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類演化與人類遷移步調一致? 這些狗的古DNA數據還無法回答

2020-12-17 光明網

  英國倫敦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的群體遺傳學家龐特斯·斯科倫德認為,狗是人類歷史的一個單獨的示蹤染料,有時候,人們在狗的基因組中看到的史前部分,可能不會顯示在人類DNA中。他領導的研究小組10月29日在《科學》上發表論文稱,所有狗擁有共同祖先,但與現在的狼祖先不同。

  直到幾年前,犬類遺傳史主要還是通過現代犬的DNA來講述。但這展現出來的是一個模糊的畫面,因為早期犬類的許多遺傳多樣性可能在現代犬種建立時丟失了。對古代狗基因組的首批研究暗示了犬類種群過去曾發生過變化。但到目前為止,僅有6個古代犬或狼的基因組,因此這種結論還只能算初步結論。

  為了擴大狗的古DNA庫,斯科倫德的實驗室與英國牛津大學演化遺傳學家格雷格爾·拉森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考古學家讓·平哈希領導的小組開展了合作。他們共同對27個古代狗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這些樣本來自歐洲、中東和西伯利亞,樣本年齡在距今1.1萬年到100年之間。

  通過對古代和現代狗的群體內部和群體之間的關係進行建模,研究人員確定,一隻來自俄羅斯的1.09萬年前的狗與後來的古代歐洲、中東、西伯利亞或美國的狗不同,也與以現代紐幾內亞歌唱犬為代表的犬類血統不同。「早在1.1萬年前,全球至少有5個不同的犬類類群,所以狗的起源一定比這要早得多。」斯科倫德說。

  有了這麼多的基因組,研究人員可以跟蹤古代犬類種群的遷移和混合,並將這些變化與人類種群的變化進行比較。有時,狗的遷移與人的遷移是並行的。當中東的農業人群在1萬年前開始向歐洲擴張時,他們帶著狗,這些狗就像它們的主人一樣,與當地種群混居。生活在大約7000年前的古代中東狗與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現代狗存在親緣關係,這可能與當時人類「回到非洲」的遷徙有關。

  但人類和狗的歷史並不總是重疊的。5000年前,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草原的人口大量湧入,導致歐洲人類的基因構成發生了持久變化,但狗的基因構成卻沒有改變。該研究還顯示,在過去4000年裡,歐洲犬類的血統變化明顯變小;對這一時期的古人類DNA進行全面取樣,揭示這段時期人類變動也較少。

  英國杜倫大學的動物考古學家安吉拉·佩裡說,這種脫節的原因是個謎。「是疾病等東西的引入嗎?文化上的偏好?喜新厭舊?」她感到不解,「這些很可能是DNA無法回答的文化問題。」

  人類遷移和文化偏好並不是犬類血統變化的唯一解釋。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的演化遺傳學家埃利諾·卡爾森表示:「狗可能開始利用人類,因為人類是一種有用的資源,可以幫助它們生存。」狗可能已經能自由移動了,只要符合它們的興趣,它們便會跟隨人類或是在不同群體間移動。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演化生物學家羅伯特·韋恩認為,對古代狗基因組的大規模分析是一個重大進步。他還說,需要採取同樣的方法來明確家犬的起源。「這只需要對整個犬類馴化史上的狼和狗進行詳盡的抽樣調查就行了。」

  如果沒有大量更加古老的狗和狼的基因組,「真的很難知道最初徵服世界的情況。」斯科倫德說。(據《環球科學》)

[ 責編:趙宇豪 ]

