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英國軍隊主力步槍,採用無煙發射槍彈藥,曾超越德軍數倍

2020-12-16 騰訊網

(李恩菲爾德步槍是英國二戰主力步槍,該槍型號極為繁雜,圖為1907年定型的主要改進型號,一般稱為NO1型,該槍為了大規模生產需要進行了簡化改進)

英國是近現代歷史上最早崛起的現代強國,熱兵器取代冷兵器,英國就是最大的推動力量。而且,英國之所以能成為近現代歷史上的日不落大帝國,現代熱兵器的大量應用也是最主要原因。受此影響,在熱兵器發展方面,至少在初期,英國也是最積極、成果最大的國家之一。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由於熱兵器的大量普及應用,英國成為擁有最多殖民地的日不落大帝國,也正是由於遍及世界的廣大殖民地,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被新崛起的美國、德國超越。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英國的新技術發展也開始落後美德等國,在武器研發方面,英國也同樣開始落後於新崛起的美德等國。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經濟實力就開始走下坡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原因之一就是新崛起的德國和英國的矛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經濟排名也早已從英國為首轉變為美德英法排列。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雖然也取得了勝利,但是為了這次勝利,英國也付出了很大代價,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實質性加速了英國的衰落。

(二戰東南亞戰場使用的短款李恩菲爾德NO5型,該槍槍口安裝了喇叭口消焰器,1944年定型投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雖然憑藉最早崛起強國的地位,在當時世界仍是首屈一指的政治大國,但是在經濟和軍事實力方面,英國早已開始暮落,在軍事科技發展方面,當時的英國也開始落後。受此影響,英國雖然最終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但是二戰中的英國並沒有太多拿的出手的先進裝備和軍事技術,在輕武器領域更是如此。實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英國國際地位的分水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迅速淪落為二流國家。在近現代歷史上風光了幾百年的日不落大帝國,從此消失。

型號繁雜的李恩菲爾德步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並沒有多少拿的出手的先進武器,在輕武器領域更是如此,在二戰中英國性能還算不錯的步兵主力輕武器主要有三款,即李恩菲爾德步槍、布倫式輕機槍和司登衝鋒鎗。

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是一個定義非常廣泛的步槍型號名稱,李恩菲爾德步槍一般是指由恩菲爾德兵工廠生產的李式槍機步槍,英國在1815年就開始裝備李恩菲爾德步槍,該槍採用英國.303口徑,也就是7.7毫米口徑,李恩菲爾德步槍"英七七"的別稱也來源於此。

(布倫式輕機槍是二戰英國主力機槍,該槍是ZB26捷克式機槍的英國仿製版,英國版使用了弧形30發彈夾)

最初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使用柯達無煙藥,腐蝕性較大,連續射擊二百槍左右就需要更換槍管"。在十九世紀末期,也就是從1888年開始,英國對該型步槍進行了一次較為徹底的改進,該槍彈藥開始使用當時最新的無煙發射藥,恩菲爾德兵工廠也對該槍的膛線進行了改進,1895年,該槍的改進完成,被命名為李恩菲爾德彈夾式步槍,該槍當時開始使用彈夾,真正意義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也是從該改進型開始算起。也有說法將該型號之前的李恩菲爾德步槍稱為李式步槍,實際上該改進型的初期型號也被歸類在李式步槍序列中。

1895年版李恩菲爾德步槍第一次重要的改進就是縮短長度,在布爾戰爭後,英國決定對該槍進行再次改進,最終將該槍的長度從1257毫米縮短到1130毫米,縮短後的李恩菲爾德被稱為李恩菲爾德彈夾式短步槍。該槍以及此後的改進型才是標準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也就是英七七,此槍之前的李恩菲爾德也被稱為李式步槍,以方便區分。

(二戰德軍使用的捷克式輕機槍,原版捷克式採用的是直形20發彈夾)

標準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在1903年投產,在此後經歷多次改進,該系列步槍經歷了英國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標準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採用"旋轉後拉式槍機和盒形可卸式彈匣,後端閉鎖的旋轉後拉式槍機,裝填子彈速度比較快。該槍安裝有固定式盒型雙排容量10發彈匣裝彈,提高了持續火力,是實戰中射速最快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之一,而且具有可靠、槍機行程短、操作方便的優點"。該槍是一款手動式步槍,但是射速卻很高,英七七的高射速在國內也很出名。

標準意義李恩菲爾德步槍經歷多次改進,其中改進幅度較大的就有5次,其中的NO5型,也就是第五次改進,該槍的長度再次縮短。NO5型李恩菲爾德步槍主要是為了適應二戰東南亞戰場的環境,該槍槍管長度被縮短到520毫米。

