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毒砒霜竟然是抗癌神藥,砒霜究竟有多少秘密

2020-12-08 騰訊網

在我國常見的古裝電視劇和武俠小說中,常提到下毒害人的橋段。

其中毒藥的C位擔當莫過於——砒霜

《水滸傳》中潘金蓮就和西門慶串通,用砒霜毒殺了親夫武大郎。

(圖片來源:電視劇《水滸傳》)

《竇娥冤》中竇娥的冤情也來源於被張老兒誤喝下的砒霜。

為什麼他們老用砒霜呢?

砒霜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礦物藥,是砒石經過高溫加工處理以後升華而成的結晶或粉末,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

1. 砒霜就是鶴頂紅

傳說,丹頂鶴頭上的「丹頂」是劇毒之物,沾染一點,便立刻斃命。但事實上,這種傳說只是「美麗」的傳說,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現代研究證實丹頂鶴的頭頂沒有毒素,「鶴頂紅」只是砒霜的另一種稱法

(圖片來源: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

鶴頂紅作為砒霜的代稱,可能與古代砒霜提取不純有關。因古代提取礦物質的工藝水平有限,提取出的三氧化二砷成分不純,常含有三硫化二砷,和硫、鐵等雜質,所以呈現為紅色或紅黃色。

將砒霜命名為鶴頂紅,可能是古人的一種隱晦說法。

2. 用銀針檢測砒霜靠譜嗎?

古代提煉的砒霜往往不純,含有硫及硫化物,其所含的硫與銀接觸,就會發生化學反應,使銀針的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的「硫化銀」

所以,在古代以及古裝電視劇和小說中,用銀針試菜,當銀針變黑就代表飯菜有毒。

(圖片來源:電影《九品芝麻官》)

現代砒霜提煉技術進步,已經可以得到完全純淨不含雜質的砒霜了。現在用銀針檢測砒霜,正常條件下不會變黑。所以,銀針試毒只能成為古裝電視劇和小說中的橋段了。

3. 吃了砒霜真的會七竅流血嗎?

砒霜是一種劇烈毒藥,純淨的砒霜口服5-50mg就能中毒,致死量為60-200mg。這就意味著極少的砒霜就能要人性命。

(圖片來源:電視劇《甄嬛傳》)

急性中毒者會出現消化系統、肝腎功能、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受損的各種症狀,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混有血絲、四肢痙攣、昏迷、抽搐,多在24小時之內因肝腎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痺而死亡,死時眼結膜、鼻、口腔黏膜充血或糜爛出血[1]。

古人和古裝電視劇、小說中常用「七竅流血」來形容人在砒霜中毒後的慘狀,其實這只是一種形容手法,實際不會那麼誇張。

除了砒霜之外,其實還有很多致命的毒藥,例如見血封喉、牽機藥等。

為什麼這些毒藥鮮少在古裝電視劇和武俠小說中聽聞?換個毒藥不香嗎?

(圖片來源:電視劇《勇者義彥與魔王城》)

這還是要從古代毒藥生產和使用說起。

見血封喉,是有名的毒植物之一,其乳白色樹汁含劇毒,一旦進入人體血液,能快速麻痺心臟,導致生命危險。

因此古代人打仗或者狩獵會把這種毒汁塗在箭頭上,射殺敵人和獵物。

見血封喉聽起來很厲害,但是它的產地有限,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雲南等南方溼熱地區。古時候這些地方往往是蠻夷之地,而歷朝歷代都城大多都在北方,因此要把見血封喉收集、運送到北方是一項不小的工程。

古裝電視劇和小說用見血封喉下毒,得讓劇中人物天南地北的跑,實在太費事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李煜)

還有一種大名鼎鼎曾毒死了皇帝的毒藥,就是牽機藥,而這位倒黴的皇帝就是南唐後主李煜。

傳說李煜降宋後,因惹宋太宗趙匡義不悅而被賜死,被賜的是含有馬錢子的飯菜。李煜服用後中毒,全身抽搐痙攣,角弓反張呈弓狀,最後頭與腳相接,如牽機狀而死。故馬錢子被稱為牽機藥

馬錢子味道很苦,下毒後很容易被發現。馬錢子的苦味,和中毒後的慘狀,讓牽機藥受到皇室青睞,常被皇帝賞給想賜死的臣子和嬪妃(不得不說,最冷不過帝王心啊)。

因此牽機藥可能會出現在宮鬥劇中,其他古裝電視劇和武俠小說中下這種毒並不常見。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五花八門的毒藥,例如蛇毒、蟲毒、汞毒等,都因原材料不易得或下毒後容易被發現,在影視作品的毒藥市場上所佔份額較小。

(圖片來源:電影《唐伯虎點秋香》)

相比之下,砒霜是礦物藥,產地廣,製取工藝相對簡單,價格低廉,更容易獲得。

而且,砒霜性狀也更穩定,是粉末狀,易於攜帶,用量少,被放進各種食物中可以充分混合不被發現,毒人於無形。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滅口之「必備良藥」啊。

綜合對比,砒霜簡直是性價比之王,所以也就成了古裝電視劇和小說中用得最順手的毒藥了。

雖然在古裝電視劇、小說中,砒霜都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存在,但現實中砒霜卻能救人性命。

上個世紀,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被發現是有效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藥物。砒霜治療白血病的研究引起醫學界轟動。

世界著名學術刊物《血液學》(Blood)發表了相關論文,稱這是一篇創造性論著,是繼維甲酸之後,中國學者在血液學研究領域內的又一次重大突破[2]。

多看醫典:萬萬想不到,砒霜居然成了抗癌明星!?

