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頭牛》是由美國女導演凱莉·雷查德執導的新作,該片改編自喬納森·雷蒙德的小說《半條命》,講述了一個西方廚師Cookie來到荒蠻的西部碰運氣,遇到了同樣前來尋找機會的中國移民King Lu,兩人借一頭奶牛合夥做生意的故事。
凱莉·賴卡特是當今世界影壇最重要的女導演之一,在評論界享有盛譽,普通觀眾卻知之甚少。
在雷查德迄今為止的七部作品中,可以很清楚的發現,有著兩種固定主題,西部和公路。凱莉·雷查德的西部,是地理和歷史的一種綜合。《第一頭牛》的「西部」是希望與幻滅結合的俄勒岡,《米克的近路》的「西部」是危險的蠻荒之境,《溫蒂和露茜》和《某種女人》的「西部」是無人注視的偏僻小鎮。西部,作為一種符號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人物,因而雷查德電影裡的人大都帶有西部人的特色,他們看起來疲憊、迷惘和無聊。
但《第一頭牛》在敘事上不同於以往雷查德的電影。
什麼是典型的雷查德電影敘事方式?拿《昨日歡愉》和《第一頭牛》做個對比,《昨日歡愉》是明顯的沒有前因後果的片子。在這部電影裡,理察沒有講主角兩人的回憶,也沒有講述兩人的友誼將發展向何方,影片講的就只有兩個人從各自出門、相聚、回家這個簡單的過程而已!
這種敘事方式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呢?就是你會發現雷查德電影中的時間只是一個片段而已,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但是《第一頭牛》並非如此。這部電影開頭仍然象典型的雷查德電影,人物沒有回憶和過去,故事就這麼突然開始。到了二人再次相遇後,就完全是一個情節完整的故事。更不用說開頭設置的懸念,這在雷查德以往的電影裡是很難見到的。可以說《第一頭牛》卻選擇了更巧妙、更大眾化的敘事方式——先用開頭兩句屍體在一起設置懸念,後半段圍繞著牛製造戲劇衝突。
原因可能是因為本片是改編自她長期合作編劇喬納森的小說,而且是他在2004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說《半條命》。小說本身的時間跨度長達20年,因此《第一頭牛》只是截取了原著小說中的一條線索而已。
《第一頭牛》是一部關於資本主義精神與美國拓荒史的電影,雷查德在接受相關的媒體採訪時,毫不避諱地指出了影片與資本主義的直接聯繫。不管是首席代理人所代表的舊資本,還是King Lu和Cookie代表的新興資本,他們都是一個資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
實際上,美國拓荒史就是白人屠殺印第安人的血腥史。但雷查德並沒有試圖就美洲大陸的移民與土著間反主為奴的殖民主義歷史進行解構,她只是將這個背景注入兩個移民主人公的宿命之中,讓他們以追逐「美國夢」的失敗近距離破除「美國夢」的虛假。
《第一頭牛》貢獻了今年的影片中最令人唏噓的結尾:倉皇逃命的King Lu和Cookie最終抵擋不住睡意,他們在樹下中閉上了雙眼陷入沉睡。電影到此結束。
電影並沒有將後續的情節告知觀眾,但是呼應影片開頭的情節,我們知道,那兩具白骨便是此刻陷入睡夢中的他們。在此雷查德表現出溫情的一面:真相雖在,但我仍不忍心說出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