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摩託車「輸血」,力帆汽車還有重生的希望嗎?

2020-12-19 車域無疆

從去年開始,關於「力帆倒閉」的傳聞就接連不斷,各種壓力席捲而至,包括銷量大跌、工廠停工、經銷商維權,負債百億等等。進入到2020年,受疫情影響,力帆更是難上加難,據公告顯示,力帆汽車2月的產銷量均是雙0的狀態。

不過最近倒是少見地迎來了「利好」的消息,在汽車板塊衰落的情況下,力帆曾經的支柱產業——摩託車有了新動靜。日前力帆對外公布,自2月22日復工後,力帆摩託和通機共接到近5億元訂單。

實際上,雖然種種跡象表明,力帆倒閉破產已經註定的事了,但這背後還有另外一種聲音:力帆不能倒!此前為了幫助力帆重啟,重慶政府甚至成立了債委會,要求各大銀行出手相救。

而力帆也在積極自救,賣球隊、賣工廠、賣資質……試圖斷臂求生。有的觀點認為,力帆的生死存亡關係到地方的就業問題,如果放任其轟然倒下,將影響到數以萬計人的就業。

同時指出,一旦力帆倒下了,就會牽一髮動全身,影響到其它的三四線國產品牌,例如東南、陸風、獵豹、華泰等車企。道理都懂,但疆哥想說的是,中國就沒有不能倒的車企!或許有人覺得這種說法太偏激了,但咱不妨先來回顧下力帆的創業史,再來評判。

1、尹明善創舉,中國摩託車大王的崛起

尹明善,力帆集團創始人,1992年在重慶闖出了名堂,一舉創辦了「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這就是力帆集團的前身,依靠生產摩託車及發動機發家致富,。2001年,力帆正式完成由「轟達」向「力帆」的變身。

而在1992-2001年,這9年間,力帆累計售出了184萬臺發動機,銷售收入38億元,在這個領域做到了全球第一,毫無疑問,當時的力帆就是國內的「摩託車大王」。

2、進軍汽車圈,搞定生產資質和技術

伴隨著城市禁摩令的頒布,摩託車利潤下降、中國加入WTO等各種因素的影響,2002年的力帆尋求新的轉變,進軍汽車圈。這樣的行為並不奇怪,因為在它之前,做冰箱起家的吉利,也做了同樣的選擇。

那麼力帆想要造車,需要解決兩大難題,一是拿到準生證,二是獲得造車技術。2003年,力帆先是收購了重慶專用汽車製造廠,並將產品商標改為「力帆牌」。2005年恰逢政策風口,力帆終於成為繼吉利、奇瑞、比亞迪之後,又一家被承認的自主品牌轎車生產企業。

可以造車了,那造車技術怎麼辦呢?力帆選擇的路其實和大多數自主車企一樣,那就是買和模仿。2006年,力帆第一輛轎車520正式上市,雖然銷量不算好,但好歹也算打開了造車的大門。

3、模仿成癮,在錯誤的道路越走越偏

抄襲、模仿、逆向研發……這些是早期國產車的通病,在中國汽車工業落後的當時,還是可以被理解的,但要不及時止住,就是自甘墮落了。力帆顯然在錯誤的道路越走越偏,山寨寶馬MINI的力帆320,福特S-Max版的山寨軒朗、漢蘭達版的力帆X80等等。

雖然一系列的山寨產品撐起了力帆的產品線,提升了一定的銷量,但是由於缺乏核心競爭力,質量問題成了硬傷,市場口碑逐步走下坡。從2014年開始,力帆開始出現虧損,慢慢陷入銷量和利潤雙跌的困境。

後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力帆走向崩盤。而直至今日,力帆也沒有打造出一款真正爆款的車型,或許正如有些人所說的:力帆從來就沒有輝煌過。

