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大健康突遇疫情 坐擁兩大「老字號」的開開實業如何解困?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張瀟尹 每經編輯:梁梟

作為一家擁有「開開」和「雷允上」兩大中華老字號的上市國企,開開實業(600272,SH)近年在業績承壓下一直謀求轉型。

2019年4月,開開實業收購了多年虧損的上海市北高新門診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北門診部),欲從醫藥流通領域拓展至醫療健康產業。不過,整合效應尚未顯現,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性影響,公司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又下滑近七成。

今日(6月18日),開開實業召開2019年度股東大會。會後,董秘張燕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的疫情對我們影響很大,服裝方面,線下就基本沒什麼客流,而且『開開』本來也不是一個面向青年的品牌,電商佔比也很有限;醫藥方面,中藥飲片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到醫院,但疫情期間,非急性門診的需求並不高。」

開開實業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董事長莊虔贇、監事會主席趙國平)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瀟尹 攝

業績承壓謀求轉型

「老字號」是開開實業的重要概念和標籤。在服裝業務方面,公司從事以中華老字號「開開」品牌襯衫和羊毛衫以及開開品牌服飾系列的生產、批發和零售,2019年度該板塊業務實現營收1.23億元;醫藥業務方面,公司主要從事中、西成藥的批發、零售及以中華老字號「雷允上」為品牌的中醫藥藥學服務和自主品牌「上雷」牌高檔滋補品的銷售,2019年度該板塊實現營收7.07億元。

開開實業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8.7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0.8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97.63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7.63%。淨利潤下滑的一大原因是由於對市北門診部的收購。2019年4月底,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雷允上藥業西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雷允上藥業)以119.95萬元自有資金收購市北門診部100%股權。

彼時,上市公司表示,雷允上藥業收購市北門診部是為今後加快由「醫藥流通企業」向「醫療健康產業」的戰略轉型發展進行的項目儲備,有利於拓展健康體檢、中醫門診、口腔診療等醫療服務範圍。長期來看,也是積極化解藥品流通領域政策調整不利因素對企業發展造成巨大衝擊的探索。

市北門診部主營健康體檢、中醫門診、口腔門診等服務項目。相關公告顯示,2016年~2018年,市北門診部均處於虧損狀態,三年的淨虧損額分別為566.80萬元、874.12萬元和496.89萬元。開開實業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4月~2019年12月,市北門診部累計虧損694.83萬元,若剔除市北門診部虧損數對報表利潤的影響,2019年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為2892.46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7.91%。

6月18日,開開實業董秘張燕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年報上可以看出,公司業績有下滑的趨勢,我們也想在『健康中國』的背景下向大健康產業轉型,收購市北門診部也是希望能把這個平臺跟『雷允上』的業務對接起來,探索中醫方面的服務。」

「老字號」也有難題

不過,當前疫情陰霾籠罩下,開開實業的轉型顯然有些邁不開腿。公司在4月24日發布的2020年一季報中預計,上半年累計淨利潤將同比下降約70%。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服裝板塊國內外服裝訂單大幅減少,同時實體店的客流明顯下降,導致經營業績受到一定衝擊;醫藥板塊受到醫院部分科室停診以及一系列醫改政策的影響,致使批發業務受到影響。同時,零售門店及門診部在疫情期間的部分停業,導致零售業務業績下滑。

開開實業在2019年年報中提出,雷允上藥業積極開展品牌外延的拓展,嘗試探索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等業務價值。不過,張燕華告訴記者,目前這方面尚無實質性動作。「這還只是個設想,因為『雷允上』想向大健康轉型,所以在考慮往這方面發展。但要做成這一塊不是那麼容易,我們還要再摸索和研究。」

開開實業旗下的雷允上藥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瀟尹 攝

品牌如何升級一直是許多老字號面臨的難題,而對「雷允上」來說,事情還要更複雜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雷允上」作為一個傳統的中藥品牌,始建於蘇州,發跡於上海,曾在上海黃浦、靜安、虹口三區分別開設了南號、西號和北號。經過多年歷史變革,目前「雷允上」品牌分屬於上海醫藥集團、開開集團和中國遠大集團。

張燕華對此表示:「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全國有三個『雷允上』品牌,我們只是其中一個,三個品牌目前是毫無關係、各自為政的。就開開的『雷允上』品牌來說,我們是以零售為主,而不涉及生產環節,所以轉型上會有局限。要說到品牌『統一』,其實只能自上而下由相關部門推動,否則大家就只能保持現狀,所以目前三個品牌都只作為一個服務性品牌存在,而不是註冊商標。」

