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中外院長對談: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

2020-12-12 雲南網

原標題:孔子學院中外院長對談: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

莫斯科考生參加俄羅斯國家統一考試的中文科目考試。新華社發

青年教師(右)在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與學員交流。新華社發

編者按

2020年12月,新中國對外漢語教學走過70年徵程。1950年12月1日,以清華大學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5名羅馬尼亞籍留學生最早報到為標誌,新中國開啟了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背景下,人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加強語言教育、深化國際理解、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也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培養具有全球視野、世界情懷和跨語言、跨文化能力的下一代,是全世界語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職責。本期我們特邀國際中文教育的全球參與者,共同探討如何建構起更加開放、包容、規範的中文教育體系,以回應時代需求、擔起歷史使命。

對談嘉賓

白羅米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艾瑞克·亨瑞 加拿大聖瑪麗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李偉 加拿大高貴林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高沁翔 巴西坎皮納斯州立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尹華東 美國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孔子學院原中方院長

黃河 泰國川登喜大學素攀孔子學院原中方院長

馬徵 秘魯皮烏拉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1.語言是一座橋梁

記者:如何理解中國孔子學院、英國文化委員會、德國歌德學院、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等各類語言教育機構對於深化全球合作交流的意義和價值?

艾瑞克·亨瑞: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解決它需要全球合作,需要跨文化的知識和溝通技巧。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在提醒人們,國際教育是全球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加拿大學生非常認可國際教育的價值。他們為新的機會和新的文化冒險,為學習新的語言和看待世界的新方式而興奮。現在,很多學生開始認識到中國未來將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孔子學院在促進這種交流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向我們的學生傳播了世界上最古老、最受歡迎的文化之一。

白羅米:語言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個橋梁,能讓不同國家的人更好地互相了解,以建設一個和諧世界。從這個角度來看,國際中文教育等語言教育非常寶貴。雖然孔子學院源自中國,但是它屬於全世界。孔子學院增進了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理解,為各國中文學習者提供了優良的學習條件,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

李偉:最近我們做了一個調研,了解中英雙語課程對學生畢業後的事業發展有什麼影響。結果顯示,掌握中文這門語言工具,對學生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成為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兩種語言的學習極大程度地開發了學生的智力,這些學生中的大部分學習成績優秀。總之,學習中文是一件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學生不僅學到了語言和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將會成為中加友誼的傳承人和文化使者,為中加合作交流作出貢獻。

黃河:在全球化時代,不同文明間的交流日益增多,但不同文明間的誤解、衝突也越來越多,強勢文明侵蝕弱勢文明的現象屢見不鮮,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在這種情況下,讓世界深入了解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的多元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義不容辭的責任。

2.教師是本土化的關鍵

記者:本土化是國際中文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對於中文教育更好實現本土化、參與並貢獻當地發展,您有何建議?

李偉:加拿大的本土中文老師比較短缺,建立一個優秀的本土中文老師隊伍對國際中文教育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孔子學院應該在本土老師的培訓和培養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採用什麼樣的有效方法來實現這個目標是一個挑戰,各國的情況和需求又不一樣,還需細細推敲和研究。

白羅米:使中文教育更好地本土化是布加勒斯特大學孔子學院一直追求的目標,我們在實踐中有一些具體舉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動中文教育與當地教育體系掛鈎。2016年布大孔院積極與羅馬尼亞教育部溝通,成功推動中文進入羅馬尼亞國民教育體系,使中文成為羅馬尼亞當地中小學學分課,高中生可以選擇中文作為高考的外語科目。同時,布大孔院積極推動羅馬尼亞本土初高中中文教學大綱的編寫,促進漢語在羅馬尼亞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高沁翔:在拉美實現中文教育本土化難度較大,因為學習中文人數相對比例不高。我們的做法是在學員中培養苗子,並招聘在中國學習工作過的巴西人和有一定中文教學實踐經歷的巴西人擔任助教,通過舉辦培訓班、安排指導教師、試講與研討、開展教學環節實踐等逐步培養本土師資。經過幾個學期的培養,下學期將有5名本土教師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

