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禮姓源流考:薩克達氏八世祖「隨名姓」

2021-01-11 騰訊網

滿族禮姓源流考:薩克達氏八世祖「隨名姓」

禮彤

當今,古老的薩克達氏衍生而成的各個支系:關(官)、禮(李、裡、理)、英、翁、祖、倉、蒼、常、薩、明、駱、宗、阿、肇、保、富、昆、郎、應、祝、麻、老、查等族人從聚居的東北地區漸漸走向世界散居,但遼瀋地區尤其位於瀋陽西南部的遼中縣潘家堡鄉大黃旗堡村,一直是禮、關兩姓人家的聚居區。

禮姓是滿洲鑲黃旗薩克達氏漢文著姓之一,是滿族專有姓氏。禮姓正式作為父系遺傳形式產生於上世紀(20世紀)初。之前滿族以氏族為姓,禮姓即姓「薩克達」。

滿族禮姓淵流考

要弄清禮姓的起源,則必須講清薩克達氏發源於何時何地。滿族姓氏一般與居住地名有關,薩克達氏即是如此。《滿洲源流考》:「《北史》靺鞨 ,即古肅慎氏也。所居多依山水。按滿洲語謂長曰達,稱老翁曰薩克達。」薩克達氏,因地名而得姓氏從《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皇朝通志》也可找到根據:「薩克達,本系地名,因以地為姓。其氏族散居於薩克達、寧古塔、那木都魯、德裡委赫、哈達、葉赫、烏拉、黑龍江等地。」如今,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寧古塔,在寧安境內),東側有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山脈——「老爺嶺」,其最高峰1477米。薩克達氏,遼金時併入女真,元代時期歸胡裡改萬戶府管理。胡裡改即由其居住地江名古稱忽爾海(今牡丹江)而來。明永樂元年(1403)胡裡改萬戶府設置成為建州衛,建州衛址在東開元(今東寧)。阿哈出任建州衛指揮使。明洪武年間,胡裡改萬戶女真部眾,包括薩克達氏先祖們在內,由阿哈出率領從忽爾海區遷到恤品河(今綏芬河)下遊地區。明永樂五年(1407)設置喜樂溫河衛,喜樂溫河衛管轄地面就是恤品河以南、老爺嶺以東、圖們江以北地區,薩克達氏家譜中提到的「西拉捫」與喜樂溫是音轉不同譯法,是同一地名。由此確定,此地即是薩克達氏發源之地。滿族建立清朝統一全國後,滿漢文化交流日漸深入,連姓氏也發生變化。由原來的多字滿姓,變成單字漢姓。這一點也是源自滿族有「隨名姓」的習俗。大約乾隆五年(1740),禮(李)姓,即是「隨」薩克達氏八世祖禮德、禮存「名」而來的「姓」。

薩克達氏享有集中居住的優待

薩克達氏後人多集中居住遼瀋地區,與其歷史上享有特惠政策有關。《欽定清文鑑》卷五記載:薩克達氏,乃太祖建國之前主動歸附的十一姓氏之一。這十一姓族人「受到優禮待編設牛錄時,部民與部長傳統隸屬關係被當作酋長世襲特權保留下來。」從家譜可看到,禮氏的五世祖為雅鼐。《八旗滿族氏族通譜》記載:雅鼐國初率兄弟族人來歸,授備御官。子郎希、佟泰、賽音布具任佐領……」《八旗通志·初集》記載:「鑲黃旗滿洲都統第二參領所屬第六佐領,系國初以薩克達地方來歸人丁,編為半個牛錄,以雅鼐次子郎希管理。續以其弟佟泰管理;續以其弟賽音布管理;續以佟泰之子吳囊阿管理。後因人丁滋盛,遂編成一整佐領,以吳囊阿伯父之孫吏部待郎常書管理。以待郎常書之孫吏部郎中常齡管理。」