4、中間插曲,力帆尹公子的豪車緋聞

力帆進軍汽車圈後,還有一事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網上流傳很廣的,關於力帆掌門人的大少爺尹公子,江湖人稱「精彩哥」。在力帆集團還在攀升期的時候,因為購買大量的豪車被媒體曝光。

其名下的豪車數不勝數,例如國內第一輛布加迪威龍,全球限量的奔馳SLR722,此外還有寶馬、法拉利、保時捷、蘭博基尼、雷克薩斯等。身披「力帆集團掌門人之子」的標籤,讓他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雖說力帆集團興衰和尹大公子並沒有什麼太直接的關係,但是很多人還是會有意無意地拿這些花邊新聞來進行調侃,這其中的意味相信大家都懂。

5、自斷後路,在新能源上栽了跟頭

實際上,自2014年出現崩盤跡象後,力帆還是有想過「洗心革面」的。2015年,力帆就高調宣布,將藉助政策的支持,布局新能源,實現彎道超車,並計劃在2020年前推出20款純電和混合動力新產品,實現新能源整車累計銷售50萬臺。

鑑於這個時期正是新能源大潮起勢之時,力帆這一招確實有讓其起死回生的機會。但結果呢,2016年,由於其生產的新能源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存在騙補行為,不但被取消政策補貼,還為此斷了自己重生的後路。

2017年,恰逢尹明善退位,這時候的力帆雖然有心要繼續發展新能源,但也已經是無力經營了。據數據顯示,去年力帆新能源銷量只有3091輛,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沒有抓住。

6、地方援助+摩託車輸血,力帆還有重生的希望?

前面也說到了,力帆雖然深陷困境,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暫時避免了倒閉。而當下又傳出力帆摩託車業務的回暖,這樣的跡象似乎給人一種「未完待續」的希望,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實際上,力帆的摩託車業務一直在做,但早已不是當年的龍頭老大了。只是由於力帆汽車業務的衰落,凸顯了其摩託車的存在感罷了。疆哥並不懷疑力帆能靠摩託車繼續生存,但想要回血給汽車,那是不現實的。

同樣的,鑑於力帆在汽車業務上已經無牌可打,政府的幹預也只是短暫解決了力帆的資金缺口,並沒有真正解決其背後隱藏的深層性問題。

結語:中國沒有不能倒的車企!

作為最早一批進軍汽車圈的中國企業,力帆還是有值得我們尊重的地方,因為它的加入,帶動了相關汽車零配件和汽車人的興起,一定程度加快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親民的價格也圓了許多國人的汽車夢,並迫使合資車放下身段。

曾經的力帆也是真的有機會成為像比亞迪、吉利、長城這樣的國產品牌,可它偏偏沒有緊隨時代潮流,去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圈,更沒有痛定思痛,抓住新能源的機會。如果說力帆不能倒,那麼對於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悲哀。

