潭市嶽塘區東坪街道聯合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陳鐵光心情很不平靜,逢人便誇健康扶貧政策好。
  • 精準扶貧送健康 衛輝市後河鎮衛生院積極開展健康扶貧工作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馮曉玉 萌友 李娟 程山躍/文圖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精準扶貧政策,讓貧困群眾切實享受健康扶貧「十個一」帶來的好處,2020年後河鎮衛生院圍繞「十個一」健康扶貧政策積極開展工作。組建4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籤約貧困戶335戶925人,籤約率100%,發放《防病知識手冊》335份、健康扶貧隨訪記錄手冊335 份,電子建檔率100%。舉辦貧困人員防病知識講座82次,政策宣傳37次。發放健康扶貧優惠政策明白卡335戶。
  • 公益+科技助力健康扶貧「頂梁柱」為1012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提供...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離不開公益慈善組織和社會群眾的力量。12月2日,以「社會力量加固健康保障,頂梁柱構建防返貧機制」為主題的中國扶貧基金會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階段成果報告會在京舉行。
  • 河北邯鄲魏縣:全國首創精準防貧機制 築起返貧、致貧「截流閘」
    只要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或因病、因學、因災等支出在一定數額以上的,都可以申請保險理賠。因為家庭支出驟增,房向魁家的遭遇被魏縣防致貧返貧大數據監測系統發現。魏縣扶貧辦把房向魁家的信息交給保險公司入戶核對,然後再交給交警、銀行、房管等部門複查。2018年5月14號,4萬餘元的保險救助金打到韓秀梅帳戶上。算下來,房向魁家支出的治療費用不到一萬元。
  • 健康扶貧 治好「病根」拔掉「窮根」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脫貧攻堅的「攔路虎」,健康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脫貧攻堅戰中,我市廣大醫務工作者深入基層,默默奉獻,積極投身健康扶貧「主戰場」;同時,很多貧困家庭受益於健康扶貧政策,擺脫了貧困,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 黑龍江武警總隊醫院:健康扶貧 醫療能「下去」病人能「上來」
    黑龍江省巴彥縣勝利村村民田亞軍指著家中牆上貼著的健康檔案對記者說。2014年,田亞軍被確診為直腸癌,讓種地為生的他喪失勞動力「因病致貧」,看病不但花光了家裡的積蓄,還背上了五六萬元的債務。 「在過去,村民因病致貧、返貧的情況時有發生,」村民們不敢病、病不起的情況讓村黨支部書記張學龍十分頭疼,「2017年黑龍江武警總隊醫院啟動與勝利村健康扶貧對接工程,貧困戶不會因病返貧,村民不會因病致貧的日子來了。」
  • 焦點訪談:「治未病」是什麼?看完就知道它有多重要了
    絕對貧困的問題得到解決,但並不意味著貧困不會再出現,尤其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十四五」期間,將把鞏固脫貧成果和防止返貧作為重點,脫貧攻堅戰將向常態化轉變。那麼,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的醫藥衛生制度如何從健康扶貧轉變為健康防貧呢?
