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爾冬陞管得寬,貴圈走的路太「寬」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毒Sir Sir電影

一檔綜藝,後臺催爆。

開播3期,節目已經貢獻了N個熱搜。

你說李誠儒,郭敬明?

是,在演員選擇上,又又又一次battle上了。

一方說好的,另一方堅決反對。

熱度,話題度,熟悉的配方、熟悉的火藥味。

但Sir想說的還不是他倆。

一位嘴巴更毒的導師,一位眼睛更毒的導演。

「老傢伙」,爾冬陞。

看慣港產片的觀眾一定熟悉他。

《新不了情》《忘不了》《旺角黑夜》《門徒》《新宿事件》的導演,多次獲香港金像獎,同時還是香港導演協會主席。

更熟的人也許會提一嘴姜大衛、秦沛,畢竟這三兄弟大有來頭。

但不管熟不熟,現在連90後00後都熟他了:

這位大叔,是不是首次參加綜藝?

這麼快就出圈了?!

「爾冬陞好敢說」成了熱搜。

其實何止敢說。

是臭臉、毒舌。

面對兩位年輕演員(陳宥維、王楚然)的表演。

△ 重新演繹《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其他演員這麼反應……

挺好的

演得很好

一點都沒有跳戲

但爾導,emm......

先一個不耐煩的臭臉。

然後一個撇嘴的沒眼看。

接著,張嘴,發大招——

這段戲

你演得很吃力,我看得很辛苦

看完了等於沒看

一句話,直接否定整場戲的存在價值。

沒完,一句後,還有很多句:

你那個哭,很尷尬

像嚼口香糖

不知道你吃了東西還是怎麼樣

狠啊。

讓人家對自己的眼睛鼻子嘴,系統表情管理,同時喪失自信。

好,更可怕的,是分別「開審」。

先從女方(王楚然)開始。

長得是挺漂亮,這算優勢吧?

爾導會告訴你,這種「優勢」到底算不算優勢。

你自己知道,像你這種外形的演員

全中國有多少

美則美矣,沒本事,照樣泯然眾人矣。

這還算客氣,你看他怎麼評男方(陳宥維)。

一句鐵口直斷,封殺全部幻想。

你沒有演戲的天分的

有點過?有點太不近人情?

不。

你誤會了爾冬陞。

他的語出驚人,不是譁眾取寵,恰恰是幫助對方認清現實甚至未來。

好聽的話,往往才誤人子弟。

毒舌,恰恰為了公平。

再說,連評委都說好聽、柔軟的車軲轆話,還比什麼賽,分什麼三六九等。

面對王楚然,爾東升也支招。

既然已經長成這樣

就要在演技上面想辦法

沒性格,漂亮反而是糟糕的事。

女演員沒性格,就像量產的花瓶。

量產的花瓶,只是廉價的商品,有了獨創的藝術性,花瓶才是藝術品。

見到淚眼汪汪的她,爾冬陞還是留了手,結尾補充了句……

「希望不要傷到你。」

但話可以不傷人,現實不可以。

一個年輕演員演不好戲,一個稚嫩偶像空有粉絲,未來會怎樣?

爾冬陞毫不諱言:

遲早會被粉絲背叛

所以一個老導演的嘴冷酷,是因為他知道現實更冷酷。

這麼多年,他看透了娛樂圈起起落落。

眼見得樓起了,樓塌了,眼見得多少「青春飯」,最後成了殘羹剩飯。

最後大浪淘金留下的,沒有靚皮囊,都是「老戲骨」。

而所謂「努力」,爾冬陞也直接戳破。

因為演技這東西不看別的,就看結果。

當選手張大大為表現不佳強作解釋時。

爾冬陞直接打斷,表示不想同情,這招沒用。

對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的

不行就是不行

說到這可能有人要好奇了:

這爾冬陞,是越老越硬,還是從前就這麼硬?

是時候說說這位「老傢伙」的戲了。

畢竟成名多年,從銀幕酷漢到幕後酷導演,才積攢了這麼多對影視圈的認識,才能一開口就這麼酷。

而這毒這酷,多少來源於:

他一直就很,敢。

敢,可不止是什麼熱血與勇氣。

這是一個手藝詞,技術詞。

包含了爾冬陞對演戲的多年領悟。

其實出道時,他也是靠臉混的。

出身於演藝世家,本來有機會去國外讀書深造,但他年紀輕輕,就選擇進入演藝圈。

身為星二代,卻敢闖敢挨。

而且沒有中途喊停,一拍就10年,40部戲。

70年代,一個武俠盛行的年代,他演的版本,很多都為後來的年輕演員所參考、借鑑。

你以為黃日華、梁朝偉那些80年代古裝戲算古?

