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將打造中國智造新城山水名城

2020-12-14 中國江西網

  本報南昌訊 (記者殷勇、鍾珊珊) 未來五年,南昌市將怎樣發展?五年之後乃至更長時間,南昌市會變成什麼模樣?

  「四區一樞紐」「五大功能片區」「中國智造新城」「數字經濟『一號工程』」……12月12日,南昌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不斷提及的新名詞,透露出南昌市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謀劃「十四五」,南昌市明確提出,圍繞實現「富有創新活力和文化魅力,令人嚮往的中國智造新城、山水名城」城市願景,努力打造國際先進位造業集聚區、全國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全國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全國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驗區、國家現代流通體系重要樞紐。未來五年,在全省率先建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建成創新型城市,基本建成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的新型城市。

  實現新目標需要新布局。無論從主城區資源要素制約著眼,還是從未來增長的空間需求著眼,或是從構建大都市圈的發展趨勢著眼,都需要跳出原有城市格局開拓新的空間。南昌市提出,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空港新城、高鐵新城、陸港新城、九望新城、現代職教城五大功能片區,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框架,優化空間功能布局,打造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實現高質量發展,產業是支撐。當今,數字經濟是產業發展的「風口」,南昌市「迎風而上」,提出全面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提升數字產業能級,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業態新模式。

  產業的轉型升級,關鍵在創新。南昌市提出,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力爭在航空複合材料、集成電路、MEMS、中醫藥新藥、新型顯示技術、高端精密製造、感知交互技術等領域取得突破。同時,逐步加大對基礎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研發由應用端向基礎端延伸。

