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周天子勢力衰微,諸侯之間互相爭霸。歷史上把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說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齊桓公在位時期,在管仲的輔佐下,齊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國家日益強大。而這時候的周王室已經衰敗,天下共主的局面已經受到了威脅,齊桓公為了擴大自己的權力,爭做霸主就拿出來「尊王攘夷」的口號,企圖達到自己的目的。尊王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認周天子是天下的共同領袖;攘夷:就是聯合各個諸侯國共同抵禦外族對中原的入侵。齊國是第一個建立霸業的國家,他曾經援助燕國打退山戎的入侵。聯合諸侯國出兵衛國擊退了衛國的狄人,還曾經聯合中原諸侯討伐楚國,齊桓公屢次大會諸侯,和各國結成了同盟,相互約定某國遭受外患,各國共同出兵相救。會盟各國互不侵犯,如有爭端,就由盟主來決斷。齊桓公稱霸,阻止了戎狄的侵犯,保衛了華夏的先進文化,在歷史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齊桓公死後,齊國的霸業開始衰落,宋國的宋襄公想趁機爭做霸主。這個時候正好鄭國依附南方的楚國。宋襄公就領軍討伐鄭國。楚國見鄭國被討伐,就出兵援救鄭國攻打宋國。宋軍被打得落荒而逃,宋襄公也受了重傷,第二年就病死了。實際上可以說是宋國稱霸是沒有成功的!
而真正繼承了齊桓公稱霸的是晉文公。晉國在如今的山西省一帶。公元前632年,晉文公率領晉國,宋國,秦國,齊國四國聯軍在城濮大敗楚國,史稱城濮之戰。戰後晉國把戰場上的俘虜的楚國戰車和士兵獻給了周天子,周天子賜給了晉文公,100赤色弓箭,1000黑色弓箭,另外還有酒,玉石等物品,周天子賞賜弓箭,表示允許其有權自由討伐的意思。從此,晉國變成了各個諸侯國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