布倫式輕機槍

英國是最早應用機槍的國家之一,在十九世紀末期馬克沁機槍誕生以後,英國就迅速將其應用於戰爭,英國在當時和祖魯人的戰爭中就用4挺馬克沁機槍屠殺了超過3000祖魯人。在1898年的蘇丹恩圖曼之戰中,就有超過15000人倒在了英國馬克沁機槍陣地前。到了二戰時期,英國又改進出最好的馬克沁機槍,也就是維克斯機槍,該槍同樣為英國贏得二戰發揮了較大作用。

(司登衝鋒鎗是二戰英國主力衝鋒鎗,該槍在二戰生產了超過400萬支,該槍設計極為簡單,仿自德國MP40衝鋒鎗,但是後期又被德國反仿製,該槍也是美國M3衝鋒鎗的原型)

而在維克斯機槍之外,在二戰中英國還使用了另一款機槍,該型機槍對英國的價值更大,對英國贏得二戰也發揮了較大作用,該機槍就是英國仿製的捷克式機槍,布倫式輕機槍。

前文關於美國二戰輕武器的介紹中就已經提過,英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開始應用輕型機槍,也就是劉易斯機槍。劉易斯機槍空槍重11.8千克,算得上典型的輕機槍。但是,在進攻作戰中,劉易斯機槍也表現出較為笨重的一面,受此影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就開始尋求新的輕機槍。1933年,ZB26捷克式輕機槍被英國選中,英國改進之後發展出布倫式輕機槍【也稱為布朗式輕機槍】。1935年,英國將該槍確定為英軍制式裝備,英國還從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獲得了生產權。

捷克式輕機槍是二戰時期性能最可靠的輕機槍之一,該槍廣泛應用於全球各個戰場,很多國家都引進了該型機槍,亞洲的日本也仿製該槍發展出日本的96式機槍。英國布倫式輕機槍和捷克式原型一樣採用了"導氣式工作原理,槍機偏轉式閉鎖方式,即槍機尾端上抬卡入機匣的閉鎖槽實現閉鎖"。該槍彈夾同樣設置在機匣上方,英國的布倫式機槍改用英國7.7*56毫米彈藥,不再使用捷克式20發直形彈夾,改為30發弧形彈夾。

布輪式輕機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英國協國家軍隊的支柱。

(司登衝鋒鎗MKII型安裝了消音器)

司登衝鋒鎗

衝鋒鎗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的德國就率先研發成功並應用了衝鋒鎗。但是,對於衝鋒鎗,英國在當時並不感興趣。到了二戰初期,英國和大英國協國家軍隊仍沒有裝備制式衝鋒鎗。但是,很快,德國的MP40衝鋒鎗就讓英國人見識到厲害。隨後,英國就引進了美國的湯姆遜衝鋒鎗。只是,眾所周知,湯姆遜衝鋒鎗性能雖好,無奈太過精細,美國人都對該槍的複雜程度很是頭疼,再加上該槍使用的美國11.43毫米彈藥帶來的後勤補給問題,英國人就迫切需要一款方便大規模生產的衝鋒鎗。

以戰場繳獲的德國MP40衝鋒鎗為基礎,英國研發出司登衝鋒鎗,該槍"由47個零件組成,結構非常簡單,絕大多數組件是衝壓而成,只有槍機和槍管需要工具機作業。槍託是一根鋼條和一塊鋼板焊接而成,槍身是一根鋼管,透過槍栓槽可以看見裡面的彈簧,它的結構簡單、造價低廉"。雖然該槍由於彈夾和供彈裝置完全照抄德國MP38、存在容易卡殼也容易走火的缺陷,但是整體還是不錯的,該槍使用9*19毫米彈藥,容彈量32發,理論射速每分鐘550發,有效射程200米。司登衝鋒鎗在二戰中生產了超過400萬支,因為造價低廉結構簡單,深受使用者喜愛。