那爾冬陞的戲,更古——《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多情劍客無情劍》的阿飛、《圓月彎刀》的丁鵬……

△ 1977年的《三少爺的劍》,爾冬陞成名作

好,你看到了小鮮肉,也看到了他的眼神。

這眼神裡有戲,對不?

怎麼練的。

為了表現大俠的目光如炬,他學會了「一分鐘不眨眼」的技能。

要知道,曾經的武俠片,都是直男戲。

男性價值觀在那個年代,是銀幕的核心價值,很傳統,很保守,有中國人認可的「流血不流淚」,也有美國西部片流行的「人狠話不多」,所以,武俠片都喜歡塑造硬漢。

但硬漢與硬漢,也是分流派的。

和金庸的書劍儒俠不同,古龍,重在寫意。

所以他筆下的大俠,往往重點不是動作的連貫,而是氣場。

這一分鐘不眨眼,營造出了下面那一劍的氣場。

觀眾才信,這一劍,能神鬼莫測,能殺人於無形。

好,你以為Sir開始寫武俠小說了,為爾冬陞的演技吹個水……

才沒那麼回事。

你看爾冬陞演了40部,但自己最喜歡哪部呢?

「一部都沒有。」

「如果我有錢,我會把它們(自己拍過的古裝片)都買下來燒了。」

是矯情?

不是,他是真自慚形穢。

和兩位純靠演技吃飯的兄弟秦沛、姜大衛比。

爾冬陞的40部,也不如人家一兩部亮眼。

什麼事,就怕自己知道。

其實如果按他的條件,他的認真,那個年代,真的可以做很久的流量小生。

走謝賢的老路,問題真不大。

但爾冬陞自己知道了,就不想騙自己。

他前面說人家青年演員的未來沒戲。

而早在幾十年前,他就痛下殺手,掐斷了自己的「演員未來」。

從頭開始,做導演!

這個人對自己狠,而圈中,也是出了名的對別人(演員)狠。

他太敢拍。

因為年代太久遠,咱們就回憶一些片段吧——

不少偶像派,都被他毀過容。

《旺角黑夜》,把吳彥祖拍成血人。

《門徒》,把古天樂拍成醜人。

觀眾第一反應才不是什麼帥哥,而是面目猥瑣、讓人不自覺繞道而行的毒蟲一枚。

同一部戲,還把劉德華拍成了神經病。

這眼神的瘋癲,這內心的錯亂,嗯,白髮毒梟該有的樣子。

《新宿事件》,他敢讓成龍演黑幫。

敢讓成龍慘死,還是橫屍街頭的那種死法。

他狠,敢毀偶像的臉。

因為在他心裡,角色當然大於偶像。

而偶像們也無法反駁,不想反駁。

因為爾冬陞通過毀他們而建立的藝術形象,比那一張張俊秀的臉要有意義太多,有價值太多。

眾多「毀容」的例子中,最經典當屬《癲佬正傳》。

毀的,是節目裡一直被他cue到的:

梁朝偉。

當時梁朝偉那個紅,電視劇拍到家喻戶曉了,正打算轉型電影。

可惜,適合的機會少,角色也少。

當時爾冬陞給了他個建議:

小兄弟,拍主流角色很難被人留意到的,你要不要試點「極端的」?

一句話,敢不敢?

梁朝偉敢了,聽了爾冬陞的話,然後就演了一個……

精神病人。

角色名也非常高大上,就叫……

阿狗。

造型更是拉風,長這樣……

戲份呢,更少……

只在開頭結尾,短暫出場。

人物背景呢,簡直模糊到爆……

他的過去,他的完整名字,一律沒交代。

可是!

