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集科技牽手中科院半導體所 搶佔雷射雷達技術制高點

2020-12-19 同花順財經

1月10日,萬集科技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完成續約,這標誌著共建的「光子集成晶片聯合實驗室」在全固態光學相控陣雷射雷達的研發取得階段性成果,雙方將在光子集成晶片、雷射器晶片領域展開下一階段的深入研究。

過去三年,萬集科技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對光學相控陣雷射雷達展開聯合開發,通過關鍵技術攻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項目於201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並成為矽基雷射雷達晶片領域唯一一個獲得國家級資助的重點項目。

籤約儀式上,萬集科技董事長翟軍高度評價半導體研究所在光電子領域的研發實力,充分肯定了過去三年雙方團隊取得的研發成果。他表示,萬集科技25年發展,始終保持強勁的市場競爭力,這與公司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緊密相關。近年來,公司確立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交通生態綜合服務商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頂尖的科學家團隊,半導體研究所作為我國光電子行業科研實力最強且最具影響力的科研機構,是萬集科技長期合作的理想夥伴。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圩、半導體研究所黨委副書記樊志軍介紹了過去三年來雙方合作取得的矚目成績,並對雙方再次牽手給予了期望。他們希望研究所在基礎科學方面的豐富經驗能夠進一步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實現研究成果的轉化,推動企業和行業轉型發展,為國家在光電子領域的發展做出貢獻。

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不斷成熟,自動駕駛逐漸成為我國汽車產業升級與變革的未來。多線束雷射雷達作為自動駕駛汽車必不可少的傳感器,萬集科技從2012年起,通過和國內外多個供應商與科研院所進行合作開發已經實現8線、32線車載雷射雷達量產,並積極推動關鍵光電器件的國產化。但縱觀行業發展,機械式雷射雷達多被用於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和算法完善,大規模商用還存在成本高、體積大、生產效率低等關鍵問題。

全固態光學相控陣雷射雷達採用多波束相干合成的原理,突破了傳統的光機架構,結合光子集成技術,可將傳統的光機系統轉化至只有硬幣大小的矽晶片上。由於取消了由透鏡、反射鏡等光學元件組成的光機系統,轉而採用基於矽基半導體材料製造一體化的平面集成光學元件,減少了因震動、溫度等因素造成的光學部件、機械部件的性能降低。

作為光電領域最為前沿,能夠對行業和市場帶來革命影響的技術之一,它的突破將大幅降低自動駕駛核心部件雷射雷達的價格,提高可靠性,實現自動駕駛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加速雷射雷達和自動駕駛產業發展,推動新技術在出行方面的顛覆性應用。

