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裡伏牛山上的「點金師」

2020-12-16 中國青年網

  【脫貧攻堅路上,知識分子這樣擔當】

   開欄的話

  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過程中,知識分子群體發揮了重要作用,湧現出許多值得關注和記錄的先進人物。從今天起,我們推出系列報導,陸續採訪一批在脫貧攻堅一線作出突出貢獻的知識分子,感受他們投身脫貧攻堅的初心,分享他們用知識改變貧困地區落後面貌、幫助群眾走出貧困的動人故事。

  八百裡伏牛山上的「點金師」

  ——河南農大教授高致明指導中藥材種植帶動數萬家庭脫貧奔小康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周紅飛

   「高老師好!您教的辦法真好用啊,春節期間栽下的黃精都起來了,您看看我這50畝地的黃精齊刷刷都一尺多深了,軒(河南洛陽方言:漂亮)得很啊!」「確實不錯,不過氣溫升起來了,草也旺長,一定要及時除草,別讓雜草爭養分……」前不久,在河南省嵩縣車村鎮源生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的黃精種植大田裡,負責人樊留栓用微信視頻方式,向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高致明報喜。

   「高致明教授是我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啊!我和高教授幾乎天天聯繫,有問題就找他,跟自家人一樣。」樊留栓說。對於高致明來說,給農戶遠程指導藥材生產這樣的事情,每天都是家常便飯。

   現年60歲的高致明,是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中藥材系教授。多年來,高致明在河南嵩縣、盧氏、方城、南召以及山東菏澤十餘個縣奔波指導,每年下鄉培訓5000餘名中藥材種植帶頭人,累計幫助帶動數萬家庭實現脫貧奔小康。

  「電話就是讓人打的,和老百姓聯繫的線不能斷」

   2020年春節,是高致明最不自在的一個春節。要是往常年份,可能吃完大年初一的餃子,他就恨不得跑到山裡去。「我就喜歡到山裡,聞見草藥味兒神清氣爽,和農民兄弟拉拉家常比啥都強!」高致明說,「今年沒辦法,必須聽從號召,做好居家隔離,不過好在有手機,能夠隨時和老鄉們聊。」

   作為河南中藥學領域的領軍人,高致明將畢生心血都投入到河南道地中藥材研究,不僅為山區百姓送上「金飯碗」,還傳授鄉親們「點金術」,讓廣大豫西山區貧困戶依靠中藥材種植脫了貧、致了富,真正將論文寫在了崇山峻岭、寫在了扶貧路上,被老百姓親切譽為「八百裡伏牛山上的『點金師』」。

   高致明做過心臟搭橋手術,至今仍有嚴重的心衰、瓣膜閉合不全等疾病,但他仍然堅持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跑,「打起精神上講臺,帶著藥瓶進地頭」。就在今年春節前,高致明獲得「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稱號,登上「中國好人榜」,並榮獲河南省第七屆道德模範。

   榮譽加身帶來的是更加忙碌的工作狀態。更多的地方政府、藥材商、中藥材種植戶紛至沓來,讓高致明應接不暇。但是,對每一個求助,高致明都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春節至今,高老師一直沒有休息,比平時還要忙……」河南農業大學中藥系教師、高致明團隊成員張紅瑞說。

   「我的電話是不關機的,每天接到的諮詢電話少說四五個,多則十來個,每個月得有200來個諮詢電話吧。」對此,高致明完全沒有覺得是負擔,反而說,「電話就是讓人打的,咱不出門添亂,但和老百姓聯繫的線不能斷。」

  「高教授講的東西接地氣,對農民管用」

   連日來,河南省尉氏縣世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小勇不斷打電話諮詢相關藥材技術,幾番電話後,黃小勇卻做出了向尉氏縣中醫院捐贈500餘斤艾草的善舉。「因為高致明老師說中醫懸壺濟世,藥材商也要憂國憂民。和高老師打交道多了,愈發覺得自己肩上有了更多的社會責任。」黃小勇說。

   「高老師說啥就是啥!」黃小勇的這個觀點來自一次親身經歷。2018年7月,黃小勇投入大量資金種植的蒲公英不斷出現死苗,這讓他憂心忡忡。焦急之餘,黃小勇想到了給自己上過課的高致明,於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第一次「求救」。

   讓黃小勇沒有想到的是,高致明不僅問得仔細,還親自上門診斷。在實地考察後,高致明開了一個十分簡單的「藥方」:「你在地裡種上玉米,給它遮陰一下。」「簡直神了!就是這個簡單的建議,讓我避免了100多萬的損失!」黃小勇說。

