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的朝鮮戰場上,美國從沒想到,這一次它卻踢到了一塊大鐵板,不但裝備精良的百萬大軍被小米加步槍的中國志願軍,狠狠釘在了三八線附近。
甚至因為這場戰爭美國史上出現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役期間被總統免職的五星上將。
他就是在美國十大五星上將中,排名第三,號稱「陸軍軍神」的——道格拉斯 麥克阿瑟。
他在一戰、二戰及朝鮮戰場上都有傑出表現,收穫過美國海陸空三軍,最多榮譽勳章的傳奇將軍。
不過麥克阿瑟怎麼也沒想到的是,這一次他徹底敗在了另一位將軍手中。
那就是我們的彭大元帥彭德懷。
1950年,麥克阿瑟整整70歲,彭老總52歲,當時的麥克阿瑟並未把比他小了整整18歲的彭老總放在心上。
因為這個出生軍人世家的美國將領,父親是美國陸軍三星中將,駐於菲律賓軍事總督,19歲時麥克阿瑟考進了美國的西點軍校。
在大多數人中,這所學校就是世界軍校的NO.1,被稱為「美國將軍的搖籃」,23歲時,他以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走出了西點軍校的大門,創造了軍校自創校百年來最好的成績記錄。
還有一點就是,麥克阿瑟長相非常的帥氣……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軍隊裡的超級明星。
而我們的彭老總1898年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念過兩年小學,畢業於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中專。
雖說一個是將門虎子,一個是草根子弟,然而,英雄不論出身,軍事上能徵善戰才是最為關鍵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彭老總PK麥克阿瑟的戰績對比。
1916年,18歲的彭德懷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湖南湘潭,加入了湘軍,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
此時的麥克阿瑟,已經在一戰的戰場上嶄露頭角,他率領著名的「彩虹師」奔赴歐洲戰場正面和德軍對抗。
由於戰績突出,幾年時間他就從參謀長晉升為了師長,從上校升為了少將,成為了美軍歷史上最年輕的少將。
一戰之後,39歲的麥克阿瑟憑藉赫赫戰功,被任命為了西點軍校的校長。
1928年,彭德懷也迎來了人生的新的轉折點:他脫離了舊軍隊,加入了共產黨,並率部舉行了著名了平江起義。
參加工農紅軍後,他先後擔任了紅五軍軍長,紅三軍團軍長,抗日先鋒司令員,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的總指揮。
之後又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徵,可謂是戰功卓著。
同一時間的麥克阿瑟離開西點軍校後,開始了他的黃金時代,1928年這一年他擔任了駐菲律賓美軍司令,1930年又擔任美國陸軍參謀長,被授予四星上將,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
1936年,麥克阿瑟當上了菲律賓的陸軍元帥。
一個美國軍人,當上一個外國元帥,在美國歷史上他是第一人。
二戰爆發後,麥克阿瑟與彭老總在軍事戰場上遭遇了同樣的敵人。
作為八路軍副總指揮的彭德懷,用兵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不按套路出牌,這種靈活多變的指揮風格使日寇很是頭疼。
最為典型的就是1940年他親自指揮的百團大戰,大量殺傷了華北日軍的有生力量,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此時的麥克阿瑟憑藉著在東南亞戰場的勝利,正一步步走向了軍事生涯的巔峰,1945年他在菲律賓徹底打敗日軍,成為西太平洋盟軍陸海空總司令,1945年9月2日,他登上了「密蘇裡號」的戰列艦,代表美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
比較有趣的是,為了表示對這次籤字儀式的重視,特意帶了5隻派克金筆在身上,用第一支筆籤了道格兩字,把它送給了站在身後的美軍中將。
