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6日下午3點,吞噬 ——黃戈油畫展在798虹牆畫廊開幕,本次展覽由著名青年策展人段君博士擔任,展覽共計展出黃戈新近創作的油畫作品三十餘幅,同時也是距5年前在虹牆畫廊個展後的全新亮相。
展覽現場嘉賓合影
在談到本次展覽主題「吞噬」時,策展人段君博士表示黃戈始終關注社會隱形卻又實際的社會問題,如何顯現和挖掘我們的存在和肉身及我們社會個體這種被社會直接作用的行為和力量,我把該力量的施展過程稱之為「吞噬」。這次《吞噬》展覽裡的作品,黃戈繪製的場景都是毫無個性的,而且由於都是現實中的場景,它們往往給人以似曾相似的感覺。同時,黃戈在畫中統一使用的冷漠色彩,更是強化了場景的個性全無,色彩的冷漠帶來場景的冷漠,它們均屬於漂泊無根的狀態,畫面頗具心理效應。關於冷漠的色彩或安靜的灰色調,黃戈自己曾談起:「每個人擅長的東西都不一樣,也許有的人畫面內容很豐富,有的人畫面色彩很鮮豔,有的人畫面視覺效果很具張力,也許這些都不是我擅長的,我能做的就是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不願意讓畫面再重複出現同一形象,所以新的畫幾乎每一張畫都是不一樣的,看起來都貌似毫無關聯,唯一看起來還有點相似的就是那安靜的灰色調。」從黃戈以往的作品來看,他也能畫出色彩鮮豔的畫面,但他的鮮豔不是那種過於浮淺的鮮豔,其鮮豔裡總帶有一種沉著或深重。黃戈自己意識到,鮮豔對他來說,總是有些勉強。問題在於他為什麼選擇灰色調,策展人段君認為核心在於對社會中存在的卻不可見的吞噬力量之展現。
黃戈展出作品
藝術家塔皮埃斯曾說過,一件作品之所以有價值,其一它集中代表了在社會看來是對現實的一種徵服,其二這種徵服又體現了一種形式。黃戈的上一次展覽——2015年的個展,策展人段君提出主題「仿真景觀」,「仿真」不是對現實場所的再現,而是與現實極其相似的替代景觀,黃戈2015年前後的畫作創造的場景或景觀具有「仿真」的特性,既能喚起對現實世界的想像,又能夠保留作為獨立世界的自足性。而2020年《吞噬》的展覽,則聚焦於現實世界,減弱「仿真」的虛構隱喻,這也許和他近年對現實社會更加深刻的體會和認識有所關聯。在藝術家黃戈看來,「藝術及藝術家的價值在於精神上的獨立,道德良知與責任感,在於敏感地觸及社會問題的神經末梢,並用個人的視覺語言方式提供一份視覺方案,這是我對藝術的態度。"
新調整後虹牆畫廊展廳
據悉,本次展覽將截止至11月25日。
關於亞洲藝術雜誌
《Asia Art》由亞洲藝術基金會主辦,亞洲藝術文獻出版社聯合出版。它將以良好的媒體經驗,專業素養與人際關係加速當代藝術發展步伐,並引起藝術界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讓更多的藝術愛好者可以在第一時間瞭解亞洲藝術發展的新動向;強調優秀藝術家、策展人與評論家的發展潛力,實現學術研究與市場研究並行,重視媒體化與時效性,打造亞洲當代藝術的新的傳播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