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國卷的作文題目材料是選取了一段春秋時期的歷史。講的是齊桓公和鮑叔牙、管仲之間的故事。作文要求考生談論一下對齊桓公等三人感觸最深的一個人。
出了考場,考生們一致認為今年的作文題目是最難的。之所以難,是因為很多人對這三個人都不太了解。課外讀物讀的少的考生,估計連這幾個人是誰都不清楚,何談感觸最深?
關於這道題,作者也饒有興趣。文史君一直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非常鍾愛,今天也就藉此機會和大家聊一聊心目中最偉大的君王:齊桓公。
齊桓公,姜姓呂氏,小名叫小白,是姜太公呂尚的第12代孫。
他是齊僖公的第三個兒子。齊僖公死後長子繼位,是為齊襄公。齊襄公繼位後,沉迷女色,欺辱大臣,濫殺無辜,弄得朝廷上下烏煙瘴氣,小白看到不妙,就與弟弟公子糾一起出逃。
公子糾帶著管仲逃到了魯國,小白帶著鮑叔牙逃到了莒國。
後來齊國的禍亂徹底爆發,齊襄公被公子無知殺死,公子無知自立君王,後又被雍林人殺死。齊國上下一片混亂,沒有了國君,群龍無首。小白和公子糾知道後,都急切的想趕回去繼承國君之位。公子糾怕小白搶了先,就派管仲領著人去截殺公子小白。
胸懷天下的齊桓公
就和李世民和李建成爭奪王位一樣,小白和公子糾手下都有自己的智囊團。管仲為了讓自己的「君王」公子糾能獲勝,見到小白後,毫不留情的就向他射了一箭。
這一箭正好射到了小白的衣帶鉤上,小白才算撿了一條命。聰明的姜小白假裝應聲而倒,騙過了管仲,也就順利地回到了齊國,當上了國君,是為齊桓公。
齊桓公繼位後,鮑叔牙就向齊桓公推薦管仲說,管仲的才華遠高於自己。如果只想統治好齊國,有我和高奚就足夠了,但是要想成就霸業,非管仲莫屬。
齊桓公聽了鮑叔牙的勸諫,假稱要親手殺了管仲以報仇雪恨,要求魯國押送管仲到齊國。結果,管仲一到齊國,齊桓公立刻就任命管仲為國相,讓他主持政務,輔佐自己。
齊桓公的這份胸懷,在自古幾百位帝王裡絕對稱得上鳳毛麟角。能夠任命自己的仇人為相國,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何況還是一國之君。正因為這份胸懷,才有了「春秋霸主」的氣概。
從諫如流的齊桓公
縱觀中國歷史,但凡有所作為的霸主或君王,幾乎都能做到從諫如流,齊桓公也不例外。
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國之後,管仲首先提出了改革的方略,齊桓公非常認可,於是開始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和兵民合一制度,很快就使齊國強盛了起來。
關於齊桓公從諫如流的故事,除了以上這則,還有兩個代表事件:
其一,齊桓公五年,齊國攻打魯國,魯國大敗,獻出遂邑求和。後來在一次會盟上,魯國壯士曹沫持刀威脅齊桓公要求歸還遂邑,齊桓公無奈答應了,可是等齊桓公回到齊國後卻反悔了。管仲勸諫道,如果背棄諾言,將失信於天下。齊桓公聽後歸還了遂邑,贏得諸國大讚。
其二,齊國在管仲的輔佐下,逐步強大。這時候齊國和楚國都想問鼎中原,暗地裡較勁。對於楚國的實力齊桓公也十分清楚,不敢輕舉妄動。
這時候管仲給他提議了一個「公貴買其鹿」的策略,齊桓公根本聽不懂,卻十分支持管仲。
「公貴買其鹿」就是號召齊國的貴族們大肆購買楚國的梅花鹿,當時楚國盛產梅花鹿。為此齊桓公還讓人在邊界線上專門修建了一座城池,便於梅花鹿交易。在大肆炒作之下,當時的一隻梅花鹿價格炒到了8萬錢。致使楚國人不種地了,都開始捕獵和養殖梅花鹿。
到的最後,楚國人雖然收穫了龐大的金錢,卻糧食產量嚴重縮減。等到楚王反應過來的時候,齊國已經開始對其出兵。無奈之下,楚王只好屈服,從此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正式確立。
一匡天下的齊桓公
齊桓公成為春秋霸主之後,並沒有像秦始皇一樣攻伐他國,而是以老大哥的角色來維護天下太平。雖然秦始皇和齊桓公所處的時代不同,但是齊桓公的豐功和成就,卻不隃於秦始皇。
齊桓公二十三年,山戎入侵燕國,燕向齊國告急。齊桓公派兵救燕,接著討伐山戎,打到孤竹後才班師。
公於前681年,齊桓公與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平息了宋國動亂。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從此開啟「九合諸侯」的歷史大幕。
後來,少數民族戎狄部落,藉助遊牧民族的馬匹便利,常常攻擊中原華夏諸侯,甚至威脅到了周天子。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維護了華夏利益。
魯湣公的母親哀姜是齊桓公的妹妹,長期與魯國公子慶父私通。
齊桓公二十七年,慶父殺死魯湣公,哀姜想立慶父為國君,而魯國人擁立魯釐公。齊桓公聽聞此事,決定大義滅親,把哀姜召回齊國處死。
總之,齊桓公之所以能夠成為春秋歷史上的第一霸主,絕非偶然。他的成功,有許多因素在共同起作用。而單就個人因素來說,他的機智果斷、從諫如流、重義守信、匡扶天下的胸懷和格局,才是其成功的核心因素,也是其偉大之所在。
讀者們,關於「歷史上的齊桓公」,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