電影上映後,阿狗被塑造成了港片歷史上最讓人心痛的瘋子之一。

梁朝偉的戲份不多,但確實真叫一個細。

故事就不說了,你就品品這表情系統。

遲疑,等待,驚懼。

受到刺激,一點點自嘲,繼而嗤笑著試圖化解……

這是一個習慣了被霸凌的街邊弱者。

也是一個眾人皆醒我獨醉的瘋子。

沒什麼戲份,但人設足夠豐富,梁朝偉的發揮度也足夠自由。

拍這部片時,梁朝偉也就二十四五。

十足小鮮肉,沒銀幕經驗。

爾冬陞恰好地抓住了他身上可以發揮的多重氣質——

一個單純的精神病人,一個草根的市井流浪漢,還有一點點兒童的頑皮。

角色的立體性,讓故事的可信度大大加深。

瘋子本是善良的,而社會的催逼,媒體的獵奇,街坊的仇視……

終於將「瘋子會傷人」的刻板謠言,變成了鮮血的事實。

藉此。

梁朝偉完成了他早期最好的表演和轉型。

不誇張地說,沒有爾導的《癲佬正傳》,就沒有後面正劇裡的梁朝偉。

他也許還會在無釐頭的喜劇中,在現代都市的愛情片裡,踟躕猶豫多年,直到他遇到吳宇森、王家衛、麥兆輝……遇到李安。

所以爾冬陞對演員的狠,出發點其實很硬很硬:

社會怎樣,現實怎樣,我對你的要求就怎樣。

我要你演瘋子,不是抓馬撒潑的瘋子,而是被真實環境擠壓後爆發的瘋子。

同理,我要建立現實的地氣人設,當然要打破你偶像的光環人設。

說這麼多,演員的道理很簡單。

不管是高於現實的真,還是低於現實的真。

關鍵詞都是。

真。

爾冬陞轉型做導演,正是因為厭倦了武俠片過於浪漫的失真。

他的電影,有著他獨有的文藝氣質,也往往離不開社會寫實。

而他更看重的是後者,甚至一直著迷於製造:

一種令人窒息的寫實感。

還是《癲佬正傳》。

為拍出現實,他用了好幾個月走訪調查,和精神病人面對面交流。

最終,竟然因為過於真實,被香港禁映。

拍《門徒》。

爾冬陞用八年時間查販毒的內幕,所以影片中展現的從製毒到販毒的各種流程,才如此真實。

拍《新宿事件》。

呵呵,又是籌備10年,和故事原型李小牧,聊了不知道多少次細節。

按理說,拍片你夠狠,好的,你是導演。

但拍完電影,大家就做回好人行不……畢竟走過路過,都是情面。

但爾冬陞好像不懂什麼叫情面。

在藝德的規矩上,他的標準堪稱納粹。

比如,他曾經在微博炮轟部分演員沒有「演員道德」。

而且不是一兩句完事了,他管得特別寬,特別碎。

軋戲要管,拍廣告、走秀的雜務要管,拍戲時長要管。

甚至工作餐、座駕、保姆、助理……

連人家玩手機都要管。

軋期串戲

吃不得苦

如同巨嬰

管人不夠。

他還要管一群人,管集體。

比如,之前就公開炮轟過金像獎。

不專業、不公平、太感性……毛病一大把。

說到這,你是不是終於理解。

為什麼這位大叔適合上綜藝。

但你可能還是猜不到,為什麼他自己想上綜藝。

他解釋說,上綜藝啊,是為了認識些新演員,和被新演員認識。

Sir幫你翻譯一下,好像是這意思……

我覺得有些新人,欠我修理,嗯。

真不是閒著沒事做,而是現狀令他痛心——

內地新生代演員層出不窮,「通貨膨脹」。

香港呢,青黃不接,斷層了……

內地既然勢頭這麼好,他覺得自己「被需要」了——這麼多新人,卻欠缺老傢伙的金玉良言,一個人走歪路不要緊,一群人都走歪路,那中國電影怎麼辦?

看得出,他並不是標準意義的「綜藝咖」。

臺下粉絲的心理,他好像不care;調節氣氛講些段子,他好像反應也沒那麼快(他顯然無法成為大張偉那種人間造梗機)。

但這檔綜藝,他真夠咖位。

他敢說啊,他救市啊。

這個市,是未來的市,也是他在過去幾十年影視圈裡,看到的趨勢。

他老派,心裡太多老規矩。

但怎樣?

彈幕給他的反應,一點都不像在對「老傢伙」。

所以今天的最後。

Sir要為爾冬陞這位老傢伙打call。

為他的臭臉、毒舌打call。

更為他的敢,他的真,打call。

爾冬陞這次出圈上綜藝,其實不叫出圈。

他不就是在圈內啊。

在這個綜藝混淆影視,商品混淆作品,廣告混淆媒體,網紅混淆演員的娛樂大一統年代。

人們紛紛暗通款曲,走的路實在太「寬」。

所以我們怎麼能怪爾冬陞管得寬?