   從此之後,一提起高致明的「點金術」,黃小勇就一個字——「服」。每年的蒲公英返春季節,黃小勇都會找高致明諮詢。兩年來,在高致明的指導下,黃小勇的中藥種植從種子孵化、種植、採收到成品的品控等已經形成一套優良的模式。如今,黃小勇的蒲公英產量已從每年的幾百噸提升到幾千噸,艾草的產銷量也突破了一萬噸,產品甚至大量出口到國外。

   和黃小勇看法一樣的,還有河南省光山縣淮河源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熊念兵。熊念兵是當地的種藥「大能人」。元宵節前後,僅在蒼朮種植方面,他就和高致明進行了多次通話,最終在高致明的幫助下順利選好了品種並完成了種植。熊念兵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高教授講的東西接地氣,對農民管用。」

   河南省夏邑縣鴻強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守華現在已經是當地的致富帶頭人,他的種植園生產的何首烏、白朮、赤芍現在已經穩定銷往寧夏等多個地區,同時解決了幾十戶貧困戶的就業問題。「要不是高老師的幫助和指導,我到現在可能還找不到路子。」劉守華說。

   就在2月1日即農曆正月初八,劉守華再次撥通高致明的電話,不需要多少寒暄,開口就是「高老師,開春我這藥材……」

  「教學水平高,道德水平更高,這才是高老師的『高人之處』」

   「要論打電話,估計誰也沒有我多……」說這話的是河南省中藥材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陳彥亮。

   受益於國家政策,2016年起,河南道地藥材發展開始加速。2018年全省中藥材總面積481.4萬畝,總產值488.86億元;貧困地區面積337.1萬畝,產值343.12億元,佔據「重頭」。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趙耕曾在全省中藥材產業扶貧現場會上公開表示:「發展好中藥材產業,一定能為貧困山區群眾脫貧開出『良方』。」

   作為該產業發展的關鍵「推手」,陳彥亮看得十分清楚,要想讓中藥材成為扶貧「良藥」,就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河南道地藥材。「無論是培養人才還是樹立品牌,高致明老師首屈一指。」陳彥亮說,他經常和專家打交道,但是「真正能給農民帶來財富,真正能夠帶領農民脫貧的,還真正是屬咱們高老師」。

   陳彥亮之所以特別強調這三個「真正」,是基於他對高致明的充分了解。這些年,只要推廣中心有培訓、規劃等方面的事情,陳彥亮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高致明。但是,讓陳彥亮嘆服的不僅僅是高致明的水平,還有他不僅傳授「點金術」來醫窮,更是時時處處在「醫心」。陳彥亮說,每次給藥農、藥商上課,高致明總要講「做藥就是在做人品,要把藥做好,首先得把人做好」。

   「嫉惡如仇,原則、底線非常強。」陳彥亮說,每次調研,無論對象是否熟識,一旦被高老師發現弄虛作假,高老師都會非常氣憤,批評起來毫不留情。

   疫情期間,陳彥亮沒法直接上門找高致明,於是兩個人「天天煲電話粥」。「提起來年的計劃,高老師主要就三個方面進行了詳談。一是大別山區、太行山區、伏牛山區道地藥材品種的選擇,二是行情和供求關係的掌控,三是在去年的生產過程中暴露的技術問題……」陳彥亮感嘆道,「雖然是疫情期間,但感到高老師比平常還忙,最晚的時候,夜裡11點我還在和高老師打電話。」

