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線12月12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宋鍇 通訊員 陳彩霞)12月初的一天,身穿紅馬甲、佩戴紅袖章的韓繼軍走出小區單元門。一陣寒氣迎面撲來,韓繼軍打了個哆嗦,趕緊戴上小紅帽,搓了搓手,朝掌心哈了口氣,走向街頭,參與義務巡查。
66歲的韓繼軍是一名退役軍人,有47年黨齡。年初,雨湖區窯灣街道組織成立退伍軍人志願服務隊,他積極響應號召,報名參與巡邏。「穿上紅馬甲、戴上小紅帽和紅袖章,我們肩頭就有了責任。」
此後,無論颳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大家有序分工,輪流管起了「閒事」。勸誡不文明行為、排查安全隱患、幫助鄰裡排憂解難等,都是退伍軍人志願服務隊的「工作」範圍。
「在走訪中收集到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將問題及時上報社區。」韓繼軍激動地說,記錄本上最初記得密密麻麻,如今只有簡短幾個字,說明大夥的安全防範意識提高了,大夥通過群防群治共享平安建設成果。
現在,這支由退役軍人組成的隊伍已經發展到近百人,平均年齡65歲。雖然大部分人退休了,可都想發揮餘熱,幫社會做點實事。他們除了常態化開展平安街道建設、文明交通、環境衛生等志願服務,還在疫情防控等急難險重的任務中勇挑重擔,發揮退役軍人講奉獻、能攻堅的先鋒模範作用,成為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曹修斌是退伍軍人志願服務隊一員,雖已告別軍營56年,但他內心依舊火熱。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大碼頭社區在老城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宣傳、摸排、登記、值守、消殺等工作刻不容緩,社區人手明顯不夠。80歲的曹修斌見此情景,多次向大碼頭社區請纓加入防疫隊伍,理由很簡單:「我的身體很好,還有42年的從醫經驗!」社區經過再三考慮,同意他參與宣傳、測量體溫等工作。在他的影響下,社區群眾配合度越來越高,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得十分順利。
夏日的一天上午,窯灣街道老兵講堂傳出來一曲歡快的英文歌。參戰退役軍人、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徐曙光,正在教幾名小學生學英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徐老師採取音形結合、構詞延伸、語境運用等方法進行教學,還準備了一些簡單的趣味英語和益智遊戲,孩子們邊學邊玩,不亦樂乎。
這是窯灣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舉辦的「老兵講堂——暑期愛心義教活動」。徐老師根據10多名退役軍人子女的年齡層次、英語學習水平等,量身設計了不同的課程,讓孩子們在輕鬆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為期15天的暑期培訓班,徐老師堅持每天義教七八個小時,儘管每天忙得團團轉,可還是樂此不疲。他說,「我們這群人呀,就是不服老,想多做些公益事業,一來體現自我價值,二來充實晚年生活,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成立退伍軍人志願服務隊,只是窯灣街道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中築牢群防群治防線、積極推進「楓橋式退役軍人服務站」創建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街道高度重視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現已建成由1個街道級、5個社區級退役軍人服務站組成的站點網絡,構建了全心全意服務全街道退役軍人、軍人遺屬的專業高效服務網絡,在政策宣傳、就業指導、幫扶解困、社會服務等方面,為轄區1346名退役軍人提供「最後一公裡」服務,不斷提升退役軍人的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