以上《八旗滿族氏族通譜》中涉及的人名與本家家譜中的人名完全一致。《八旗通志·初集》與《八旗滿族氏族通譜》中所提人名的不同,又是音譯的差異。在遼寧省遼中縣集中居住的即是雅鼐的小兒子季爾它海的後裔。我父親說他小時候還看到過,家裡人把祖先打天下時穿過的馬褂、馬褲、弓箭等物拿出來晾曬呢。

薩克達氏是清朝的皇親國戚

薩克達氏是清朝的皇親國戚,因為薩克達氏六世祖束徵額與清顯祖塔克世是連襟兄弟,妻子都是建州右衛指揮使王杲之女。王杲(1529-1575)原名阿古。建州右衛在王杲多年苦心經營下,成為雄霸一方的強者。連「寧古塔」六兄弟之首的覺昌安都願與他結成兒女親家。王杲之女喜塔臘氏額穆齊與覺昌安之子塔克世生育三男一女,其明嘉靖38年(1559)出生的長子,就是清朝的開拓者、被尊稱為清太祖的努爾哈赤。

但是,王杲的結局卻是以「逆酋」被明廷處斬的。王杲父親身為建州右衛都指揮使,與明邊官產生意見分歧而被殺害。王杲雖襲父職,但他要積蓄力量,報殺父之仇。明嘉靖36年(1557)、41年(1562)王杲兩次殺死明朝邊官多人,引起明廷震驚。明萬曆2年(1574)王杲率部眾與明邊軍交戰,大部分明軍被殲。萬曆3年(1575)遼東總兵李成梁率明軍圍剿王杲和古勒寨,殺死1204人,燒房500多間,奪牲畜520多頭。王杲逃走,但明軍抓住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為人質,逼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說出王杲藏在海西女真哈達部首領王臺處,王臺無奈獻出王杲。王杲雖然慘死,但他後繼有人。王杲外孫努爾哈赤,成為推翻腐朽沒落的明王朝之先驅。

《愛新覺羅家族全書2》:清朝第九位皇帝文宗鹹豐帝(1831-1861)后妃共有19人,其中皇后三人。第一位皇后,即是太僕寺少卿、贈三等承恩公薩克達氏富泰之女。道光27年(1847)宣宗道光帝立第四子奕詝為皇子時,宣宗道光帝指薩克達氏富泰之女為婚。28年2月賜冊為皇子福晉,29年(1849)12月12日去世。30年(1850)正月奕詝即位昭追封為皇后,10月冊諡為孝德皇后。後來歷任皇帝不斷加諡即「孝德溫惠誠順慈莊恪慎徽懿恭天贊聖顯皇后」。同治四年(1865)九月被移葬於定陵,升祔太廟。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舅、姨娘子孫、皇帝后妃的親屬被稱作皇親國戚,一般被安排守護帝王的陵寢。《薩克達氏譜書》記載:薩克達氏松西任(永陵)陵上筆貼式、陵上祭供章京。天聰元年(1627)屬過陵上總管。天聰7年(1634)收過撫順、清河稅務。

大黃旗堡的由來

當今,古老的薩克達氏衍生而成的各個支系:關(官)、禮(李、裡、理)、英、翁、祖、倉、蒼、常、薩、明、駱、宗、阿、肇、保、富、昆、郎、應、祝、麻、老、查等族人從聚居的東北地區漸漸走向世界散居。但遼瀋地區尤其位於瀋陽西南部的遼中縣潘家堡鄉大黃旗堡村,一直是禮、關兩姓人家的聚居區。

這裡有一段大黃旗堡來歷的傳說,據已故的禮氏老人說:明萬曆11年(1583)明遼東總兵李成梁全殲了王杲的兒子阿臺據守的古勒寨。薩克達氏松西兄弟三人,從古勒寨戰火中逃跑出來,但在逃生途中,松西與兩位哥哥失散。年僅十六歲的松西飢困難忍,逃到被稱葉家墳的地方實在跑不動了,當地一位善良的看墳人收留了他。松西長大成人後娶了看墳人女兒為妻,生育兩個兒子。

