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都有誰這四位名副其實,此二位卻被後人質疑

2020-12-16 騰訊網

春秋五霸,在不同的史料評價裡,選取的人物各有不同,有兩個人最重要

對於春秋時期,雖然不能如數家珍,但也有所了解,在這個時期,家國動蕩不安,這是一個亂世,同時也是一個亂世出梟雄的時期,在春秋戰國時期,最為出名的莫不過於春秋五霸,他們是這個動蕩、王權旁落的時期最為厲害的國君,他們帶領著他們的國家與人民,在這個亂世得到了身份上的自由,以及暫時的生活安寧。

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對於春秋五霸,各個史料都有不同的評價,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在《詞通》裡,對於春秋五霸,他認為有齊恆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而在《史記索隱》、《四子講德論》、《白虎通》等史料裡,我們可以看出,這裡面的王侯是有區別的,但是,大部分的都是一樣的,能達成一致意見,即齊恆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只有第五個霸主,大家的意見都不一樣。

在春秋時期,雖然王權旁落,但是人們對於皇室,表面上還是保持著尊重的,最突出的是,只有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的王侯,才能在這個時代,成為一個真真正正上的春秋霸主,並且,在這個時期,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如果想要成為春秋霸主,需要這三個條件,第一,得到周天子的承認,第二,驅趕過外族的入侵,第三,會盟。

齊恆公是抓緊時機,第一個成為春秋霸主,他的這一生,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霸主,攘外安內,格局大,不因為國內的內戰而放棄與外族的戰爭,也沒有聯合外敵打擊國內的各大勢力,周王朝雖然式微,但是,齊恆公仍然對他很是恭敬,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他的仁德,得到了各個諸侯與周天子的敬重。

晉文公,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春秋霸主,他的地位得到了後世各個史學家的承認,打敗了多數的強國,讓自己的國名過上了富強的生活,連稱為南方霸主的楚國,都是他的手下敗將,邀請諸侯會盟,被周天子賜封為王侯,這是真真正正的春秋霸主,而不是自立為王的王侯。

但是,在被承認的兩個王侯裡面,有兩個王侯卻讓人有質疑,這兩個人就是秦穆公和楚莊王,很多人會疑惑,明明實力強大,為何會被後世所質疑,我們根據史料,可以知道秦穆公和楚莊王兩個人的血統裡面,其實具有西戎血統,稱為西夷國家,這在奉行中原文明的人看來,這兩個國家的君主首先就落了下乘,他們對春秋五霸的評判,首先是從血統看來的,在他們看來,即使實力再強大,但是,血統卑賤,仍然被有權勢的人看不起。