未來潮流的走勢有點亂,他就是來捋一捋。

需要捋,歡迎捋,使勁捋。

而新人與偶像們。

受得起的,有未來。

受不起的,你走起。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海邊的卡夫卡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爽,老戲骨忍的氣這下吐出來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領航|鄒城這支「管得寬」服務隊,管得還「真寬」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王媛 卞祥勳 通訊員 王濤 程明明)在鄒城市鋼山街道燕京社區齊魯時代花園小區,活躍著一支平均年齡68歲的「管得寬」黨員志願服務隊,他們積極參與社區治安巡邏、文明勸導、衛生清理、糾紛調解等工作,服務社區群眾。上午8點左右,「管得寬」志願服務隊準時來到燕京社區齊魯時代花園小區,分配任務後開始一天的工作。
  • 人生的路走窄路還是走寬路
    為了能走的更遠一點,人們嘗試了種種辦法。有些人也願意為此花許多精力、許多金錢投入進去。但是,我們冷靜想一想,又能延長多久呢?而且也未必就能延長。任何人的方法,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但是,神已經為人類預備了另外一輛通過永生的列車,唯有趁著還活著的時候,儘早轉乘這趟列車,才是治標治本的唯一方法。
  • 感動北疆·最美警察||淡瑞卿:「管得寬」所長
    感動北疆·最美警察||淡瑞卿:「管得寬」所長 2020-11-29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寬一寸,路寬一丈
    心胸寬了,眼前皆是風景;心若小了,滿目皆是荒涼。02眼寬,是做人的修養清朝時期,宰相張廷玉家與一位姓葉的侍郎兩家相鄰而居,都要蓋房屋,但為了地皮發生了爭執。03心寬一寸,眼寬一尺,路寬一丈有句話這樣說:「天稱其高,以無不覆;地稱其廣,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河稱其大者,以無不容。」
  • 致富路,越走越寬
    改善生態,發展產業,貴州畢節海雀村——  致富路,越走越寬  高原、高山、高寒,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一度被認為不適宜人類生存。地是種到了山尖尖,但卻廣種薄收:一個村民組50餘人挖一天土豆,兩個人一次全抬走。  海雀村老支書文朝榮提出造林: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養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能多打糧。「國家幫我們,我們也要爭氣!」文朝榮的兒子文正友回憶,當一批批救濟糧湧向海雀時,父親坐不住了,開始動員大家上山種樹。
  • 荷蘭弟的戲路越走越寬,似乎也離奧斯卡影帝越來越遠了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荷蘭弟現在的戲路越走越寬了,了解他的影迷們,似乎已經找不到他「沒有出演過」的角色類型。荷蘭弟現在也只有23歲,這些不同角色的嘗試,讓他的演藝生涯充滿期待。然而有一個問題,也在好萊塢論壇中再度被提起:荷蘭弟的戲路越走越寬,似乎也離奧斯卡影帝越來越遠了。
  • 紮根基層23年「管得最寬」的所長——淡瑞卿
    一個默默無聞的鄉鎮派出所打造成了聞名全市的「楓橋式派出所」,淡瑞卿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是「管得最寬」的所長。「熱愛腳下土地,揚起奮進之帆。」從警23年,淡瑞卿從警初心就是做一個有情懷、有血性、有正氣、有風骨、有擔當的人民警察。
  • 大路寬了,管網通了,小區更靚了
    竹苑小區道路寬了11月16日,記者走進竹苑小區。作為葛洲壩城區三供一業改造啟動較早的小區,這裡的面貌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居民謝虹說,現在路好走了,小區道路刷黑了。一進小區就舒心。下水道原來經常堵,經常險象環生,現在不堵了,生活也安心了。
  • 《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心有多寬,路有多好走
    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好走,心是打開胸懷迎接外界的大門。道德經裡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意思是說,名譽和生命相比你覺得哪個更值得你去珍惜?財富和生命你覺得哪個更重要?得到名利和失去生命哪個更有害?
