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賭片「消亡史」

2020-12-06 環球網

本報特約記者 羅曉汀 董 銘

被稱為「賭王」的何鴻燊26日去世後,一部港產賭片被頻頻提起——由王晶執導、劉德華主演的《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右圖)。這部以何鴻燊為原型的「賭片」戲說其發家史,上映後還得到賭王本人肯定——「華仔演的新哥夠帥氣」。近年來賭片幾乎「絕跡」,「港產賭片」這個標籤也逐漸消失。作為港片巔峰期具有代表性的類型電影,賭片有過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究竟是什麼讓它走向消亡?

第一部賭片勸人戒賭

1992年的《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中,男主賀信的父親是洋行裡的買辦、因沒錢看牙被拔掉門牙和返回香港後做房地產積累財富等橋段與何鴻燊的人生經歷基本吻合。與其說它是賭片,倒不如說是一部人物傳記。

而第一部港產賭片到底是哪一部,在影迷間存在較大爭議,一種說法是1972年張曾澤導演的《吉祥賭坊》,該片是以民初為背景的功夫賭片,延續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港片的警示傳統,屬於「戒賭片」。1976年程剛導演的《賭王大騙局》則為後來的賭片打下基礎,導演為角色設定不同能力,包括聽骰子知點數、超強記憶力、換牌、策劃布局、假冒身份等令觀眾眼花繚亂的千術和賭技,後來被王晶等導演廣泛使用。

但接下來推動娛樂化賭片繼續發展的不是香港影壇,而是電視劇。1980年,TVB王牌監製王天林提議將賭術搬上熒幕,次年王晶編劇的電視劇《千王群英會》大獲成功後,前者得到邵氏公司肯定,開始執導《千王鬥千霸》等多部熱門賭片,掀起第一波賭片熱。

隨後市場迅速出現《賭王鬥千王》《流氓千王》《賭王千上千》等低質量跟風電影,因此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賭片一度銷聲匿跡,成龍動作片和林正英殭屍片等成為香港電影市場主流。直到現實中被稱作賭聖的葉漢在公海賭博,給了王晶靈感,他決定運用不同手法拍攝一部全新賭片,賭片類型再一次「重獲新生」,這就是周潤發和劉德華主演的《賭神》。

「賭門三傑」掀起新高潮

《賭神》為代表的「賭門三傑(賭神、賭聖、賭俠)」的出現背後,其實是港片進入創作高峰期背景下的必然結果。賭片作為新興類型之一,電影公司也樂於開拍製作規模更大的賭片,港片黃金時代崛起的大批票房明星也滿足了影片陣容需求。一系列有利因素助推下,1989年《賭神》面世。

王晶把港產喜劇和英雄片元素融入《賭神》中,第二部因為邱淑貞的加盟吸引了更多觀眾。最終第一部本港票房為3600萬港幣,第二部達到5100萬港幣,從此全面打開賭片市場。

在旺盛的市場需求下,劉鎮偉和元奎導演的《賭聖》結合周星馳特質的同時,利用港產功夫片元素重新包裝賭術,讓賭片走向無釐頭喜劇路線。王晶則選擇創造「港產賭片宇宙」,在1990年的《賭俠》中劉德華晉升為主角,配合票房靈藥周星馳,兩部《賭俠》的票房都超過4000萬港幣。

當時市場上以賭門三傑為代表的知名賭片基本出自王晶之手,隨後再次出現《賭王》《賭尊》《賭魔》低質量跟風賭片。王晶導演的賣座賭片在創意、娛樂性、內容編排都有一定過人之處。但這些影片也遭到不少批評,尤其是王晶執導的賭片對千門中人的過度神話。而賭片的過度娛樂化,也為這一類型接下來走向衰落埋下伏筆。

《澳門風雲》充滿「隔夜飯味」

港產賭片可以說和港片黃金時代共同進退,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賭片開始迅速退潮。首先是觀眾熱情消退,市場開始消失。1994年的《賭神2》聲勢大不如前,觀眾更多是為情懷買單。觀眾熱情消退一方面是大量賭片帶來的審美疲勞,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賭片不再能創造周潤發的「賭神」、周星馳的「賭聖」、劉德華的「賭俠」等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事實上是香港電影工業已經無法再造港片巔峰期的巨星。

同時,另一大軟肋成為壓垮賭片的最後一根稻草——以王晶為代表的港片導演在賭片類型上已經玩不出新花樣,創作力急速萎縮。上世紀90年代後期,王晶已經一改早期「英雄化主角」的套路,走起寫實路線。《雀聖》等影片中,賭術變成騙術,但現實感並不能令賭片煥發活力。

老套路不斷消磨觀眾耐心,挑大梁的新人沒有出現,導演編劇啃老本,這使得賭片熱潮逐漸退去。2014年,王晶找來周潤發拍攝《澳門風雲》,但影片卻充滿「隔夜飯的味道」,5.2億人民幣票房大多是為港片情懷買單。隨後王晶以一年一部的速度打造《澳門風雲》三部曲,幾乎榨乾了賭片在內地市場最後的剩餘價值。近幾年,賭博、賭場逐漸成為《媽閣是座城》《北京遇上西雅圖2》等國產片中的背景或元素。