   「高老師不僅僅教學水平高,做人道德水平更高,這才是高老師的『高人之處』。」採訪臨近結束,陳彥亮專門加上了這句話。

相關焦點

  • 八百裡伏牛山風景如畫,眾多景區哪裡遊最合適?
    八百裡伏牛山,造就了眾多的景區,5A景區就有碴岈山、嵩山(中嶽)、堯山、白雲山、老君山、雞冠洞、老界嶺等7處,4A以下景區更是很多,那麼這麼多的景區到底有沒有最適合遊的地方呢?要是時間充足,經濟能夠支撐的不仿可以多看看的,山水伏牛山也是避暑的好地方。如果是周末或長假可以到魯山的四棵樹鄉小住幾日,因為這裡是最適合遊的地方。
  • 八百裡伏牛山腹地,中國香菇之鄉——河南西峽
    八百裡伏牛山腹地,中國香菇之鄉——河南西峽西峽是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西與陝西商洛市接壤,北臨三門峽市、洛陽市。西峽地處「三帶三線」:豫鄂陝三省交匯帶,古華北板塊和揚子板塊縫合帶,八百裡伏牛山腹心地帶。
  • 八百裡伏牛山攬勝,西峽的山,西峽的水,西峽的風光就是美!
    早上七點來到位於花園路的河南省人民會堂西門,今天要從這裡出發前往南陽,探秘八百裡伏牛山腹地,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區域,中國恐龍之鄉—神秘西峽。適逢乾旱的中原大地喜降甘霖,行至魯山境內,鬱鬱蔥蔥的遠山雲籠霧罩,平添了一些壯闊和神秘,兩側的青山飛入眼帘,真是讓人應接不暇。
  • 兩千米高空航拍八百裡伏牛山最高峰壁立千仞,有華山之險,泰山之巍峨
    初夏時節,與三五好友相約河南欒川境內的國家森林公園龍峪灣遊玩,從鄭州出發,沿著連霍高速西進,轉洛欒高速,穿越連綿起伏的伏牛山,驅車3個小時便到達了欒川縣廟子鎮的龍峪灣。
  • 八百裡伏牛山腹地,竟然隱藏著一個尚未開放的千年古寺,它到底啥樣
    八百裡伏牛山腹地,竟然隱藏著一個尚未開放的千年古寺,今天小編帶你探秘它到底啥樣? 如今的中國,隨著國強民富的實力快速提高,旅遊業發展十分迅猛。一些地方只要有一點歷史典故的建築。就會發展成一個旅遊景點。
  • 2019 MaXi-Race China 中國西峽·伏牛山國際越野賽4月中旬開跑
    3月26日在北京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 MaXi-Race China中國西峽·伏牛山國際越野賽將於4月13日在河南省西峽縣舉行。MaXi-Race越野賽由國內精品賽事運營商中華戶外網於2016年引入中國,本年度全球MaXi-Race系列賽的首站落戶西峽,來自全世界的越野跑愛好者將齊聚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區老界嶺,在領略伏牛山優美自然風光的同時,感受原汁原味的阿爾卑斯越野跑體驗,完賽選手將獲得ITRA(國際越野跑協會)和UTMB(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雙積分。
  • 河南伏牛山現罕見日暈彩虹雪景同框奇觀
    河南伏牛山現罕見日暈彩虹雪景同框奇觀12月4日,在位於洛陽的伏牛山滑雪場,出現罕見的彩虹日暈與雪景同框美景,令遊客駐足。圖為日暈與雪景交相輝映。王中舉 攝 發布時間:2020-12-05 15:11:35 【編輯:王禕】 河南伏牛山現罕見日暈彩虹雪景同框奇觀
  • 古代八百裡加急有多快?
    古時候的文件傳輸靠的是驛站,一般每隔20裡有一個驛站,一旦需要傳遞的公文上註明「馬上飛遞」字樣,按規定要求每天300裡,如遇緊急情況,可每天400裡、600裡,最快達800裡。傳遞緊急文件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這樣,雖然不是千裡馬,但每匹馬都死命跑。「六百裡加急,八百裡加急」用來表示情況緊急程度。
  • 河南伏牛山,有著很多的恐龍化石,還有一絲神秘的道教色彩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河南眾多山水中的一個伏牛山,這裡有著很多的恐龍化石,還帶著意思而神秘的道教色彩,也是國家級的地質公園。這裡不光風景優美,甚至還有很多恐龍遺骸。大家都知道恐龍是生活在遠古時代,在幾億年前恐龍就已經滅絕了,我們也只能通過一些恐龍化石和恐龍的遺骸來了解恐龍和那個時代。
  • 人物專訪|湖南八百裡水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秦衛兵女士
    然而湖南人民乃至全國人民的餐桌上,有相當一部分進口海鮮都是經她的手被源源不斷地引進。她,就是被譽為「水產皇后」的湖南八百裡水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秦衛兵女士。筆者初見她時正值夏末初秋,炎熱依然籠罩著星城。八百裡公司的辦公室裡,秦衛兵的素雅著裝和淺淺笑意卻讓人如沐春風,給人一絲清涼。她站起身來迎接大家,笑容溫潤、氣質如蘭,這可不像是一位叱吒商場的風雲人物。
  • 遠赴人間驚鴻宴,老君上上吃泡麵,老君山太值得了~
