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持節被匈奴扣留19年,讓人傳頌千年,其實他被扣一點都不冤

2020-12-22 別鬧了李小毛

蘇武牧羊是一個令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講的是漢臣蘇武奉詔持節出使匈奴,但是蘇武卻被匈奴人扣下,放逐到北海牧羊。在這期間,匈奴人不停的威逼利誘,想要蘇武投降於匈奴。但是蘇武始終不屈,保持著作為漢使的尊嚴,直到19年之後,匈奴與漢朝之間達成和議後才被放回。後來在蘇武去世之後,漢宣帝感念其節操,將蘇武封列為了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蘇武的行為確實令人感佩,但實際上蘇武被匈奴扣押並非匈奴人的過錯,他被扣押一點都不冤枉。下面就具體說說是怎麼回事。

漢武帝時期,漢朝不斷進攻北方的匈奴,雙方為了了解對手的情況,於是雙方都不斷派出使節。這個目的自然很容易被了解,於是雙方就開始了扣押對方的使節,匈奴這邊先後扣押了郭吉、路充國等十多批使者,而漢朝這邊扣押的匈奴使者也差不多。到了侯單于的時候,因為害怕漢朝繼續向匈奴用兵,因此鞮侯單于主動示好,他說道:

「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意思就是漢武帝是我的長輩,於是就釋放了所有的漢朝使節,想要和漢朝修復關係。漢武帝也不含糊,他讓蘇武作為使節,帶著被扣押的匈奴使節,並備好了禮物出使匈奴,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在出使的名單中,除了蘇武之外還有中郎將張勝和後來的長羅侯常惠,隨行的還有一百多士卒和斥候。

到了匈奴之後,雙方在開始的時候還算客氣,鞮侯單于也收下了禮物。但是此時在匈奴卻出現了一件事情,匈奴的和漢朝的叛將衛律的手下虞常正在謀劃叛亂,他們計劃將鞮侯單于的母親綁架獻給漢朝。其實虞常是忠於漢朝的,只是衛律投降於匈奴而不得不從。

因為虞常在投降之前和副使張勝認識,於是虞常就找到了張勝,並告知張勝:

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

意思就是聽說漢武帝痛恨衛律,我能替漢朝用暗箭射殺他。我的母親和弟弟都在漢,希望他們能得到漢朝的賞賜。虞常告知了自己的目的,希望得到張勝的支持。不過虞常在這裡隱瞞了劫持鞮侯單于母親的目的。張勝在聽了之後支持了虞常,並給予了虞常一些錢財,令其謀劃此事。

大概一個多月之後,鞮侯單于外出打獵,帶走了大部分護衛,虞常等人準備開啟計劃。但是他們在這裡某事不周,行動小組中的一個人因為害怕逃跑了,並且告發了此事。於是王戰死,虞常被抓。在這之後,虞常供出了曾經找過張勝,而張勝也給予了他們支持。

張勝在得知虞常被抓後就知道大事不妙,將自己與虞常勾連的事情告訴了蘇武。蘇武聽後知道事情要遭,因為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漢朝使者參與到了匈奴內部叛亂之中,意圖抓走單于母親。如果放在漢朝發生這樣的事情,以漢武帝的強勢,不但要咔擦了使者,估計還得發兵攻打匈奴。

侯單于在得知此事之後勃然大怒,在勸降不成下,想要一刀咔擦了蘇武。但是蘇武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對鞮侯單于說道: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懸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意思就是南越、大宛和朝鮮因為殺了汗使都被滅國了,現在就剩下匈奴,如果因為我不投降就殺了我,那麼匈奴的大禍就是從我開始。這下鞮侯單于就傻眼了,如果放了蘇武,那麼他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威。要知道匈奴單于維繫龐大的帝國自身的權威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失去權威,那麼各部很有可能會不遵號令,甚至會有人想著取而代之,所以蘇武不能放。

如果殺了蘇武,那麼就要考慮到漢武帝的怒火,蘇武所說的三個例子可不是唬人的,那是漢武帝殺出來的赫赫威名,所以這才有了勸降不成將蘇武扣押了19年的情況。從這兩個角度來看,蘇武被拉到北海放羊還真的不冤。

