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旗堡:滿族薩克達氏家族後裔聚居地

2021-01-11 中國西藏網

黃旗堡村位於遼中區北10公裡處。清代順治初年形成村落,薩克達氏家族後裔。滿族人口佔全村人口的85%。村域面積13000畝,1350戶,人口3800人。

鑲黃一脈、薩克達氏、民族風情,這幾個關鍵詞準確地道出了黃旗堡村與眾不同的文化特點。黃旗堡先祖為世居老爺嶺(現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東側的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山脈)的薩克達部落,因其地而得其姓氏。1615年,八旗制定,薩克達氏隸屬鑲黃旗。1632年,皇太極獎勵陣亡將士部隊家屬於遼中跑馬圈地3360畝,由皇太極定名大黃旗堡。從定名至今歷時384年。

300年古松見證部族變遷

離開養前村,驅車行駛10分鐘就到了黃旗堡。記者見到村書記閔慶賀後,他就拉著記者一行人去看村裡那三棵擁有388年歷史的大松樹。

三棵古松坐落在一戶禮姓人家的庭院裡,古松周邊修葺了樹池,松樹上掛滿了祈福的紅色綢帶。「老祖宗剛到此地,發現這塊地的風水最好,就栽種了松樹先佔上地,然後這裡就成了氏族的安葬地。」看到記者採訪,村民禮明超大爺熱心地為記者講解古松的來歷。他說,這三棵黑松與北陵東陵裡的松樹是同時栽種的,最初種了43棵,300多年過去後,到如今只剩下這三棵,被村裡人保護起來。

隨後,77歲的禮大爺拿出自己珍藏的家譜,告訴記者,就在這三棵古松的見證下,薩克達氏一族已經繁衍了20代子孫。

獨特的薩克達氏族文化

薩克達氏族發展到今天,有著獨特的民族文化。為了讓遊客親身感受薩克達文化,黃旗堡村在今年9月17日舉辦了首屆「薩克達氏文化節」,文化節上展示了「薩克達氏婚禮」、「薩克達氏祭祀」、「薩克達氏古老民俗」、「薩克達氏籤名」、「薩克達氏餐飲」等內容。

閔慶賀還說,村裡計劃發揮滿族民俗民情的優勢,挖掘滿族特色文化、飲食、建築、服飾等民族元素,將村內的四條主要街道分別建成代表滿族各個時期,各種元素的特色街、高標準老年公寓和採摘區,簡稱「四街、兩園、一區一公寓」,吸引更多遊客來此觀賞、體驗。

