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PK麥克阿瑟:朝鮮戰場上的名將大對決

2020-12-19 河東史子

在1950年的朝鮮戰場上,美國從沒想到,這一次它卻踢到了一塊大鐵板,不但裝備精良的百萬大軍被小米加步槍的中國志願軍,狠狠釘在了三八線附近。

甚至因為這場戰爭美國史上出現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役期間被總統免職的五星上將。

他就是在美國十大五星上將中,排名第三,號稱「陸軍軍神」的——道格拉斯 麥克阿瑟。

他在一戰、二戰及朝鮮戰場上都有傑出表現,收穫過美國海陸空三軍,最多榮譽勳章的傳奇將軍。

不過麥克阿瑟怎麼也沒想到的是,這一次他徹底敗在了另一位將軍手中。

那就是我們的彭大元帥彭德懷。

1950年,麥克阿瑟整整70歲,彭老總52歲,當時的麥克阿瑟並未把比他小了整整18歲的彭老總放在心上。

因為這個出生軍人世家的美國將領,父親是美國陸軍三星中將,駐於菲律賓軍事總督,19歲時麥克阿瑟考進了美國的西點軍校。

在大多數人中,這所學校就是世界軍校的NO.1,被稱為「美國將軍的搖籃」,23歲時,他以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走出了西點軍校的大門,創造了軍校自創校百年來最好的成績記錄。

還有一點就是,麥克阿瑟長相非常的帥氣……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軍隊裡的超級明星。

麥克阿瑟

而我們的彭老總1898年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念過兩年小學,畢業於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中專。

雖說一個是將門虎子,一個是草根子弟,然而,英雄不論出身,軍事上能徵善戰才是最為關鍵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彭老總PK麥克阿瑟的戰績對比。

1916年,18歲的彭德懷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湖南湘潭,加入了湘軍,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

此時的麥克阿瑟,已經在一戰的戰場上嶄露頭角,他率領著名的「彩虹師」奔赴歐洲戰場正面和德軍對抗。

由於戰績突出,幾年時間他就從參謀長晉升為了師長,從上校升為了少將,成為了美軍歷史上最年輕的少將。

麥克阿瑟

一戰之後,39歲的麥克阿瑟憑藉赫赫戰功,被任命為了西點軍校的校長。

1928年,彭德懷也迎來了人生的新的轉折點:他脫離了舊軍隊,加入了共產黨,並率部舉行了著名了平江起義。

參加工農紅軍後,他先後擔任了紅五軍軍長,紅三軍團軍長,抗日先鋒司令員,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的總指揮。

之後又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徵,可謂是戰功卓著。

同一時間的麥克阿瑟離開西點軍校後,開始了他的黃金時代,1928年這一年他擔任了駐菲律賓美軍司令,1930年又擔任美國陸軍參謀長,被授予四星上將,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

1936年,麥克阿瑟當上了菲律賓的陸軍元帥。

一個美國軍人,當上一個外國元帥,在美國歷史上他是第一人。

二戰爆發後,麥克阿瑟與彭老總在軍事戰場上遭遇了同樣的敵人。

彭老總

作為八路軍副總指揮的彭德懷,用兵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不按套路出牌,這種靈活多變的指揮風格使日寇很是頭疼。

最為典型的就是1940年他親自指揮的百團大戰,大量殺傷了華北日軍的有生力量,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此時的麥克阿瑟憑藉著在東南亞戰場的勝利,正一步步走向了軍事生涯的巔峰,1945年他在菲律賓徹底打敗日軍,成為西太平洋盟軍陸海空總司令,1945年9月2日,他登上了「密蘇裡號」的戰列艦,代表美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

比較有趣的是,為了表示對這次籤字儀式的重視,特意帶了5隻派克金筆在身上,用第一支筆籤了道格兩字,把它送給了站在身後的美軍中將。

第二支寫了拉絲兩字,又送給了英軍司令,第三支寫了麥克阿瑟四個字後就收了起來,送給了美國政府檔案館。

第四支籤了他的職務:盟軍最高統帥,後來送給了美國西點軍校。

第五支筆籤了年月日後,作為珍貴的禮物送給了他的愛妻瓊妮。

也正是麥克阿瑟這一舉動,被後人看做是他驕傲的表現,最後敗在了彭老總的手上。

彭老總

1950年6月韓戰爆發,不出三天,北朝鮮的軍隊一鼓作氣佔領了今天的首爾。

眼看北朝鮮就要完成朝鮮統一大業時,美國的「聯合國軍」出手了,時任聯合國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除了做好防禦工作外,制定了仁川登陸計劃,依靠著44萬餘人的總兵力,一舉將朝鮮戰場的戰局扭轉了過來。

