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活動(活動方供圖)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今年12月11日,正值廣州起義93周年。為紀念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廣州起義館聯合廣州起義革命先輩的後人們、廣州市花都區廣州起義紅軍小學一同舉辦「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活動,以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1927年12月11日,為挽救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繼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之後,又一次領導和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廣州起義。首次公開打出了「工農紅軍」的旗號,開創城鄉配合、工農兵聯合舉行武裝起義的先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權——廣州蘇維埃政府,被譽為「東方的巴黎公社」。
廣州起義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連同各地方的武裝起義一起,成為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偉大開端,開啟中國革命的新紀元。
「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活動(活動方供圖)
「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活動(活動方供圖)
「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活動(活動方供圖)
「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活動(活動方供圖)
「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活動
紀念活動以廣州起義館金牌講解員講述紅布帶的故事拉開序幕,讓大家銘記曾經佩戴著紅布帶奮勇殺敵的烈士們的英勇和無畏。接著,來自廣州起義紅軍小學學生代表帶來朗誦—《張太雷》,講述那位「願化作震碎舊社會的驚雷」的共產黨傑出領導人的故事;紅軍小學帶來的經典誦讀《共賞木棉紅》,表達了新時代的少年們向致敬革命、緬懷先烈的深厚情懷;木偶劇《遊曦》(節選)以創新的表演形式講述廣州起義女兵班長遊曦感人致深的故事……
「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活動(活動方供圖)
紀念活動還特別舉辦了一個特別的儀式—「紅色基因代代傳」。由廣州起義英烈楊殷的外孫女崔靜薇為楊殷曾外孫女崔淑敏繫上紅布帶,廣州起義館作為紅色文化的傳播者為紅軍小學的學生們繫上紅布帶,以傳遞的方式,寓意紅色基因代代永相傳,革命精神永相伴!
廣州起義失敗後,起義的主力部隊在葉鏞的帶領下轉戰到了花縣,並在花縣成立了紅四師。此後,紅四師一路轉戰,奔赴海陸豐,革命的火種從廣州一直延續到轉戰各地,激發了各地群眾的革命熱情。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州起義館特別策劃「紅色文化輕騎兵之追尋革命足跡」活動,將通過追尋廣州起義部隊轉移路線,尋訪紅四師途徑遺址,將廣州起義館近年來的精品文化活動(巡展、話劇、木偶戲等)帶入當年轉移路線地區,以此緬懷紀念革命先烈,弘揚紅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