相關焦點

  • 《史記》之春秋五霸
    在作周本紀的筆記時就有將春秋五霸整理出來的想法,只是在周本紀裡,五霸的信息太少。只有齊桓公和楚莊王在其中出現。因此當時雖有此想法但不能實施。秦本紀時,各路霸主相繼出現,趁此機會將春秋五霸整理了出來。春秋五霸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這裡所羅列的五位霸主也只是根據秦本紀中的信息來確定的,只能算是一家之言。
  • 「水貨」宋襄公為何能名列春秋五霸?
    熟讀我國歷史之人應該都知道,春秋時期,周天子勢力衰弱,諸侯爭霸不斷。據眾多典籍記載,這一時期先後出現了五位霸主。而這其中有個喚作宋襄公的人,或被後世列為春秋五霸之一。對此有很多人持不同意見。今天,我們來從一個新穎的角度分析,宋襄公為何能名列春秋五霸?
  • 有人說春秋五霸竟然有七個,來看看這到底是為什麼?
    在中國的長達五千多年的歷史上,在各個歷史時期,總會有那麼一些獨領風騷的歷史人物的存在,從最早的三皇五帝一直到今天的共和國功臣,無不是這樣。這些歷史上的人物的故事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而我們今天要講到的春秋五霸,正是這其中的典型例子。
  • 春秋五霸歷來說法不一,但這三位卻是公認的霸主,你知道那三位嗎?
    春秋五霸是指周王室東遷以後爭霸天下的五位諸侯,在春秋時期「霸」通「伯」,即方伯之意。 方伯在《禮記·王制》當中解釋是:「千裡之外設方伯。」,同樣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有相關的記載:「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也就是說春秋五霸指代的是春秋時期領導各諸侯的方伯長。
  • 春秋時期的「春秋五霸」那麼強,為何還是沒能一統天下
    強大的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一般來說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和宋襄公。這幾位在位時,都推動了本國的快速發展,想必大家也不陌生。齊桓公在位時,召集了四國會盟,因為齊桓公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作為盟主的諸侯。
  • 春秋五霸,誰主沉浮
    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周朝是一個存在最久的朝代,從西周的國力強大,到東周的奄奄一息,各諸侯日益做大,最後天子成了擺設,春秋五霸各個登場。天下諸侯中第一霸主是齊桓公。齊桓公,名小白,臨淄人。姜姓齊國第十六位國君,在位42年。
  • 足壇鮮梗之,對標春秋五霸的足壇五霸
    雖說進過尤文球的球員很多,但有一個球肯定讓所有尤文球迷印象深刻,那就是當年歐冠上C羅面對尤文打進的那個驚世倒鉤。這球不光幫助皇馬戰勝尤文,更是徹底徵服了尤文的球迷,這也就為後來C羅轉投尤文埋下了伏筆。所以,進文公C羅也是有理有據。然後秦穆公,秦穆也就是擒穆,秦穆公不就是擒穆公嗎?這層邏輯沒毛病,那麼問題來了誰才擔當得起擒穆公呢?
  • 春秋五霸宋襄公,司馬遷說他是英雄,馮夢龍說他是笨蛋,誰說的對
    歷史凡是稱霸的人,很少有善終的,齊桓公的遭遇,我們覺得很不幸,但是其實這只是眾多這種人生悲劇故事之一,歷史以後還有更多的齊桓公悲劇,這幾乎就是霸主們的宿命。春秋第二霸隨著齊桓公去世,一個新的問題出現:誰來接替霸主位置?
  • 春秋五霸都是誰,初中和高中教材說的不一樣?三王五霸尚無定論
    有細心的同學在學習歷史時對於春秋五霸會有疑惑。明明在讀初中時歷史書上的春秋五霸是:齊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和晉文公。但是上了高中後,怎麼這春秋五霸又變成了齊桓公、楚莊王、晉文公、闔閭和勾踐。#春秋五霸#怎麼上了個高中,這歷史人物還能大變活人不成?
  • 風雲激蕩的春秋戰國天下——春秋五霸
    春秋時期,各諸侯相繼開始攻伐,爭相稱霸中原,在這期間,先後出現了5個霸主,被稱為春秋五霸,個人認為,五霸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他們分別在不同時期稱霸中原,成為春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春秋五霸是怎麼當上霸主的?
    可以說,足智多謀的鄭莊公、尊王攘夷的齊桓公、制霸中原的晉文公、獨霸西戎的秦穆公、問鼎中原的楚莊王、復興霸業的晉悼公、縱橫江淮的吳王闔閭、稱雄東南的越王勾踐,這八個人串聯起了整個春秋時代,他們見證了這數百年的興衰榮辱。
  •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聽到國內大亂的消息,在國外避難的齊襄公的另外兩個弟弟都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策馬奔騰回國搶國君之位,他們倆一個是由管仲輔佐的公子糾,一個是由鮑叔牙輔佐的公子小白。雖然各為其主,但是管仲與鮑叔牙是至交好友。
  • 哪有什麼春秋五霸,看霸主的「行業標準」哪幾個不算
    什麼是春秋五霸春秋五霸,大家再熟悉不過,但其中仍有許多內涵值得探討,比如我們由淺入深的先來討論一個簡單的話題,本身這四個字就蘊含很多知識點。「春秋」是歷史時段的特定名詞,「五」是量詞,而「霸」是當時具有領袖地位諸侯國君的特定稱謂。
  • 「春秋五霸」是哪五霸?其中一個惹人生疑
    據史料記載,西周初年有「八百諸侯」。這為之後的春秋戰國群雄割據、互相攻伐的局面埋下了伏筆。從西周到東周的轉折點是個「冷笑話」:周幽王為博美人褒姒一笑,點燃烽火臺,騙得諸侯紛紛趕來,惹得褒姒哈哈大笑。周幽王很高興,又多次點燃烽火。最終,犬戎真正來犯時,再點烽火已然沒人來,周幽王被犬戎乾死。這就是著名的「烽火戲諸侯」。
  • 宋朝追封古代名將七十二人,四位春秋名將上榜,他們分別是誰?
    其中,就春秋時期來說,共有四位名將上榜,他們分別是管仲、孫武、田穰苴、範蠡。管仲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潁上(今安徽潁上縣)人。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開始輔佐公子糾。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得到鮑叔牙推薦,擔任國相,並被尊稱為「仲父」。
  • 所謂的「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人?很多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
    照片:周天子冊封霸主的情景二、五霸之爭在後世史學家看來,春秋時有許多諸侯稱霸,因此,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霸主版本,這些霸主版本難以兼容,也難以統一,一般而言,春秋五霸的不同版本,可分為三種。公認的霸主第一種是公認的霸主,這種霸主的特點是:不管春秋五霸的哪一個版本,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稱謂。在這方面,他們是不可爭辯的霸主。這種霸主有兩種,第一種是齊桓公,他在位期間,齊國的主要管仲是齊國的管仲,儒家對春秋五霸沒有什麼好感。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春秋五霸
    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春秋五霸,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
  • 齊桓公為什麼能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關於「春秋五霸」,歷史上有多個版本。但無論哪個版本,齊桓公都必須位列其中,而且排名第一。他是當之無愧的春秋五霸之首。 古書中說「天子架六,諸侯架五,卿架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架六、架五就是六匹馬拉的車和五匹馬拉的車。東遷後的周王室雖然實力不及幾個大的諸侯國,但作為天下共主,身份依然很尊貴,天子的禮節不是諸侯王能享用的。 齊桓公三十五年,吭哧吭哧幹了一輩子的公子小白已經成了白鬍子老頭。
  • 春秋五霸,楚莊王的問鼎中原
    後來夏滅歸商,商滅歸周,周朝末年,群雄割據戰亂不斷,就到了春秋時期。今天問鼎的是號稱春秋五霸的楚莊王,楚莊王在位期間知人善任,發展經濟,綜合國力漸漸超越了其他國家,楚國對外徵戰所向披靡,大的國家不得不臣服,小的國家更是有亡國之危。
  •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一》
    春秋時期周天子勢力衰微,諸侯之間互相爭霸。歷史上把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說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齊桓公在位時期,在管仲的輔佐下,齊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國家日益強大。而這時候的周王室已經衰敗,天下共主的局面已經受到了威脅,齊桓公為了擴大自己的權力,爭做霸主就拿出來「尊王攘夷」的口號,企圖達到自己的目的。尊王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認周天子是天下的共同領袖;攘夷:就是聯合各個諸侯國共同抵禦外族對中原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