朝鮮人民軍一開始從追著南韓打,到被美軍和南韓追趕的局面,戰火燒到了鴨綠江後,彭德懷司令來到了戰場上。

朝鮮的3個師的兵力,加上中國出動的陸軍6個軍,總兵力約29萬人,還沒有海軍和陸軍,與美軍在裝備上,仍然有很大懸殊。

1950年10月19日,第一批志願軍正打算趁著夜色過江,彭老總只帶著4個人已經提前登陸了朝鮮。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四軍,在朝鮮戰場與南朝鮮軍發生了遭遇戰,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的序幕就此拉開,這也是彭德懷與麥克阿瑟的初次交鋒。

彭老總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主動出擊,彭老總隨之改變作戰計劃,通過一場漂亮的殲擊戰,短短13天消滅敵軍1.5萬餘人,把敵人從鴨綠江邊打退到了清川江以南。

儘管吃了第一場敗仗,麥克阿瑟此時依然覺得中國出兵是象徵性的,他從日本司令部趕回到了朝鮮戰場,將要發動向北方全線進攻的命令。

為了短時間內迅速結束戰爭,麥克阿瑟極其自大,他通過記者向全世界公布了「聯合國軍」的進攻安排。

時間從11月下旬開始,到12月25號聖誕節結束,總共1個月的時間,倫敦《泰晤士報》甚至報導了這次作戰的行軍計劃,兵力分布,和打擊目標。

彭老總知道敵人動向後,做了嚴密的部署,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正式打響。

第二次戰役,短短6天時間,志願軍殲敵3.6萬餘人,其中美軍2.4萬餘人,一舉扭轉戰局。

「聯合國軍」一氣足足敗退300公裡。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驚嘆:

「敗績,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

不僅如此彭老總乘勝解放了朝鮮首都平壤,把敵軍逼到了三八線以南,整個朝鮮的戰局被徹底扭轉!

彭老總

吃了敗仗的聯合國軍,令美國人對麥克阿瑟極其的失望,美聯社、合眾社的媒體報導對他開啟了嘲諷模式,認為這是美軍史上最大的敗績。

他們一再催促聯合國軍積極應戰,可是不知道是麥克阿瑟已經失去戰鬥動力,還是彭老總真的是他的剋星,在接下來的對決中,中國志願軍氣勢如虹,不僅把敵軍打的節節敗退,甚至一度佔領了南朝鮮的首都漢城。

在這樣狼狽的時刻,曾經被譽為軍神的麥克阿瑟總算是發現了我軍弱點,就在他決定一雪前恥的機會到了時,彭老總卻迅速意識到了我軍自身的弱點,他迅速調整了戰略部署,讓麥克阿瑟的計劃落空了。

第四次,第五次戰役美軍皆以失敗告終。

勝利的志願軍

美國戰無不勝的神話,最終被小米加步槍的中國志願軍給戳破了,就在美國領導人決定以和談的方式結束這場戰爭時,麥克阿瑟竟然直接跳過了美國總統直接以陸軍五星上將的名義,公開宣布:

「要把我們的軍事行動擴展到中國的沿海地區和內陸基地。」

時任總統杜魯門得知後大為惱怒,對一個國家宣戰如此重大的實踐,卻由一個司令直接宣布。

氣憤至極的杜魯門總統在1951年4月籤署了解職令,解除了麥克阿瑟所有的軍內職務。

此時的麥克阿瑟剛剛度過了71歲的生日,只能黯然結束了自己的軍事生涯,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免職的五星上將。

美軍出擊朝鮮

韓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地區戰爭,最終這場戰爭以中、朝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籤訂了停戰協議而告終。