明朝末期,宦官專權,朝廷腐敗,對女真政策卻由招撫變成追剿。王杲雖然被殺,但是他的兒子阿臺成為古勒寨的寨主,仍然被李成梁視為明朝邊境的一大禍害,必須斬草除根以絕後患。李成梁於八年前攻打過古勒寨,深知古勒寨易守而難攻。正在此時,女真內奸尼堪外蘭討好李成梁,煽動寨內人殺阿臺獻寨,以任寨主相許。果真有人上當殺了阿臺,出寨來降。但是,李成梁卻是進寨將寨內男女老少兩千來人,殺個精光。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也是在這場戰鬥中給誤殺了。明萬曆14年(1886)努爾哈赤十三付鎧甲和百餘人起兵抗明,報殺祖、父等「七大恨」,以追殺女真叛徒尼堪外蘭為開始,此後他戎馬生涯三十年,終於統一東北女真各部,於公元1616年建立國號為「大金」的政權。皇太極於公元1636年改國號為「大清」,改女真為滿族,皇太極被尊稱為清太宗。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為滿族入主中原、統治全國打下基礎,是大清帝國的奠基人。

禮氏老人說:天命5年(1621)努爾哈赤次子禮親王代善、八子清太宗皇太極和努爾哈赤侄兒鄭親王濟爾哈朗,帶著兵馬來到葉家墳搶糧,已是五十三歲的松西與其爭辯起來:「你們怎麼到這兒搶糧來了?知道嗎,罕王爺是我表哥!」皇太極等人問他憑什麼這樣說。「喜塔拉氏額穆齊是我二姨,我訥訥(滿語稱媽媽為訥訥)是她親妹妹。我表哥十歲那年,二姨因為得病就去世了」。皇太極等人見松西說得頭頭是道,不敢怠慢,但為了證明其言是事實,只好帶著松西和他兒穆克通阿來見父王。當時努爾哈赤剛攻下遼陽,住在小北河大帳內,他見到松西父子,高興地向兒子們介紹:「這是你們的表叔呀!」努爾哈赤賜酒宴一方面招待松西父子,另一方面也是慶祝奪下遼陽的勝利。後來,皇太極、代善和濟爾哈朗,親自護送松西父子回家。並且,在葉家墳「跑馬圈地」八十繩(1繩等於42畝)即3360畝地。皇太極說:「我看把地名也改一改吧,就叫黃旗堡吧。」松西急忙說:「不行,我們北邊有個黃旗堡了。」皇太極說:「那個叫小黃旗堡,這個叫大黃旗堡。」這就是現在的遼寧省遼中縣大黃旗堡村的來歷。也是薩克達氏松西的後代多集中於遼中縣大黃旗堡村的緣故。時至今日,薩克達氏松西後裔在這片熱土生息繁衍已到了第十八代。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後裔,江蘇校姓的來源與遷徙
    中牟縣誌中校朱傳為直隸欒城人遭洪武兵亂徙河南中牟邑家焉;河南鞏義校姓一世忠,始祖自明初由直隸欒城七世祖南遊,越河留居吾鞏縣;江蘇校姓始祖校鎔,公本籍姑蘇因靖難兵起而渡江於海陵東南隅見其地風俗淳美而居焉。
  • 鹹豐皇帝的原配妻並不是慈安太后,而是薩克達氏
    慈安太后姓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之女。據有關資料顯示,她是庶出,嫡母為皇室宗親愛新覺羅氏,生母姜氏是小妾。鹹豐二年,她十八歲,選秀入宮,初封貞嬪,五月晉貞貴妃,十月立為皇后。慈安太后為人端莊美麗,溫和賢淑,在炎炎夏日也衣冠嚴整,沐浴時不讓奴婢伺候。慈禧太后入宮時被封為蘭貴人,而慈安太后被封貞嬪,剛起步時慈安太后就比慈禧太后強。
  • 黃旗堡:滿族薩克達氏家族後裔聚居地
    清代順治初年形成村落,薩克達氏家族後裔。滿族人口佔全村人口的85%。村域面積13000畝,1350戶,人口3800人。鑲黃一脈、薩克達氏、民族風情,這幾個關鍵詞準確地道出了黃旗堡村與眾不同的文化特點。黃旗堡先祖為世居老爺嶺(現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東側的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山脈)的薩克達部落,因其地而得其姓氏。1615年,八旗制定,薩克達氏隸屬鑲黃旗。
