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號直播上線近兩個月,仍在觀望的運營者在門外來回踱步:都有誰在上面直播、直播的內容是什麼、有人賺到錢了嗎?
帶著疑問三連,果醬妹決定和大家扒一扒視頻號的直播現狀,看看到底值不值得入局。
對於公眾號創作者來說,沒有人比他們更懂微信生態,與其跨平臺做短視頻,還不如在家門口搭起爐灶,所以他們不僅成為視頻號的第一批嘗鮮者,更是視頻號直播的搭建者。
1、公眾號創作者扛起視頻號直播大旗
公眾號創作者在視頻號直播目前主要分為兩大陣容,以「小小包麻麻」、「MK涼涼」為首的母嬰美妝帳號,以「十點讀書」林少、「夜聽」劉筱、「靈魂有香氣的女人」李筱懿等為首的文化情感帳號。
得益於豐富的帶貨直播經驗,前者在視頻號的帶貨首秀就分別取得了169萬和21萬銷售額成績,成功開坑。
但對於經驗尚淺的文化情感帳號來說,能在視頻號直播找到一席之地,並帶得動貨,更值得我們深究。
11月9日,公眾號「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李筱懿在視頻號開啟直播帶貨首秀,3小時圖書總成交碼洋達190W,觀看人數達6.5W,打了漂亮一「仗」,而果醬妹認為,該團隊打的是聰明的一「仗」。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主打女性故事,而李筱懿則將其延續到了視頻號,親身出鏡講述作為女性的人生感悟,走的是文藝情感路線。所以首場直播李筱懿沒有一上來就賣各種不相關的商品,而是選擇了賣書。
首先長久打造的知性人設就為她的書籍推薦作了背書,再加上「1200本書籍,1折,9.9元秒殺」的優惠殺手鐧,直播間的火爆是可以想像的。
對於公眾號創作者來說,在視頻號利用優勢搶位,「看菜下碟」比一股腦兒地往前衝要來的有用得多。
同一時間,坐擁70萬粉絲的「夜聽劉筱」首場視頻號直播帶貨也取得開門紅,除了積累已久的人氣,號稱價值30萬的福利則是這場直播出圈的關鍵。
「夜聽」當晚更是直接宣布開啟三五七計劃,將3000多萬公眾號粉絲逐步導入視頻號,投入5000萬元,打造7大類目直播間。公眾號創作者開始all in視頻號直播。
其實,不止運營者本身,微信也有意藉助公眾號創作者激活視頻號直播。不久前,微信發起了視頻號直播的第一場官方活動#我在視頻號直播之#讀書給你聽,邀請了「十點讀書」「北辰說」「都靚讀書」「簫大業」「掌閱文化」等大批文化、情感類創作者集體開播,帶動了不少創作者自發參與,視頻號迎來第一個直播高峰。
在公眾號創作者群居的視頻號直播,如今仍處在內容底座的搭建階段,沒有取得用戶信任前就盲目帶貨,容易引起用戶的逆反心理,最後適得其反,在視頻號走紅的「霹靂舞凱凱」就是典型例子。
2、快手主播在視頻號找到第二春?
從快手轉戰而來的主播「霹靂舞凱凱」在視頻號的粉絲量近50W,其在工地跳舞的兩則視頻播放量更是突破3億。據「新榜有貨」消息,走紅之後,他籤約了廈門的「淺淺傳媒」,並成為其企業合伙人。
11月18日晚,「霹靂舞凱凱」在視頻號進行直播首秀,開播5分鐘上千人在線觀看(一般個人直播在線觀看人數為幾百),人氣可見一斑,但20分鐘後,觀看人數就開始加速下滑。
原因是本來衝著來看跳舞的用戶看清了這是一場帶貨直播,搭檔女主播送福利的凱凱與平時淳樸接地氣的畫風大相逕庭,女主播一個勁地讓用戶分享直播間並填寫地址送福利,凱凱則有一搭沒一搭地附和著。
可能是一下子恰飯內味兒太衝了,不少觀眾直言:「路走偏了」「好好的跳舞小夥子被帶壞了」「變味了」......場面一度尷尬。
據「新榜有貨」消息,該場直播GMV達30多萬元,成績斐然,但期間以0元購的形式抽獎送出了大量諸如電飯煲、空氣炸鍋、攪拌機等的百元家電,成本與收入是否成正比,需要打上問號。
3、企業級的大規模直播
「雙11」當晚,京東的「超級夜」在視頻號開闢直播間,人氣峰值高達十幾萬。後續越來越多企業如「BOSS直聘」、傳統媒體如廣州廣播電視臺等在視頻號直播大型活動。
4、中小商家成視頻號直播邊緣人