來源: 萬集科技官網

相關焦點

  • 固定資產投資約2億元,中科院半導體所氮化鎵材料與器件項目落戶海南
    集微網消息,4月1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和項目籤約儀式舉行,此次活動海口主會場共籤約33個項目,其中省屬項目11個,海口市項目22個。海口市22個項目協議投資總額為44.98億元。圖片來源:海口國家高新區中科院半導體所氮化鎵材料與器件項目參與了此次項目籤約儀式。中科院半導體所氮化鎵材料與器件項目,由北京祥瑞高科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內容包括金屬有機物氣相外延設備及中試平臺配套實驗裝備。固定資產投資約人民幣2億元(包括設備等)。
  • 安森美半導體推出了一款單點直接飛行時間雷射雷達解決方案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致力於推動能效創新的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近日宣布基於其矽光電倍增管(SiPM)技術,推出了一款單點直接飛行時間(dToF)雷射雷達(LiDAR)解決方案。
  •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 一周投融資 綜合報導 發表於 2021-01-10 07:00:00 本周看點:禾賽科技、雷射雷達、地平線、汽車智能晶片、中科銀河芯、
  • 車載雷射雷達,黎明前的黑夜,抑或洗牌前的泡沫?
    覽沃科技在初期產品設計時,研究了很多其他廠商的技術路徑,在對比了多線旋轉式、MEMS、Flash、OPA等在內的雷射雷達技術方案後,覽沃科技最終決定採用非重複式掃描技術的旋鏡式類固態雷射雷達技術路線。華為雷射雷達項目起步於2016年,歷經4年多的調研、場景分析、明確需求、設計開發、車規級驗證, 96線雷射雷達已經被推到了生產線上,年產能達10萬套/線。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華為在武漢有一個光電技術研究中心,總計有1萬多人,該中心就正在研發雷射雷達技術,目標是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雷射雷達。
  • LiDAR技術晶片化又有新突破,LuminWave展示矽光OPA200線雷射雷達
    雷射雷達晶片和模組企業洛微科技(LuminWave)在本月舉辦的CIOE上展示了國內首款基於矽光OPA的200線純固態成像級雷射雷達(LiDAR)。早在今年1月的CES期間LuminWave就推出了世界上尺寸最小的基於自研光晶片技術的MicroLiDAR傳感器晶片,主要用於自動駕駛近距補盲和手勢識別。
  •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 助力新能源...
    在科技助力甘肅新能源發展徵程中,國網甘肅電科院秉承緊盯難題,埋頭苦幹的作風,堅持「科技+生產」雙驅動模式,一手抓科技、一手抓生產,攻克技術難題,搶佔技術制高點,全力破解甘肅新能源消納困境,助力甘肅新能源健康可持續發展。
  • 深度解析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原理、感知系統的發展趨勢
    因此,雷射雷達的輸出用於目標檢測、分類、跟蹤和意圖預測,對應於各個層次的信息。由於雷射雷達在測距精度上的優越性,所提供的物理信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而雷射雷達所攜帶的語義信息要比攝像機獲得的要少,甚至更難。   在實際應用中,雷射雷達和攝像機是相輔相成的:攝像機的距離估計能力差,而雷射雷達對目標的識別效果不理想。
  • 2020年汽車用雷射雷達行業研究報告
    機械 式雷射雷達以一定的速度旋轉,在水平方向採用機械 360°旋轉掃描,在垂直方向採用定 向分布式掃描以搜集動態信息;混合固態雷射雷達 MEMS(微機電系統)微鏡把所有的機 械部件集成到單個晶片上,利用半導體工藝生產,不需要機械式旋轉電機,而是以電的方 式來控制光束;固態雷射雷達分為 OPA 固態雷射雷達和 Flash 固態雷射雷達,其中 OPA 技術原理與相控陣雷達類似,它由元件陣列組成,通過控制每個元件發射光的相位和振幅
  • 聽揚州半導體「補鏈強芯」故事 - 園區動態 - 中國高新網 - 中國...
    近日,從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傳來喜訊:揚州群發換熱器有限公司委託該所試樣的OPA3D固態雷射雷達晶片獲得成功。「下一步,我們將搭建光電晶片測試平臺,融資建設中試線,計劃在2-3年內實現產業化。」揚州群發董事長莊雅婷介紹。  OPA3D固態雷射雷達晶片試製成功,是揚州半導體產業強鏈擴鏈的生動細節。
  • 中科院半導體所閆建昌研究員:前沿氮化物深紫外LED研發方向
    近日,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與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主辦,南方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與北京麥肯橋新材料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20)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20)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
  • 推進「科產城人」加速融合 經開奮力搶佔太湖灣科創帶建設制高點
    打破路徑依賴,著力推進「科產城人」加速融合經開:奮力搶佔太湖灣科創帶建設制高點博世創新與軟體研發中心僅用4個月就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了5000平方米的裝修,19日開業揭牌。緊接著,國際會議中心、雪浪小鎮未來中心、基金park、山姆會員店、太湖灣科創大廈……一系列圍繞太湖灣科創帶進行的重大項目下月也將陸續開工建設。