相關焦點

  • 狼和狗竟不是同一個祖先!DNA指示:它們曾利用人類完成演化
    在研究犬類遺傳、演化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早在1.1萬年之前,犬類就已經出現了,不過這可能並不是最早犬類出現的時間,因為從古DNA庫查詢來看,其中涉及到古代狼的DNA並不多,當然,這裡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狗的確不是狼演化來的;另一種是在古代狗演化的過程中,它們體內狼的DNA遺失了。
  • 5000萬年前的這種生物,竟是貓和狗的共同祖先,模樣你猜不到
    研究認為,從4000萬年前開始,小古貓就進化成了很多物種,其中包貓和狗的直接祖先,比方說在地球上有一種叫「貉」的古老生物,它就被認為是小古貓向著犬類演化的過渡環節,因為「貉」看起來和犬類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那麼,從誕生到被人類馴化,一直到今天貓和狗成為人類密不可分的伴侶寵物,它們又經歷了哪種演化才走到今天呢?
  • 搜救犬菲倫,美國最快的狗
    決賽分為兩類:美國最快的狗(Fastest Dog USA),選出總體速度最快的狗,以及犬種速度(Speed of the Breed),旨在選出品種狗裡最快的。獲得後者冠軍的是一隻灰色的迷你貴賓犬「艾略特」(Elliot),它的主人是來自南卡羅來納州格雷考特的Deborah Burnett。
  • 傷病,死亡,拋屍野外……這些雪橇犬用生命換來人類的冠軍
    美國艾迪塔羅德狗拉雪橇比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犬類比賽之一。每年,來自全世界的遊客都會激動的聚集在阿拉斯加,觀賞這場挑戰極限,競爭激烈的大賽。這項比賽的殘酷在於,它不像平常的狗拉雪橇娛樂項目。在艾迪塔羅德大賽中,一隊16隻雪橇犬要帶著人類穿越1161英裡(約1869公裡)的遙遠距離。這個距離有多遠呢?相當於從北京到重慶那麼遠。
  • 狗能聽懂人類的話嗎?研究發現:狗確實會聽人說話
    狗是不會說話的,我們平時也無法跟它們進行語言溝通,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發現它們會聽人說話,但是卻完全不懂的呢?研究者表示,它們找到了很多相似,但是意義完全不同,甚至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單詞,來對參加實驗的家犬進行播放,並且通過腦電圖技術,來分析當它們聽到這些單詞的時候,大腦中的記錄和分析情況。
  • 訓練狗嗅出人類新型冠狀病毒
    這些解決方案之一比其他解決方案更可愛:冠狀病毒嗅探狗。圖註:弗雷亞是一隻斯普林格氣味獵犬,它從英國醫療檢測犬協會總部的一排採樣罐中正確檢測出瘧疾樣本。 該慈善機構目前正在與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合作,測試是否可以對狗進行再培訓以嗅出COVID-19。
  • 海德尼上犬:犬科之王
    上犬學名「Epicyon」,來自「epi」(前綴,意為「上部、外部」)和拉丁語中的「cyon」(意為「狗」)。上犬學名的意思是在狗之上,或者狗之前,說明它比狗還要大。上犬的化石很早就已經被發現了,美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約瑟夫·雷迪(Joseph Leidy)在1858年根據化石建立了上犬屬,模式種就是著名的海德尼上犬(Epicyon haydeni)。
  • 猜想木乃伊之謎,DNA記憶存儲,複製人是否有本體記憶?
    大部分人啊認為大腦是人類記憶的存在,大腦有一個叫海馬區的地方。2016年紐約基因組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套新的編碼系統,可以極大的增加dna分子的數據存儲容量他們將一部電影,一個電腦作業系統,一篇論文,一個電腦病毒,一張電子券進行了「鹼基編碼」,並成功的合成了實體dna
  • 觀犬命知人命犬命五等如同人類 紅顏薄命醜狗多福
    觀犬命知人命犬命五等如同人類 紅顏薄命醜狗多福 > 2001年6月22日10:18 四川新聞網-天府早報     從醫十載,見犬頗多,縱觀狗命,如同人類,紅顏薄命,醜狗多福。
  • 昆明這些區域禁止養烈性犬
    違反規定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處200元罰款;拒不改正的,沒收其犬只。    重點區域已養烈性犬    30日內遷移    《通告》明確,重點管理區域內的養犬人,應當及時通過「昆明市養犬管理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主動登記犬只相關信息,並按照就近原則到具備犬只疫苗注射資質的動物醫院(診所)注射疫苗,經審核相關資料後辦理養犬登記電子犬證。
  • 香港伺服器遷移時怎樣保護敏感數據
