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工人意外發現二戰德軍步槍,實為現代步槍開山之作

2020-12-19 老特有話說

前些日子,波蘭的社交網站上出現了一段引人注目的消息,波蘭一個此建築工人在一個棟即將拆遷的房屋的閣樓裡發現了一支用油布包裹二戰時期德軍使用的STG-44突擊步槍,在波蘭警方趕到現場後又在閣樓中發現了另外一個油布包裹的STG-44的兩個彈匣和子彈,警察們檢查槍械時拉動槍栓,驚奇地發現其槍機仍然可以正常運作,看來德國人的工藝和油布的確可靠。

STG-44突擊步槍,對輕武器稍有了解的朋友們一定都久聞其大名,在國內不少媒體的報導中,都把STG-44稱之為世界上第一款突擊步槍,嚴格上來講,這種說法沒有錯誤,因為在此之前,並沒有所謂「突擊步槍」這樣的名稱,而STG-44之所以被如此稱呼,是由當年希特勒對於其的命名衍生而來的,當年希特勒在了解到這種步槍後對其相當喜愛,並且由於其自動射擊能力而將其命名為Sturmgewehr44,「Sturmgewehr」,德語翻譯過來是「暴風雨式的步槍」德語中的「Sturm」翻譯為「暴風雨」,軍事術語則引申為「衝擊」、「突擊」,「突擊步槍」一名即由此誕生。

事實上,STG-44作為第一把將中口徑中間威力彈藥、手槍握把、自動射擊能力和快慢機結合起來的步槍,的確可以稱之為現在步槍的鼻祖,可以看到戰後發展的新一代自動步槍無一不是以此為標杆來進行設計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將這些技術特點結合,其原因是戰爭形態發生了變換,此時的戰爭已經從一戰期間相對靜態的陣地戰轉變為大量的城市攻防戰與野外運動作戰,而衝鋒鎗與使用全威力步槍彈的栓動步槍要麼三四百米開外的野戰只能幹瞪眼,要麼是需要大量火力投射量的城市戰中射速不足,並且沒有瞄準具,栓動步槍即使射程再打也難以命中四百米外的人體目標,那麼一把射程在三四百米、有自動射擊能力並且單兵但要攜帶量較大,能兼顧城市與野戰槍械需求就顯現了出來(其實在一戰末期即有需求)。

武器的研發是以需求為導向的,而以上文自動火力、中距離交戰並且可以滿足一定彈藥攜帶量的標準的話,在STG-44之前已經先後出現了俄國的費德洛夫 M1916與法國的利貝羅勒 1918,此二者分別使用了6.5×50mmSR彈藥和8×35mm彈藥,均符合中間交戰距離、自動火力與較大的單兵彈藥攜帶量的要求。

另外,雖說STG-44對後世輕武器影響很大,但是其與AK系列步槍絲毫沒有血緣關係,AK是一個u型機匣容納一切,後面槍託就是一塊木頭,而STG-44是上下機匣,復進簧伸進槍託,反倒是和STG-44長得一點也不像的AR系列步槍參考了STG-44不設設計特點。

在整整一代輕武器發展潮流之後,由於單兵護甲的日益普及和強大的防護性能,只能滿足中近距離交戰的小口徑和中口徑中間威力彈藥其動能已不足以帶來自購的殺傷力,今天的單兵武器似乎又向著中口徑全威力彈藥的的方向去發展了,在德國的STG-44開創一代先河後,如今德國的西格紹爾公司新一代單兵武器又變成了中口徑全威力彈,歷史的車輪似乎又要回到八十年前了。