彭德懷元帥從此蜚聲中外,毛主席親自為他寫下了名詩《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我是小獅子,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韓戰中巔峰對決:面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彭德懷始終棋高一著
    韓戰中的巔峰對決,彭德懷如何棋高一著,戰勝麥克阿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湧現了很多優秀的軍事將領,他們在戰爭中都展示出了超高的軍事指揮才能,為二戰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可是作為同盟國和友軍而言,我們很多人就會比較他們當中誰的軍事造詣更加出色,而他們並沒有實際PK過,誰更勝一籌,都只是猜測而已。
  • 抗美援朝之巔峰對決,看彭德懷如何對戰麥克阿瑟,力挽狂瀾
    彭德懷與麥克阿瑟,一個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帥,一個是美國的五星上將,看似沒有什麼太大交集的兩人,卻都在韓戰中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大巔峰的對決至今讓人津津樂道。雖然彭德懷與麥克阿瑟被稱為兩大巔峰,但兩人經歷卻完全不同。
  • 彭德懷為何完勝麥克阿瑟?一個在前線聽槍炮聲一個在後方陪女明星
    韓戰爆發後,黨中央決定抗美援朝的統帥時,彭德懷是第三候選人,第一位是粟裕,第二位是林彪,第3位是彭德懷,不過粟裕當時有病在身,而林彪則推辭有病在身拒不出徵,最後黨中央決定讓彭德懷領兵出徵,在朝鮮戰場,他遇到了職業軍人出身的麥克阿瑟。
  • 屢次敗給彭德懷的麥克阿瑟,為何會被杜魯門解職?不僅因為戰敗
    ——麥克阿瑟1951年4月11日,71歲的麥克阿瑟迎來了他生命中頗為特殊的一天。這位經歷過一戰、二戰、韓戰的美國五星上將,被杜魯門解除了職務。他的指揮權將會轉交給李奇微,即日起立即生效。這位堪稱美國現象級的將軍將告別朝鮮戰場,以近乎屈辱的方式,離開了朝鮮這片土地。
  • 曾經名滿天下,71歲時在韓戰中被免職,麥克阿瑟做錯了什麼?
    但,韓戰卻成了麥克阿瑟邁不過去的一道坎。原本,麥克阿瑟想帶著仁川登陸的傳奇,統一了朝鮮半島。「結果」比他想像中糟糕多了,他不僅沒有統一朝鮮半島,還在與彭德懷的交手中,連連失敗。最後,竟然還被杜魯門免職。這絕對是一種極其糟糕的體驗。
  • ...長津湖|抗美援朝|彭德懷|愛德華·阿爾蒙德|麥克阿瑟|中國人民...
    1950年10月19日,毛澤東在做了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之後,最終決定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作戰。中國出兵朝鮮的消息,讓「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大為震驚,就在一個月前的美國威克島會議上,他還信誓旦旦地告訴美國總統杜魯門:「中國是不可能出兵的」。10月25日,志願軍與氣勢洶洶的「聯合國軍」首次遭遇,正式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
  • 鐵血戰將吳信泉連創朝鮮戰場4個第一,麥克阿瑟:是個可怕的人
    此時的師長是二戰期間美軍名將巴頓的參謀長、54歲的霍巴特·蓋伊少將。 沃克的換防行動志願軍並不知情,準備大戰一場的第39軍前沿偵察員還誤把美軍的換防行動當成逃跑跡象——吳信泉當機立斷,決定提前發起進攻。 朝鮮戰場上,中美兩支王牌的第一次較量,就這樣在相互不知對手身份的情況下拉開了戰幕。
  • 當年韓戰彭元帥戰勝了麥克阿瑟,那世界是怎麼看待的?
    首先說一說韓戰雙方的將領,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中國十大開國元帥彭元帥。麥克阿瑟的年齡比彭德懷大上許多,在彭德懷剛出生的時候,麥克阿瑟就已經憑藉優異的成績,上了同齡人最羨慕的軍校,西點軍校。畢業之後,麥克阿瑟是所有學員中成績最為優異的,他的學分打破了建校歷史。
  • 韓戰中彭德懷收到了一封電報,隨後志願軍便消失在群山之中
    南朝鮮軍第1師師長白善燁發現自己一路凱歌的先頭部隊被志願軍打得稀裡譁啦時,他立即向聯軍司令部報告:來了許多中國人!而且是八路軍!然而,他的境遇就跟那個帶話的印度大使一樣,幾乎沒有一個人相信他的話。所有的美國人,包括總統杜魯門在內,都相信麥克阿瑟將軍的判斷,麥克阿瑟都斷言中國不可能出兵,你白善燁的話太沒分量了。
  • 38軍剛攻佔飛虎山,彭總便下令撤離,讓麥克阿瑟誤以為自己贏了
    然而在朝鮮戰場,美國人步步為營的戰術卻吃了大虧,因為他們碰到了東方軍事理念大師——彭德懷元帥。 抗美援朝戰爭初期,是「泥腿子」彭德懷與「西點軍校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學生」麥克阿瑟的對決。據彭德懷自己說,他僅僅只讀過兩年書。而麥克阿瑟呢?則在西點軍校取得了史無前例的高分。二戰期間,麥克阿瑟帶領美國陸海軍,擊敗了橫行亞洲的日軍。