  • 蘋果新iPad Pro上的雷射雷達,竟然能這麼小?
    沒有料到的是,它進入大眾視野竟然是在 iPad Pro 上,蘋果將這一高精尖半導體技術大規模商用,同時將其縮減到如此小的體積,並引入一款成熟數碼產品中,足以見其在精密儀器領域的技術儲備和工藝保障。一、和 Google Pixel、華為 Mate、OPPO 都不一樣iPad Pro 上所搭載的雷射雷達屬於 3D 感知技術的一種,它與之前在 Google Pixel4 上搭載的用於手勢識別的毫米波雷達和目前 OPPO、華為等應用在手機攝像中的 ToF 技術都不同。
  • 音圈電機雷射雷達掃描技術在揚塵治理中的應用
    打開APP 音圈電機雷射雷達掃描技術在揚塵治理中的應用 tmmotion 發表於 2020-06-28 09:05:56 所謂揚塵,其是由於地面上的塵土在風力、人為帶動及其他帶動飛揚而進入大氣的開放性汙染源,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先進的設備和技術被用到揚塵治理當中,包括近幾年炙手可熱的雷射雷達掃描技術。
  • 一文讀懂特斯拉Model 3所用半導體產品圖譜
    在此過程中,半導體技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汽車產業革新的驅動力。根據研究機構的分析數據,一輛特斯拉Model 3採用的半導體價值約合1500美元。從此可以看出,半導體在智能網聯汽車中的重要性。隨著車聯網、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未來半導體在汽車中的作用只會越來越強。國產特斯拉Model 3降價至29.9萬。
  • 不同於特斯拉的路線蔚來ET7搭載的雷射雷達是什麼?
    2)混合固態雷射雷達根據諮詢機構麥姆斯的定義,所謂「混合固態」是指對採用半導體「微動」器件——MEMS掃描鏡在微觀尺度上實現LiDAR發射端的雷射掃描方式。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相比於機械式雷射雷達,其優點體現為,採用MEMS微振鏡替代了機械式產品中的宏觀掃描儀,利用MEMS微振鏡可將機械部件集成到單個晶片,並藉助半導體工藝生產,降低成本和產品體積。
  • 山東半導體雷射器技術重點實驗室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圓滿閉幕
    2020年12月12日,由山東省雷射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濟南高新區智能裝備產業發展中心和山東華光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山東省半導體雷射器技術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暨山東省雷射裝備高峰論壇」在濟南圓滿閉幕。
  • 中科院研發者回應5納米光刻技術突破ASML壟斷
    文 | 陳伊凡編輯 | 謝麗容今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官網上發布了一則研究進展,中科院蘇州所聯合國家納米中心在《納米快報》(Nano目前主流的28納米、40納米、65納米線寬製程採用的都是浸潤式微影技術(波長為134納米)。但到了5納米這樣的先進位程,由于波長限制,浸潤式微影技術無法滿足更精細的製程需要,這是極紫外光刻機誕生的背景。而中科院研發的5納米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的主要用途是製作光掩模,這是集成電路光刻製造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也是限制最小線寬的瓶頸之一。
  • 記者觀察 | 掘金車聯網,搶佔未來產業制高點
    車聯網是網際網路、汽車、電子、信息通信、交通運輸和交通管理等行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應用空間廣、市場需求大、社會效益強、發展潛力足,如何把握這一全球創新熱點和未來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成為峰會的核心議題。  「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啥模樣  未來的出行方式是怎樣的?
  • 聚燦光電牽手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共建聯合實驗室
    為了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應用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應用技術發展,聚燦光電以高性能新型氮化物光電器件與集成為主要對象,瞄準超越照明等創新應用領域,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共同開展面向光通信的氮化物光電器件與集成研究。
  • 雷射雷達全部自主研製「海洋光學遙感探測機理與模型研究」項目...
    近日,「海洋光學遙感探測機理與模型研究」項目在我國東海、南海開展了海洋雷射雷達與水色遙感的項目秋季聯合共享航次,所用的雷射雷達全部為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自主研製。本航次由海洋二所牽頭組織,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 據悉,本航次旨在針對海洋雷射雷達剖面探測驗證及水色遙感反演需求,開展海洋雷射、水體剖面固有光學特性及表觀量測量研究,探測東海、南海及珠江外海次表層浮遊植物三維結構和珊瑚礁水質等剖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