因為這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也是它本身的因果循環。而像力帆這樣的汽車品牌,中國還有很多,例如眾泰、東南、獵豹、野馬、中華……救得完嗎?在疆哥看來,我們的重點並不是放在替它們感到惋惜上,而是要把更多的資源聚集那些在 「優勝劣汰」中生存下來的車企身上,因為它們,才是國產車能否真正崛起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力帆敗走新能源
    為了挽回敗局,力帆擬調整公司業務發展重心,把摩託車排在第一位,而曾被力帆創始人、原董事長尹明善寄予希望的新能源汽車業務降到了第二位,這與當初尹明善為接班人定下的「要堅定不移轉向新能源」的目標越來越遠。 公司業績不斷下降的同時,力帆股份還發生了多項人事變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陳衛和馬可。
  • 汽車行業洗牌,力帆歷經「至暗時刻」
    近日,*ST力帆發布年中業績報告,毫無意外地出現巨虧。對於力帆汽車而言,如何儘快重組並且活下去,將成為頭等大事。此前,力帆汽車控股股東力帆控股和公司參股公司力帆財務以及控股股東9家關聯公司,被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實質合併重整。
  • 力帆瀕臨破產,昔日「摩託車大王」倒在了造車夢的路上
    說垮就垮的「摩託車大王」 造車的圈子裡從來不缺故事。 有人在追逐「造車夢」的路上名利雙收,有人卻在追逐「造車夢」的路上兩手空空。曾經的「國產摩託車大王」——力帆股份則屬於後者。
  • 力帆的「高齡」自救,81歲尹明善將長孫女推上臺|尹安妮|美國加州...
    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力帆汽車猶如做過山車一般,從輝煌到谷底也只不過一年不到的時間,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力帆汽車的負面新聞接踵而至,隨後力帆汽車的股價持續暴跌,截止到2019年年底的時候,力帆汽車的股價已經跌破3元,成為了人人敬而遠之的「危險股」。
  • 力帆申請破產!曾為摩託車巨頭,老闆兒子曾買國內第一臺布加迪
    2020年一季度力帆實現營收5.6億元,同比下降74.8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1.97億元,同比下降103.06%。銷量方面,力帆一季度累計銷售傳統乘用車326輛,同比下滑97.85%;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37輛,同比下滑94.6%。
  • 力帆良心太子車!車重175kg+電噴,250cc雙缸風冷,1.7萬貴嗎
    在高質量車型比比皆是的今天,找不準自己的定位,摩託車品牌將不能成功。比如接下來要剖析的這款力帆 V16,它是力帆良心太子車!車重175kg+電噴,250cc雙缸風冷,1.7萬貴嗎。力帆 V16是力帆推向市場的「紅人」,充分發揮它得心應手的駕駛性能,與眼下大家希望汽車能達到「人車合一、指哪打哪」的要求相符,也是如此,順利成功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 央視聚焦力帆汽車 中國「底特律」轉型能否再次騰飛
    幾天前,央視進入力帆汽車,揭露了這家重慶汽車製造代表汽車公司的現狀,答案是力帆的現狀比外界想像的要沮喪得多,或者慘澹,力帆工廠幾乎可以完全停止了,拖欠了近兩個月的員工工資...重慶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國汽車工業的搖籃。
  • 重慶首富之子賣布加迪威龍還債,力帆,破產了
    「摩託車之王」力帆奮鬥三十年之後,還是難逃破產重整的命運。8月7日,*ST力帆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進行司法重整。走到今天這一步,力帆的處境著實讓人唏噓。據媒體報導,法院受理了力帆破產重整之後,目前旗下資產已經正式破產拍賣。
  • 157億債務暴雷,中國摩託車大王,到底做錯了什麼?
    如果力帆重整成功,那麼公司的股權結構或將發生改變,如果司法重整失敗,有可能被宣告破產,之後將被實施破產清算。 在今年5月底舉行的力帆股東大會上,力帆創始人、力帆股份董事、實際控制人尹明善這樣說:「一個企業永遠都會有困難,不管有多麼困難,一定要咬牙克服堅持。」 只是,機會還有嗎? 一、28年民族品牌,垂垂老矣?
  • 解析力帆V16「S」版:大改外觀,你還喜歡嗎
    不過國內純正意義上的美式巡航復古摩託車並不是很多,即便是非常經典的力帆V16也並不是純正意義上的美式巡航復古車,但力帆V16確實是在不少車友當中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在4年前上市之後,憑藉出色的性能吸引了不少車友的喜愛。當然在今年力帆V16也是有所升級,車身改動還是比較大的。