新千年後的香港電影整體在走下坡路,大量人才外流、導演北上求生。好萊塢超英大片輪番轟炸下,觀眾也對大場面和高科技已見怪不怪。在內容創作乏力、觀眾熱情消退的背景下,賭片再想掀起觀影浪潮幾無可能。

相關焦點

  • 港產賭片「消亡史」:巨星、時勢、潮流,和終將消逝的「賭神」
    作為港片巔峰期產出的高度娛樂化的類型電影,賭片一直處在影迷鄙視鏈底端,但也曾產出過許多深入人心的佳作,後來賭片為何消亡,賭片又還能重生嗎?千王之王:王晶父子聯手開創的賭片盛世?港片笑匠許冠文在該片中融入了擅長的嬉笑怒罵風格,諷喻的則是香港市井社會的狀況,搞笑又接地氣,但該片依然不被一些影片人認為是真正的賭片。直到1976年程剛導演的《賭王大騙局》問世,才真正開創了港產賭片這一獨特類型,該片將賭壇塑造成世襲武林派別。
  • 香港賭片的起源與賭片「教父」的誕生
    文|啼豆對於香港賭片,我們應該相當熟悉了,它們大多與王晶有關。像周潤發主演的《賭神》,以澳門賭王何鴻燊為原型的賭片《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和《賭城大亨II之至尊無敵》,還有《賭俠》等一系列賭片都是王晶的傑作。
  • 香港賭片是如何出現的?
    在香港電影形式中,賭片成為了一種電影類型,在近50年的時間裡,拍攝了六十多部與賭相關的電影和電視劇,更為大家塑造了賭神,賭俠,賭聖,賭霸,賭魔等眾多經典的熒幕形象,這類電影見證了香港電影的崛起,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香港電影一起沒落了下去,更為重要的是,賭片這一類型的電影不斷的演變,融合
  • 盤點香港十大賭片,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誰才是真正的賭神?
    賭片誕生於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它的風行與許冠文、王晶、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等香港影壇的中堅人物息息相關,賭片也是香港電影,從黃金年代走到尾聲一縷餘光。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喵貓心目中10部最經典的香港賭片!Top10《鬼馬雙星》影片是由許冠文執導,許冠英、許冠傑主演。
  • 悼念賭王何鴻燊,香港十大賭片推薦
    02《賭神》《賭神》周潤發、劉德華、王祖賢等主演,可以說發哥在其中塑造了最經典的賭神形象,也開創了香港賭片這一類型片。03《賭神2》《賭神2》這部電影是《賭神》續集,也是香港為數不多的續集也拍成經典的電影。
  • 香港影壇十大賭片:賭神、賭俠、賭聖,誰是真正的賭王之王?
    《賭神》【香港影壇十大賭片:賭神、賭俠、賭聖,誰是真正的賭王之王?】 賭片在香港影壇是一個極有特色的片種,雖然歐美也有賭片,但完全沒有香港賭片的那種味道和氣質。在香港賭片裡,小賭靠技術和心理,大賭則全部是靠布局,是一個很有意思也很有技巧的鬥智遊戲。所以,賭片在華人世界有廣泛的觀眾基礎。通過這些賭片,成就了賭壇世界的一代代人物,賭神、賭俠、賭聖、賭霸、賭王等等。
  • 香港賭片的兩座大山,周星馳與周潤發誰山頭更大?劉德華走了過場
    香港電影中,以「賭」為題材的作品很多,而拍過「賭片」的明星則更多,這裡面不乏巨星劉德華、黎明、梁家輝、古天樂、張家輝等人,但如果說到香港「賭片」,多數人心中,第一個想到的角色和名字,一定不是以上這五人中的任何一個。
  • 香港賭片知多少?除了《賭神》《賭聖》《賭俠》,這幾部也經典
    賭片是香港電影一個很出彩的題材,我們熟知的就是賭片三部曲《賭神》《賭聖》和《賭俠》了,其實除了這幾部,香港賭片還有不少經典之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部劇還滿屏的武俠風,把江湖上的各種恩怨帶到賭場中來,真是吸了不少賭片的粉。《勝者為王》第二部《天下無敵》走的是狂虐的武俠風。主角石志康仍是吸人眼球無數,曾華倩的加入讓這部劇亮色不少,出人意料的是第一部中的萬人恨秦沛老爺子瘋癲之後竟變得善良起來,江湖世事真是讓人難以預料。
  • 香港賭片「造星」實錄:導二代王晶上位,周潤發和周星馳逆天改命
    香港八九十年代有「雙周一成」的說法,指的是成龍、周潤發、周星馳,三大電影票房怪獸,幾乎完全霸佔每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前10位。「雙周」雙雙在賭片發光發熱,造星能力驚人。
  • 賭神是怎樣煉成的,香港賭片的時代印記,一代人的回憶