不難看出,開開實業方面正在為「雷允上」品牌轉型升級蓄力。今年5月,上海市靜安區國資委發布的一則公示顯示,開開實業擬通過非公開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開開百貨持有雷允上藥業的1.1%產權。在此之前,雷允上藥業由開開實業、開開百貨分持,開開實業佔比98.9%,開開百貨佔比1.10%。公示指出,開開實業與開開百貨為上下級,非同類板塊,會造成後續資本運作在程序、估值等方面諸多障礙。開開實業全資控股雷允上藥業後,有利於開開集團對其傾斜資源,以及開開大健康產業戰略發展布局。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南京老字號認定率不足一成:老字號如何「不老」
    數據顯示,我國現有的千餘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只有10%發展勢頭很好。目前,江蘇擁有96家「中華老字號」、271 家「江蘇老字號」。記者為此走訪已認定的各類「老字號」,探尋它們如何在市場鍛打中獲得「新生」,穿越「百年風雨」。
  • 易連實業(界龍實業)轉型網際網路...
    並規範推廣慢性病網際網路複診、遠程醫療、網際網路健康諮詢等模式。在行業訴求以及廣闊前景下,網際網路醫療領域近幾年來成為眾多資本方的掘金地,無論是阿里、騰訊、京東、今日頭條、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都在積極布局網際網路醫療、大健康產業,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積極轉型網際網路醫療更是很多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 牽手老字號陽江刀剪加快轉型
    今年以來,在疫情影響之下,陽江五金刀剪在穩住外貿的同時,加大力度拓展國內市場,呈現出逆勢突圍、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日前,陽江五金刀剪龍頭企業——廣東金輝刀剪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購北京「王麻子」商標。另一中華老字號品牌杭州「張小泉」刀剪已於去年在陽江投資4億元建設刀剪智能製造中心。
  • 新管理團隊、組織架構塵埃落定,界龍實業轉型脈絡呼之欲出
    會議選舉王愛紅女士為公司董事長,同時調整了公司第九屆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委員,聘任部分高級管理人員,並對公司組織構架作了相應的調整,成立五大事業群,除原有的印刷、地產主營業務外,增設了醫療實業群、創投中心、智慧醫療健康產業研究院,圍繞醫療健康產業戰略轉型的脈絡呼之欲出。
  • 天貓率先上線上海老字號品牌館,10大新品首發
    《Tech星球》消息,4月30日,在上海市主辦的「國潮老字號」促消費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15家上海老字號集體發布新品,其中10大新品已在天貓首發。30日凌晨,天貓率先上線上海老字號品牌館,消費者只要打開淘寶App搜索「上海老字號遊園會」,即可直達會場,享受優惠。
  • |深圳|深圳農村商業銀行|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方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苑偉斌12月15日,「深圳老字號」家庭又有新成員加入。記者從第十三屆「深商風雲人物」、第十一屆「深圳老字號」綜合評審會上獲悉,方大、門老爺、鳳凰樓、香蜜軒等20個企業品牌被評為第十一屆「深圳老字號」。
  • 界龍實業宣布轉型康養醫療,成為上市公司聚焦熱點
    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向醫療健康產業戰略轉型,界龍實業就是其中之一。近日,界龍實業在上海舉行了智慧醫療健康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儀式,正式宣告進軍醫療健康產業。未來界龍實業將轉型醫療健康產業,成為醫療健康產業為核心的多元化、生態型的上市公司,並將打造網際網路康復醫療連鎖體系作為業務發展方向。
  • ...陝西北路 老字號品牌 旗袍 老字號專業街 后街經濟-上海頻道...
    在時尚感方面,設計元素充滿歐式文藝範兒,落地玻璃格子窗、布藝遮雨篷、精緻綠化護欄,顯示出老字號的包容性和開放性;設計感十足的一盞壁燈、一面道旗或一片柱楣,引來不少路人駐足自拍。  陝西北路「老字號專業街」2009年開街,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老字號工作委員會冠名「中華老字號上海第一街」。當時,靜安區在此引入多家老字號與知名品牌店,將一些低端業態調整出去,一度吸引不少市民遊客。
  • 金融與實業持續共贏:資本如何打造更多獨角獸?
    以下為發言實錄:主持人:疫情發生之後資本市場、金融領域、實體經濟,很多領域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不論是產業和金融業都面臨更嚴峻的現實,那金融該如何更好地服務產業的發展?陳總,您在漢能投資集團之前做過實業,現在又深耕投資領域,您怎麼看這個問題?漢能投資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陳宏陳宏:資本有三種形式的展現。
  • 「雲貨架」、氮氣鎖鮮運輸 老字號怎樣換個新活法?