馬徵:實現國際中文教育本土化,國內外語教學的經驗可以借鑑,即以本土教師為主,「外教」為輔。只有實現師資力量的本土化,才可以保證師資的相對穩定性。因此,培養合格的、高質量的本土教師應當成為重中之重的事業。

3.線上線下結合是趨勢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孔子學院大多採用了線上教學的形式。您認為線上教學有何優缺點和發展趨勢?疫情後,如何更好地將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以提高教學效果?

馬徵:線上教學有它不可替代的優勢。比如,學生不再受地域限制,有興趣、有良好的網絡服務即可報名,而且省去了交通堵塞、路途奔波的辛苦;任課教師也可以非常便利地為學生提供線上答疑服務,增加老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頻率和效率。此外,線上模式還可輕鬆實現資源共享最大化。本學期我們鼓勵學生參與別的西語國家孔院組織的文化講座,老師們也參與分享了國內外許多專家舉行的線上培訓和講座,像是一場意外收穫的饕餮盛宴。

黃河:線上教學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巨大作用,是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的「功臣」。然而,它也有其局限性,比如,高度依賴電子設備和網絡,教師很難監控學生學習過程,師生互動受限等等。這不僅限制了在線教學的適用範圍,也削弱了教學的效果。未來線下教學會在一定程度上回歸,科學合理地將線上線下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會成為我們工作的重點。

尹華東:對中文學習,尤其是聽力和口語來說,線下教學中的面對面交流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語言本質上就是交流。因此,比較理想的模式是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取長補短。

白羅米:學校復學之後,我們要繼續發揮線上教學對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重要作用,使其與線下教學深度融合。具體來說:一是嘗試中文翻轉課堂。讓學生在家裡完成閱讀、背誦、簡單操練、作業等內容,課堂時間主要用於師生、生生的討論、交流和合作,反饋、展示和評價居家學習成果。二是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保留線上教學中受學生喜愛的遊戲、動畫、視頻等形式,分享有效的語言教學網址,保持網課中的教學創意,以激發學生興趣。三是加強線上教學質量的監管和評價。線上教學缺少老師的監督,學生容易鬆懈,應將學生出勤、作業、測試納入最終考評,建立更有效的獎勵和懲罰制度,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4.國際中文教育任重道遠

記者:展望後疫情時代,國際中文教育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尹華東:後疫情時代,面對面中文教學和文化活動大幅減少,在主要依靠網絡教學的情況下,教學如何管理、課程如何設計、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學生的學習投入、家庭的配套支持等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中文教育效果。與此同時,網絡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師資不足問題,足不出戶便可擔任國際中文教師,可能會吸引更多人加入師資隊伍。

黃河:從機遇方面說,在線教學模式會越來越成熟,最終會大幅降低國際中文教育的成本。此外,中國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現,讓很多國家的人民看到了中國模式的優越性,會有更多人希望學習中文,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和中華文化,這可能會成為國際中文教育新的增長點。從挑戰層面看,新冠疫情重創世界經濟,很多國家人民的收入大受影響,很多人可能因此無法負擔中文學習的費用;同時,新冠疫情可能會加強世界範圍內的逆全球化趨勢,帶來人口流動的減少,從而進一步導致語言學習需求的減少。

高沁翔:世界各國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國際中文教育的客觀需求在不斷上升,對中文教育教學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對具有國際視野的中文教育師資的要求也在提高。在各種意識形態交融交鋒、經濟社會活動互相影響、多元文化互動越來越錯綜複雜的情況下,國際中文教育需要有洞察全局的戰略視野,也要有直面挑戰的能力和韌勁,還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任重而道遠。

(學術支持:首都師範大學語言治理研究中心)

