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跟著父親當了多年的編劇後,名正言順的延續了賭片這一類型電影的傳承,這位拍攝了《賭神》,《賭俠》,《雀聖》,《澳門風雲》等眾多賭片的導演,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打造出了不輸於漫威宇宙的香港賭片電影宇宙,在他從業的40多年中,拍攝的400多部電影中與賭有關的就有22部,王晶喜歡拍賭片,這也與他的成長經歷有關。
父親王天林17歲的時候從廣西去到香港,在叔夫王鵬的引薦下參與電影工作,從毫不起眼的學徒,熬到場記,再熬到導演,1959年更是憑藉《家有喜事》拿到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表面上風光無限,可實際上工資一直都不高,而且生性好賭的母親還差點輸光家裡的錢,讓家人的生活更加拮据。
當年,還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讀書的王晶,在父親的介紹下跟著TVB劇本部負責人劉天賜手下學習劇本創作,在接連寫下《陸小鳳》,《龍潭群英》和《楚留香》等熱播電視劇的劇本之後,奠定了TVB首席編劇的地位,1979年,王晶擔任編劇的《網中人》一經播出,不僅讓周潤發火遍整個東南亞,還把自己母親嗜賭的經歷寫進了劇裡,此前一年,他剛剛與談了三年的女朋友結婚,婚後買房花光了所有積蓄,恰好這個時候,邵氏電影公司向他拋來了橄欖枝,眼看妻子就要分娩,急需用錢的他一口氣籤下了三年9部電影的片約合同。
1981年,王晶請來了英俊倜儻的謝賢,武打明星陳觀泰和汪禹,偕同無線力捧的花旦黃杏秀,推出了自己執導的首部電影《千王鬥千霸》,作為王晶賭片系列電影的開山之作,可以看出他對各種噱頭的信手拈來已然初具風格,這部集功夫,笑料,賭術等多種元素為一體的作品,以500多萬的票房排在當年香港電影票房榜的第九位,這也給予了初出茅廬的王晶莫大的肯定,但他並沒有選擇藉此機會延續此片的套路。
隨後幾年中,在磅礴創作力的驅動下,王晶嘗試了許多題材,拍攝了《獵魔者》,《青蛙王子》,《摩登仙履奇緣》,《精裝追女仔》等多部構思巧妙,市場反應良好的作品,雖然這些影片顯示出王晶駕馭商業電影的潛能,卻沒有使他在香港影壇名名聲鶴立,直到8年之後,王晶再次涉足賭片,邀請了當年聲勢不弱的歌影雙棲小生譚詠麟和剛崛起不久的劉德華,拍攝了一部《至尊無上》,某種程度上來,這部影片受到了吳宇森的影響,1986年上映了《英雄本色》,不僅拿下了當年的票房冠軍,還在第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拿獎拿到手軟。
一向善於跟風的香港電影,也將題材紛紛轉向動作黑幫片的領域,雖然《至尊無上》與賭有關,然而內核還是兄弟情誼和復仇,最後的一場賭戲,已經可以看到《賭神》的影子,比如現金賭注,特殊眼鏡等,由龍方飾演的宮本太郎算是影片中最為驚喜的一個的角色,據說當年在向華勝,譚詠麟的介紹下,龍方才接拍了這個角色,此後在《賭神》,《賭俠2》等影片中出色的演出,也被稱為香港電影中的「奸神」,可惜在2008年,龍方因肺癌晚期在西安逝世,從此香港中也少了一位最純粹的惡人。
《至尊無上》上映後取得了2329萬的票房成績,位列當年票房榜的第五位,這部電影的成功,也讓王晶和向華強嘗到了賭片的甜頭,某一天,向華強找到王晶,說最近閒來無事看了一本小說,講了一個關於賭神的故事,雖然故事寫得很差勁,但是賭神這個綽號卻起得很響亮,拍成電影肯定會有不錯的票房成績,商業頭腦發打的兩人看出其中的價值,於是就決定重新編劇布局,以賭神之名拍一部電影。
想要獲得觀眾和市場的認可,自然需要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周潤發在出演《英雄本色》之後,一舉甩掉了票房毒藥的惡名,大發神威,不僅連續兩年拿到年度票房冠軍,還在金像獎上連續獲封影帝,可謂紅極一時,加上憑藉《旺角卡門》提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劉德華,憑藉《倩女幽魂》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王祖賢,三位實力演員的加入也讓票房得到了保障,王晶也借用了傳統粵劇《非夢奇緣》中的人物設定。
美國電影理論家大衛-波德維爾曾評價:收起搞笑作風的王晶,其實很會講故事,《賭神》的好口碑得益於整體劇情的完整和嚴謹,最終,《賭神》以1000萬的投資獲得了近4000萬的票房收入,一時間,整個香港都開始流行發哥的大背頭,無數的賭片也開始蜂擁而出,賭俠,賭聖,賭尊,賭霸,賭后等各種名號也開始在電影圈中樹立起來,由此也開始了香港賭博類電影的巔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