相關焦點

  • 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二戰德軍大量使用,你認識嗎?
    導語:還記得二戰這把步槍嗎?毛瑟98K,二戰德軍大量使用眾所周知,中國是個禁槍國家,具有殺傷力的槍械都不能流通,連槍口動能大於2焦耳的仿真槍都屬於非法。除了國家合法部門使用外,任何人持有槍械都是違法。雖然這樣一來人們不能碰槍,但戰爭題材的電影多少都看過,也能分辨得出哪種槍是最好,今天我們來認識下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步槍。1811年7月31日,在德國黑森林的一個小鎮裡,一間皇家兵工廠正在建立,並在第二年開始運作,僱用了133個工人,專門為普魯士軍隊生產武器。
  • 二戰期間納粹步兵裝甲殺手的開山之作,PZB38反坦克步槍!
    反坦克步槍是專門用來射擊裝甲目標的槍械,這種步槍從坦克剛出現的時候也同時投入到戰場。在二戰前期,這種武器可以說是發揮了其作用,成為對付坦克的利器!而德國的PZB38反坦克步槍作為自1933年納粹黨上臺的那一年後裝備的首款反坦克槍,可謂二戰期間納粹步兵配備的裝甲殺手的開山之作!
  • 二戰經典之作98k,德軍制式步槍惹人喜愛
    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納粹黨完全控制了德國,這時候希特勒的狼子野心開始逐漸顯現,他開始重整軍備,而這也就意味著德軍士兵需要一種新型的步槍,因此德國在Kar.98b步槍的基礎上,結合了標準型毛瑟步槍的一些突出特點,生產出了著名的98k步槍,這種步槍也成為了二戰時期德軍的主力步槍。
  • 二戰德軍發現步槍威力過剩,發明中間型威力彈藥,首開突擊步槍先河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研製的StG44突擊步槍,是槍械王國的一次革命,是現代步兵史上劃時代的成就之一。它是首先使用了短藥筒的中間型威力槍彈並大規模裝備的自動步槍,首開了突擊步槍之先河。
  • 二戰蘇聯這種步槍受德軍瘋狂追捧,敢和MG42機槍對射毫不示弱
    SVT步槍以它的尺寸來說是非常的輕,例如SVT-40比莫辛-納甘1891-30長了約5釐米,但重量卻輕了近半公斤。雖然發射的槍彈相同,但SVT的後坐力卻比莫辛-納甘要低,射擊精度也很接近莫辛-納甘,而莫辛納甘是二戰中精度非常優秀的一種栓動步槍,可見SVT的精度多麼的好。
  • 二戰波蘭Wz.35反坦克步槍
    波蘭的輕武器在歐洲諸多二戰參戰國裡一直沒啥存在感,這也難怪。畢竟他們的武器幾乎全是幾乎德國、蘇聯、美國的山寨版,今天要聊的Wz.35反坦克步槍也一樣。槍方面很好解決,由於Wz.98的毛瑟槍機非常堅固,在一戰時期,德國人就可以直接將其放大,改造成13.2mm的反坦克步槍,波蘭直接撿現成的照抄德國邏輯就行。1935年,反坦克步槍問世,波蘭軍方將其命名為wz.35。
  • StG-44突擊步槍:二戰德軍制式裝備,戰後中間威力步槍的鼻祖
    二戰時期,德國陸軍的步兵槍械,門類非常齊全,裝備品種也極為豐富,8發彈匣手槍、5發彈倉手動步槍、10發彈匣半自動步槍、30發彈匣自動步槍、32發彈匣衝鋒鎗、50發彈鼓或300發彈鏈供彈的輕重機槍等均有裝備。
  • 風暴突擊StG44步槍,德國二戰的神器,中間威力步槍的鼻祖
    在猛烈的撞擊地面後,費爾德曼意外的發現自己居然還活著;此時,他只有一支柯爾特M1911手槍和一把匕首,獨自一人站在法國的大地上發抖,迎接他的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黑夜。黎明時分,費爾德曼中士發現了一名德國士兵的屍體,最奇怪的是屍體上還擺著一支他從未見過的步槍,步槍下面還有4個從未使用過的30發備用彈匣。
  • 聯邦德國的步槍之路,戰後德軍制式步槍發展史
    開篇丟圖,上邊這張圖從下至上是聯邦德國(西德)在二戰結束之後軍用制式步槍的發展路徑。很多小夥伴都對德國人二戰時候的槍械了解不少,但對戰後德國的步槍發展不那麼感興趣,這篇狗子和大家聊聊戰後的德國步槍簡史,相信大家看完後會有一定了解。二戰結束之後,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該槍斃的槍斃,該解散的解散,德國也被英美法蘇四國駐軍佔了。
  • 簡單捋捋從從二戰到現代,美軍手中步槍的幾個換裝節點
    對比德軍二戰早期步兵班↑但BAR這種不能戰地換槍管,且只有20發彈匣的自動步槍和德軍二戰早期的MG34通用機槍比起來在火力持續性上差太遠。但半自動步槍的火力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機槍上的劣勢。很多人會想,美軍的確高瞻遠矚,那麼早的就將半自動武器全數發配到班。
  • 二戰北非戰役義大利一言難盡的卡爾卡諾M1891式步槍