(本報記者 柴如瑾)(柴如瑾)

相關焦點

  • 孔子學院中外院長對談:討論語言的重要性
    孔子學院中外院長對談:討論語言的重要性2020年12月,新中國對外漢語教學走過70年徵程。1950年12月1日,以清華大學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5名羅馬尼亞籍留學生最早報到為標誌,新中國開啟了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
  • 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
    對談嘉賓    白羅米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艾瑞克·亨瑞 加拿大聖瑪麗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李偉 加拿大高貴林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高沁翔 巴西坎皮納斯州立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尹華東 美國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孔子學院原中方院長
  • 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學院的發展與轉折
    因此,需要把漢語介紹到國際上去,也讓大家通過了解漢語和中國文化更多的了解當代中國。名稱由來當時國際上的語言推廣機構主要有:英國文化委員會,法國的法語聯盟,德國的歌德學院,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即存在語言和文化名人兩種命名方式。
  • 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
    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劉利客觀闡釋了當前國際中文教育的現狀。  自2004年創辦第一家孔子學院至今的16年裡,孔子學院從語言入手、用文化交融,建設和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中文教育機構。截至目前,我國已與全球162個國家和地區合作設立了540所孔子學院、1154個孔子課堂,中文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 觀中國|如果孔子學院是「外國使團」,那歌德學院、法語聯盟是什麼?
    >我曾擔任日本第一家孔子學院——立命館孔子學院的首任外方院長。這所孔子學院由立命館大學與北京大學合作,於2005年6月28日籤約成立,當年10月1日正式開學,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一批孔子學院之一。之所以同北大合作,是因為孔子學院的申辦程序明確規定,孔子學院的設立必須是由外方自願首先提出申請,中外雙方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簽署合作協議,並必須有一個中方合作院校願意與其合辦才能成立。
  • 觀中國 | 如果孔子學院是「外國使團」,那歌德學院、法語聯盟是什麼?
    這所孔子學院由立命館大學與北京大學合作,於2005年6月28日籤約成立,當年10月1日正式開學,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一批孔子學院之一。之所以同北大合作,是因為孔子學院的申辦程序明確規定,孔子學院的設立必須是由外方自願首先提出申請,中外雙方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簽署合作協議,並必須有一個中方合作院校願意與其合辦才能成立。
  • 我校亞美尼亞孔子學院慶祝2016年「孔子學院日」
    9月28日,為慶祝全球孔子學院成立12周年,亞美尼亞葉里溫「布留索夫」國立語言與社會科學大學孔子學院在該市著名的「耶裡塔薩爾達康」購物廣場舉辦
  • 肯亞教育部長表示 孔子學院促進相互了解 肯方將繼續支持中文教育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楊瓊):當地時間18日下午,奈洛比大學孔子學院「示範孔子學院」揭牌儀式在肯亞奈洛比大學舉行。肯亞教育部長馬果哈表示,孔子學院促進了相互的了解,肯方將繼續支持中文教育。奈洛比大學孔子學院是非洲第一家孔子學院。
  • 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一個充滿青春、夢想和異域色彩的地方!
    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 鄭春教授親愛的同學們: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是一個充滿青春、夢想和異域色彩的地方。在你人生最好的時節,大家在這裡,同學少年,相伴讀書。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是一所綜合性教育機構,以國際漢語教育人才培養、外國留學生教育、海內外漢語師資培訓為主要工作任務,下設漢語國際教育系、對外漢語教學部、教育部來華留學生預科部等機構,是國家漢辦/山東大學中華傳統文化研究與體驗基地、山東大學孔子學院研究中心、山東大學語言與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的掛靠學院,是山東大學海外孔子學院的重要建設單位。
