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以後,除了降溫變本加厲,乾燥的空氣也隨之而來。大家是不是拿起梳妝檯上的瓶瓶罐罐,開啟瘋狂拍拍拍模式呢?
最近,BBC的一部紀錄片《美容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LOOKING GOOD)中,「女生護膚的千層套路」在網上引起熱議。
各種繁瑣的護膚流程在網上流傳,一套下來可能需要幾個小時。
紀錄片裡,科學家們揭示了我們常用護膚品成分的真相以及護膚的最終目的:保持嬌嫩年輕的肌膚。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愛美人士都非常注重的護膚。
01奇葩變美術大賞
我們先來說說人類為了變美,都做過哪些千奇百怪的嘗試:
鉛
鉛粉讓皮膚更加光滑白皙,但同時含有劇毒。用鉛粉敷在臉上會帶來很多副作用,比如頭髮變白,皮膚變幹,腹痛,便秘等等。長期使用會令皮膚潰爛,面容受損,甚至喪命。
砒霜
砷(砒霜的主要成分)成了美白品
古代的法國貴婦會定期食用微量砒霜,保持皮膚白皙無皺。但砒霜是一種劇毒物質,服用稍一過量就會中毒,輕則上吐下瀉,重則失去小命。這也是古人壽命不長的原因之一吧。
水銀
關於水銀,我們比較熟悉的是水銀溫度計,但它在以前也被用來祛皺紋。此外,加水銀的化妝品在過去的歐洲風靡一時,人們認為水銀能治療青春痘和粉刺。
豬油
18 世紀歐洲貴族流行沖天高的髮髻,就是靠豬油保持髮型好幾周。但它也會帶來無盡的蝨患煩惱。有的女人甚至睡覺時,要在頭邊放幾個籠子,以防老鼠在頭髮裡做窩。
鐳
最早出現放射性物質護膚品的是一家英國公司Radior。廣告詞是「永葆青春和美麗的源泉就是鐳的能量射線」。前一段時間新聞裡說居裡夫人的日記至今還有放射性元素,可想而知鐳的威力了。
雖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還是要強調一句:護膚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在這方面,古代中國就「養生」很多。
02神秘東方的護膚起源
在中國,數千年以來,以白嫩為美的觀念根深蒂固。《詩經·衛風·碩人》篇形容衛侯妻子莊姜:「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護膚美容這一說。韓非提出關於治療痤瘡(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粉刺)的方法。
古人早已領略到淘米水的妙處——用來除垢美白。《禮記》中記載了用淘米水沐浴的生活:「日五盥,沐稷而靧(huì)粱。」 即用淘米水洗臉。
《神農本草經》中寫道:「白芷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面脂是指潤膚的油脂,類似於我們今天用的面霜,有柔嫩肌膚、舒展皺紋的功效。
唐朝時期,護膚美容發展到了一個高峰。唐以前,澡豆、面脂、口脂等美容品是宮廷專用。後來,皇帝把這些東西賞賜給大臣,就流傳到民間。
杜甫有一首詩《臘日》就表達了對皇帝賞賜美容用品的感謝: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可見,口脂在古時候就已不是女人的專屬用品,很多男人也會用。尤其和皇帝的賞賜沾邊,用口脂就成了一種榮耀。
唐代醫學家在美容養顏領域也頗有造詣,比如孫思邈所著的《備急千金藥房》和《千金翼方》,收錄了上百個美容藥的配方,將護膚的秘密公之於眾。
現在,我們喜歡把黃瓜片貼在臉上,清涼又補水。這個方法在晉代就出現了。《千金翼方》中也記載了一個類似面膜的藥方「治面黑黯皮皺皴散方」,也就是玉容散。
元代許國禎編撰的《御院藥方》中,記載了一個「三聯方」,即先用「褚實散」洗擦面部,然後用「桃仁膏」塗抹患部,然後再用「玉屑膏」塗貼臉上。
「褚實散」相當於洗面奶,「桃仁膏」相當於按摩霜,「玉屑膏」相當於面霜。這個三聯方是不是和今天的護膚流程很相近呢?
