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與朋友在古玩城閒逛。
朋友對一串崖柏珠子很感興趣,拿在手上仔細盤玩,卻發現並不是賣家所說的太行崖柏。
為此,跟賣家起了爭執。
朋友說:「此串香味濃鬱,還有點悶人,而太行崖柏是淡淡的柏樹香。」
賣主固執己見,朋友又性子剛烈,當即以手上的新手機做賭注。
賣家也不示弱,說他要用一根中指做賭注,並問朋友敢不敢賭一把。
我在一邊暗暗替朋友捏了一把汗,這是要往死裡鬥嗎。
於是笑著對朋友說:「都幾十歲的人了,消消氣,別鑽牛角尖,他說是就是吧,你輸了僅僅是一個手機,而他輸了就是一場血案,何不一笑泯恩仇?」
正如俗話說:大智者必謙和,大智者必寬容。
寬容,是一種智慧,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長;對位高者不嫉妒,對位低者不藐視。熱心舉賢,甘做人梯。
01容言
弘一大師說:「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
人這一輩子,無非是被人說說然後又說說別人。背後遭人指指點點時,與其和他爭論,不如寬容他。
一念計較,處處都是雞飛狗跳;一念放下,時時都是萬般自在。
朋友剛做部門經理的時候。一位曾經共事的老員工當著他的面說:「你小子,來公司比我時間短,還毫無建樹,也配當經理嗎?」
朋友假裝沒有聽見,大步走了過去。
其他同事為他憤憤不平,準備結伴上去找他理論。朋友急忙阻止了他們。說道:「你被瘋狗咬了一口,難道要咬回來嗎?如果以情緒代替理智,讓怒火主導行為,以牙還牙,睚眥必報,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明代學者薛楦說:「讓步是一種喜悅,被別人寬容是一種幸福。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退一步海闊天空。
不計較,不刻薄,不偏激,不任性。其實就是寬容,它有助於我們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融洽,有助於個體身心更健康,更能增加自身的素質修養。
人一輩子,難免不會被人說三道四,有讚美,肯定也有詆毀。
如果我們只接受好的一面,會在讚譽聲中讓失自己,稍有一點批評就會大為光火,難有進步。
如果我們只接受別人的批評詆毀,會喪失自信心,陷入極度自卑中無法自拔,遇事不敢面對,最後自暴自棄。
所以,對他人的言論,最明智的做法當是寬容大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02容事
一個人能容多大的事,就能成就多大的事。
寬容有多大,擁有就有多大。
容不下事的人,遇到事情,會斤斤計較,痛苦不堪;
容得下事的人,遇到事情,會一笑而之,好事盈門。
學會寬容,才能活得更自在、更輕鬆。
老王是一位資深驢友,一次和驢友結伴騎行去西川,一路上兩個人相互照顧。
有一天,他們在翻越一座大山時,老王的自行車剎車失去制動控制,眼看就要衝下山崖,驢友奮力追趕,終於在崖邊一個急剎,用跌倒的身體擋住了下滑的老王。
老王於是在附近的一塊大石頭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好哥們捨命一博,救了老王一命。
他們繼續前行。兩天後,他們來到雪山山頂,兩人為扎帳篷在山頂欣賞雪景還是山窩背風一事吵了起來,一氣之下,驢友把老王的帳篷扔下山崖。
老王跑到雪地上寫了幾個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好哥們欠我一頂帳篷。
同行的驢友見了,好奇地問老王:「你為什麼把好朋友救你的事刻在石頭上,而把他扔你帳篷的事寫在雪地上?」
老王說:「好朋友救我的事,那是一輩子感恩的事,所以要刻在石頭上,想讓更多的人知道;至於扔帳篷的事,我會隨著雪的融化而忘的一乾二淨。」
容人一事,你的內心就輕鬆一分。
寬容者讓別人心歡,自己也快樂;刻薄者讓別人痛苦,自己也難受。
生活就是問題疊著問題,然後不斷解決問題。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用寬容積極的心態坦然面對所有的事情,從中抽絲剝繭,記住別人對你好的事,忘記別人對你不好的事,騰空內心,擁抱世界。
一個人的胸懷能容得下別人多少事,就能贏得多少人。
03容人
子貢問孔子:「老師,有沒有哪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
孔子說的「恕」,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寬容。寬容二字是我們這一生為人處世的準則。
人的心只有拳頭那麼大小。
心寬了,可以裝下整個紅塵;心小了,連一根頭髮絲也容不下。
在我作文課上,有一個孩子非常活躍,喜歡插科打諢,如果換著是一個嚴肅的老師,肯定很厭煩,甚至列為壞孩子一類。
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我才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幽默風趣的一面,這其實是一個放鬆內心的過程,輕鬆的狀態下孩子們聽課更有興趣,更有利於學習。
從今天上交的作業來看,進步很大,是用心在做。而不像剛進班那段時間,敷衍了事。
我想到生活中很多父母,很多老師,遇上孩子頑皮的時候,大多數選擇惡語相向,鎮壓下去,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的。
此時我們應該多一些寬容和包容,順勢引導,讓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堅持下去,學有所成。
如果每位家長,每位老師都這樣做,每個孩子都會成為很多領域的人才,社會不就和諧了嗎?家庭不就幸福了嗎?
容人的境界要比「理解」高得多,容人是在喚醒、激勵、欣賞、肯定。我們在寬恕別人的時候,也是取得別人的尊重。
容人,它是一種善行,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美德。
正如荀子言: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
懂得容人,才不會讓自己成為自私、小氣、虛偽、嫉妒的人,從而成為一個有涵養的雅人。
04卷尾語:
幸福其實就是一種心境,很多人之所以感覺不到幸福,乃在於他們沒有一顆寬容之心。
懂得寬容,幸福就在一念之間。
容言,接受他人評價,成就涵養君子;
容事,忘記傷感之事;內心清明祥和;
容人,懂得寬以待人,道路越走越寬。
作者:鄒謇
編輯:姚璐
鄒謇,男,78年生,祖籍四川渠縣,現居重慶。曾供職於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現為《山城夜話》主筆,多家網絡平臺籤約作家。擅長水墨,喜歡草木。著有散文集《淡淡的槐花香》,長篇連載小說《冥圖》,《太醫令》,《書記孫大壯》,《我們的青春拐角》,《春野小村長》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