  • 西安有條城市森林大道,中間的綠化寬百米,你見到過這麼寬的路嗎
    西安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都,這座城市比較大氣,西安在城市建設上與其他城市沒有什麼不同,但有全國最寬闊的城市道路之一,北京的長安街、深圳的深南大道、成都的天府路那麼有名,但與道路景觀和寬度相比,今天說的是西安有城市森林大道。
  • 嚴店鄉:脫貧路兒寬 百姓笑開顏
    嚴店鄉:脫貧路兒寬 百姓笑開顏 2020-04-17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查理·芒格震撼演講:走正道,路越走越寬
    我太姥爺說,他趕上了好時候,一輩子活到90歲,老天能給他幾個大機會。他這一生幸福長壽,主要是老天給他的那幾個機會來臨時,他抓住了。每年夏天,當孫子輩的孩子們圍繞在他膝下時,我太姥爺總是一遍一遍地講這個故事。我媽媽對錢不感興趣,但是她記住了我太姥爺講的故事,並且講給了我聽。我和我媽媽不一樣,我知道我太姥爺做得對。
  • 十條段子:管得寬公司,瞎操心辦公室
    他打得過兩隻狼? 媽媽指著孩子爸爸:你看看你爸那身肉,別說兩隻狼,就是三隻也能餵飽!3老公在外地工作,一般一個月左右回來一趟,趁著周末待個3天左右,這天回來,我和婆婆在問他啥時候回去上班,老公淡淡的說周一或周二,豆寶聽到瞬間激動的喊:真的麼?說話算話啊。我們都石化了,說好的小情人呢?說好的不捨得呢?
  • 窄巷子寬巷子,身處其中,人生路窄也路寬
    人真是一個奇怪的生物,在工作的時候會想著太累太煩了,要出去轉轉,於是拼命攢出假期,好不容易等出去旅遊了呢,到後面幾天又會想家,尤其是超過10來天以上的旅行,上次去美國,到第八天的時候人特別疲累,特別想家,後面真的不想玩了,就想趕快回國了。所以,打那以後,出去旅行,安排行程基本上控制在七八天內,這個可能跟一個人的生理或心理周期變化都有關係。
  • 心寬的女人,註定「好命」
    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要用心去做;他人的事情,你管不著,也無需操心;老天的事情,你更是幹涉不了。深表贊同。很多人覺得活得累,其實是自己得太多,在乎太多,計較太多。03《論語》有言「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心無物,天地寬。
  • 鄭州撤掉道路隔擋建花壇 市民:原本不寬的路更窄了
    近日,有鄭州市民發現桐柏路中間圍擋,還以為是要開挖整修路面,誰知是在道路的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中間增加了一個一米寬的花壇,裡面還種上了綠植。細心的市民能發現,近期在鄭州市區內,有很多條道路都都撤掉了中間隔離欄,在道路中間增加了隔離花壇。
  • 至少要幾米寬的路,小車才能掉頭?
    小車需要幾米寬的路才能調頭?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小車的對角線長度、前後輪的輪距,以及道路兩邊是否有障礙物等情況綜合判斷。 因為調頭的時候,總有一個時間點,車子是斜著的,調頭要預留空間,實際需要的距離是更寬一點的。 按照國家頒布的相關標準,城市道路每車道寬度為3.5米,幹線公路(包括高速公路)每車道寬為3.75米。在此道路上調頭,至少需要1.5—2個車道的寬度,即6米以上為好。
  • 婆婆管得寬,她應該怎麼辦
    像這種小事,多得很,燕子懶得跟婆婆較真,嘮叨是老人的通病,自己心裡有數就好。可是下面這件事就讓燕子哭笑不得了。女兒斷奶後,晚上跟著婆婆睡,小兩口好不容易有個二人世界,親熱的時候動靜有點鬧大了,被婆婆聽見了,她老人家竟然敲門,說時候不早了,早點休息吧!
  • 老人言:在三十歲前明白這個道理,路才能越走越寬,收穫無悔人生
    井水都是挖得越深越清澈,別人不理解的事,不要管他閒言碎語,用行動和事實證明給他看,不要被別人的觀點左右。法國著名的作家福樓拜,在創作後來對文壇影響至深的巨作《包法利夫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成功的。在福樓拜向出版社第一次送稿的時候,因為作品中有大量的細節描寫,反而減淡了作品本身故事的意味,被出版商退稿。
  • 查理·芒格2019震撼演講:走正道,路越走越寬
    這家投資公司的人能覺得這樣的點子行得通,是因為他們接受的教育太次了。他們滿懷信心地付諸行動,結果毫無懸念地一敗塗地。他們又試了一次,一敗塗地。他們試了第三次,仍然失敗。幾百年前,鍊金術士幻想把鉛變成金子。鍊金術士想得很美,他們覺得買來大量的鉛,施一下魔法,把鉛變成金子,就發大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