第二支寫了拉絲兩字,又送給了英軍司令,第三支寫了麥克阿瑟四個字後就收了起來,送給了美國政府檔案館。
第四支籤了他的職務:盟軍最高統帥,後來送給了美國西點軍校。
第五支筆籤了年月日後,作為珍貴的禮物送給了他的愛妻瓊妮。
也正是麥克阿瑟這一舉動,被後人看做是他驕傲的表現,最後敗在了彭老總的手上。
1950年6月韓戰爆發,不出三天,北朝鮮的軍隊一鼓作氣佔領了今天的首爾。
眼看北朝鮮就要完成朝鮮統一大業時,美國的「聯合國軍」出手了,時任聯合國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除了做好防禦工作外,制定了仁川登陸計劃,依靠著44萬餘人的總兵力,一舉將朝鮮戰場的戰局扭轉了過來。
朝鮮人民軍一開始從追著南韓打,到被美軍和南韓追趕的局面,戰火燒到了鴨綠江後,彭德懷司令來到了戰場上。
朝鮮的3個師的兵力,加上中國出動的陸軍6個軍,總兵力約29萬人,還沒有海軍和陸軍,與美軍在裝備上,仍然有很大懸殊。
1950年10月19日,第一批志願軍正打算趁著夜色過江,彭老總只帶著4個人已經提前登陸了朝鮮。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四軍,在朝鮮戰場與南朝鮮軍發生了遭遇戰,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的序幕就此拉開,這也是彭德懷與麥克阿瑟的初次交鋒。
麥克阿瑟主動出擊,彭老總隨之改變作戰計劃,通過一場漂亮的殲擊戰,短短13天消滅敵軍1.5萬餘人,把敵人從鴨綠江邊打退到了清川江以南。
儘管吃了第一場敗仗,麥克阿瑟此時依然覺得中國出兵是象徵性的,他從日本司令部趕回到了朝鮮戰場,將要發動向北方全線進攻的命令。
為了短時間內迅速結束戰爭,麥克阿瑟極其自大,他通過記者向全世界公布了「聯合國軍」的進攻安排。
時間從11月下旬開始,到12月25號聖誕節結束,總共1個月的時間,倫敦《泰晤士報》甚至報導了這次作戰的行軍計劃,兵力分布,和打擊目標。
彭老總知道敵人動向後,做了嚴密的部署,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正式打響。
第二次戰役,短短6天時間,志願軍殲敵3.6萬餘人,其中美軍2.4萬餘人,一舉扭轉戰局。
「聯合國軍」一氣足足敗退300公裡。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驚嘆:
「敗績,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
不僅如此彭老總乘勝解放了朝鮮首都平壤,把敵軍逼到了三八線以南,整個朝鮮的戰局被徹底扭轉!
吃了敗仗的聯合國軍,令美國人對麥克阿瑟極其的失望,美聯社、合眾社的媒體報導對他開啟了嘲諷模式,認為這是美軍史上最大的敗績。
他們一再催促聯合國軍積極應戰,可是不知道是麥克阿瑟已經失去戰鬥動力,還是彭老總真的是他的剋星,在接下來的對決中,中國志願軍氣勢如虹,不僅把敵軍打的節節敗退,甚至一度佔領了南朝鮮的首都漢城。
在這樣狼狽的時刻,曾經被譽為軍神的麥克阿瑟總算是發現了我軍弱點,就在他決定一雪前恥的機會到了時,彭老總卻迅速意識到了我軍自身的弱點,他迅速調整了戰略部署,讓麥克阿瑟的計劃落空了。
第四次,第五次戰役美軍皆以失敗告終。
美國戰無不勝的神話,最終被小米加步槍的中國志願軍給戳破了,就在美國領導人決定以和談的方式結束這場戰爭時,麥克阿瑟竟然直接跳過了美國總統直接以陸軍五星上將的名義,公開宣布:
「要把我們的軍事行動擴展到中國的沿海地區和內陸基地。」
時任總統杜魯門得知後大為惱怒,對一個國家宣戰如此重大的實踐,卻由一個司令直接宣布。
氣憤至極的杜魯門總統在1951年4月籤署了解職令,解除了麥克阿瑟所有的軍內職務。
此時的麥克阿瑟剛剛度過了71歲的生日,只能黯然結束了自己的軍事生涯,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免職的五星上將。
韓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地區戰爭,最終這場戰爭以中、朝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籤訂了停戰協議而告終。
彭德懷元帥從此蜚聲中外,毛主席親自為他寫下了名詩《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我是小獅子,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