相關焦點

  • 蘇武為何被匈奴扣押19年?
    漢武帝時期,衛青和霍去病連續重創匈奴,匈奴失去了大規模進範中原的實力。新立的匈奴單于為了休養生息,逃避漢朝的打擊,就派使者求和,為了表示誠意,還把之前扣押的漢使都放了回來。漢武帝為了答覆匈奴的善意,就派中郎將蘇武持旌節,帶著副手張勝和隨員常惠出使匈奴。
  • 持節19年,威武不屈,中華民族的英雄向來不懼威逼利誘
    其中的歷史故事令人欽佩:中郎將蘇武奉漢武帝命令,出使匈奴,匈奴單于將其囚禁於冰窟中逼降。蘇武飲雪吞氈,堅決不從。匈奴單于於是把他遣送到北海邊上牧放公羊,說要等公羊產奶之後才能放他回朝。蘇武不顧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堅持十九年而終不屈服。漢朝建立以後,北境不寧,北方遊牧民族匈奴時時侵擾,邊民屢遭塗炭。
  • 蘇武持節19年,為啥在貝加爾湖娶妻生子?漢宣帝劉詢不願張揚此事
    蘇武被匈奴人折磨了足足19年,一直堅守著大漢朝的氣節,所以他回來以後,被樹以典型。01蘇武是漢武帝時期出走,漢昭帝時期才回來。漢武帝一直希望打通跟西域之間的聯繫,可是匈奴人從中作梗。漢武帝為此多次派遣使節出訪西域,其中最著名的兩位使節,便是張騫和蘇武。蘇武其實也是個官二代,因為父親蘇建有功勞,所以蘇武才有資格進入漢武帝的視線之中。
  • 北抗匈奴抵禦秦國的李牧,讓王翦久攻不下,結果卻被小人冤殺!
    他可以說是一本行走的兵書,李牧帶兵奉行將領自專的原則,一旦掌握兵權,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也為他被冤殺埋下伏筆。在作戰的時候,李牧先想著的不是取勝,而是如何立於不敗之地,在打匈奴的時候他隱藏人馬,在抵禦強秦的時候他堅守不出,他不浪費一兵一卒,卻又時刻等待著敵人犯錯,只要一次取勝就讓對方難以翻身。
  • 蘇武牧羊背後的故事:放羊19年回來後,妻子改嫁了
    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牧羊邊地苦,落日歸心絕。渴飲月窟冰,飢餐天上雪。東還沙塞遠,北愴河梁別。泣把李陵衣,相看淚成血。【蘇武:李白】蘇武牧羊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蘇武是西漢大臣,天漢元年時以中郎將的身份持節出使匈奴,卻不幸被扣留。匈奴多次威逼利誘,要其背叛漢朝,投降單于,均遭到拒絕。
  • 蘇武在北海牧羊19年,天寒地凍,他是怎麼活下來的?
    可以說漢武帝的一生都在和匈奴抗爭,他在位五十四年,和匈奴打了四十四年,漢武帝對匈奴勢在必得,他曾經多次派出使者去試探匈奴。而匈奴並不示弱,很清楚漢武帝的意圖,期間扣下了不少使臣,還將他們勸降,從此為匈奴效力。漢武帝見狀也開始扣押匈奴派來的使者,雙方互不相讓,彼此威脅,火藥味十足。
  • 蘇俄殺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其實一點也不冤!
    我個人認為:蘇俄殺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其實一點也不冤!為什麼呢?下面來簡單說說!第一,尼古拉二世對待百姓極其冷血與無情。最終請願人群被打死打傷的有5000多人,其中慘遭殺害的至少有1000人。你說就這樣的君主,下臺後人民會放過他嗎?第二,在羅曼諾夫王朝歷史中,男性沙皇很多都死於非命,譬如保羅一世被殺、尼古拉一世疑似毒殺、亞歷山大二世被人當街炸死,就連著名的彼得大帝還囚死了哥哥伊凡五世。也就是說,俄羅斯的沙皇並不是神聖不可侵犯,丟掉權力就得死。
  • 三國武侯諸葛亮是一個美名傳頌千年的人物
    在中國歷史上,三國武侯諸葛亮算是一個美名傳頌千年的人物!其實,諸葛亮的一生行事風格符合中國傳統的道德規範,特別是「仁義禮智信」觀念和封建「忠君」思想。公元223年,劉備病重託孤於白帝城,此時的劉備自知太子劉禪的能力不夠,擔心劉禪無法繼承自己打下來的天下;而當時諸葛亮不但才華橫溢,而且在蜀漢的威望又高,劉備害怕諸葛亮忠誠不夠,自己死後會取而代之。
  • 匈奴心酸寫下一首歌,如今卻成匈奴唯一一首民歌
    都說霍去病帶兵打仗一輩子都沒有輸過,曾遠徵匈奴部落,所到之處均讓對方望風而逃。 那麼真實歷史上的霍去病究竟有多厲害?竟能讓匈奴人以一句詩歌,道出其中心酸?而這首悲歌卻成為匈奴唯一一首留下來的民歌。
  • 大漢「蒼鷹」郅都,匈奴人聽說他的名字,連弓箭都嚇得舉不起來
    不出一年,濟南便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周圍十幾個太守見到郅都也嚇得瑟瑟發抖,如同見到上級官員一樣。郅都於是脫穎而出,被漢景帝破格提拔為中尉,負責掌管中央軍和長安治安。條侯周亞夫憑藉戰功位居群臣之首,所有官員見到他都下跪,可是郅都見到他只是作揖。
  • 他堪稱大漢之魂,曾率數十人堅守孤城,抗擊匈奴兩萬大軍!
