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淨其意 改過遷善

2021-01-08 弘壹文化

在第35期《遇見幸福》21天善循環系統踐行日誌裡,看到同修們自淨其意,精進修行,小壹隨喜的同時,摘選了一小部分同修改過善遷的事例,與大家分享。

洪同修改過遷善分享

十來年的菸癮,戒菸第7天。堅持下去其實有抽菸跟沒抽菸都一樣。今天很早就直接去工地了,發自內心的幫助業主找問題,跟同事說,以免後期發生質量問題,每天把問題處理到精細。

劉同修改過遷善分享

以前都是很晚才睡覺,第二天早上起得很晚,早餐都是母親或是太太早起做的。最近一周參加21天踐行,為了第二天早起,都控制在十一點前睡覺,早上可以早起給家人準備早餐,時間富餘還可以做一些家務,還可以跟同修們一起早讀。

鍾同修改過遷善分享

① 關心問候很久沒聯繫的姐妹,情感需要澆灌和呵護。

② 放下執念,寬容別人,把現在過好。

③ 讓自己心變得再柔和一點,慈悲一點,心胸再寬廣一點。

李同修改過遷善分享

真的非常感謝遇見幸福給我帶來的的幸福,我最近一直在改變自己,脾氣要控制不亂發脾氣,這些都是去遇見幸福哪裡學到的,老師說有愛好好說,真的很有道理,我也和大家分享遇見幸福的這些事,朋友也開始說要過去。因為家庭也能改變,因為學了遇見幸福以後不管是家庭還是朋友都改變了,都變好了,謝謝老師們的教我們,辛苦你們了。

陳同修改過遷善分享

① 今天肚子漲了一整天、胃很不舒服。覺察到最近自己飲酒頻率跟量都太多了、這一點需要整改。7月禁止再飲酒。

② 此次出差上海、帶上運動服、《大學》、原計劃今天早上早起晨練並誦讀經典、前天晚上與朋友聊到凌晨三點多、導致第二天起不來、計劃性以及自己個人的意志力都需要提升。

③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來自於別人的不理解跟質疑、有時候會心一笑就可以、不用去證明或爭辯什麼、察覺到自己這點做的還不夠。還是在意別人的看法。

林同修改過遷善分享

今日陪孩子去遊泳。在遊泳池我和孩子遊的有點久,孩子一直叫我和他玩~可是我有點不耐煩。回來時兒子還說謝謝爸爸,這時讓我想到有時爸媽關心的說我時,我會很不耐煩。

陳同修改過遷善分享

凌晨沒能在12點前上床睡覺,調整好作息時間,覺察到自己身體疲憊,今晚保證12點前入睡。

張同修改過遷善分享

① 今天和朋友外出,路上他看到垃圾主動撿起丟掉,亂放的共享單車他主動扶正放到適合的位置。讓我自己意識到自身對於身邊這樣的事物比較漠視,以後我也要多向他學習。

② 早上李同修發在群裡感恩平日為我們生活提供更加美好便利付出的人們。我才突然覺察,廈門如此美麗的城市都是靠大量勞動力維護著,在我們去工作的時候,這些人們早已工作完成,默默辛勤工作來給大家更好的居住環境。

以上兩件事讓我覺得自己平時對生活很多細節不夠覺察,更應該對事物有感恩謙卑之心。

洪同修改過遷善分享

今天全心全意陪伴孩子,減少拿手機的時間,靜下心來的自己發現我用在閱讀的時間不長,馬上調整狀態,捧起書本!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我們學會每日反省自己的缺點和過失,努力地去改過遷善,就會在人生道路上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關焦點

  • 佛教智慧,如何做到自淨其意?
    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佛教智慧,學佛到底有什麼用,如何做到自淨其意?或許學佛修行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理解與含義,但是,既然學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佛教文化中的基礎,同時也是佛弟子們應該的職責。阿含經有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句話就說出了佛家的真諦。佛家講因緣,講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這個道理。
  • 自淨其意—仁山法師
    自淨其意還用得著我們開口嗎手一揮煩惱全沒了 是不是佛做不到有人說了還有佛做不到的事情啊誤會了在佛看來根本沒有煩惱這回事眾生覺得明明有嘛眾生迷了才以為有迷 有煩惱覺悟呢菩提也是多餘何況煩惱所以佛告訴眾生怎樣自淨其意的方法
  • 什麼叫「自淨其意」?
    ■ 什麼叫「自淨其意」?老和尚開示說:「眼見不生分別,耳聽不生分別,是為『自淨其意』,別人的是非善惡是別人的事,與你又何幹?只要審察自己有無過失,不要去看別人的過失。」
  • 禪師見白腳丫而破戒,「自淨其意」究竟指的是什麼?
    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後,還有八字——「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個自淨其意的「淨」,即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淨」。即是了了靈知,即是善於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老豬講的可能有誤,僅供發起話頭。南懷瑾先生曾有過精彩講解,用來收尾鎮樓:「自淨其意」是講內在,是根本的道。
  • 慧律法師:自淨其意莫談僧過 深信因果老實念佛
    自淨其意,莫談僧過,深信因果,老實念佛。(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半部《楞嚴》救正法。」諸位要好好地推廣《楞嚴經》,尤其是最上乘這個禪宗的心法能救度一切眾生。 現在要給你「二千萬」: 二、千萬要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要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是「兩千萬」了啊! 三、千萬要感恩,有感恩的心,要感謝佛恩、祖師大德的恩。佛弟子千萬要有感恩的心,要發大菩提心,擁護正法,支持正法,推廣正法。 有一句話講得非常貼切,說:「當一個新生命的開始,會伴隨著許多的血和痛苦。」
  • 佛教的核心是,緣起性空,自心現量,自淨其意,是為佛教
    佛教的核心是,緣起性空,自心現量,自淨其意,是為佛教。佛教本質上是無神論,認為宇宙世界、神靈眾生,都是我們自心所現,是業力因緣所化,故而佛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佛門為了保證佛弟子修持的健康進行,對於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言行,制定或提出了種種相應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如較有名的,就有五戒、十善等等。「十善」是在和「十惡」相比較而存在的。沒有「十惡」,也無所謂「十善」。「十惡」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起貪起嗔、起痴等十種惡業,屬於佛門中的十惡大敗。
  • 佛說:業障深重的人,不妨學著這般做,方可自淨其意,回歸本心
    佛教講「自淨其意」,假使人人知因果、願向善,每個人都能修好自己的心,淨化和轉變業障,世界必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