  • 奔跑吧漢語:11所豫辦孔子學院紮根亞非歐美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我們國家當年之所以設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是因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屬於國際緊缺熱門人才,提出的目標是培養出一個、送出去一個。根據國家制訂的指導性培養方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培養的過程中,要有累計不少於半年的海外實習實踐經歷。2009年,我們集全校之力獲批該學位授權點,但是在培養過程中,發現學生到海外實習實踐的機會很少。
  • 亞塞拜然語言大學孔子學院舉辦在線中文書法比賽
    圖片來源:中國駐亞塞拜然大使館網站中國僑網5月8日電 據中國駐亞塞拜然大使館網站消息,在中國駐亞塞拜然大使館的大力支持下,亞塞拜然語言大學孔子學院於4月16日至5月6日面向阿廣大漢語愛好者舉辦主題為「攜手抗疫、共克時艱」在線中文書法比賽。
  • 孔子學院為什麼會失敗?中國文化該如何走向世界?
    《孔子學院章程》中明確規定:「孔子學院作為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其宗旨是增進世界人民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了解,發展中國與外國的友好關係,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展,為構建和諧世界貢獻力量。」
  • ...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數字人文與語言智能實驗室...
    12月19日,語料庫、語言數據與智慧教育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上海外國語大學數字人文與語言智能實驗室、上外語言數據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12月15日,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和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遠程中文教學師資支撐與培養」線上論壇召開。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大事件——世界第一所以水利水電為特色的孔子...
    孔子學院是加強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在推動漢語教學、增進中外友誼、促進文明交流互鑑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學校將全力支持砂科大孔子學院建設,秉持「傳承、創新、融合、服務」的辦學理念,採取「漢語+」模式,與中外大型水電企業合作,為當地培養懂漢語、了解中國文化、掌握相關技術和管理知識的複合型實用人才,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 美政府又盯上孔子學院,欲下黑手
    稍早前,曾有外媒發布消息稱,美國國務院或將把在美的孔子學院登記成「外交使團」。事實果不其然,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此事正式下達了相關命令。如此打壓抹黑中國,堂堂的世界第一強國到底在害怕什麼?據環球網8月14日報導,當地時間8月1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要求把孔子學院美國中心登記為「外國使團」。
  • 我校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孔子學院召開2020年度理事會
    本站訊(通訊員 張絮媚 王哲 攝影 唐蒙)9月23日下午,我校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孔子學院2020年理事會視頻會議在衛津路校區第十教學樓第二會議室召開。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出席會議,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建築設計規劃研究總院、國際教育學院及天津中醫藥大學相關負責人作為孔子學院理事會和監事會成員參會。
  • 院長訪談|走進無錫太湖學院外國語學院
    無錫太湖學院外國語學院堅持「應用型、複合型」培養理念,具有成熟的應用型、國際化的人才培養體系,致力於培養基礎紮實、應用能力強、寬口徑、複合型、應用型高級語言和法務類人才。無錫太湖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 包通法學院設有英語系、商務英語系、日語系、漢語系、法學系、大學英語教學部和語言實訓中心;現有教職工80餘名,教授、副教授30餘名,90%以上具有碩士、博士學位以及海外教育背景,國內外著名大學如南京大學、上海大學、南開大學、蘇州大學、江南大學等大學的教授擔任我院的講座教授。
  • 衰落的孔子學院,面對高考我們要不要取消英語及初中歷史的弊端
    最近我在網上看了一些有關孔子學院的報導,綜合這些信息不難看出它的處境基本算是比較艱難(這是我能想到最溫和的詞語),看著對波中的「啥是gay」和「拿擼多」。我不經想問「為什麼我們的文化輸出之路走的這麼艱難?」
  • 孔子學院在國外為什麼會失敗?中國文化是否真的無法走向世界?
    ——曹操《短歌行》孔子一身都將自己的心血放在周遊列國,將自己的儒家思想傳到諸國,現在我們將進一步將儒家文化傳到全世界。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從某種層面來說,一個真正的大國,一定會擁有能夠走向世界的文化,中國已是大國,但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路,並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