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07:50:23 來源:卓創資訊、化纖頭條
主流聚酯滌綸工廠不斷向中、上遊發展的同時,也在緩慢向下遊及終端市場布局。
滌綸長絲三種規格產品裡,DTY利潤一直是最好的,不少熔體直紡滌綸長絲工廠也在積極向加彈領域進軍,而六大滌綸長絲工廠配套的加彈設備一共在2100臺附近,除了規模化生產外,原料POY是自產的,成本控制能力強,因此市場定價話語權大。
不過近兩年來,福建地區滌綸長絲工廠的加彈機數量迅速增長,而蕭紹等地區200臺以上規模的化纖廠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隨著功能化面料需求越來越多,未來的加彈領域,不僅是規模化增長,還要在功能性、差別化纖維領域有所突破。
截至到19年,目前行業前六大滌綸長絲企業桐昆、新鳳鳴、盛虹、恆逸、恆力、榮盛佔總產能的一半以上,未來幾年,滌綸長絲仍在擴產的僅桐昆、新鳳鳴、盛虹等大企業,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如今,產能已高度集中的聚酯行業正在進一步演變!
聚酯市場競爭加劇,一方面競爭力差、虧損嚴重的聚酯工廠將繼續被市場洗牌,另一方面,憑藉著PX-PTA-聚酯-化纖-織造垂直一體化的產業布局,聚酯產業鏈大廠有著豐富的利潤來源,可以根據產業鏈當中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順應時勢,適時調節產業利潤來源,而不必押注在聚酯產業上。聚酯市場產業集中度將繼續攀升。
滌綸長絲POY的下遊工廠是加彈廠,滌綸長絲FDY和DTY的下遊工廠就是織造廠了。
恆力在織造領域深耕多年,擁有萬餘臺噴水織機,3萬多臺紡織設備,產能規模超過30億米/年,是全球最大的紡織生產基地之一。
而今年11月,恆力集團相繼與貴安新區管委會、日發紡機舉行籤約儀式,前者是為了投資建設(貴安新區)智能化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後者是總計採購10000餘臺高端化纖倍捻機和高速智能噴水織機。
今年12月份,桐昆集團也與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籤訂投資協議,其中涉及10000臺織機。
在織造領域,千臺以上規模的噴水織機,就可以稱為大廠了,200臺以上規模的噴水織機,就是標準化工廠了,而噴水織機傳統集聚地吳江,織機總數量在24萬臺附近,由此可見恆力和桐昆縱向延伸至織造領域的體量。
他們以高檔紡織面料生產為主,憑藉自身在功能性纖維領域的優勢,未來或能更好的助力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升級。隨著下遊織造產能集中度的逐步提升,未來織造工廠出貨的交易模式或會有所改善。
同時市場預測,2021年滌綸有望迎來一輪景氣復甦:首先是終端內外需持續向好,國內領先海外一步,服裝社零銷售額9月已實現單月同比+8%,出口金額隨著疫苗落地和海外經濟重啟,預期也會加速改善,紡服整體終端需求有望回升至過去幾年的6%左右;其次是全產業鏈目前庫存水平並不高,尤其是偏下遊的面料和服裝環節,過去兩年庫存都基本持平,2021年隨著需求復甦和油價上行,有很大的補庫空間,可能會帶來2%-3%的需求增長。
整體來看,伴隨產業一體化的優勢,聚酯龍頭企業抗風險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資金儲備能力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