    曾幾度在險惡孤立的環境下抗擊匈奴,九死一生,拒不投降,時人贊其節比蘇武。後來受權臣排擠陷害,憂鬱而死。嶽飛感動其遭遇,寫下「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後漢書》的作者範曄曾在《耿恭傳》後附言:「餘初讀《蘇武傳》,感其茹毛窮海,不為大漢羞。後覽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覺涕之無從。永平十七年(74年),漢明帝劉莊命令騎都尉劉張率2000兵馬攻擊車師國(今新疆吐魯番西北地區)。
  • 漢人俘虜被匈奴抓到後,為何不殺,反而還挽留他們娶妻生子?
    漢武帝,作為我國古代帝王中數一數二的大哥大,一直都有一顆統治整片亞洲的雄心。面對那一根筋,就不服你管的匈奴。那他能慣著匈奴嗎?整天都在想著如何敲到這個不服氣的硬茬貨。從中不難看出:張騫觸及到了匈奴的禁忌,但是張騫使團卻僅僅是被軟禁起來,並無性命之憂,甚至於匈奴高層——軍臣單于對張騫極盡收攏,為其賜婚,讓張騫定居在塞外。然而張騫不忘武帝交付的任務,在十年的囚禁生涯歷練下,通過匈奴人的一個小失誤,張騫逃出生天,一路向西,不負皇帝所託找到了大月氏。
  • 匈奴王阿提拉並非匈奴人而是愛斯基摩人?專家:證據確鑿
    阿提拉是一個傑出的領袖,他率領匈人一路向西進軍,擊潰了叢林中的日耳曼部落,開始與強大的羅馬帝國(當時已分裂為西羅馬帝國與拜佔庭帝國)展開競爭。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爭,阿提拉一路侵入拜佔庭帝國境內,節節勝利,在先後攻佔色雷斯地區(今保加利亞及塞爾維亞部分地區)後一路西進,所向披靡,包圍了拜佔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
  • 蘇武在匈奴牧羊19年,悄悄娶了個匈奴美女,偷偷生了個混血兒子
    蘇武是具有民族大義的愛國人士,不管是面對何種情況,都表現出不屈人之下的高潔品質。匈奴沒辦法,把他扔到了北海放逐,讓蘇武在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與羊群為伴,並且放話說:除非公羊生子,否則你一輩子都在這放羊吧。一般人面對誘惑也好,面對酷刑也罷,變節叛變的不計其數。
  • 匈奴王子金日磾,被俘後淪為養馬人,怎樣成為漢武帝的託孤大臣?
    從戰國時代到秦、漢、三國時代,匈奴都是我國北方的巨大威脅,提起匈奴我們會想起李牧大破匈奴,蒙恬北定陰山,劉邦白登之圍,衛青千裡奔襲,霍去病封狼居胥,以及昭君出塞這些流傳千古的歷史事件,但漢武帝時代,有一位匈奴王子,被俘虜後淪為養馬的奴隸,後來卻受漢武帝賞識成為重臣,臨死前還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他,死後更是陪葬在漢武帝的茂陵。
  • 中國史上的仁義皇帝,在位不足50年卻被傳頌千年,死後敵國皇帝痛哭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從歷朝歷代來看都有一位十分優秀的皇帝,但也不乏有些不仁不義之輩,縱然成功繼承皇位但是結局依舊十分悽慘,當然也有前半生輝煌,後半生十分悽慘的皇帝,其實還有一生平庸作為不大,但是品性卻極好的皇帝,他就是宋朝皇帝宋仁宗,他被稱為史上最仁義的皇帝,在位雖然不足50年,但是卻被傳頌千年之久,死後全國百姓披麻戴孝就連敵國皇帝也痛哭不已
  • 解析匈奴戰爭:東漢時期,強悍的北匈奴為何卻走向了衰落?
    遊牧民族在兩漢時期,一直都是漢王朝北境最大的威脅。因為他們超強的機動性,中原王朝向來對於他們無可奈何。西漢建國初年,中央王朝的大軍大多以車騎為主,即便出塞,也無法順利與匈奴展開交戰。及至漢武帝時期,他下令大肆鼓勵民間飼養戰馬,中央王朝的騎兵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長途奔襲追殺開始將匈奴一步步的逼向絕境。公元前54年,因為西漢王朝對於匈奴長期性的戰略打擊,加上遊牧民族經濟的脆弱,匈奴內部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矛盾,遂分為南北匈奴。
  • 知道原因後,網友:一點都不冤!
    知道原因後,網友:一點都不冤!說到《星光大道》這個節目,相信很多網友都看過,雖然如今的《星光大道》的收視率和名氣不怎麼大了,可是在早幾年的時候,這檔節目可以說是非常的火爆的,在這個舞臺上,也捧紅了很多的明星,像李玉剛、鳳凰傳奇等等,都是從這個節目中走出來的大家也知道,來參加這個節目不看你的背景,也不看你的顏值,只要你有才華,就能來參加,所以這檔節目也捧紅了很多的草根明星,比如朱之文、王二妮等等。
  • 古代匈奴剽悍如斯,如今為何銷聲匿跡,匈奴成了今天的哪個民族?
    據歷史記載,匈奴民族,指代的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很難看出,具體指代哪個民族並不知道,更像是一個統稱,先後700年的歷史,從開始出現到消失,儘管看似與中原地區打的難捨難分,但是千年以前是一家,千年以後還是一家,根據《匈奴史殘稿》記載,匈奴人是矮個子,但是這顯然是有失偏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