更諷刺的是,在戰爭後期,原材料缺乏的德國居然又反仿製了司登衝鋒鎗,美國的M3衝鋒鎗也以該槍為原型。

相關焦點

  • 二戰德軍發現步槍威力過剩,發明中間型威力彈藥,首開突擊步槍先河
    在這個距離內,當時各國裝備的步槍並不能勝任。 不論德國的毛瑟步槍,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還是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傳統步槍的有效射程都超過600米,標尺射程都在1500米以上,威力過大,遠遠超出實戰的要求。 同時,各國裝備的手拉步槍的射速不高,優秀射手一分鐘也不過只能發射10到12發。這個射速顯然無法對敵人造成足夠的有效的火力壓制。
  • 二戰經典之作98k,德軍制式步槍惹人喜愛
    吃雞遊戲中的很多槍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而在遊戲中有一款被命名為98k的狙擊步槍,在現實生活中實際上真的有這麼一款槍,這就是在二戰時期,德國軍隊廣泛裝備的Kar98k步槍,這款槍比較優秀,人們對他的喜愛度更加高。
  • 二戰中那些知名步槍,最後一把吃雞玩家的最愛
    1886年法國陸軍採用了世界上第一款發射8mm小口徑無煙彈藥步槍M1886貝勒爾步槍,這項舉動引發了世界上對於發射無煙彈藥小口徑步槍的熱潮,當時的沙俄軍隊也不甘落後決定研發新型步槍來代替現役的老式伯丹步槍
  • AK-47突擊步槍:56式槍族、81式步槍,都發射7.62mm短彈
    56式衝鋒鎗,就是當年引進原槍和所有技術圖紙的AK-47突擊(自動)步槍,發射7.62X39mm中間威力步槍彈,但仿製以後的此槍,卻被命名為56式衝鋒鎗。
  • 二戰北非戰役義大利一言難盡的卡爾卡諾M1891式步槍
    說到二戰時期希特勒的第二盟友義大利,可以說把希特勒坑到家了,義大利在二戰其實並非是弱國而是歐洲五大強國之一,義大利當時在歐洲海軍實力可是僅次英國強大海軍的存在,但義大利二戰的利益並不在大西洋而是在地中海地區,所以說到義大利海軍對德國的援助也僅僅在地中海而已,北非戰役期間,德軍海軍和兵力的海上運輸基本依靠的是義大利海軍保護的屏障
  • AK-47突擊步槍:56式槍族、81式步槍,都發射7.62X39mm短彈
    56式衝鋒鎗,就是當年引進原槍和所有技術圖紙的AK-47突擊(自動)步槍,發射7.62X39mm中間威力步槍彈,但仿製以後的此槍,卻被命名為56式衝鋒鎗。此槍,誤導中國軍隊和民眾數十年,直到若干年以後,81式自動步槍裝備我陸軍步兵時,才被重新命名為56式自動步槍,但顯然已經晚矣,人們早就習慣了56式衝鋒鎗,稱56式自動步槍,反倒有許多人不習慣了。
  • 二戰中影響力最大的輕武器TOP10,有實力反駁的嗎?
    從1935年開始服役,直到二戰結束前都是納粹德軍的制式步槍。是二戰期間產量最多的輕武器之一。 結構特點:Kar 98k步槍繼承了98系列毛瑟步槍經典的毛瑟式旋轉後拉槍機,槍機尾部是保險裝置。子彈呈雙排交錯排列的內置式彈倉,使用5發彈夾裝填子彈,子彈通過機匣上方壓入彈倉,也可以單發裝填。
  • 抗戰中國軍隊廣泛使用九種步槍盤點,曾有一款使用超半世紀
    在這種背景下,國民黨當局向德國毛瑟軍工廠訂購了數萬支標準毛瑟步槍,並在隨後取得該款步槍的授權生產,該槍最早在河南鞏縣兵工廠進行仿造,在此過程中受到蔣介石的高度重視,並親自提出了縮短槍身,加長刺刀的改進方案,使得更加適合中國士兵的身體特徵並使用,也因此被命名為「中正式」步槍。
  • 二戰QF 3.7英寸高射炮,英國主力大口徑防空炮
    QF 3.7英寸(94毫米口徑)高射炮是英國在上世紀20年代開始研製,二戰前不久開始服役的大口徑高射炮,是英國在二戰期間主力大口徑防空炮,雖然名氣不如德軍裝備的88毫米高射炮,但無論是性能還是發揮的作用都絲毫不差。
  • 那些曾經出現的二戰經典武器排名-步槍篇,總有一款你聽過的!
    同時這把槍是世界上首批使用短藥筒的中間型威力槍彈並大規模裝備的突擊步槍,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突擊步槍。StG 44突擊步槍採用7.92×33毫米彈藥,這種彈藥被稱為中間型威力槍彈,比當時的德軍7.92×57毫米標準步槍彈更短、更輕,當然有效射程也相應縮短。
  • 德國步兵武器二戰裝備大盤點
    性能數據:1.口徑:9毫米2.槍長:215毫米3.全槍重:1.088千克4.彈匣容彈量:8發Gew43步槍Gew43步槍G43步槍(全名:Gewehr 43,簡稱:Gew43或G43),是二戰期間德國軍隊使用的一型半自動步槍。Gew43步槍1943年開始裝備部隊,到戰爭結束時Gew43共生產了40萬支。
  • 罪惡昭彰的「三八式步槍」日寇屠刀,被譽為:發射子彈的長矛