  • ...力帆申請破產創始人尹明善曾是重慶首富其子坐擁國內第一臺布加迪
    曾經是國內摩託車行業龍頭企業的力帆股份近日走到破產境地。8月7日晚間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控股」)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法院」)申請進行司法重整。
  • 當年沒起好名字,現如今汽車堆積如山,停車場都長出草了
    今天要說的這家企業就是力帆汽車,大家都知道,力帆之前並不是造汽車的,它是靠摩託車起家的,當時力帆生產出來的摩託車可謂是名列前茅,在摩託車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 力帆打造實力派!150cc+13馬力,滿油跑300km,1.3萬值嗎
    摩託車行業競爭激烈,各品牌都拿出了看家本領,許多好車被摩託車生產商研製出來。「五星安全」凱旋Bonneville T100,多年來深得騎士們好評,無數車主自發為其代言。「撩妹王」輕騎GV250,成為了年輕人的夢想之車。
  • 這款超級摩託車能追川崎H2R,給力帆上了一課
    事實上,很多車迷都希望小米能夠進入汽車製造行業,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產品體驗,小米,9 iec的機器人公司最近舉行了隆重的規模,品牌可能你是奇怪的,實際上是非常熱的平衡9汽車公司,會議直接帶來許多電動摩託車,兩輪電動汽車概論的起價4799元,科技範圍和配置在其他朋友完全可以寬鬆一點。
  • 2020摩託車行業十大關鍵詞
    還有兩天,我們將邁入2021年,回首2020摩託車行業這一年,可以用驚心動魄卻又波瀾不驚來概括。,加上央視正面報導的助推,讓摩託車行業成為汽車行業資本的關注,可以說,從廠家到經銷商,今年有很多汽車行業的涉足,據坊間傳聞,國產汽車品牌長城也在醞釀進入摩託車行業,還有更多的汽車4S店或是從業人員轉而投向摩託車行業。
  • 尹明善後繼無人 職業經理人難救力帆
    從巔峰時期在國內外銷售汽車20餘萬輛,到因資不抵債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力帆股份的傳奇經歷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以生產摩託車起家的力帆,曾經憑藉摩託車創下年產銷200多萬輛,業務拓展至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業績。從1992年創立到2001年,力帆的摩託車發動機累計售出184萬臺,收入超過38億元。
  • 摩託車大王尹明善:駕駛兩輪奔如電 強馭四輪陷泥潭
    研究所初時僅有9名員工,卻立下壯志,「3年內造出全中國最先進的摩託車發動機」。但最初,轟達研究所走了一條捷徑,靠購買大廠的發動機配件進行組裝,然後出售,賺取中間的差價。據說,當時主要是去建設集團的維修部將發動機的主要零配件買過來,然後自己組裝發動機,成本只需1400,但可以賣到近2000元。
  • 一臺摩託車兩面A股故事:誰撐起春風動力200億市值,誰緬懷負面纏身*...
    「力帆的摩託車還能買嗎?」時至今日,社交平臺,力帆仍然是老派「摩託玩家」口中低端摩託車廠的標籤。這對於一家立志轉型造汽車的A股上市公司,或許並不是一個好的信號。*ST力帆(601777.SH)實控人尹明善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更是讓爭議甚囂塵上。股票社區對於摩託車廠的關注,早已不是力帆,而是春風動力。
  • 摩託車的250cc雙缸風冷18馬力,續航300km,2.0萬你會買嗎?
    優勝劣汰,摩託車市場也遵循這一規律不斷向前發展,許多好車被摩託車廠商研究出來。創新的臺榮探路者,在市場上力壓群雄。"日系旗艦"川崎ZX-10RSE,懂車人士紛紛為此買單。現在買車已經成為人生大事,摩託車品牌成功的關鍵在於找到正確的方向。這個力帆V16S車型,是最真誠的摩託車!
  • 「摩託車巨頭」陷入低谷,庫存積壓,負債纍纍,車主:名字沒取好
    「摩託車巨頭」陷入低谷,庫存積壓,負債纍纍,車主:名字沒取好。去年國內汽車市場發展並不是特別順利,很多國產自主品牌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遭遇了很多阻礙,有一些車企虧損嚴重,很多人都以為它要破產了。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家國產車企,它也負債纍纍,生產的汽車也賣不出去,出現了大量庫存,這家車企就是力帆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