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春秋,群雄逐鹿,桓公志在八方。——《滿庭芳 》
春秋霸主齊桓公
春秋霸主之齊桓公,如何壯大國家實力,實現尊王攘夷。自從周平王東遷都城之後,周王朝就正式進入東周時期。這個時期周天子的權威也大大衰弱,諸侯國實力不斷壯大,對周天子這個天下共主更是絲毫不放在眼裡,因此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爭不斷發生。與此同時,北方邊境的少數民族趁機入侵,整個華夏文明面臨著嚴重的危機。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在一代賢相管仲的輔佐下,對齊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都進行了改革,使得齊國的國力得到巨大的飛躍,物質基礎,軍事實力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在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他們便打著尊王攘夷的旗幟,憑藉著諸侯王的身份,挾天子以令眾侯。甚至還為了能夠名正言順,通過幫助周天子對諸侯國發動戰爭的方式而獲得許多的利益,在諸侯國間樹立了威望,逐漸成為了春秋霸主。
齊恆公的戰爭史
公元前655年的時候,周惠王便有了重新側立太子的想法,收到消息之後,齊桓公便立馬召集諸侯王與周天子共同謀會,想要穩固舊太子的正統地位。卻沒有想到,竟然有諸侯國公開挑戰周天子的權威,不願意前來參與此次盟會。齊恆公大怒,直接率領齊國軍隊與之發生了交戰,最終凱旋而歸,使得其他諸侯國被迫再次臣服在周王朝的統治之下。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憑藉著春秋霸主的這個身份主持召開了葵丘之盟,在這之後凡是遇到損害周天子權威的事情,齊桓公都會及時的過問和採取措施來制止。曾經有一次楚國沒有定時向周天子進貢祭祀時所用的物品,而導致整個祭祀大典無法及時的進行,齊桓公十分生氣,便率領諸侯國進攻楚國,使得楚國最後被迫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後來北方的少數民族出兵攻打燕國,燕國的實力不敵便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在經過短暫的思考之後,也決定出兵相救,最終在絕對實力的壓迫下,使得敵人不敢再來。卻沒想到兩年之後,蠻族再次捲土重來攻打秦國,在管仲的建議之下,他們不僅打退了蠻族的士兵,還使得蠻族士氣大傷在短時間內不能恢復。
結語
對於齊桓公而言,在他統治期間,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任用管仲對齊國進行變法,還有便是實現尊王攘夷這一重大舉措。對於他的所作所為,歷史上也給予了正面評價,就連孔子也讚揚他堅決維護正統統治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