  • 濱州市霑化區源頭活水灌「窮根」打造解決相對貧困樣板
    發布日期:2020-12-22 08:42瀏覽次數:2為著力構建穩定脫貧防止返貧和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霑化區財政局以「精準、發展、績效」為導向,深挖「窮根」,對症下藥,靶向治療,實現扶貧資金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
  • 兜底因病返貧 陽光人壽為山區群眾築牢健康「保障網」
    在捐贈儀式上,陽光人壽雲南分公司宣布,將連續兩年向這兩個村的建檔立卡戶及貧困邊緣戶的每位家庭成員捐贈10萬元住院費用補充醫療保險保障。這份醫療保障計劃每年總保額高達1.39億元,覆蓋了357戶,共有1391位居民受益。
  • 齊河|胡官屯村因病致貧村民曹現貴:「政策兜底,日子有奔頭了」
    曹現貴是胡官屯鎮胡官屯村人,今年56歲,2017年因病致貧,一家三口都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享受相關扶貧政策,他的生活一步步好了起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還主動捐了200元物資給村委會。在同村人眼裡,曹現貴是一個踏實、勤勞的人,但由於女兒從小患有精神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且常年吃藥需要人照顧,他的生活並不富裕。
  • 阜陽太和為14萬餘貧困人口購買綜合保險
    中安在線訊 據阜陽新聞網報導,種養遭遇風險、人身意外傷害、看病自付比例高……貧困戶在生產生活中時常遇到類似難題。記者近日從太和縣扶貧辦獲悉,太和縣計劃投入財政資金2500餘萬元,為全縣14.8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精準扶貧綜合保險」,幫助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防止因災因病返貧致貧。據了解,為探索新型穩定脫貧、防範返貧機制,全面提升貧困人口風險保障水平,去年7月份,太和縣在稅鎮孔寨村試點推行「精準扶貧綜合保險」制度。
  • 易地扶貧搬遷讓近千萬貧困群眾過上新生活
    易地扶貧搬遷讓近千萬貧困群眾過上新生活——安居樂業奔小康走進西藏那曲市色尼區易地搬遷安置小區的平措次仁家,伴隨一陣「嗒嗒嗒」的聲音,他正忙著在縫紉機上趕製工藝品,「搬出大山,住進新房子,還有了新活幹,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
  • 常德:鐵紀護航健康扶貧 追繳資金251萬元,處理處分21人
    今年來,常德聚焦健康扶貧責任落實、政策落地、制度落細,強化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共查處健康扶貧領域問題26個,處理處分21人,以鐵紀確保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 據悉,常德市紀委監委深入開展「一季一專題」集中治理,圍繞健康扶貧「三個一批」行動推進不力、鄉村兩級衛生醫療機構和隊伍建設不到位、貧困人口參保率不達標等重點問題,制定責任清單,壓實職能部門主體責任,將職能部門履職情況納入全市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考核重要內容。市扶貧辦將貧困人口慢性病籤約服務全覆蓋,列為全市脫貧攻堅「十大專項行動」之一,抓好突出問題整改,確保問題清零。
  • 安徽精準發力解決「因殘致貧」: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脫貧比例...
    他指出,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問題時有發生,扶貧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兜底措施。時隔4年有餘,2020年8月18日,總書記再次來到安徽考察。他強調,要把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精準扶貧,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不負眾望。
  • 安溪:靠自己骨頭長肉 撬開貧困絆腳石
    在黨中央、省、市大力支持下,經過多輪大規模扶貧,安溪用三十年時間打開山門、脫胎換骨,成功甩掉國家級貧困縣帽子,徹底告別了「拖福建發展後腿」「泉州發展大包袱」的歷史,實現由貧困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國百強縣的三大歷史跨越。然而,截至2015年底,安溪仍有7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1.58萬貧困人口,脫貧攻堅任務佔全市三分之一以上。長纓在手,縛住貧困蒼龍。
  • ...建立防返貧致貧動態監測長效機制情況的報告》的審議意見
    扶貧產業基礎還不夠牢固,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帶貧益貧作用還未充分發揮,群眾參與度還需進一步提高。扶貧產品認定力度還需加大,產供銷鏈條正在打通,扶貧產品銷售渠道還需進一步拓寬。(二)內生動力需要進一步提升。貧困人口自身「造血」能力、創業能力不足,部分群眾存在「等靠要」現象,缺乏內生動力和主動脫貧的積極性。(三)防返貧致貧動態監測長效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
  • 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甘南州健康扶貧工作綜述
    近年來,甘南州把健康扶貧作為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的重要環節和關鍵舉措,按照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的要求,紮實推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醫技能力提升、貧困醫療救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公共衛生服務等工作,著力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全力保障人民健康,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南奠定堅實基礎。
  •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做健康扶貧的踐行者
    一直以來,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形成健康扶貧的強大合力,改善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水平和農村貧困人口看病就醫困境,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正是人口基金會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初衷和使命。大病救助平臺:連結資源,合力扶貧2016年6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等聯合發布《關於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指導意見》,為健康扶貧定標定位、指出方向。
  • 孝感市中心醫院扶貧工作隊隊長對話上榨村村民,當好貧困群眾健康的...
    受交通等自然條件所限,村裡經濟發展滯後,村民大多外出務工,不少村民因病致貧。2015年起,孝感市中心醫院組建扶貧工作隊來到上榨村扶貧。如今,村裡環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幾條通村公路全部拓寬,寬敞漂亮的村衛生室建了起來,村民看病方便了,醫療有了保障,村民穩步走上了脫貧路。上榨村是如何實現逆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