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周和東周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時期,因為周朝確定了中國幾千年的化走向。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周后的朝代。但是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周天子就成了和「日本天皇」類似的擺設,失去了所有的權威和權力。眼看著春秋五霸崛起,直到最後呂不韋滅了東周公國,周王朝徹底滅亡。
而在這幾百年的歷史裡,我有個疑問:
眼看著春秋五霸崛起,為什麼周天子毫無作為?
讓我們看下東周周天子是如何一步步墜落深淵的。
01周平王東遷洛邑,周王朝衰敗
公元前771年,申後之父申侯勾結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點起烽火求援,眾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戲而不加理會。周幽王最後被殺於驪山,西周滅亡。
周平王東遷以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春秋時共有140多諸侯國。天子直轄的「王畿」,在戎狄不斷地蠶食下,控制範圍逐步縮小了,最後,僅剩下成周方圓200公裡,即洛陽附近的地盤。同時,天子控制諸侯的權力和直接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日漸喪失。
周平王雖然在位50多年,但他沒有土地,也就沒有強大的國力。面對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和兼併,天子不能擔負共主的責任,經常要向一些強大的諸侯求助。
02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實際上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在這情況下,強大的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諸侯對四夷侵擾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團結自衛。
春秋五霸按《史記索隱》的說法是:齊桓公、宋襄公、晉公、秦穆公、楚莊王這五位諸侯。但是荀子卻認為勾踐和夫差應該替換秦穆公和宋襄公。
整個春秋時期基本都是晉國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開始的標誌齊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今山東鄄城)召集宋國、陳國、蔡國、邾國四國諸侯會盟,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齊桓公採用管仲的意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團結其他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在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後來,齊桓公召集諸侯國在葵丘會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參加,正式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齊桓公小白
所謂的會盟,也就是齊桓公替周天子掌管天下大事,而周天子只有參加會議的權力,卻沒有治理天下的能力,也就是類似於古代的日本天皇一樣。
此後秦穆公,晉公重耳等先後稱霸中原。衰敗的周天子只是在諸侯吃肉的時候分一杯羹,完全看諸侯臉色行事。曹操和漢獻帝的關係就非常類似於東周王朝和諸侯的關係。
03周天子的反抗,被鄭莊公射傷肩膀
鄭國雖然在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才被分封立國,但由於其開國君主鄭桓公姬友為周厲王的幼子,與周王室關係親近,因此被委任為王室卿士,主持周王室事物。鄭莊公姬寤生繼位後,憑藉國力強盛,身為周室權臣的條件,竭力擴充領地,侵伐諸侯:拉攏齊、魯兩國,打擊和削弱衛、宋、陳、蔡四國,並滅亡了許國,成就了「春秋小霸」的局面。 隨著政治、軍事實力的增長,鄭莊公對周王室的態度變得倨傲不羈,無視天子權威。
周桓王是東周第二代君主,他不甘心成為諸侯鄭莊公的附庸,因此採取了一些過激的措施。
周桓王十三年(魯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當時鄭莊公在周王朝以卿士身份專權。周桓王奪去鄭莊公的權力,因此鄭莊公便不再前來朝覲。
周公對周桓王說:「我們周室東遷,依靠的就是晉國和鄭國。友好地對待鄭國,用以鼓勵後來的人,還恐怕人家不來,何況不以禮接待呢?鄭國不會再來朝見。」
周公的話已經說明了東周的地位,東周完全是依靠晉國和鄭國才得以復國的。可見東周的尷尬地位,說是天下共主,實際上就只剩下象徵地位。
鄭莊公
鄭莊公惱怒於周桓王,於是與魯國互換許田(周天子祭祀泰山的專用田)。天子祭祀的土地也敢更換,這觸怒了周桓王。
蜜汁自信的周桓王率領陳國、蔡國以及衛國等「八國聯軍」妄圖擊敗鄭莊公維護天子尊嚴,開戰地點就是繻葛(今河南長葛東北)。
鄭莊公命令左右兩邊方陣鄭軍從兩邊合攏來進攻,周軍最終大敗。鄭國的將軍祝聃射中周桓王的肩膀。祝聃請求前去追趕,鄭莊公說:「君子不希望欺人太甚,哪裡敢欺凌天子呢?只要能挽救自己,國家免於危亡,這就足夠。」於是鳴金收兵,周桓王便逃走。戰後當天夜間,鄭莊公派遣祭仲前來慰問周桓王及其左右隨從。
為什麼鄭莊公不敢追殺周桓王呢?因為天子依然是天下共主,如果他殺了周桓王,那他將遭到諸侯一起討伐,可能有滅國風險所以他不敢。這跟三國時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非常類似的,漢獻帝劉協雖然沒權力,但好歹是活招牌,能起到政治作用。
04繻葛之戰後,東周連最後的尊嚴也沒了
繻葛之戰對東周王朝起到了可怕的副作用。清朝學者湯鵬曾評價:」周之天下,犬戎橈之,始皇亡之;而繻葛一戰,則君臣之義,鄭伯先廢之矣。」
意思就是:周朝的天下,犬戎搞大破壞,而秦始皇滅亡他,但是繻葛一戰,是鄭莊公第一個破壞了周王朝的君臣之義。
這就打破了政治格局,原來周天子是可以被人欺負的。周武王姬發設計的封建體制徹底消亡。孔子就哀嘆:禮樂崩壞!
由於周桓王之後的周天子都是無能之輩,而且周王朝的官員們又沒有才能,東周地盤越來越小,越昏越差。
「王」這個稱號是只有周天子才敢用的,但是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諸侯稱王意味著周王朝已經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周考王時,東周分裂為東周國和西周國。周赧王八年(前307年),因赧王拒絕秦武王試舉周鼎的要求,秦軍逐赧王出成周王宮東周王城位於諸強國之間,不能同心協力,反而彼此攻殺。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呂不韋帥兵消滅東周公國,東周徹底滅亡。同年周赧王病死。七年後,東周國亦被秦所滅,東周滅亡。
05結語:
周天子的故事告訴我們:當一個企業或者說家庭衰敗的時候需要一個英明的領導者才能挽回頹勢,否則只能江河日下,越過越差。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周天子一定想不到,一個養馬人的後代竟然消滅了周朝。
章推薦:
太監被迫陪漢朝公主和親匈奴,卻成了匈奴國師,以及漢武帝的勁敵
李明博進去了!終審獲刑17年,青瓦臺魔咒何時休?
陳天橋:我給美國捐款70億不假,但中國科學缺錢不是我的錯!
僅憑八爺黨吹風,老十四胤禵憑什麼認定:雍正是謀朝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