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顆魔芋十斤糧,十畝魔芋一棟房」。這是霑益區菱角鄉魔芋種植戶之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話,魔芋已成為當地的一項綠色、朝陽、脫貧產業。
隨著疫情防控風險等級降低,各地與時間賽跑,搶抓時節抓好春耕備耕,打好春耕生產保衛戰,千方百計減小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全力促豐產保增收。此時是魔芋種植的黃金時機,為確保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兩不誤兩促進,菱角鄉科學布局農業產業結構,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長短結合,把魔芋作為特色脫貧產業來抓,農技人員劃片包幹,深入田間地頭做好春季農業生產技術指導。
「要精選優良種子,一定要種肥隔離,種芋擺放傾斜45度,大小魔芋分級種植;施肥主要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一畝地需要農家肥1噸左右,化肥以高鉀複合肥為主,一畝40公斤;把魔芋種子種下去後,需要蓋松毛或玉米稈、稻草,為魔芋保水、保溼,還能起到增肥和防止雜草的作用,還要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菱角鄉農技人員在魔芋種植基地,分別從種芋選擇、整地、種植、病蟲害防控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示範操作。
在菱角鄉田間地頭,農戶們忙著整地理墒、開溝、起壟、施肥、播種……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常年外出務工的村民沒有出門,在家搞好魔芋產業,按照技術指導,進行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種植,種好這個『金疙瘩』,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菱角鄉種植大戶杜紹德幹勁十足地說,「我種魔芋十二年了,自2008年就開始種植,前幾年價格不高,種植規模也小,近年來價格一直在漲,今年租了470畝種植魔芋,一畝魔芋產值2萬元左右,目前市場供不應求,種得出來就銷得出去,一畝除去8000元成本,收入也很可觀,比種植其他作物划算多了!」
隨著人們保健養生意識的增強以及科學技術發展,魔芋在飲食、醫療和建築等方面的需要日漸凸顯,國內外市場需求也一再攀升,鮮芋原料供不應求。
今年,霑益區菱角鄉種植魔芋6400畝,按照畝產量3.5噸,均價6.5元每公斤,畝產值2.275萬元,預計將實現產值14560萬元,魔芋產業已成為霑益區菱角鄉群眾脫貧增收的富民產業。
趙定芝鄧成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