    北京護國寺小吃豆汁改為罐裝,首次走出門店,進入商超;天津老美華鞋店開出「智慧門店」,「雲貨架」、3D量腳儀等「黑科技」雲集;四川老字號張飛牛肉首次以氮氣鎖鮮包裝的形式賣到全國,讓更多年輕消費者愛上「老味道」……  本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面對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很多老字號企業開始主動求變,研新品、上「雲端」、擴渠道,在轉型發展中越
  • 大股東易主 界龍實業進入發展新階段
    改組董事會 布局新領域 8月18日,公告大股東易主為麗水浙發易連商務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易連持有公司1.3億股,佔上市公司總股本19.69%,易連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至此界龍正式成為「浙商」企業。
  • 森大牽手IBM 打造「一帶一路」企業轉型標杆
    ,為整個集團的數位化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打造「一帶一路」企業轉型的標杆。為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場,從2013年開始,森大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工貿一體化,在非洲開設多個生產基地,現已成為一家集海外工業製造、國際貿易、實業投資為一體的跨國綜合性產業集團,成為新興市場建材、快消和五金等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在企業運營中,採購及供應鏈作為公司獨特的業務環節,不僅對後臺辦公產生很大的影響,還支持著前臺業務的轉型。
  • 疫情下美年健康穩練內功,全力加速數位化轉型
    美年健康是中國健康體檢行業的龍頭企業,目前其正開業的體檢中心共595家,其中控股體檢中心260家,包括「美年大健康」、「慈銘」、「奧亞」、「美兆」四大品牌。數據顯示,美年健康旗下的品牌市佔率合計為38%,是體檢行業的佔比最高的一家。
  • 「雲貨架」、氮氣鎖鮮運輸、老廠區向遊客開放—— 老字號怎樣換個...
    陳鍾昊攝(新華社發)北京護國寺小吃豆汁改為罐裝,首次走出門店,進入商超;天津老美華鞋店開出「智慧門店」,「雲貨架」、3D量腳儀等「黑科技」雲集;四川老字號張飛牛肉首次以氮氣鎖鮮包裝的形式賣到全國,讓更多年輕消費者愛上「老味道」……本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面對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很多老字號企業開始主動求變,研新品、上「雲端」、擴渠道,在轉型發展中越
  • 老字號復興之路:產品換形態、標品連鎖化、先網後店拼銷售
    麾下擁有永安百貨等老字號的百聯集團正在大力拓展「觸電」計劃,百聯集團以自身電商平臺聯動線下實體店,疫情也促使百聯集團加速數位化轉型。百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永明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百聯繫的電商平臺和各類智慧零售的數位化升級正在進行中,未來五年計劃將GMV(商品交易額)達到300億元,數位化會員達到2000萬,數位化門店可以100%覆蓋。
  • 風雨同舟 共克時艱 ——新三板公司河南碧佳實業捐款23萬元抗擊疫情
    2月10日,河南美妝領域的新三板上市公司——河南碧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攜全體員工,向河南省慈善總會捐款23.049萬元人民幣,定向用於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點石成精萬雪西部論壇為大健康產業指路
    健康論壇TWO全民小健康,產業大發展疫情過後,全民健康意識提高到了空前高度,此次健康分論壇由四川象劈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圍繞著「全民小健康 產業大發展」,邀請了大健康產業領域的大咖對健康產業有興趣的經營者和從業者解讀疫情之後的大健康產業發展趨勢
  • 騰訊微視專場直播帶「火」深圳30大「老字號」品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苑偉斌12月9日,騰訊微視攜手深圳當地30大「老字號」品牌,在深圳羅湖漁民村開啟騰訊微視超級品牌日「深圳老字號X漁民村」直播專場活動,展示深圳「老字號」產品和文化創新,記錄時代變遷。
  • 壹健康與健民集團合作布局大健康領域
    中國保健協會保健諮詢服務工作委員會會長、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醫藥業商會常務理事張大超說,在後疫情時代,隨著公眾營養保健意識的提升,大健康行業呈現出機遇與挑戰並存的趨勢,此次壹健康與健民集團的合作,正是雙方努力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的作為。
  • 大童保險聯合創始人、快保科技COO 鄭爽:疫情加速公司數位化轉型...
    ·本屆論壇以「匠心互聯共建生態」為主題,邀請眾多保險科技界大咖出席,共議科技如何賦能保險業?如何共建保險新生態?大童保險服務聯合創始人、總裁助理,快保科技COO鄭爽表示: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融合是大童保險服務近兩年發力的主要方向,而疫情的出現則是加速推進了公司數位化創新的進程,未來,公司將持續深耕數位化轉型,同時加大了在保險服務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