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項羽最後一戰失敗後,他手下大將命運如何?有一人千古流芳!

2021-01-09 天天手作

垓下之戰是楚霸王項羽的最後一戰,大家都知道此戰的結果是項羽失敗了,最後烏江自刎而死。項羽雖然死了,但是他手下的幾員大將卻沒有在這場戰役中犧牲,那麼他們的命運會如何呢?劉邦建立漢朝後會輕易的放過他們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們各自的命運吧。

▲項羽(演員)

龍且

其實龍且在這場戰役還沒打響之前,已經在另一個戰役中犧牲了。公元前203年,韓信攻佔臨淄,項羽命龍且親率20萬軍隊趕赴齊國和齊國田橫一起抗擊韓信,由於龍且的大意輕敵,他本來就看不起韓信,一心想速攻拿下韓信,被韓信水淹20萬楚軍,龍且就在此戰中身亡,此戰直接讓項羽損失20萬軍隊,項羽此時僅剩10萬軍隊了。

▲龍且(演員)

鍾離眜

鍾離昧是劉邦最恨的人了,楚漢戰爭時經常在正面戰場給劉邦狠狠痛擊,後來劉邦就下令緝拿鍾離眜。鍾離昧與韓信是好友,就跑到韓信那裡去避難,多次勸說韓信叛漢,韓信並沒有答應,最後在韓信面前自刎而死。

▲左-鍾離眜(演員)

英布

英布在彭城之戰不久後就投靠劉邦了,英布也參與垓下之戰,後來被封為淮南王,在當時英布可是和韓信、彭越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的。前196年被小人誣告,英布為了自保被迫起兵反漢,兵敗逃到長沙,被親戚所殺。

▲右-英布(演員)

季布

季布在項羽烏江自刎之後,就開始了逃亡的生活。因為在楚漢之爭中多次陷劉邦於危難之中,所以季布這次也是在所難逃的。後來季布被人以奴僕的方式賣給了劉邦的親信夏侯嬰,夏侯嬰知道季布是條好漢,親自到劉邦那去說情。

▲季布(演員)

夏侯嬰對劉邦說:「季布是項羽將軍,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這完全是職分內的事,也是忠臣應該做的,有什麼錯嗎。」劉邦聽後就赦免了季布,並且封他做郎中。漢惠帝時官至中郎將,漢文帝時期任河東郡守。

▲劉邦(演員)