當天,記者還來到村西蒲河廊道風景區的一個點位——滿韻風情。在這裡記者看到,風景區裡有跑馬場、溼地公園、橡膠壩等景觀,在景觀設計中融入了滿族元素,令人流連忘返。

(責編: admin)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滿族禮姓源流考:薩克達氏八世祖「隨名姓」
    禮姓是滿洲鑲黃旗薩克達氏漢文著姓之一,是滿族專有姓氏。禮姓正式作為父系遺傳形式產生於上世紀(20世紀)初。之前滿族以氏族為姓,禮姓即姓「薩克達」。 滿族禮姓淵流考 要弄清禮姓的起源,則必須講清薩克達氏發源於何時何地。滿族姓氏一般與居住地名有關,薩克達氏即是如此。
  • 如果你認識的人有這些姓氏,說不定是滿族後裔,那英是滿族正黃旗
    清朝滅亡,滿族人民退位後,滿族後裔改姓,以避免濫用職權。所以現在我們很少再看到滿族的姓氏了。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些史料來了解滿族的姓氏。順便說一下,我們也可以看到滿族的姓氏到底變了什麼。如果我們認識的人有這些姓氏,也許他們是滿族的後裔。雖然滿族只是55個少數民族中的一個,但他們仍然給人一種「特殊身份」的感覺。
  • 清代滿族姓氏都來自於哪裡?
    文|王宇丹滿族稱姓氏為哈拉。原本一個哈拉就是一個家族,表示一個血族團體。後來隨著人口日益繁衍,每個氏族不斷分化,新分化出來的氏族又產生新的哈拉。總之,滿族姓氏繁多,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研究對象。和漢族姓氏一樣,滿族姓氏也有不同的來源,以下僅列舉幾種主要來源。
  • 黃金家族從何而來,外蒙古和內蒙古哪個才是真正黃金家族的後裔?
    在蒙古族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黃金家族,黃金家族有著草原一般寬闊的胸懷,狼一樣的勇猛和執著,在經歷了種種磨難和艱苦後仍舊昂首挺拔,黃金家族黃的蓋世大英雄成吉思汗鐵木真,以這樣的氣概,統一了蒙古草原。那麼,蒙古黃金家族是怎麼由來的,還有就是外蒙古和內蒙古的蒙古人哪個才是真正的蒙古黃金家族後裔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穿越歷史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黃金家族的出現跟古代很多帝王天生異象、天命所歸都有異曲同工之處,無非就是為了強調自己的天命所歸,鞏固自己的統治。蒙古黃金家庭的起源,其始祖母阿蘭,據記載阿蘭與她丈夫一起生了兩個兒子,在她丈夫死後又生了三個兒子。
  • 鹹豐皇帝的原配妻並不是慈安太后,而是薩克達氏
    在鹹豐帝還是皇子四阿哥的時候,他的父親道光皇帝,就把名門千金薩克達氏指婚給了他。薩克達氏的父親是太僕寺少卿富泰。但薩克達氏,命短,當了不到兩年福晉就病故了,而且還是道光皇帝駕崩前一個月病故了。鹹豐當上了皇帝,追封薩克達氏為皇后。薩克達氏的諡號為「孝德皇后」, 但薩克達氏活著的時候沒有當過一天皇后。
  • 金兀朮後裔今何在?隱居河南縣城400年,打破不和嶽姓通婚的族規
    一、完顏後裔最大的聚居地——鹿邑如今,鹿邑縣渦北鎮完樓村居住著一千多名完顏後裔,他們在這裡過著不被人打擾的生活。村頭有一塊他們最敬重的祖先完顏必重的墓地,多年的風雨侵蝕讓墓碑風化嚴重,為此1994年,家族經過討論最終決定重修墓碑。
  • 山頭下村,五行八卦蝴蝶型,沈約後裔聚居地
    這裡為「一代詞宗」、梁時尚書令沈約後裔的聚居地。先祖沈約曾出任東陽郡太守,建造婺州八詠樓,寫下《登元暢樓》八首詩,盛極一時,後人就把元暢樓改名八詠樓,成為金華大地上的歷史名樓。
  • 清朝滿族六百多姓氏中,八大貴族姓氏有哪些?
    歷史上,滿族姓氏演變十分頻繁,從金、元時期開始,滿族先祖的姓氏就在內部宗族中不斷裂變,從而產生新的姓氏。據《皇朝通志》中的《氏族略》記載,滿族姓氏共有646個姓加譜外姓氏33個姓,可謂枝繁葉茂。然而這六百多個姓氏中,僅有八個姓氏是清朝的貴族姓氏,你知道有哪些嗎?
  • 辛亥百年後的滿族姓氏與家譜
    滿族的姓氏形成于氏族社會,是表示血緣關係的稱謂,稱之為「哈拉」。最初一個哈拉就是一個穆昆(家族)。隨著人口的繁衍,原來同一哈拉穆昆內就派生多個哈拉。家族的譜書即是一個家族的歷史。國史難以巨細無遺,家史則能細緻入微,正可國史、地方志的不足。因此,家譜同史、志一樣,有一定的「資治、存史、教化」的作用。 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之前,女真人的社會活動基本單位是「穆昆」氏族組織。到了努爾哈赤時,開始逐步以牛錄代替「穆昆」,成為社會的基層組織。清八旗制度確定後,原來的哈拉穆昆組織迅速分化,被固山牛錄(八旗組織)所代替。
  • 關曉彤滿族姓氏瓜爾佳氏 滿族人的「關」姓氏是怎麼來的?
    關曉彤滿族姓氏瓜爾佳氏古代封建等級森嚴,連姓氏都有貴、賤之分。很多人可能會以為,古代王朝第一大貴姓就是皇帝的姓氏,事實上並非如此,好比唐朝建立不久,唐太宗讓臣子們修訂《氏族志》,大家還是習慣按家族名望把「崔」姓排第一,惹得唐太宗大怒。不過到清朝,情況就發生變化了。
