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為什麼能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和鮑叔牙居功至偉

2020-12-16 騰訊網

關於「春秋五霸」,歷史上有多個版本。但無論哪個版本,齊桓公都必須位列其中,而且排名第一。他是當之無愧的春秋五霸之首。

如果我們迴轉目光,回到2700年前,會發現齊桓公差點與春秋五霸擦肩而過。

齊桓公是齊襄公的兒子,姓姜,名小白。連起來叫「姜小白」,當然,和現在那個頗有名氣的白酒品牌沒有一毛錢的關係。我們通常尊稱為公子小白。齊襄公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國君,經常惹出一些麻煩來,將政局搞得一塌糊塗。在這種情況下,公子小白不得不在鮑叔牙的保護下,來到莒國躲難。公子小白的哥哥公子糾,則在管仲、召忽的保護下,來到魯國避難。

果然,齊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齊國出了大事:大臣公孫無知殺掉齊襄公,自立為君。公孫無知的國君位置還沒有坐熱,第二年,雍林人又殺掉了公孫無知,準備在齊襄公的後代裡重新立一名國君。

公子糾和公子小白聽說到這個消息後,立即乘坐馬車星夜兼程,趕回齊國搶奪國君的位置。護送公子糾的管仲,帶兵前往攔截公子小白,並親自射了一箭——假如這一箭射死了公子小白,後面春秋爭霸,就沒有他的事兒了。

幸運的是,管仲這一箭敲好射到公子小白的帶鉤上。公子小白應聲而倒,作出死去的樣子。管仲和公子糾以為公子小白真的死了,便慢悠悠地往齊國趕,走了6天才回到齊國。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公子小白是裝死的。他騙過管仲後,快馬加鞭回到齊國,被立為國君,這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齊桓公。

這時候,公子糾還在路上,慢悠悠地往齊國趕。齊桓公派兵打敗了護送公子糾的魯國軍隊。在齊桓公的威脅下,魯國殺掉了公子糾,召忽自殺,將管仲送到齊國。

管仲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畢竟,當初自己射了公子小白一箭。這一箭之仇,齊桓公怎能不報?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回到齊國後,齊桓公竟然好吃好喝地對待他,還向他請教怎樣才能稱王稱霸……

原來,齊桓公的確有殺掉管仲之意。只不過,鮑叔牙勸服了他。鮑叔牙說:「管仲的才能,遠遠在我之上。如果您想稱霸,就必須任用管仲為相國。」

齊桓公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採用了鮑叔牙的想法,將管仲接回來,任命為相國,同時任用鮑叔牙為大諫。

隨後,齊桓公在管仲、鮑叔牙的輔佐下,將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國強民富,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國家。

齊桓公之所以能夠稱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充分發掘了管仲和鮑叔牙兩個人的力量。

我們放眼看春秋初期的局勢,周天子日益式微,對諸侯國的統轄越來越淪為形式。而在諸侯國裡,齊國並非疆域最廣、國力最強的諸侯國,不管是鄭國,還是晉國,都有壓它一頭的實力。齊國能夠在春秋初期的混亂局勢裡跑出來,固然有齊桓公雄才大略的原因,更有管仲和鮑叔牙的輔佐之功。

在管仲這方面,他為齊桓公提供了許多切合實際的建議。當齊桓公接受了這些建議時,國家治理就會變得很順利;當齊桓公反其道而行時,國家治理就會變得很艱難。

比如,有一次宋國得罪了齊桓公,齊桓公惱羞成怒,要發兵去進攻宋國。管仲深知宋國雖然弱小,但在諸侯國裡人緣很好,沒必要去攻打它。齊桓公沒有接受管仲的意見,一意孤行地派兵攻打宋國。果然如管仲預料那樣,其餘諸侯國紛紛前來救援宋國,打敗了齊國軍隊。

當國力變得比較強大後,管仲認為,需要收拾一兩個小國,來提高齊國的威望。齊桓公聽信了,按照管仲的意見先後滅掉了譚國和遂國。於是,齊國的威望空前上漲,魯國、宋國、陳國、蔡國、衛國這些中、小諸侯國紛紛投靠齊國,成為齊桓公的小弟。齊桓公又利用鄭國發生內亂的有利形勢,出面進行調解……就這樣,齊桓公七年(前679年),齊桓公召集諸侯國在鄄(今山東鄄城)會盟,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在鮑叔牙這方面,他雖然比管仲有所不及,但有自知之明,又知道進退,是管仲的得力助手。管仲的許多設想,正是在鮑叔牙的操作下,才得以落地、施行。