除了武將的身份之外,季布還是一個信守承諾之人,有一句話一直流芳到現在,那就是「得黃金百金,不如得季布一諾」,後來就演變成了一句成語「一諾千金」。

項羽手下這幾名大將的命運,由此看來只有季布的命運是圓滿的,如果鍾離眜能審時度勢的話,或許也會有個很好的結局。

相關焦點

  • 西楚霸王項羽在烏江自刎後,他手下的4大虎將,最終下場又如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這一段歷史,是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當時項羽在垓下之戰中敗北,眼看形勢已不可挽回,曾經縱橫天下不可一世的項王,滿懷悲憤地唱著這首哀歌。然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首詩,就會發現,項羽在人生的最後一刻,心中最關心的,還是他的美人和戰馬,在自己失敗之後,美人虞姬和戰馬該怎麼辦呢?此時的項羽,不曾想過,在他失敗之後,曾經跟著他打天下的那些兄弟們該怎麼辦!
  • 西楚霸王名震千古,項羽烏江自刎,手下四大猛將歸宿各不相同
    秦始皇統一中原後本想就此開創萬世基業,但沒想到在兒子胡亥手中整個大秦帝國就處於了風雨飄搖之中。在秦末大量的起義和諸侯割據狀態中,要說勢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無疑是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兩位的出現也讓世人的眼觀從秦朝的興亡轉為了楚漢之爭。
  • 項羽在他最後一戰中有多猛?千百年來沒有第二個人能與他相提並論
    如果論個人武勇,恐怕千載之下,無人能和項羽相提並論。不要再提呂布和李元霸,呂布下文中會具體分析,而李元霸只是個虛構的人物,不存在的。首先說明一點,項羽統兵徵戰可絲毫不弱,也稱得上是戰神級別的。最後一戰中,韓信六十萬漢軍把項羽幾萬人圍在垓下,勝之不武。霸王傳奇也許在很多人的心中,項羽是一個跟呂布差不多的武將,其實不然,呂布不過一介匹夫。
  • 歷史上那些白手起家的牛人:西楚霸王項羽
    項梁不甘被太守牽著鼻子走,假裝同意隨太守反秦,讓項羽進入太守府邸接近太守後直接斬下太守頭顱,太守府邸兵卒頓時群起攻項羽項梁,項羽一人持劍應戰連斬百人卻毫髮無損,太守府邸剩餘所有人跪倒項羽面前無人敢抬頭。項羽有多勇猛,第一次出場幹仗一人對戰幾百人,開掛般砍瓜切菜將上百人給砍死。他真不是金庸武俠劇劇裡走出來的人物嗎?
  • 項羽:一個人的性格裡,藏著他未來的命運
    他,力能扛鼎、叱吒風雲,最後卻在楚漢戰爭中成了敗將,在烏江邊自刎。 他,就是西楚霸王項羽。 與叔起事,小試身手 項羽,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據司馬遷《史記》記載:「項氏世為楚將,封於項城,故姓項氏。」
  • 楚霸王項羽為何輸給一介流氓劉邦,最後窮途末路烏江自刎死無全屍
    出身高貴、武力值爆表的項羽,脫穎而出。差一點就做到皇帝,可是沒想到,急轉直下。短短幾年,堂堂的西楚霸王卻敗在出生低微、武力值遠不如他的劉邦手下,最後落了個走投無路,烏江自刎的悲慘下場。劉邦由此一統天下,建立西漢王朝。在各種戲曲和影視作品的演繹當中,項羽之所以會輸給劉邦。原因有二,第一是因為他輕敵驕傲,沒把劉邦放在眼裡,而心腸又太軟。
  • 戰神蒙恬與霸王項羽
    他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秦始皇在平定六郡、一統中國的過程中,蒙恬可謂是其不可或缺的頂梁大將。 秦朝確立後,也是由於蒙恬的存在,使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可見其威名。除了北逐匈奴,蒙恬還率軍收復了河套等地,修築了舉世聞名的長城與秦道,無論是對秦朝還是整個中華,他都功不可沒!
  • 西楚霸王項羽的歷史告訴你,思維決定格局,更為其註定了結局
    據司馬遷的《史記》載,歷史上西楚霸王項羽的項氏,雖然原是周王朝諸侯國項國的後裔,但後來歷來都是以將帥的形式留傳繁衍後世的,比如項羽的叔父項梁也是大秦在楚地的一員大將。陳勝及吳廣揭竿而起後,楚地的項粱將軍也在吳中自主,舉復楚懷王之孫熊心為帝。
  • 項羽借兵,諸侯卻讓項羽舉鼎,項羽單手舉千斤鼎,何等霸氣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西楚霸王舉鼎這麼一個故事,那麼為什麼項羽要舉鼎呢,在民間曾經有2個說法,第一個版本是說因為項羽曾經救過虞姬,所以虞姬在項羽走後一直惦念著救命恩人,後來虞姬的哥哥在打探中,發現一個廟會中有一個將銅鼎舉過頭頂的青年,神似項羽。最終虞姬的哥哥將這個青年邀請到自己家中,虞姬看到此人正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欣喜萬分。
  • 霸王項羽敗給劉邦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剛愎自用只是其中一點
    鴻門宴也一直被後人視為是項羽一個最大的政治錯誤,他一時放走劉邦,致使劉邦能夠積聚勢力,最終反滅項羽。那麼項羽又為何會改變初心而放過劉邦呢?他的英雄氣概是很重要的原因。 項羽聽從範增召開鴻門宴的原因有二,其一,劉邦妄圖稱王關中;其二,劉邦有所謂的「天子氣」,命運不凡。項羽一代霸王人物,如何能夠容忍一個處處比不得他的劉邦挑戰他的地位呢?