  •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卻不姓孔——其實你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我們觀察這八大姓,就會發現一個共同點,都是「女」字作偏旁,同時我們的姓名的「姓」字也是「女」字旁,這說明以這些「姓」來區分族群是發生在母系社會時期。不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男性地位上升,佔有資源越來越多,可以擁有多個女人,子嗣的姓就慢慢地轉移到了男性這邊,開始跟爹姓了。不過這只是中國的八大姓,除了這八個之外,另外也還有很多姓。比如商紂王姓「子」、秦始皇姓「嬴」等等。孔子的家族史往上追溯,其實就是殷商血脈。所以實際上他姓「子」。
  • 臺青範姜峰:我姓「範姜」不姓「範」
    中新社福州12月11日電 題:臺青範姜峰:我姓「範姜」不姓「範」兩岸應共同弘揚姓氏文化中新社記者 龍敏「範先生,你好!」「範先生,再見!」「你父親姓範母親姓姜?」……在大陸生活創業多年,臺灣青年範姜峰經常遇到這樣讓他有點「無奈」的問題。
  • 臺青範姜峰:我姓「範姜」不姓「範」 兩岸應共同弘揚姓氏文化
    中新社福州12月11日電題:臺青範姜峰:我姓「範姜」不姓「範」兩岸應共同弘揚姓氏文化  中新社記者龍敏  「範先生,你好!」「範先生,再見!」
  • 一聯名句引出千古疑問,慕容鮮卑如何得姓?原來是常見的一個詞
    加上慕護跋的族群此時並沒有姓氏,遂以「慕容」為姓。同時,對慕容鮮卑的姓氏由來的考證,還有一個說法也比較普及,就是這個姓氏來源於「慕二儀之德,繼三光之容」這句話,從頭從尾各取一字,和為慕容。但是這種說法,問題很大,因為慕容鮮卑擁有姓氏之前,還沒有漢化,這句話對他們來講跟天書似的,又怎麼可能用它來當姓氏呢。
  • 羿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羿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2、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君王后裔,世為奕姓。3、出自子姓,是成湯的後人。殷末,王子比幹,為紂王的兄長,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奕氏。4、出自田姓。
  • 滕姓易經起名,滕姓男女寶寶吉祥名字
    滕姓易經起名,滕姓男女寶寶吉祥名字得姓始祖錯叔繡:錯叔繡。根據《廣韻》上的記載,滕姓是滕侯的後代,滕侯的子孫後代以國為氏,稱為滕氏。因此,天下的滕姓中國人,追源溯本,統統都是3000年前被封於滕國的周文王之子錯叔繡的後代,古代的滕國就在今天的山東省的滕州市,這裡是滕姓的最早發源地。故滕氏後人奉錯叔繡為滕姓的得姓始祖。滕文公:滕氏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后裔、戰國中期滕國國君滕文公之後。
  • 姓任的男孩名字 任姓男孩單字名字推薦