    是香港電影的一個黃金時代,可以說,那個時代的香港電影人是什麼都敢拍,無論是什麼樣的類型,什麼樣的故事題材,那個時代的香港導演演員以及電影工作者都能把握的遊刃有餘。不過,香港電影之所以能夠獨步天下,其實靠的並不是舶來品,而是自己所獨有的東西,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香港電影裡的一個非常有特色的一個片種,這就是賭片。
  • 羅曼蒂克消亡史 影片分析
    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講述舊上海的群像戲,該片講述了舊上海--叱吒風雲的幫派大佬,不甘寂寞的交際花,說著流利上海話的日本妹夫、只收拉車錢的殺手-充滿荷爾蒙的幫派小弟.....一系列人物在上海被日軍攻陷前期一個不穩定的社會背景下所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
  • 五部香港賭片的巔峰之作丨看過這幾部的都已經老大不小了吧
    電影中經常會出現以賭為主題的作品,其中尤其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賭片為最鼎盛,這些作品大多具有非常強的娛樂性,極大的誇張了角色的賭技, 並被注入了武打、搞笑、冒險等多種元素,成為盛極一時的電影類型。但去到現在,賭片這個類型已經開始越來走下坡路,近年來最後一次去電影院看到賭片的,也就只有靠發哥支撐的《澳門風雲3》了。那今天就給大家來盤點一下香港賭片從開始到如今出來的最TOP的幾部吧。
  • 影片維修室——《羅曼蒂克消亡史》
    大家好,今天給帶大家來看的片子叫做《羅曼蒂克消亡史》這個片子大家褒貶不一,我在看完之後,覺得有些部分的處理其實是有問題的,那這種問題的出現其實咱們是可以在剪輯上進行規避的 這個片子有的同學看完可能反應沒太看懂,因為這個片子無論是人物,還是敘事的結構上,其實並非以常規的形式來處理,講述了多組人物
  • 王晶開啟了香港賭片的巔峰,收起搞笑作風的他,其實很會講故事
    王晶跟著父親當了多年的編劇後,名正言順的延續了賭片這一類型電影的傳承,這位拍攝了《賭神》,《賭俠》,《雀聖》,《澳門風雲》等眾多賭片的導演,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打造出了不輸於漫威宇宙的香港賭片電影宇宙,在他從業的40多年中,拍攝的400多部電影中與賭有關的就有22部,王晶喜歡拍賭片,
  • 說一說香港賭片風潮的前世今生,以及賭神、賭聖的稱號由來
    很多年輕網友以為,王晶開創了香港賭片。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嚴謹。早在1976年,邵氏電影,導演程剛就拍攝了一部《賭王大騙局》,被稱為香港賭片的開山之作。本片由邵氏電影公司一幫元老主演,陳觀泰、宗華、王俠、樊梅生等人主演。
  • 十部90年代的香港賭片,王晶7部,星爺3部,最後3部很少人看過!
    曾經的香港電影代表了華語電影的最高水平,90年代的香港,可以說經歷了從輝煌到沒落的轉變,從年產300多部近日產1部到年產28部,逐漸落寞。而賭片是香港電影裡特別受歡迎的一個類型,以王晶為例,其執導過賭片20餘部,90年代就執導過多部賭片,新世紀後的《雀聖》以及《澳門風雲》三部曲都是賭片,而90年代可以說是香港賭片大爆發的時期。
  • 羅曼蒂克消亡史:品味和良心
    下午3點多看完《羅曼蒂克消亡史》之後,回來的路上,吃飯的時候,反反覆覆來來回回抑制不住的想,幾乎滿腦子都是這電影,所以決定寫點什麼。01關於浪漫羅曼蒂克消亡史,羅曼蒂克,英文為romantic,又稱為浪漫。
  • 這三位,讓香港賭片紅極一時,一直被後來者蹭熱度
    提到香港賭片,就不能不提這三位,分別由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飾演的賭神、賭聖、賭俠,香港賭片的盛行,也正是從這三位開始的。自此之後,香港出現了很多蹭熱度的低質作品,有什麼賭王、賭尊、賭魔等等,甚至多年之後的《澳門風雲》系列,如果沒有周潤發「賭神」的風採,怎麼可能拿下那麼高的票房。
  • 《羅曼蒂克消亡史》:把所有美好的事物撕碎在眼前,毀滅給人看
    《羅曼蒂克消亡史》刻畫了在一個特殊年代下一群人被裹挾在大時代中跌宕沉浮的故事。影片以黑幫大佬陸先生的故事為線索,牽扯出黑幫三兄弟、忠心車夫、馬仔二人組、家族管家王媽、被冷落卻依然痴心不改的姨太小五、美貌風流的交際花小六、渴望愛情的影后吳小姐、日本妹夫渡部等人物。
  • 香港賭片黃金時代!周星馳 劉德華首次合作,賭聖賭俠誰是哥弟?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颳起了「賭片」熱潮,從至尊無上做個開端,引發了賭神,賭聖,賭俠三部賭片巨作。賭神和賭聖更是造就了周潤發扮演的「高進男神」和由周星馳扮演的「阿星男神」。兩位男神前後風格迥然不同,一個搞高大威猛,一個頑皮搞怪,神仙打架難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