    如果您希望香港伺服器遷移過程儘量減輕對業務的影響,那麼您不應該忽略的重要事項之一是保護公司的敏感數據。那麼,香港伺服器遷移時怎樣保護敏感數據呢? 一、確認數據敏感性香港伺服器遷移之前,您需要確定要遷移的數據中的哪些最敏感。當然,毫無疑問您的所有數據都很重要。訣竅在於確定其敏感性水平。
  • 什麼狗好養?新手適合養什麼狗?不坑人最適合家養品種犬排行榜
    「什麼狗好養」是絕大部分準備養狗的家長都要面臨的問題,然而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大部分都沒說到點子上,居然還有推薦德牧、馬犬、紐芬蘭這些狗的還不是少數,誰都喜歡說自己的狗好,這完全可以理解,但這是帶有主人濾鏡的。
  • 為何有「犬不八年」的說法?男主人佔了狗休息的位置,被狗咬死了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自古以來,狗便是人類親密的戰友,爾來早已上萬年。它們與人類共同生活,早已成為了人類最親密的玩伴。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古人緣何又有了「犬不八年」的說法呢?任何人或者動物,都有活著的權力,犬為主人貢獻了一生,為何卻有了「犬不八年」的說法?古人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對於自己無法解釋的現象,他們總會想盡各種辦法來強行解釋。古人不知道人是從何而來,便有了「女媧造人」的傳說。
  • 古人為什麼說「犬不八年」?有一隻狗給男主人戴綠帽,還咬死主人
    01因為狗狗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以至於人們都忘了古人關於狗的犬不八年的傳說,但古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可能也因為古代曾有隻狗給男主人戴綠帽,並咬死了主人。▲拉布拉多幼崽犬不八年完整的說法其實是「犬不八年,雞無六載。」在古人看來,如果這些動物跟人待得太久,難免會學習人們的習慣動作,甚至因此而禍害家裡。
  • 我國科學家創新古DNA技術,揭秘中國史前人群遷徙動態與族群源流
    這是第一次通過古基因組數據明確中國8,000多年前的古南方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的祖先來源。近四年,付巧妹團隊全力專注於南方樣本的採集和古DNA實驗,其間與我國南方多家博物館及考古機構聯絡深度合作,也有因古DNA樣品難獲得而吃「閉門羹」,深入南方30多個遺址採集257例古代人類樣本,常常遇到樣本完全不含古DNA或是保存條件太差而無法提取的情況。儘管如此,他們並沒有放棄,而是不斷摸索更有效獲取古DNA,尤其是核基因組的實驗方法。
  • 狗的歷史:哈巴狗居然是歐洲皇室最受歡迎的寵物狗
    中國科學院近年通過整合已經發表的中國南方家犬群體的數據,並結合我們自己的研究成果表明,家犬是在33000年前左右開始逐漸被人類馴化,中國南方的家犬群體擁有最小的連鎖不平衡距離,這一指標支持狗起源於中國南方。分種儘管研究人員認為狗是在一次事件中被馴化的,但他們也認為,多次馴化事件會導致多種類型的狗。
  • 養狗,我只想養博美犬,這6大理由讓我無法拒絕
    博美犬是現在比較受歡迎的犬種之一,相信很多養過博美犬的人都不會後悔。如果讓我選擇,養狗,我只想養博美犬,因為這6大理由,讓我無法拒絕。2、體味小養過博美犬的人都知道,博美犬體味很輕,如果平時護理到位的話,幾乎可以說沒有體味。所以如果你不想家裡總是有難聞的氣味,養只博美犬,絕對沒有這方面的煩惱。這個理由相信很多人都無法拒絕吧。
  • 《野性的呼喚》中的巴克是什麼狗?藏獒後代,出色的雪地搜救犬
    近日,被電影《野性的呼喚》刷屏,即將上映的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隻狗從「狗生」轉變為「狼生」的故事,這隻狗原先是上層人士的寵物,被盜狗者販賣到寒冷地區成為雪橇犬,通過自己努力成為領頭犬,也在雪地裡拯救了人類的生命,然而最後它還是放棄和人類相伴的生活,歸隱森林融入狼群,成為狼群之首。
  • 北金所數據中心遷移
    原有機房無論是從面積、功能還是配電上均不能滿足後續公司乃至協會系統的整體IT承載需求,為此北金所完成了新數據中心的建設,隨之而來的任務就是安全穩妥的開展數據中心遷移的工作。對於虛擬化平臺,計劃採用在線遷移的方式,在遷移過程中原系統保持不變,選擇某個時間窗口進行最終系統的切換;對於無法在線遷移的虛擬機,將採用停機離線遷移方式。對於獨立部署在物理機上的核心生產系統,計劃採用在新機房新搭建環境的方式進行遷移;對於運行非核心系統的物理機,計劃採用物理搬遷的方式直接遷移至新機房繼續提供服務。  (四)新建與利舊相結合。
  • 我國這純種狗比它還慘
    作為王者之犬,秋田犬也是有專職保姆。一狗當道,主人升天。甚至保姆還必須穿上與被照顧的秋田犬地位相當的花裡衣服。在接下來300多年中,由於當權者對秋田犬忽冷忽熱,秋田犬數次面臨絕種。但是人們對這種忠實可愛的狗狗的喜愛讓秋田犬順利存活到了現代。在1927年,日本著手開始保護秋田犬和其他日本純種犬。1931年7月,秋田犬成為了國家的象徵。秋田犬慢慢地走進各家各戶,陪伴著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