    男孩起名字 任姓男孩名字大全2019豬年任姓起源源流一:源自黃帝源流二:源於風姓,太皞,伏羲氏源流三:源自帝俊源流四:源於天幹第九位「壬」源流五:源於官位源流八:源於契丹族,出自遼國時期人皇王耶律·倍之子耶律·宣,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源流九:源於巴民族,出自秦、漢時期板楯族後裔,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源流十:源於党項族,出自西夏王朝党項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 爸爸姓「滾」媽媽姓「程」,全家絞盡腦汁給孩子取名,爺爺靈機一動...
    一位爸爸姓''滾'',媽媽氣的要讓孩子隨母姓,爺爺隨口取名卻讓人拍手叫好。姓''滾''的這位父親,是一位普通的勞動人民,在給孩子起名時左思右想。可由於自己這個姓氏特殊,很難想到一個好名字。妻子看到丈夫這麼墨跡,就想著乾脆讓孩子和自己姓。孩子媽媽姓程,是一個比較大眾的姓氏。
  • 一個姓「鬼」,一個姓「屍」,看到他們的姓,你怕了嗎
    不過,在這數不清的中國姓氏之中,卻有這麼兩個姓,讓人一看就會覺得毛骨悚然,這兩個姓就是——「鬼」和「屍」。一個姓「鬼」,一個姓「屍」,看到他們的姓,你怕了嗎?「鬼」姓,當然是存在的,比如我們張口就能說出一位姓「鬼」的歷史名人,那就是「鬼谷子」;可問題是,「鬼谷子」只不過是一個稱號而已,他的真實名字叫做王詡,一作王禪,總之,「鬼谷子」姓「王」,而不姓「鬼」。
  • 此姓在中國被稱「萬姓之祖」。我國82%的姓氏都來源於此姓
    (伏羲畫像)早期時候,姓氏可不能混為一談,姓和氏根本就不是一碼事,氏可以看為是姓的一個分枝。像我們熟悉的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嬴政,準確來說,他是:嬴姓,趙氏也。將姓氏混為一談,歷史記載是從漢朝以後才逐漸這樣,直到今天。
  • 中國第一小姓"貺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安陽 不足百人
    刨根問底   稀有的「源」姓,源自古代少數民族   近日,有讀者給商報打來電話稱,他姓源,感覺這個姓氏比較少見,每次都要向別人解釋是「源頭的源」。他想知道源姓的起源,以及還有哪些更稀有的姓氏。  事實上,源姓確實稀有,多集中在廣東鶴山市龍口鎮,有源姓人1000多人。另外,世界各地有2000多人姓源。
  • 「姓、氏、名、字、號」所代表的傳統文化常識
    通常所講的姓名,包括姓和名兩部分,但是在中國古代很長一段時期,姓和名的發展都有著相當複雜的傳承,今天就讓我們來歸納下那些在中國古代和姓名相關的文化常識一、姓&氏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 錢姓起名大全及建議!姓錢的都看看吧!
    三、以諧音取名如果你的姓,可以找到好的諧音字,也不妨按諧音來起名,比如少年作家韓寒,就是利用諧音起名的典型例子。還有姓姚的女寶寶,起名"姚曳",寓意"搖曳多姿"的美女。姓"梁"通"糧",取名"梁實"。姓石,取名"石在",諧音"實在"。
  • 到底是姓呂還是姓姜:歷史上的姜子牙的姓氏究竟是什麼?
    姓氏在如今的中國已經完全合為一體,姓與氏並沒有區別。不過在姜子牙所生活的商朝末年和西周初年,姓與氏則是涇渭分明的兩種社會稱謂。簡單地講,姓代表了血緣族群,而氏代表了領地家族。根據以《史記》、《呂氏春秋》為代表的各種已知史料的記載,姜子牙的「姓」為姜姓。
  • 傅氏家族:傅姓得姓的九種源流,看看你是哪一種
    源流三 出自祁姓,帝堯子丹朱之後,《國語》記載:(周代丹朱之神顯靈時)。王使夿宰忌父帥傅氏及祝、史奉犧牲、玉鬯往獻焉。 源流四 源於姚姓,出自舜帝之後裔所建傅陽國,屬於以國名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