之後,越來越多研究發現,三氧化二砷在治療原發性肝癌、肺癌等疾病上也有很大突破[1]。

但因為砒霜本身具有毒性,作為藥物使用時必須通過控制劑量、劑型儘量減低毒性。所以,怎麼防治它的不良反應仍然是目前臨床應用的研究重點。

有毒的是藥物,但怎麼使用在於人,過去毒人不眨眼的砒霜已經留在了歷史舞臺,現代的它已經在治病救人的舞臺中找到了位置。

以後大家可以不用再「談霜色變」。

小提示

雖然砒霜可以治療白血病和癌症,但它依然是毒藥有劇毒,大家萬萬不可私自服用。看病吃藥必須遵從醫囑。

審稿專家:趙志敏| 中山大學藥學院生藥與天然藥物化學副教授

參考文獻

[1]楊子東,孫響波,於妮娜,唐迎雪.砒霜的臨床應用述要[J].山東中醫雜誌,2014,33(08):707-709.

[2]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4e4a563e9eb

相關焦點

  • 劇毒!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心!
  • 多位專家質疑螃蟹與西紅柿同食產生砒霜劇毒說法
    螃蟹+西紅柿=吃砒霜?該報導稱,金秋時節正是吃螃蟹的好時候,最近網上一道有關「西紅柿燉螃蟹」的菜餚卻引起大家的關注和爭議,甚至有網友直言,西紅柿和螃蟹一同食用會產生砒霜劇毒。對此,黑龍江省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魏娟給出解釋:螃蟹不僅不能跟西紅柿一同食用,而且凡是含有維生素C的食材都不適合跟螃蟹一同食用,否則後果將十分嚴重。
  • 砒霜、斷腸草……古代奇毒都有什麼您知道嗎?
    他的羽毛帶有劇毒,而這個鴆酒就是用將羽毛在酒中浸泡得來的,毒性很大,幾乎不可解救。烏頭:毛莨科植物;砒石:砒石為天然產含砷礦物砷華、毒砂或雄黃等礦石的加工製成品。又名信石。砒石升華之精製品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劇。
  • 劇毒!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心!
  • 鴆鳥曾是「毒」王,可是後來為何被砒霜取代,只因這三個原因
    有個成語,叫做「飲鴆止渴」,意思是喝毒酒解渴,基本等於自殺。所以「鴆」在歷史上自古就是劇毒的代名詞,而且鴆毒還是人們談之色變的一種毒藥,被譽為是「殺人之王」,但可惜它最後卻絕跡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我們都很熟悉的砒霜,那麼為什麼鴆毒突然就消失了呢?
  • 吃砒霜、抹水銀,人類為了變美幹過哪些蠢事?
    鉛路易十六的皇后 《絕代艷后》劇照鉛粉讓皮膚更加光滑白皙,但同時含有劇毒砒霜砷(砒霜的主要成分)成了美白品古代的法國貴婦會定期食用微量砒霜,保持皮膚白皙無皺。但砒霜是一種劇毒物質,服用稍一過量就會中毒,輕則上吐下瀉,重則失去小命。這也是古人壽命不長的原因之一吧。
  • 盤點古代十大劇毒,第三名現在路邊常見
    中毒後的主角們都有幾個共同點——嘴唇發青、口吐鮮血、指甲發黑,然後舉起顫抖的雙手指向施毒人。那麼在真實的古代,用毒手段就究竟有多高明呢?西奇妹今天來揭秘古代十大劇毒。第十名:鉛丹:有朋友可能要說,鉛丹還是一味中藥呢,可以止血止吐,怎麼就是毒藥了呢?
  • 一家9口聚餐,7人死亡,疑似因為它…這東西毒性是砒霜的68倍
    經當地公安機關刑事技術部門現場提取物檢測,未查出氰化物(劇毒類)、有機磷類(農藥類)、呋喃丹類(氨基甲酸酯類內吸性廣譜殺蟲劑)、安定類(催眠)、毒鼠強(鼠藥類)等有毒物質,
  • 這4類人吃薑如吃砒霜 看看有你嗎?
    在飲食養生上,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不少的俗語流傳頗廣。今天就來看看,冬吃蘿蔔夏吃薑什麼意思?這4類人吃薑如吃砒霜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冬吃蘿蔔夏吃薑什麼意思1、「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先生開藥方。」這條諺語多數人理解為冬天吃蘿蔔夏天吃薑,其實諺語採用了一個古代常用的修辭手法,互文。
  • 2008年經過檢測,光緒皇帝是砒霜中毒而死,到底是誰下的毒呢?
    也是關注這段歷史的人們一個經久不息的話題,之所以如此引人關注,主要是光緒去世的時間非常蹊蹺,他與慈禧太后竟然前後不到一天先後去世,死因的確令人懷疑。所以,早在2003年,相關機構就開展了「清光緒帝死因」的專題研究,參與者有媒體、清西陵文物管理處、科學研究所和法醫檢驗人員,經過科學的分析和化驗,最終得出結論:「光緒帝是砒霜中毒而死」。