  • 四面楚歌,西楚霸王項羽的最後一戰:這場仗,是天要亡我!
    這一晚,是最後的時間了。 這會是他的最後一場仗,也是史書上會記載的關於他的唯一一場敗仗。 …… 夜中,急行的隊伍無視著夜晚的黑暗而行走,心中的希望,也在這路途中漸漸的磨滅,關於天命的想法一旦有了便已經深入。 天亮後的追兵,讓渡過淮河後就僅剩下100多位騎兵能夠跟上隊伍。 這位所向睥睨的霸王,在逃至東城的那一刻,開始了自己的決死之戰。
  • 韓信與項羽之間的對決,兵仙大敗霸王
    項羽與韓信之間的對決,趣評認為是中國歷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名將對決。韓信被稱譽為「兵仙「,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典故。可以說,劉邦取得的天下,有一大半都是韓信打下來的。項羽也是一位名將,一直受到世人所敬仰。在司馬遷的《史記》中,特別將項羽與帝王並列,編撰了《項羽本紀》。
  • 搞笑漫畫: 改行做手工達人的楚霸王項羽?
    楚漢爭霸多年,終於以項羽失敗而告終。在最後一場戰役裡,他率領少量精兵強行突圍,來到烏江邊上。面對滔滔江水和船夫的苦勸,他始終不肯上船。
  • 一代帝王隋文帝,其祖卻是幸運小兵:搶到項羽大腿便被劉邦封侯
    眾所周知,漢朝建立前,曾有劉邦項羽的楚漢相爭。在那樣的亂世之中,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無數英雄好漢爭先恐後地加入自己崇敬英雄的隊列之中。為了爭得天下,有很多人都在這場戰爭之中命喪黃泉,但是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也有無數的英雄豪傑在楚漢之爭的硝煙之中,立足了自己的人生與命運。
  • 推翻了秦朝,卻自封西楚霸王,項羽為何不願意當皇帝?
    但是據史書記載,項羽在巨鹿之戰時「與秦軍遇,九戰,大破之,章邯引兵卻」,秦朝的主力兵團也幾乎因此戰而消耗殆盡,可項羽卻在推翻秦朝後自封「西楚霸王」,推行了分封制,顯然是不願意當一統天下的皇帝,這又是什麼原因呢?——《資治通鑑》
  • 西楚霸王是項羽,那麼西秦霸王又是誰
    秦國末年,群雄逐鹿,實力強勁的項羽推翻秦朝建立西楚政權。他自己號稱西楚霸王。在幾百年之後,有個叫薛舉的小夥子看到隋朝失政。於是,揭竿而起,在隴西地區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國號西秦,自稱西秦霸王。最後岷山羌鍾利俗率兩萬人來歸順。隴西地區,僅半個月就落到了薛舉手中。他本人在金城縣(今天蘭州)稱帝,國號西秦。薛舉,在最春風得意的時候連唐太宗李世民都被他打敗。那麼,薛舉為什麼會對實力強大的李淵發動戰爭呢?
  • 力能扛鼎的霸王項羽,舉的鼎有多重?現代世界冠軍能舉得起來嗎?
    作為楚漢之爭的梟雄,西楚霸王項羽曾經力能舉鼎,項羽當年舉的鼎究竟有多重呢?現代世界的舉重冠軍是否能夠將當年項羽的鼎舉起來?亂世梟雄公元前232年,項羽出生,與其他的孩子不同,項羽沒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 項羽真的力大無窮嗎?霸王舉鼎700斤,換算到今天有多少?
    導語:項羽真的力大無窮嗎?霸王舉鼎700斤,換算到今天有多少?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鼎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鼎不只是單純烹食的器皿,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鼎器之重在當時得到世人的廣泛認可。舉鼎也自然而然成為彰顯力量的一大方式,古代的不少氣力驚人之輩都有舉鼎的事跡,在這之中最為出名,讓無數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霸王舉鼎。那麼,號稱天生神力的霸王到底有多大的力氣,霸王舉的鼎到底有多重呢?霸王舉鼎的故事流傳已久,古代人都因該事跡對霸王項羽肅然起敬,認為其天生神力,不愧當時的霸王之名。
  • 項羽第一戰得兵8000再戰得兵40萬最後一戰竟無人能敵
    有個叫李晚芳的人評價項羽,說項羽之勇,千古無二,也就是說他認為項羽的武力值天下第一,數千年來再也沒見過有誰還能和他一樣那麼勇猛能打的!那麼這個項羽究竟有多能打呢?我們用史料來領教一下!哦!至於這個李晚芳是誰呢?
  • 揭項羽的霸王冢在哪裡?他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西楚霸王項羽的結局可以說十分盪氣迴腸,他在與劉邦的戰爭中敗得一塌糊塗,最後自刎於烏江。不過歷史上關於項羽之死,流傳著很多不同的說法,甚至有傳言他被劉邦的部下五馬分屍,最後屍骨無存,這是不是真的?如果這樣,那最後項羽的墓裡豈不是沒有屍體了?但是後世關於項羽的墓葬一直存在著很多爭議,項羽死後真正的霸王冢在哪裡,至今沒有準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