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在中國人民還在為為新中國的發展建設事業忙得熱火朝天時,韓戰爆發,這場原本屬於半島上的民族內戰,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插手幹涉後,就逐漸演變成了一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出於捍衛本國國防安全的目的,在美軍無視中方多次警告,悍然跨過三八線進入北朝鮮作戰後,中方便組建了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
在聯合國軍吃第一次敗仗之前,包括美軍在內的不少國家都對中國軍隊抱有強烈的輕視態度,甚至認為中國並不會在這場戰爭中投入過多,畢竟中國當時還是一個農業大國,軍隊在武器裝備、後勤等方面都處於劣勢。但讓所有人意外的是,中國志願軍不但奪回了三八線,還讓聯合國軍三易主帥,麥克阿瑟作為第一任被替換下去的主帥,晚年談論韓戰時依然不忿:如果按照我的計劃來打,美國早就贏了。
麥克阿瑟是美國著名的軍事將領,曾在太平洋戰爭中力挽狂瀾,重創日軍,只是韓戰卻成了他從軍生涯中的一個汙點。麥克阿瑟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原因就在於他在韓戰中制定的作戰計劃總是受到了限制,所以他便把失敗的原因之一歸結到杜魯門等人身上。
按照麥克阿瑟的作戰計劃,在韓戰爆發前期,意識到韓軍戰力過於低下後,麥克阿瑟便提出了為南韓增兵5個師的要求,但杜魯門並未同意,因為這一行為和他主張的「歐洲優先」政策相悖,於是這就有了朝鮮半島90%領土都被朝鮮人民軍攻佔的情景,直到麥克阿瑟發起仁川登陸作戰後,這一局勢才被扭轉。
在中國志願軍也入朝作戰後,麥克阿瑟便下令對鴨綠江的所有橋梁通道進行轟炸,阻止志願軍援軍進入朝鮮的步伐,但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部長再次阻攔了麥克阿瑟。在1950年年底,聯合國軍西線兵力遭到了志願軍毀滅性的打擊,而這支志願軍中便有新入朝的第9兵團。
對此,麥克阿瑟表示憤恨不已,若是美國沒有對自己的作戰計劃進行阻攔,或許北朝鮮早就被韓國國防軍以及聯合國軍攻佔,被阻攔了入朝步伐的志願軍根本就沒有出場機會,直到晚年,麥克阿瑟似乎都沒有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