  此外,未來五年,南昌市還將通過加強與贛江新區空間優化、戰略協同、功能耦合,加強與九江臨港產業協同互動,推進昌撫合作示範區建設,完善與鄱餘萬都、奉靖組團的交通體系,推動與豐樟高組團全域同城化等,引領大南昌都市圈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南昌未來5年會是什麼樣子
    文/張瑞穎 江西日報記者殷勇 鍾珊珊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章娜  未來5年,南昌市將怎樣發展?5年之後乃至更長時間,南昌市會變成什麼模樣?  「四區一樞紐」「五大功能片區」「中國智造新城」「數字經濟『一號工程』」……12月12日,南昌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不斷提及的新名詞,透露出南昌市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 浙江綠色智造產業新城「圍墾森林」的下一個「奇蹟」
    ——打造全省為數不多的「萬畝千億」產業園區  在產業和城市骨架外擴的大灣區時代下,如果在杭州灣大灣區內的錢塘新區、濱海新區和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三大戰略平臺連結區域畫一個「圈」,這個「圈」正是綠色智造產業新城。  事實上,這個「圈」從一開始就與眾不同。
  • 王萬徵走訪調研南昌高新區部分臺...
    王萬徵走訪調研南昌高新區部分臺資企業 2020-12-17 2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衢州智造新城強鏈補鏈精準招商
    浙江日報近日,衢州智造新城(衢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憑藉化學新材料(電子化學品)產業被認定為浙江省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試點示範單位。「我們在產業鏈『鏈長制』的推動下,圍繞區內主導產業鏈升級的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實現產業鏈向上下遊延伸,產業體系逐步形成。」智造新城主要負責人說。
  • 南昌臨空經濟區現代空港新城崛起,規劃、路網、產業多重利好助力
    未來,臨空區將圍繞「加速轉型升級,打造現代空港新城」的目標定位,加快構築以「一區三口岸」為核心的江西首個多式聯運中心,並發揮將整個昌北國際機場納入以及昌北機場將和高鐵無縫銜接的交通優勢,積極打造「社區宜居、園區宜業、景區宜遊」的一體化臨空產業空港新城。
  • 成都淮州新城「智造新谷」已全面進入招商階段
    淮州智造新谷項目,已全面進入招商階段。據悉,該項目作為產城融合的新型示範區,由金堂縣興金工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6.9億元,佔地241.74畝,建築面積20.19萬平方米。淮州智造新谷效果圖淮州智造新谷的工業標準化廠房一共是10.11萬平方米,其中有11棟單層廠房、11棟多層廠房。
  •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中國旅遊名城南昌,是旅遊寶地
    江西的省城是南昌,是中國民族重工業的發祥地之一,也是我們國家的首要綜合性交通中心,建於公元前二〇二年,表示「昌大盛世、南方昌盛」的意思,是我國著名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城市,歷史悠久,初唐四傑之一的才子王勃曾在《滕王閣序》中稱讚南昌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 打造南昌產城融合新城樣板
    他強調,青山湖區要搶抓南昌高鐵東站建設發展機遇,以構建中心城區、高新園區、高鐵新區「三區聯動」發展新格局為抓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動城建品質提升,打造南昌產城融合新城樣板。市領導郭毅陪同。希望你們越做越好,將園區打造成為南昌流量經濟的「引爆點」。沈橋村(漆村)安置小區總用地面積約174畝,總建築面積約38萬平方米,建成後將安置2026戶居民。在項目建設現場,吳曉軍強調,安置房是重要的城建工程、民生工程,要同步開展配套建設,切實保障施工質量,讓老百姓便捷入住、舒心生活。
  • 犀牛智造CEO伍學剛:「犀牛智造」就是「雲端智造」,未來服裝行業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付文超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犀牛智造CEO伍學剛在發布會上表示,犀牛智造是面向中小商家服務的智能化、數位化的製造平臺,圍繞服裝行業進行深耕,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以數字和新技術驅動,以S2B的模式來幫助中小商家服務好消費者。據悉,「新製造」是馬雲在2016年提出的「五新戰略」之一,是阿里巴巴繼新零售之後的又一重大戰略。
  • 打造中國智造名片,哈弗F7x成中國轎跑SUV代表之作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中國走上了發展快車道,實現快速崛起。製造業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縮影,從模仿到被模仿,中國憑藉「智造」的核心優勢煥新了國家名片。弄潮AI時代,中國不僅在影響世界,更在改變世界!中國汽車業亦如此。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幾十年來中國汽車業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
  • 常州官宣打造長三角中軸樞紐,建設國際化智造名城
    江蘇交通官宣  常州將打造長三角中軸樞紐!  將重點打造「交通強國」八大試點示範工程    常州將建設成為「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在這個發展願景中,交通運輸是關鍵,也是基礎。  沈小勇還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市交通基礎設施預計完成投資超過350億,平均一年70個億。
  • 三創四建|河北平山「三城同創」傾力打造山水新城
    宜居宜看 宜遊宜業平山「三城同創」傾力打造山水新城紮實推進「三創四建」活動河北新聞網訊今年以來,平山縣堅持把縣城建設管理作為開展「三創四建」活動的有效載體,緊盯省級文明縣城、省級衛生城市、省級森林城市創建標準,進一步完善縣城建設規劃,不斷提升城市品位,傾力打造「宜居宜看、宜遊宜業」的山水新城。兩山相擁、三河交匯,平山縣城是北方少有的山水之城。
  •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提升中國「智」造 打造閃亮名片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提升中國「智」造 打造閃亮名片 2020-09-09 16:24:22| 來源:中公教育
  • 生態福地 智造名城 七彩詩城馬鞍山
    核心提示:馬鞍山,安徽東大門,橫跨長江、接壤南京,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的美譽,是中部地區首個「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省首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 圍觀——龍湖·列車新城或將成為京雄地區的精英聚集地
    為推進實施人才強冀戰略,著力打造在國內外廣具影響力的「冀才」品牌,第十一屆「中國河北高層次人才引進交流大會」將於12月15日舉辦。它也是環雄城市的產業集大成者、非首都功能疏解地,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承接區、環首都商貿物流聚集地、國家建築節能產業基地、京南保北新能源產業基地、千億級食品產業創新示範區等。上億產業造城,不斷激發高碑店經濟活力與未來生命力。
  • 軟體賦能 智造未來 | 通付盾入駐蘇州 中國軟體特色名城展示中心
    昨日,蘇州·中國軟體特色名城展示中心開館儀式隆重舉行。江蘇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池宇,蘇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江蘇省工信廳電子處處長李劍澄,軟體處調研員康成剛,蘇州市工信局副局長金曉虎以及來自吳中區、吳中開發區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合作企業代表等近70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 萬達廣場、恆茂夢時代、新城吾悅……南昌多家商場被點名!
    來 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編輯:熊一鳴 審定:鄧桃英 核發:楊贇你有過不愉快的購物體驗嗎?你有在消費時踩過「雷」嗎?近日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三季度消費投訴情況商品類投訴達4510件服務類投訴達3475件萬達廣場恆茂夢時代新城吾悅
  • 軟體賦能 智造未來 | 通付盾入駐蘇州∙中國軟體特色名城展示中心
    昨日,蘇州∙中國軟體特色名城展示中心開館儀式隆重舉行。江蘇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池宇,蘇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陸春雲,江蘇省工信廳電子處處長李劍澄,軟體處調研員康成剛,蘇州市工信局副局長金曉虎以及來自吳中區、吳中開發區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合作企業代表等近70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 西昌=瀘州=南昌航班開通,春節你來西昌更方便了
    民航資源網2020年1月6日消息:本月11日,川航將開通西昌=瀘州=南昌往返航線,班期為每周二、四、六,由空客A320系列機型執飛。
  • 中國「智」造,凱翼汽車憑實力說話
    不僅僅在家電領域,消費者對手機品牌的選擇也從以前的蘋果、三星轉向華為、小米,諸多行業都折射出中國品牌的崛起,掀起了一股「中國造」風尚。中國「智」造的崛起和席捲展現出中國品牌的自信;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也顯示,中國品牌不再避諱本土身份,紛紛打出「國潮」、「國產」、「國貨」的標籤為品牌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