  • 溯源滿族人的姓氏:這些漢姓原來是滿族八大貴族姓氏
    作者:陳二虎一、有關滿族姓氏姓氏是不同血緣集團相互區別的標誌,不同的姓氏代表不同的家族。「姓」從女從生,表明姓氏形成於母系氏族社會,表示血緣關係的稱謂。滿族姓氏最早稱之為「哈拉」,一個哈拉就是一個穆昆(家族),隨著家族人口的繁衍增多,原來同一哈拉穆昆內派生出無數分支哈拉。
  • 滿族八大姓曾顯赫一時,如今都改成了這些漢姓,你身邊可能就有
    1912年,清王朝壽終正寢,很多滿族人選擇改滿族姓氏為漢姓,曾經顯赫一時的滿族八大姓: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裡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鈕祜祿氏也不例外,那麼他們後來都改為了哪些漢姓呢?乾隆、道光、同治三位皇帝都曾冊立過富察氏的女人為皇后或者皇妃,在封建社會,政治聯姻是鞏固統治地位的一種重要手段,由此可見富察氏家族清朝時期的實力非同一般。後來富察氏族人隨漢習俗,多以「富」、「傅」以及「付」為姓氏,富察氏支系繁多,是今天滿族中僅次於「關」姓的大姓。
  • 滿族姓氏的來源
    滿族姓氏即是構成滿族某家族血緣團體的符號。姓氏在滿語中稱「哈拉」,家族稱「穆昆」。  我們讀清史、看影視片,常接觸到一些滿族人的名字。例如籤訂尼布楚條約的索額圖、鴉片戰爭時期中堂穆彰阿等等,但很少人知道他們姓什麼。漢族人人都有姓,少數民族不都有姓。蒙古族就不是都有姓,滿族介於漢蒙之間。女真族改稱滿族前長期接受的是蒙古族文化,一切風俗習慣都與蒙古族相近。
  • 大筒木輝夜的6個後裔家族已明確,2個家族存疑,你們怎麼看
    大筒木輝夜的6個後裔家族已明確,2個家族存疑,你們怎麼看關於大筒木輝夜的後裔家族是哪幾個,這始終是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目前來說,已經有6個後裔家族已經明確了,剩下的2個家族還存在著爭議。已經明確的六個後裔家族分別是千手一族、宇智波一族、漩渦一族、日向一族、月球上的大筒木一族、輝夜(竹取)一族。大筒木輝夜一共就只有兩個兒子,分別叫做大筒木羽衣和大筒木羽村,輝夜的後裔家族也只誕生在她的兩個兒子之中。其中大筒木羽衣也就是六道仙人的後裔家族有三個,這一點已經非常明確了,分別是千手一族、宇智波一族和漩渦一族。宇智波一族來自因陀羅,代表人物是宇智波斑。
  • 他戴著價值上億的乾隆扳指,專家建議他上交,恆紹:我是皇帝後裔
    2015年,一位自稱乾隆後裔的男子,手上戴著一枚乾隆皇帝曾經佩戴過的玉扳指突然現世,吸引了眾多文物愛好者的目光。那麼,究竟這枚玉扳指是否真是乾隆遺物?這名男子的真實身份又是誰呢?帝國滅亡,皇室後裔風流雲散眾所周知,在中國近代,由於清朝的落後無能,中國飽受敵軍的侵略,有識之士紛紛揭竿而起,以推翻清政府為己任。
  • 黃金家族竟然是漢族血統
    因為他們被視為長生天的後裔,所以他們的後裔被稱為「尼倫蒙古」,被稱為「純潔出身的蒙古人」(成吉思汗屬於乞顏部孛兒只斤氏,除此之外,還有主兒乞氏、泰赤烏氏等)。《蒙古帝國爭戰史》裡面介紹老祖宗被仇人毒殺,部落也被仇人收編,然後老祖母帶著兩個孩子逃到沒有人的偏僻地方躲起來了,身邊只有一個漢族僕人。
  • 被誤認為是漢族的明星:劉詩詩回族,關曉彤滿族,最後一位第一次聽!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奇妙的娛樂小世界,娛樂圈裡面發生的事情可以說是繽紛多彩的,經常會吸引著大家的關注,那麼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就是,被誤認為是漢族的明星:劉詩詩回族,關曉彤滿族,最後一位第一次聽!
  • 河南人是契丹的後裔嗎...
    突厥人最初生活在阿爾泰山南麓,是匈奴的後裔。據說它的祖先與狼有過交合,生了十個兒子,以狼為圖騰崇拜。土耳其人。 東突人是唐朝的後裔,今天定居在鄂爾多斯草原。雖然它曾經復興並重建了漠北的可汗王朝,但很快就被維吾爾人摧毀了,氏族傳入唐朝並在大陸定居。
  • 丹波家族:壟斷日本醫療千年,竟是劉邦的後裔,現在定期回國祭祖
    而丹波氏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漢醫學家丹波元簡曾經在《素問識》的序言中明確承認這一點,自訴漢名為劉蕆庭。他們在異國他鄉揚名立萬的故事也堪稱是一代傳奇。政治避難遠渡重洋丹波氏的故事要從他們的祖先也就是劉邦的後裔漢獻帝--劉協說起。
  • 查氏頭條:查氏家族簡介
    查氏家族簡介姓氏查拼音chá、zhā人口約 100 多萬〔 常見姓氏 〕源流二源於姜氏,出自春秋時期炎帝後裔齊國公之子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齊國君主齊頃公姜無野執政時期(公元前598~前582年在位),他賜封自己的一個兒子到楂邑(今山東濟陽),該地盛產山楂。在其後裔子孫中,就有以先祖的封邑名稱作為姓氏者,稱楂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