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啼豆
對於香港賭片,我們應該相當熟悉了,它們大多與王晶有關。像周潤發主演的《賭神》,以澳門賭王何鴻燊為原型的賭片《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和《賭城大亨II之至尊無敵》,還有《賭俠》等一系列賭片都是王晶的傑作。
實際上香港賭片發源於邵氏,當然王晶也出身邵氏,所以他拍賭片的本領是在邵氏習得,然後將其發揚光大,並開枝散葉,可以說王晶對於賭片類型的發展做出來了卓越的貢獻。
01 探索期
第一部賭片是張曾澤導演的《吉祥賭坊》(1972),嶽華飾演的羅天廣和何莉莉飾演的翠姑是吉祥賭坊的主人。羅天廣憎恨出千之人,替朋友出頭,讓石堅飾演的老千郝立山輸錢難堪。結果導致翠姑被殺,自己被陷害入獄。最後羅天廣殺了郝立山和他的爪牙,自己也負傷而死。
影片中賭的形式是擲骰子,出千的招數如在骰子裡面做手腳,還有就是藉助障眼法換骰子,聽骰子的功夫也在片子裡面出現。影片不是一次「千術秀」,主要描寫的是羅天廣嫉惡如仇和打抱不平的凜然正氣,以及慘烈的悲劇結局。
02 發展期
張曾澤在1975年又帶來了另一部賭片《大老千》,影片由陳萍和王俠主演。陳萍飾演的明珠的父親用公款去賭場賭錢,被楊老闆出千贏光錢後跳樓。明珠苦學賭術,最後她在賭桌上賭贏楊老闆,並將其拋下樓,報了父仇。
影片中展現賭的形式主要是撲克牌,已經開始展示快速挑牌和換牌技術,還有花式洗牌的技巧。當然影片還是以明珠替父報仇為主線,賭術只是作為明珠接近仇人,並最後讓對方狗急跳牆的一個敘事手段。
但是這部影片已經基本具備了賭片類型的雛形,確定了賭片的幾大定律,既開始在賭博中失手,兒女苦練賭術,最後賭桌上打贏仇人復仇。
03 定型期
真正全方位展示賭術,也就是把賭作為一種藝術來展示的就是程剛導演的影片《賭王大騙局》。影片講述了江湖上千王世家沙家的代表沙通和「賭霸」彭天石的千術爭鬥。
雙方鬥智鬥勇,各種計中計也設置得非常巧妙,不到最後一刻我們無法猜出誰勝誰負。最後的牌桌大戰一波三折,緊張氣氛營造一流。這部影片可以看作是賭片類型的完全定型之作,後世所有的賭片大都沒有跳出這個框架。
04 打磨期
時間到了1981年,邵氏賭片全面開花,王晶、程剛、孫仲和李沛權分別帶來了《千王鬥千霸》、《流氓千王》、《千門八將》和《打雀英雄傳》。
王晶的《千王鬥千霸》找來了「四哥」謝賢,陳觀泰與邵氏當紅小生汪禹搭檔,影片在賭術展示的基礎上,又加入了日本間諜的一條線。
影片結構複雜,多線交織,這是一部賭片中的傑作。王晶第一部賭片就出手不俗,這也為他成為日後香港的賭片「教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程剛的《流氓千王》並沒有複製他《賭王大騙局》的成功,關鍵是他的選角有問題,復用宗華還可以,啟用李修賢演賭片是敗筆。
雖然宗華和陳萍二人助陣,也沒能把李修賢的角色烘託出來,主要是李修賢的面相少了一些千王的灑脫氣。
孫仲不愧是「緊張大師」,他把《千門八將》拍得緊張刺激,險象不斷。粵語老牌小生張瑛,還有張徹第一代弟子羅烈的加盟讓影片增色不少,還有當時邵氏風流倜儻的劉永任主角。
孫仲把千門文化引入影片中,正、提、反、脫、風、火、徐和謠八將對應的各種千門規則和技術,令人眼花繚亂,專業性十足,使賭片上升了一個檔次。孫仲的影片永遠帶有他自己的標籤。
李沛權的《打雀英雄傳》將精彩的麻將千術展現給觀眾。李沛權把兩位「千王」嶽華和謝賢都請來,來扶持邵氏新星錢小豪,李小龍的緋聞女友丁佩出演錢小豪的對頭。
影片還是賭片的常規套路,不同的是謝賢教授錢小豪,嶽華授技丁佩,讓他們的徒弟在麻將桌上見輸贏,以此來決定誰做麻將館的主人。
後記:香港的賭片現在已經失去了往日榮光,作為一個曾經無限輝煌的特殊電影類型已經走到了末路,希望有一天它能以一個不一樣的姿態重新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