  • 後天白露,農村俗語「白露水,賽砒霜;立冬水,似蜜糖」啥意思?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白露節氣,在農村中關於白露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白露水,賽砒霜;立冬水,似蜜糖」,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何白露水會賽砒霜呢?白露水,賽砒霜:這句俗語的意思是,白露節氣前後若是出現降雨的話,對人們來說,這場降雨將比砒霜還要毒。
  • 日本毒奶粉始末:為盈利往奶粉裡加砒霜,賠償40餘年現重獲信任
    ------馬克思《資本論》三鹿毒奶粉事件過去已經有將近十年的時間了,據官方報導,當時有四名兒童因為喝三鹿奶粉而去世,三鹿毒奶粉事件一經爆出,引起了中國父母的極大憤慨。時至今日,人們提起三鹿奶粉事件仍然感到十分氣憤。
  • 健康闢謠|十年雞頭勝砒霜?10個食物傳言,只有2個是真的
    1、十年雞頭勝砒霜? 2、鴨脖子有淋巴不能吃? 闢謠:鴨脖子的確有淋巴組織,被稱為淋巴集結體。但這些淋巴集結體,一般充分加熱後吃一點,對健康其實沒多大危害。如果實在不放心,淋巴組織都是在皮下的,吃的時候把皮剝掉就可以了。
  • 蛇最怕什麼藥?為什麼?
    蛇怕雄黃,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許多影視作品中,都是用雄黃酒來驅蛇的,而且在現實中,許多地方仍然有這樣的風俗。事實上,蛇確實是怕雄黃的,但是雄黃卻不是蛇最怕的東西。在自然界中,蛇有著很多的天敵,比如蛇獴、「平頭哥」蜜獾、鷹等動物。
  • 古代「一劍封喉」的奇毒鶴頂紅,究竟是什麼?它另一個名字有點耳熟
    它的效果真的有這麼奇特嗎?更令人意外的是鶴頂紅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小孩子都知道。 鶴頂紅作為一種劇毒無比的藥,其實一直流傳到了今天,只不過現在沒有人使用鶴頂紅這個名字了,更多人喜歡叫它為砒霜,那麼砒霜到底有多厲害呢?
  • 螃蟹+西紅柿同食劇毒?解密不能同食的食物
    新聞報導引熱議專家反駁  中國之聲、北京衛視報導——西紅柿螃蟹同食產生劇毒 黑龍江女醫生:是的  前天的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了一則「螃蟹西紅柿同食產生砒霜」的消息,引發熱議。  該報導稱,金秋時節正是吃螃蟹的好時候,最近網上一道有關「西紅柿燉螃蟹」的菜餚卻引起大家的關注和爭議,甚至有網友直言,西紅柿和螃蟹一同食用會產生砒霜劇毒。  對此,黑龍江省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魏娟給出解釋:螃蟹不僅不能跟西紅柿一同食用,而且凡是含有維生素C的食材都不適合跟螃蟹一同食用,否則後果將十分嚴重。
  • 古代第一奇毒「鶴頂紅」,到底有多毒?說起它的別名,你就懂了
    在古代有兩種動物曾經被認為是含有劇毒,一種是鳥類中的鴆,飲鴆止渴這個詞我們都聽過,說的就是為了解渴而喝下有毒的酒,做事不計後果。而另一種是我們印象中象徵著高雅和神秘的丹頂鶴,因為它的頭頂上有一塊紅色。但事實真的如傳言一般嗎?
  • 未醃透的毒性比砒霜還高?
    更有人說,沒有醃透的酸菜和鹹菜,比砒霜還要毒,你對此怎麼看?鹹菜和酸菜,到底能不能吃?鹹菜和酸菜的製作過程都是差不多的,都需要大量的鹽來進行醃製,還要放進罈子中進行發酵,一段時間後,味道就會變得不一樣。
  • 蝦與維生素C一起吃,賽過砒霜?食物相剋真與假,看完就明白
    就是指食物之間相互作用,生活中的每一種食物都有自己的功效,進入人體消化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不適感,這就是我們說的食物相剋。在很多醫書中的確存在食物相剋的記載,這樣就能夠證明食物相剋的真實性嗎?下面我們一起來擊破這些謠言。
  • 金子軒戀愛能力有幾分?枯萎花朵配美人,排骨蓮藕如砒霜,嫌棄啊
    眾所周知在《魔道祖師》中有這樣一對修成正果的cp,他們就是真香了的金孔雀與天底下最好的師姐,其實這對地結合也算是不容易了,不然也不會有羨羨與金子軒大打出手的畫面了,不過後來的兩人總算是修成正果,雖然對於這對,大家都有些遺憾,但不得不說兩人的感情還是讓人羨慕的,不過在《魔道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