因為視頻號內嵌於微信,所以用戶和運營者的年齡層跨度大,很多中小商家想要嘗鮮,把鏡頭打開,要麼一言不發,要麼上來就是一頓輸出,語言表達生硬。再加上缺乏直播技巧,燈光布置欠缺,整體畫面瀰漫著隨意的氣息,所以觀看人數寥寥無幾。
這些直播間主要活躍於視頻號的「附近」版塊,因為地域距離的優勢總能佔據前排廣告位。
總的來說,提高視頻號直播間流量成為大部分創作者的頭等大事,除了在直播間引導用戶分享到群聊和朋友圈外,據果醬妹觀察,目前可操作的引流主要有以下幾個路徑:
開啟直播預告→視頻號預熱→引導點擊預約→服務強提醒;
開啟直播預告→視頻號預熱→矩陣公眾號、視頻號互推導流;
開啟直播預告→公眾號宣傳→引導點擊文中視頻號動態→進入直播預約;
開啟直播預告→公眾號宣傳→引流到粉絲群→開播時直播間精準分享。
基於微信私域流量的本質,視頻號直播粉絲群是創作者們為了直播冷啟動做的第一手準備,免費送福利則是所有直播間提高人氣的加速包。
視頻號雖已長成大人模樣,但是說到底它還是個面世不足一年的產品,尤其剛剛上線的直播功能,問題在創作者們的直播中逐漸暴露。
1、直播系統不穩定
在「夜聽劉筱」的視頻號直播帶貨首秀上,直播間曾三度「失聲」,主播劉筱需要一度拿出寫著「稍等」的牌子安撫人數不斷下滑的用戶。
同時仍屬「初生牛犢」的小商店扛不住大流量的突然湧入,同樣在「夜聽劉筱」的直播間,在用戶進行搶購時,小商店系統一度崩潰,這對於成熟的直播平臺來說基本鮮有發生,但視頻號基礎設施仍有待完善。
2、畫面質量感人
視頻號直播畫面和抖音快手比起來就像是「素顏」出鏡(儘管官方稱有磨皮功能),沒有花裡胡哨的特效以及美顏效果,視覺上更真實,但這樣的鏡頭也讓不少創作者望而卻步。同時因為畫面參數較低、不能設置鏡像,在直播帶貨時產品從畫面上看容易失真且造成視覺困擾,對產品展示的影響較大。
3、直播間互動效果差
在直播間扣數字然後進行抽獎是各大平臺主播活躍氣氛的慣用套路,但在此前,參與微信官方活動#我在視頻號直播時,「韓韓情感分享」的直播間出現了評論區數字被屏蔽的bug,用戶和主播經過多番調試才順利抽獎成功。
此外,視頻號直播間暫不支持主播連麥(官方稱後續會上線)、打賞送禮、以及後期中控臺抽獎功能,直播與用戶的互動僅限於點讚、留言和內測中的評論上牆功能,整體氛圍較為冷清。
4、用戶可選擇直播太少了
由於視頻號直播缺乏公域流量的推廣,所以主要依託社交關係的推薦,在視頻號首頁的「朋友在看的直播」內容池裡,用戶可以上下滑動切換觀看直播間,但內容有限,通常滑幾下就到底,用戶的選擇少了,停留時間自然更短,視頻號直播想要追上抖音快手,僅僅靠私域流量是遠遠不夠的。
微信僅用一百多天就打造了一個日活2億的短視頻產品,腳步剛剛站穩,就開始進軍直播江湖,這是所謂的大廠速度,還是流量泡沫背後的揠苗助長?
在暫沒有美顏濾鏡的視頻號直播裡,我們似乎更能看清其折射出的前景。
正如果醬妹上文所講的,對於缺乏私域流量的創作者來說,直播間的冷啟動是個棘手問題,僅靠社交關係的分發在短時間內可能會有不錯的效果,但難以快速起量。
儘管諸如「十點林少」、「霹靂舞凱凱」、「夜聽劉筱」等頭部視頻號主都在打造自己的直播社群,但是缺乏公域流量,外加社交推薦較封閉,所以他們當中難以出現能媲美抖音羅永浩、快手辛巴、散打哥這樣的出圈主播,所謂的爆款暫時也只能是小圈子的自嗨,難以打響視頻號直播的名號。
而創作者翹首以盼的「視頻號推廣」功能仍在內測當中,一旦開放,和直播搭配使用,彌補公域流量的缺失,或許又會是另一番景象。
另外,視頻號自上線直播以來,就伴隨著一系列流量入口的扶持,尤其是此前備受爭議的「朋友圈置頂朋友分享直播」功能,儘管如今為用戶開啟了「一鍵關閉」的權限,但不少用戶抱怨:「朋友圈越來越重」,「朋友在看的直播」正在暴露用戶的觀看隱私,這些引流入口都一定程度上在粗暴地以用戶的使用體驗作為交換。
「短視頻+直播」是經過試驗的組合拳,直播帶貨更是大勢所趨,雖然已經有部分主播吃到紅利,直播首戰告捷,但原生生態帶來的準入門檻也預示著並不是人人都能從此分一杯羹,可這有違張小龍最初對人人都可創作的「短內容」的定義。
所以,視頻號直播任重而道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