所以,我們提到春秋五霸首霸齊桓公時,一定不要忘了站在他身後的兩個男人:管仲和鮑叔牙。

相關焦點

  •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但是鮑叔牙深知好友管仲的箭法了得,他忙讓小白裝死,管仲一看公子小白以死,大功告成,就不慌不忙地去接應公子糾一起往齊國去。鮑叔牙一看管仲走了,而自己輔佐的公子小白安然無事,大喜過望,馬上帶著公子小白抄小路快馬奔馳趕回了國內,拿下了君王的寶座,他就是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 管仲、鮑叔牙、齊桓公這三人是什麼關係?為何會成為高考作文?
    先來談談管仲、鮑叔牙、齊桓公為何會成為高考作文。以下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全面、系統地了解一下管仲、鮑叔牙、齊桓公三人的關係:管仲、鮑叔牙、齊桓公是春秋時期人物,而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管仲與鮑叔牙是好朋友,兩人素有「管鮑之交」的美譽。管仲在當時是屬於連孔子都對其畢恭畢敬的政治家,鮑叔牙是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的伯樂。
  • 為何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死後卻如此悽涼
    最近被全國一卷提及的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三人相信已經被我們熱議了。這三個距離我們2600多年的歷史故人,又「火了一把」 ,再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那麼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又是何許人也?既然能作為五霸之首,那肯定是尤其過人之處,可是為何死後卻落得個屍體腐臭60多天,卻無人問津呢?讓歷史君為您細細道來。
  • 「了解歷史那些事兒」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今天我們要來講的就是春秋中的 其中關於「春秋五霸」史上出現過多種說法, 中學歷史教科書主要介紹兩種最具代表性的《史記索隱》或《荀子》的版本。
  •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你所不知道的另一面
    齊桓公,本名呂小白(生年不詳——公元前643年 ),姜姓呂氏 ,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年685——公元前643年在位,姜姓齊國的第十六位國君。驚險即位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他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叫做公子小白。
  • 全國卷作文:為何說管仲的賢能,來自鮑叔牙的知人,齊桓公的善任
    恰是這樣一位與運氣「絕緣」的人,卻成為先秦時期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管仲雖然運氣很背,但他有個知己叫鮑叔牙。經過鮑叔牙的推薦,管仲才有機會進入齊國王室,擔任公子糾的老師。沒成想數年過後,齊國因為齊襄公與文姜一事爆發內亂,管仲與鮑叔牙分別保護幼主公子糾和小白,出逃齊國避禍。
  • 齊桓公為什麼能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關於「春秋五霸」,歷史上有多個版本。但無論哪個版本,齊桓公都必須位列其中,而且排名第一。他是當之無愧的春秋五霸之首。 齊桓公把燕莊王感動的熱淚盈眶,一路相送,送著送著就送到了齊國地界。可是按照禮法,只有天子來了諸侯才能出境相送,此時的齊桓公已經會盟諸侯,臉面比什麼都重要。為了避免僭越之錯,齊桓公當場就把燕莊王踏過的土地割給了燕國。 齊桓公能夠被人尊重,最重要的就是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 齊桓公,位列「春秋五霸」之首,一生縱橫捭闔,成就不輸秦始皇
    2020年高考全國卷的作文題目材料是選取了一段春秋時期的歷史。講的是齊桓公和鮑叔牙、管仲之間的故事。作文要求考生談論一下對齊桓公等三人感觸最深的一個人。 出了考場,考生們一致認為今年的作文題目是最難的。之所以難,是因為很多人對這三個人都不太了解。
  • 「名人歷史百科」五霸之首——齊桓公
    【名人簡歷】齊桓公(?-前643年),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名小白。是齊僖公最小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其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姜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
  • 他是春秋五霸之首,最後卻餓死宮中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即位後在國內推行改革,使齊國國力大增,對外九合諸侯,葵丘會盟時更是受周天子胙,樹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經此一劫,公子小白和鮑叔牙一行快馬加鞭返回齊國,公子糾和管仲他們到齊國時,公子小白已是齊國國君,是為齊桓公。
  • 齊桓公身為春秋五霸之首,晚年卻是個悽慘的下場
    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是春秋五霸之首。有人叫齊桓公為姜小白,這麼叫其實是不對的,那時候男稱氏女稱姓,所以該叫呂小白才對。齊襄公是齊桓公同父異母的哥哥,這個人的風評就差到一定程度了,與同父異母的妹妹文姜亂倫。