    三八式步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無比誇張的長度,該槍槍身長1275毫米,再加上一把三零式刺刀,全長超過了1.6米,比二戰期間日本陸軍士兵的平均身高還高,難怪美國人稱其為「發射子彈的長矛」。三八大蓋,提到這個罪惡昭彰的名字,每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長期以來,中國關於抗日題材影片中的日本軍人大多是小短腿、仁丹胡,戴著瓜片帽,拿著三八大蓋的醜惡形象。
  • 二戰日本「爛槍輩出」,刺刀版100式衝鋒鎗,看一眼整個人都不好
    (二戰日軍主力步槍為38式步槍,也就是俗稱的三八大蓋兒,這破玩意兒1905年命名,日本人使用了整整40年)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也是給人類造成災難最大的國家,二戰日軍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殘暴的軍隊。
  • 最出名的4把狙擊步槍,第2八路軍曾擊落日本飛機,人人都想使用
    導語:最出名的4把狙擊步槍,第2八路軍曾擊落日本飛機,人人都想使用1. 毛瑟98K狙擊步槍:1898年4月5日,在經過7個月的不斷實驗與改進之後,98式步槍的設計終於完成。毛瑟98k狙擊步槍,可加裝1.5倍,2倍,2.5倍,3倍,4倍,6倍瞄準鏡,當時德國的光學瞄準鏡是十分發達的。使用配4倍瞄準鏡的Kar 98K狙擊槍可精確射殺400米處的目標,若選擇6倍瞄準鏡則可射殺1000米處的目標。2. 莫辛-納甘步槍:該槍是旋轉後拉式槍機 、彈倉式供彈的手動操作步槍。莫辛-納甘步槍是蘇/俄軍隊採用的第一種無煙發射藥步槍!
  • 二戰衝鋒鎗四分天下,司登、MP40、波波沙、M3黃油槍,小型武器的狂歡
    在二戰中,步槍和重炮幾乎可以摧毀陸地上所有的有生力量和建築,而在面對單個體或者短距離的交鋒時,步槍以上的重武器就難以施展,所以衝鋒鎗也可以很有效的彌補這一戰場空缺。
  • 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二戰德軍大量使用,你認識嗎?
    導語:還記得二戰這把步槍嗎?毛瑟98K,二戰德軍大量使用眾所周知,中國是個禁槍國家,具有殺傷力的槍械都不能流通,連槍口動能大於2焦耳的仿真槍都屬於非法。除了國家合法部門使用外,任何人持有槍械都是違法。雖然這樣一來人們不能碰槍,但戰爭題材的電影多少都看過,也能分辨得出哪種槍是最好,今天我們來認識下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步槍。1811年7月31日,在德國黑森林的一個小鎮裡,一間皇家兵工廠正在建立,並在第二年開始運作,僱用了133個工人,專門為普魯士軍隊生產武器。
  • 二戰德軍裝備有多經典?《星戰》拿來魔改裝備宇宙軍,火到地球外
    然而,StG44步槍本身稀少(二戰時期總共產量不過42萬支),價格又貴,因此,有一部分結構是採用Bapty公司曾經使用的橡膠支柱作為替代品。A280C主要基於StG44改進而來,唯一不同的是改變了後託造型、移除了彈匣結構,加裝了倍鏡與握把。
  • 這支槍從沙俄用到蘇聯:納甘步槍發展演變史
    在同時期,沙俄軍隊使用的制式步槍是伯丹II型黑火藥單發步槍,和無煙火藥步槍相比差距太大,為此沙俄帝國政府在1880年代後期發起了研製新型無煙火藥步槍的競標。蘇聯採用公製作為標準度量單位,因此M1891/30步槍的射程單位用的是米,不再是俄制的大權。該型槍採用臥式弧形表尺,分劃從1刻到20,即最大表尺射程2000m,並且表尺板不需要抬起;步槍準星與原龍騎兵步槍相比也做了改進,主要是增加了準星護圈。
  • 收藏:二戰時期我國軍民使用過的那些知名步槍
    在軍閥混戰的時代,一直到抗戰結束,漢陽造在中國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雖然落後了中正式兩代,比日式的三八步槍也落後了一代,但是仍不失為一把結實可靠的步槍。 口徑:7.90毫米(德國慣稱7.90, 美國稱為7.92, 中國舊稱七九口徑) 基本參數:加裝了刺刀的中正式步騎槍 槍身全長:1.110米 ;瞄準基線長:503.5毫米;瞄準具:表尺照門,刀片形準星;槍身總重:4千克 ;槍管長:600毫米;彈藥:7.92×57毫米;裝彈具式樣:橋架;裝彈具裝彈數
  • 盤點二戰時期,十大半自動步槍
    它是法國在二戰末期研製的一款,採用7.5mm口徑彈藥的半自動步槍,該槍是在MAS-44型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性能穩定,操控性靈活,它繼承了很多同類半自動步槍的優點,但是該槍自二戰期間只有少量的實驗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