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生活中常常會遇事猶豫,心裡明明有很想去做的事情,卻一直畏首畏尾。要麼害怕做了這件事會打亂現有的生活;要麼覺得這件事不會成功,對自己沒有信心就選擇放在一旁,但心裡又老是想著;要麼就是自己已經打算去做了,周圍人七嘴八舌一議論,又打了退堂鼓。
就這麼一直猶猶豫豫、瞻前顧後,不僅想做的事沒做,自己手頭上的事情也沒有做好,在垂垂暮年時,回憶起自己的一生,感嘆一事無成。所以最好在我們三十歲之前可以明白這個老人常說的道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擺,理越明
當我們有心中認為是正確的事,想幹那就甩開膀子去幹,不要猶豫不決,也不要因為暫時沒看到成功的希望就選擇放棄。井水都是挖得越深越清澈,別人不理解的事,不要管他閒言碎語,用行動和事實證明給他看,不要被別人的觀點左右。
法國著名的作家福樓拜,在創作後來對文壇影響至深的巨作《包法利夫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成功的。在福樓拜向出版社第一次送稿的時候,因為作品中有大量的細節描寫,反而減淡了作品本身故事的意味,被出版商退稿。福樓拜雖然很傷心,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在認真地審視了作品後,發現小說中確實有很多細節是多餘的,於是拿起筆重新修改。要知道一部大作修改起來是相當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
修好後,福樓拜有將其投給了出版商,但是仍然接到了退稿。編輯們在認真審讀後覺得雖然比之前有進步,但是在藝術上並不成熟。接到退稿,福樓拜在短暫的灰心後,又認真地審讀了作品,發現故事確實還不夠圓潤,於是又繼續挑燈夜戰。
這次修改好後,福樓拜將作品送到出版社後,果然令編輯們眼前一亮。但是有幾位資深編輯,仍然建議他繼續修改,他們認為這部作品可以有更高的藝術水平,現在雖然有大作風範,但還不夠成熟,這部作品完全可以成為一部偉大的作品,震驚整個文壇。
福樓拜猶豫了一下,畢竟修改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最終,福樓拜也認為編輯們說的是對的,於是這位作家房間的燈又一次亮了起來,這一次他對於細節,描寫得更加藝術化,人物的形象也刻畫的更加立體、生動,在修完後,他再次走向出版社。在途中他不斷地思索著,在離出版社只有幾百米的距離時,他卻折返了。因為他發現這部作品的水品雖然現在已經遠遠超出了之前,但是還不夠完美,他認真反思了自己細節描寫豐富的寫作風格,並以此建立了自己的藝術特色,再次增減修改後,整個作品細緻而不繁瑣,故事行雲流水。送到出版社後,編輯們欣喜若狂。就此一部偉大的作品誕生了。
《包法利夫人》的出版過程中,福樓拜幾易其稿,若是在任何一次被退稿後,選擇了放棄,那麼就不會有後來他的成就和名譽。
所以當我們認定了一件事情,可以稱其為信念的事情,在心裡已經深思熟慮過,認為是正確的,那麼就不要猶豫退縮,想做就去做,趁著自己還有時間,堅持就是勝利。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讓我們謹記老人的教誨,戒除浮躁,多一點定力,認定了一件事情就放心大膽地去做,不要害怕得失成敗,你會發現路是越走越寬,越走越順的。當然也有前提,那就是你所走的方向是正確的。
只有拼盡全力地做了,才不會後悔。《老人言》這本書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值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