  • 管仲和鮑叔牙,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
    ,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管仲在輔佐公子糾的時候,曾經差點一箭射死還是公子白的齊桓公,齊桓公即位為君後,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於是齊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牙甘居其後,齊桓公終成一代霸業。說起鮑叔牙和管仲,據說鮑叔牙和管仲,少時便相識相交,管仲那時家境比較貧寒,兩人一起去做生意,管仲每次在分錢的時候都會多拿,旁人都說管仲是貪財之人,唯獨鮑叔牙替他解釋:管仲家境貧寒,家裡又有一個老母親,所以多拿,他是心甘情願的。
  • 全國一卷作文,寫好「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先看魯迅「怎麼說」
    全國一卷高考作文素材如下;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助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勾,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
  • 管仲是如何把齊國治理成「春秋五霸」之首的?
    據《史記》記載,姜尚(姜子牙)被分封到齊國,建國之時,齊國土地貧瘠,人口稀少,卻有近海之利,於是,姜尚就根據當地的習俗,簡化禮教,扶持工商,發展捕魚和煮鹽業。可以說中國商業之開化,當以齊國為最早。除了「四民分業」,管仲還是一個自由貿易主義者。管仲規定,魚鹽可以自由出口,關隘只登記而不予徵稅,其他出口商品也實行單一稅制。
  • 2020全國一卷作文齊桓公的發跡史與晚年昏庸史
    齊桓公(出生年月不詳-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呂氏 ,名「小白」,為春秋五霸之首,與晉文公並稱「齊桓晉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42年,為春秋姜齊第十五位國君。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世孫,齊僖公的第三子、齊襄公之幼弟 。齊桓公的發跡,要從他驚險即位說起。齊襄公時國政一片混亂。管仲、召忽為公子糾一黨並保護其逃到了魯國,鮑叔牙為公子白一派並保護其逃到莒國。齊襄公十二年即(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野心膨脹殺齊襄公自立為君。
  • 怎麼當春秋五霸?跟著齊桓公晉文公爭霸一回,才知霸主標準和意義
    關於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個霸主,歷來說法不一,至少有七種說法。唐司馬貞的《史記索隱》說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辭通》說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其他說法中,楚莊王與宋襄公是常被替換的,加上來的有越王勾踐、吳王夫差。
  • 春秋五霸之中,為什麼齊桓公小白和晉文公重耳,當得毫無疑問呢?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講了為什麼春秋五霸沒有統一的人選,而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三王五霸尚無定論為什麼齊桓公和晉文公列為五霸,毫無爭議但是有兩個人是春秋五霸中毫無疑問的內定名額,那就是齊桓公小白和晉文公重耳。因為他們倆都滿足五霸人選的幾個條件:1、國家夠強。
  • 【名人百科】品性貪婪卻譽滿天下的「春秋第一相」——管仲
    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周穆王的後代,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 管仲的一生,不僅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還給後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 【歷史功過】 中國歷史上的權臣和名相不勝枚舉,然而真正能讓人記得住名字的又有幾人呢?
  • 《2020年高考作文題-全國一卷》我想和鮑叔牙做個朋友
    鍾子期亡故,伯牙為之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呂氏春秋》中有這樣的記載,擅長鼓琴的伯牙因為知音鍾子期的死亡而破琴絕弦,沒有知音的垂聽,伯牙終身不再彈琴。現在的人用伯牙的這個舉動來形容對懂得欣賞自己的人的重視和愛惜。俗話也有說,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而千金易得,知己難求。而春秋時期的鮑叔牙則是管仲一生中最難得的知己。
  • 高考作文丨管仲有「三幸」,終成一代名相
    回首歷史,每每被春秋戰國時期群星閃耀的壯麗思想所震撼,在那個稱為「軸心時代」的輝煌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壯觀局面,也一舉奠定了其在我國思想史上的地位,至今無出其左者。其中,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重用管仲的故事被歷代所稱頌,傳為佳話,對後世的「人才觀」起著莫大的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