    冬日裡的第一場爬山,第一次賞雪,請賜給老君山吧!老君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城東南3千米處。老君山是秦嶺餘脈八百裡伏牛山的主峰,海拔高達2200餘米。安全問題:山上路非常滑,在一級索道下了以後一定要在工作人員呢裡買一個防滑鞋套,山上是20一雙。
  • 河南在建最長公路隧道鄭西高速伏牛山隧道全線貫通
    12月16日,歷經1214天的日夜奮戰,由河南省交通發展集團承建的鄭西高速欒雙段項目重大控制性工程——伏牛山特長隧道順利貫通,為項目按期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  伏牛山隧道橫跨秦嶺餘脈伏牛山系,橫穿河南省洛陽市、南陽市兩地,綿延9183米,是河南省在建最長的公路隧道。全隧穿越6處斷裂帶、4處淺埋段,集中了斷層破碎帶、隧道巖爆、湧水等諸多不良地質,安全隱患和施工難度極大。
  • 八百裡開外一槍幹掉鬼子的機槍手是什麼梗 出自哪部作品
    八百裡開外是什麼電視劇?這句話是電視劇《向著炮火前進》中的第十四集的臺詞。八百裡從青島直接就到景德鎮了,不得不說,給抗日神劇寫劇本的人都是人才。  前幾年有許多導演都非常喜歡拍抗日神劇,最近就有被抖音上的網友發現了,其實一個片段是:「八百裡開外,一槍幹掉鬼子的機槍手」。八百裡確實是太誇張了,很多人都在問這部劇的名字,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哦。
  • 古代「八百裡加急」放現在是啥水平?專家揭秘:快遞也比不上
    說到古代的通訊手段,人們就會想到「八百裡加急」這個說法了,尤其是在古戰場或者部分地區出現重大變故的時候,有關人員就會吩咐傳令兵「快!送往京城,記得八百裡加急」。眾所周知,古代的時候,尤其是在戰場上,戰報的傳遞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再加上中國也有「兵貴神速」的說法,憑藉八百裡加急真的能夠及時傳訊嗎?事實上,這是古代最先進的一種傳訊手段,自然有其可取之處。
  • 古代的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為啥沒人敢劫?
    古裝劇雖然有很多地方是虛構的,但是也有很多劇情都是根據歷史真實內容稍作修改後演出的,可以很好地體現出當時的一種歷史背景,以及歷史上的真實事件,讓我們從中體會到古代的很多東西。再看古裝劇的時候,大家是不是經常會看到八百裡加急這樣的情景?
  • 觀雅谷鹿鳴康養山居,樂遊伏牛山清涼界,全程僅需88元
    觀雅谷鹿鳴康養山居,樂遊伏牛山清涼界,一天一夜,全程僅需88元(含車費、門票、住宿、餐費)!每周六上午均有發車!欒川,素有「洛陽後花園」和「洛陽南大門」的美譽。帶上家人帶上親朋好友,報名參加併到場就行了,就是這麼簡單!一天一夜都到哪裡玩?快來看一下吧!
  • 火影忍者:角都八百裡扔手裏劍?不存在的!
    在火影忍者中,提起角都,我們都會想起角都八百裡手裏劍那個梗,然而實際上八百裡扔手裏劍是不存在的,我們都知道角都活過了漫長的歲月,經歷了無數的戰鬥,完成了無數次的任務。角都為村子賭上了自身的性命,卻遭到了如此殘酷的對待,於是他懷著非常強烈的仇恨越獄了,並奪走了被瀧忍村視為珍寶的秘術·地怨虞,還有村子裡所有高層的心臟,之后角都開始了流浪的生活。地怨虞是可以奪取他人心臟和忍術的秘術,通過不斷補充心臟,角都獲得了永恆的生命和強大的戰鬥力。
  • 古代「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說了你可能不信
    這就是我們經常在電視劇當中所聽到的「八百裡加急」通常情況下,適用於戰爭期間,皇帝和將領之間傳遞軍情。有人就要納悶了,那麼,古代「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呢?生活在古代的人們,並沒有交通工具輔助出行,所以他們在外出的時候,都是通過騎馬來加快行走的速度的。如果想要送信的話,馬匹自然而然成為了人們送信的橋梁。
  • 「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急?土匪給出答案:不敢攔,不敢截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通信方面也是越來越強大,遠在幾千裡幾萬裡,一個電話就能立刻知道對方在幹什麼,可謂是非常的方便快捷,可是在古代,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他們如果需要有特別急的消息要傳送的時候,他們會怎麼做呢?
  • 古代的八百裡加急為何沒人敢攔?強盜:你想找死,別連累我!
    在文學作品或是古裝電視劇中,總有這樣的橋段出現:黃塵滾滾,一名差役騎乘著一匹快馬,手持一卷文書絕塵而去,口中喊著:「八百裡加急!御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轉眼間,差役便已經不見蹤影了。那麼,古代真的存在八百裡加急嗎?如果真的有,它到底有多快呢?差役單人匹馬,難道就不怕遭到強盜的伏擊嗎?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