    說到二戰時期希特勒的第二盟友義大利,可以說把希特勒坑到家了,義大利在二戰其實並非是弱國而是歐洲五大強國之一,義大利當時在歐洲海軍實力可是僅次英國強大海軍的存在,但義大利二戰的利益並不在大西洋而是在地中海地區,所以說到義大利海軍對德國的援助也僅僅在地中海而已,北非戰役期間,德軍海軍和兵力的海上運輸基本依靠的是義大利海軍保護的屏障
  • 二戰德軍步兵班裝備,火力有多強大,能否壓制日軍
    【話說軍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軍工科技領域中,德軍的發展應該是非常超前,現代飛彈、制飛彈藥、坦克等「科技樹」,實際上都是德軍點開的,簡單的說,二戰後蘇軍發展的反坦克飛彈,其實就是源於德軍的技術,美軍更是吸收了大量德軍的技術人員,那二戰中,德軍的基礎步兵班裝備,很強大麼?
  • 二戰英國軍隊主力步槍,採用無煙發射槍彈藥,曾超越德軍數倍
    英國是近現代歷史上最早崛起的現代強國,熱兵器取代冷兵器,英國就是最大的推動力量。而且,英國之所以能成為近現代歷史上的日不落大帝國,現代熱兵器的大量應用也是最主要原因。受此影響,在熱兵器發展方面,至少在初期,英國也是最積極、成果最大的國家之一。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由於熱兵器的大量普及應用,英國成為擁有最多殖民地的日不落大帝國,也正是由於遍及世界的廣大殖民地,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被新崛起的美國、德國超越。
  • 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步槍,還有幾個人認識它?
    導語: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步槍,還有幾個人認識它?毛瑟98K是由1867年德國毛瑟兩兄弟使用旋轉後拉式槍機設計的,他們所設計的槍機安全、簡單、堅固和可靠,而此後的槍械設計都是跟著毛瑟兩兄弟的思路來的,在二戰期間德軍大量裝備著98K,使得德軍在歐洲戰場上所向披靡,堪稱是步槍的巔峰之作。後來對毛瑟步槍的改進不斷的完善,改進了雙排彈倉供彈,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來。
  • 20世紀經典步槍之栓動步槍
    Kar.98k毛瑟步槍由Gew.98式步槍改進而來,重量約為4公斤,有效射程800米,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軍隊裝備的制式步槍。從1935年開始服役,直到二戰結束前都是納粹德軍的制式步槍。是二戰期間產量最多的輕武器之一;也是吃雞的重要裝備哦~~哈哈
  • 《狂怒》坦克車長最鍾情德軍突擊步槍
    大家都看過的片子-護車五金剛說到近些年來的戰爭巨製,尤其是罕見的二戰坦克飛機大炮的題材,那《狂怒》一定要有名字。尤其是對於全球軍事愛好者們來說,看著就是過癮,老套的商業電影情節和「英雄主義」的戰火硝煙,裝甲坦克,男性荷爾蒙爆棚的陽剛之氣,讓這部電影成為了絕對的在家無聊之餘的經典下飯大片。
  • 二戰時期,各國的那些反坦克步槍盤點
    這時候總會想來一桿反坦克步槍,一髮帶走車裡的小盆友,所以這期盤一下二戰時期的一些黑長粗~二戰最好用且有效的反坦克步槍是老毛子的PTRD-41,這是一種結構簡單,威力粗暴的單發栓動反坦克步槍毛子家還有一款PTRS-41五發半自動反坦克步槍,但半自動的較重,而且經常卡彈,因此不怎麼受歡迎。
  • 強者對決:Kar98k步槍和M1加蘭德步槍,戰爭雙雄,誰才是步槍之王
    在戰爭時期誕生出了很多經典的武器,美國的M1加蘭德就是其中之一;在西歐、義大利、北非戰場上,美國的M1加蘭德和德國的Kar 98k步槍就經過了多次戰鬥。M1加蘭德和98k步槍都是名震海內外的武器,同時也是德美雙方的主要制式步槍,所以二戰步兵的交鋒其實也就是98k和M1加蘭德之間的較量。
  • 二戰中的德國輕武器之殤,德軍在輕武器上是如何落人一籌的?
    而二戰中的各國也是盡全力給自家士兵提供優質的輕武器,好讓士兵們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戰鬥力。然而,其中德國可能是一個例外,雖然德國有不少好的輕武器,可結果卻是德軍高層一頓神操作之後,士兵們就只能在輕武器方面怨聲載道了。那麼德軍到底都做了些什麼,才會出現如此結果呢?
  • 肉體與鋼鐵的碰撞,詳解二戰德軍反坦克手段的初期發展
    在二戰剛爆發的時候,相比於其他國家,德軍的反坦克手段是最強的。這主要是因為在一戰的時候,只有德軍面臨了坦克的威脅,所以在一戰結束後,德軍要比其他國家更加注重反坦克的能力;雖然其他國家的軍隊也在反坦克上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是相比來說在二戰初期的時候他們還要比德軍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