到了清代,護膚品種類增多。慈禧太后是個不折不扣的護膚達人,完全不輸給今日的女明星。慈禧身邊的宮女回憶這位太后的護膚流程:
銀耳湯
早上起來,先喝一碗精心熬製的銀耳湯。銀耳是女人之寶,據說堅持喝可以滋陰養顏。
泡手
喝完後,侍女端上來一盆水溫合適的熱水,用熱手巾把慈禧的手包起來,放在銀盆的熱水裡浸泡,等水溫漸涼之時,再換熱水,再次浸泡,就這樣換水三次,把手背、手指的關節都泡軟了。
洗臉
泡完手後就是洗臉。侍女用宮裡特製的銀盆,裝滿灑了香料的熱水,再以細膩柔軟的純棉毛巾,浸透熱水之後,用很長的時間在額頭、兩頰熱敷,這樣能把抬頭紋的痕跡熨開。
03美容的真相是什麼
紀錄片《美容的真相》裡說到,長皺紋的首要原因是太陽光,佔75%。過度暴露在紫外線下不僅會曬黑和曬傷,還會提高患皮膚癌的風險。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要忽視了紫外線的作用,防曬工作還是要做起來。
我們經常看到防曬霜瓶子上寫著「SPF30」、「PA+++」,這又是什麼呢?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s)指日光防護係數,它代表防曬品對陽光中紫外線UVB的防禦功能。數字「30」是指紫外線照對皮膚的照射不致傷害的一個時間範圍。
PA+++(Protection of UVA-1)表示防止紫外線UVA的程度。+號越多,代表抵禦UVA的能力越強,但往往含有更多物理或化學防曬劑,對皮膚的刺激大一些。
剩下的25%則是因為汙染或者吸菸之類的問題。最意想不到的是,變老(aging)只在這25%裡佔據了微乎其微的地位。
紀錄片中,記者徹麗·希利表示雖然她是美容狂熱愛好者,但她也坦然接受變老的過程。畢竟,變老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近兩年,護膚界流行一種「抗糖理論」——攝入過多的糖分會使我們的皮膚變得僵硬又脆弱,從而導致皮膚鬆弛、下垂、暗沉等等。
「抗糖飲食法」也開始流行,很多人甚至連主食和水果都不吃。市面上還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抗糖產品,例如抗糖丸、抗糖口服液、抗糖面膜等等。
抗糖真的能抗衰老嗎?
醫學專家表示,極端戒糖會造成低血糖、貧血、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
關鍵是要控糖。
很多人對甜甜的奶茶沒有抵抗力,但是一杯正常甜度的奶茶含糖量相當於整整13塊4.5克的方糖。(每天的健康攝糖量不應超過50克)
除了用護膚品,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保持健康皮膚的方法:
1.平衡飲食,每天至少攝入13種食物2.遠離精製糖、轉化糖、加工糖,比如奶茶、蛋糕、果汁等甜食3.少吃油膩食物,比如燒烤、動物內臟等4.加強體育鍛鍊,保證規律作息。(熬粥養胃,熬夜傷身啊)
最後,我們來學習一下每天往臉上和身上塗抹的瓶瓶罐罐用英文怎麼說~
護膚 skin care
洗面奶 facial cleanser/face wash
爽膚水 toner
緊膚水 firming lotion
精華 essence/serum
防曬 sunscreen cream/sun cream
護膚霜 skin cream
保溼霜 moisturizer
日霜 day cream
晚霜 night cream
眼霜 eye gel
眼膜 eye mask
面膜 facial mask
磨砂膏 facial scrub/scrub cream
身體乳 body lotion
護手霜 hand lotion
你有什麼護膚妙招呢?
歡迎留言分享~
圖文:梁韶文 | 編輯:小妖子
圖文資料整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
註:本文來源 外研社,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