  • 韓戰,美國三易主帥,為何最終還是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韓戰期間,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軍」司令,首先由麥克阿瑟擔任,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解職後,由李奇微接任,李奇微調離朝鮮後,由克拉克接任。三易主帥,最終,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說「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三位美國主帥在韓戰期間,都做了些什麼,導致最終沒有取得勝利?
  • 美軍87天侵佔的領土,我軍7天收復,彭德懷發現有詐:停止追擊
    而在戰爭中,一個經典的戰局,往往也是由兩對名將共同譜寫。春秋有孫臏、龐涓鬥智,三國有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壘。而在古代西方,也有古羅馬西庇阿與漢尼拔對決。在近代,有拿破崙與威靈頓的決戰。等等。而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作為典型東方軍人的彭德懷,與西方名將、美國三星中將李奇微展開了一場巔峰對決。而這次對決,足以載入世界戰爭史的史冊。這是一次東方謀略和西方謀略的大對決。
  • 麥克阿瑟公開反對杜魯門命令,事後被撤職,杜魯門在怕什麼?
    二戰結束後沒幾年,差點發展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韓戰也隨之而來。而在朝鮮戰場上活躍的美國將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因仁川登陸聲望到達頂端,但是這個人卻一直對新生的中國不懷好意,公然派飛機入中國領空偵查,反對杜魯門命令。當然這事後麥克阿瑟結束了自己的軍事生涯,想在政界翻身也失敗了。
  • 麥克阿瑟,一生戎馬,折戟朝鮮戰場,晚年承認中國是強大對手
    圖|麥克阿瑟主持日本投降儀式1945年9月2日,在美國「密蘇裡號」軍艦上,65歲的麥克阿瑟主持了日本投降儀式,代表同盟國接受日本的投降,並在日本降書上簽字。面對巨大的軍事成功,麥克阿瑟漸漸自負起來,杜魯門問麥克阿瑟,中國是否會出兵,麥克阿瑟滿不在乎的說:「中國人不會出兵,中國歷史上一場仗都沒打勝,出什麼兵啊?他們把兵力放在這兒嚇唬我們。」這就是麥克阿瑟心中的中國,一個積貧積弱的中國。
  • 鐵血湘軍如何在朝鮮戰場所向披靡?答案就在這篇文章裡
    在南京,曾國藩麾下兩萬湘軍,將太平天國名將李秀成率領的20萬將士殺得丟盔棄甲,直接促成了太平天國的覆滅。在艱苦卓絕的三年抗美援朝戰爭,數萬鐵血湘軍入朝作戰,他們為抗美援朝的勝利,發揮了獨特而極為重要的作用。首先來看志願軍領導層。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批部隊入朝作戰。臨危受命領兵出徵的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是湖南湘潭縣人。
  • 朝鮮戰場上,彭德懷:要不是你老兄,我今天就死在這兒了
    志願軍司令部成立後,立即進行了分工,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為第一副司令員兼副政委,分管幹部和政工;洪學智為副司令員,分管司令部、特種兵和後勤。志願軍總部駐地在大榆洞,大榆洞是一處金礦,位於朝鮮北部平安北道兩座大山的一條深溝裡,溝中有一條小路,兩側是一些簡易工棚。在南山一道小溝裡有一個大礦洞,原是金礦開採地,由於礦洞裡積水潮溼,不能利用。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事實上,此時的麥克阿瑟也清楚,能夠給兵鋒正盛的美國「王牌」部隊以重創,自然不是已潰不成軍的朝鮮軍隊能夠做到的。然而,戰場上的一切,似乎沒有影響麥克阿瑟的自信。實力至上,這就是美國人的邏輯。是時,「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已達22萬,比第一次戰役增加了8萬。
  • 韓戰突然爆發,麥克阿瑟大喜:又該輪到我大顯身手了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突然向南韓軍隊發起全面進攻,韓戰正式爆發,得知此消息的麥克阿瑟無比興奮,這位美國二戰名將早就受夠了和平環境的枯燥乏味,他認為軍人只有在戰爭中才能體現出自我價值,此時的麥克阿瑟已經是一位進入人生暮年的老人,他需要把握住這次機會使其軍事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圖文放送:美軍仁川登陸,麥克阿瑟從頂峰到深淵
    麥克阿瑟那神話般的尊嚴被損害了。赤色中國人愚弄了這位一貫正確的軍事天才,麥克阿瑟現有的能力和力量根本鬥不過在朝鮮的中國指揮官彭德懷。——美軍五星上將布萊德雷第一軍情作者:鄭直仁川港,當今韓國第二大港口。
  • 誘敵深入、田忌賽馬…這一仗彭德懷三步定勝局!70年過去了,美軍...
    這個「勝利」,讓麥克阿瑟產生了誤判:志願軍在局面有利的情況下停止了進攻,那說明其兵力並不足,其戰鬥意圖只是保衛邊境安全。  在這一判斷的基礎上,麥克阿瑟改變了之前的部署,命令二線的美軍調往一線,加強一線的兵力兵器,以美軍為主力準備再次向北進攻。為了保證優勢,麥克阿瑟還下令大規模轟炸鴨綠江上橋梁,阻絕志願軍入朝通道,讓已在戰場的志願軍失去後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