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採礦,暗中圈地,看似平靜,實則大國博弈

2020-12-24 騰訊網

嫦娥5號就要回家了,嫦娥5號探月計劃是嫦娥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在嫦娥一號到4號的任務裡,我們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月面著陸和放月兔月球車,到月面上巡查這些任務,這回我們就要把月球上面的土壤巖石帶回地球來,這也是我國首次在月球上挖礦,這些珍貴的土壤和礦石對科研領域有著重要價值,雖然它的經濟價值有限,但話又說回來,月球上會不會真的有礦?這些礦能挖嗎?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月球上他的確有礦,例如鈦鐵礦,這種礦可以煉出金屬鈦和金屬鐵,製成的鈦合金金屬,具有高強度輕重量的優點,在航海航空航天都有著大用途,據統計光是在月海的玄武巖當中,鈦鐵礦就有1000~2,000萬億噸,而除了鈦鐵礦之外,月球上還有一種特殊的巖石,叫克裡普巖,這種巖石當中有大量的稀土元素,稀土就不用說了,被譽為工業的維生素,咱們現在的高端冶金行業完全離不開它,而地球上的存量又不太大,但光是月球的風暴洋地區的克裡普巖裡面,就有大約200~450億噸的稀土,

除了這些資源之外,其實月球上 最讓科學家覬覦的是數量巨大的氦3,這個氦三元素是氦的一種同位素,我們往氣球裡充的這種氦氣,他是氦二裡面有兩個質子,而氦三除了這兩個質子之外,還有一個中子,它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核燃料,目前我們已掌握了可控核裂變技術,但是核裂變會產生大量的核廢料,這些核廢料會在很長的時間裡面,都具有危險的放射性,所以你看福島核電站要放個水,大家都人心惶惶的,但是聚變產生的核廢料,就要少很多了,而且放射性危害也要小很多,特別是要用這個氦3完成核聚變,他連中子輻射都沒有,更加清潔和安全,

所以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如果可控核聚變成熟了之後,氦三和巨變將是非常理想的,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法,可問題就在於地球上面的氦三少的可憐,據統計能夠被人類利用的氦三,整個地球上總共儲量也就半噸左右,而月球上面能夠被開採的氦三卻高達70多萬噸,如果能夠充分利用的話,足夠讓人類輕鬆解決能源危機,

現在看來,從月球上帶回一點點樣板都要那麼困難,要想把礦挖回來,那得猴年馬月了吧,其實目前科學家能夠想到的,是讓這些礦藏在月球上先發揮作用,為我們建設月球基地,來提供能源和原料,從2016年開始,我國就開始呼籲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如果說未來可以在月球表面,建設大規模的月球基地的話,那麼這些礦藏就可以提供材料和能源,此外如果有大規模基地,這些礦藏咱們就可以在月球上直接把它冶煉加工了,封裝成為純度更高的原料,在運回地球,到時候往返一趟月球拉礦,這時候成本就會大大降低,可以接受,你再看現在其實很多科幻電影其實都已經幻想了在月球表面挖礦的場景了,

最後還有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那就是月球上面的這些礦藏,是屬於誰的誰都可以挖嘛,法律有沒有規定, 1979年的時候,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各國在月球和其他天體上的活動的協定,簡稱月球協定,他是專門用來管理人類在其他星球上的探索和利用活動,它是目前唯一與之相關的國際公約,這條國際公約規定,任何國家和個人禁止對月球及其資源主張主權,也就是說誰都不能說,這種礦是我家的,那種礦是他家的,月球上的資源歸全人類,共有利益公平分配,

聽起來很和諧,但是種公平缺乏可實施性,比如締約國享有一定的在月球表面採集移動處置和使用月球上獲得的物質的權利,還享有在月球表面建設一定規模基地的權利,而所得的利益要公平分配,那什麼是一定的什麼又是公平呢?他是誰出力挖就是誰的,還是說挖回來大家平均分,那要是挖回來大家平均分的話,誰又願意當採礦的冤大頭呢?所以說月球公約裡面,存在著很多灰色地帶以及管理盲區,非常容易出現誰佔了就是誰的,誰採了就是誰的這種現象,今年解放軍刊登了一篇文章,叫「警惕美,在月球上演圈地運動」川普也在今年的年初籤署了一項名為太空資源開採和使用的國際支持保證的命令,裡面就確定了美國開採利用月球和小行星等太空資源的政策,

美國宇航局也發布了月球持續探索與開發規劃,意圖很明顯,就是想在月球掀起一場新的圈地運動,而作為目前全世界唯一送人上過月球的國家,他們無疑在這個方面的競爭力肯定是最強的。所以說我國是不能停下對月球探索的腳步,一定要大力發展航天技術,只有技術到家,實力夠硬,在談判桌上咱們才有說話的分量。

相關焦點

  • 《少女佳禾》:看似平靜實則洶湧,這個另類的青春故事絕了
    文/木易 距離大火的《隱秘的角落》播出已近半年,如今想起來依舊令人毛骨悚然,三個未成年孩子的世界看似簡單單純,實則暗藏洶湧心機,無不為人驚嘆
  • 專家:嫦娥五號成功著陸使中國更接近實現月球採礦和建設月球基地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羅巴切夫斯基下諾夫哥羅德國立大學物理系主任亞歷山大∙馬雷舍夫向衛星通訊社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使中國更接近實現月球採礦和建設月球基地。他稱:「多年來,整個文明世界一直關注中國持續進行的『嫦娥』月球計劃。
  • 月球商業採礦新競賽開始
    十幾年前,月坑觀測和遙感探測器(LCROSS)撞擊在處於永久陰影區的月球隕坑,之後另一顆探測器對撞擊濺射物質進行取樣分析,發現濺射物質中 5% 是水,因此推測月球永久陰影區隕坑中存在冰,但研究人員仍有很多問題。月球與行星研究所科學家朱莉 · 斯託普(Julie Stopar)說:「現在我們正處於一個探索時代,從發現階段過渡至定性和驗證階段。」
  • 職場上看似平靜的表面總是暗藏著風起雲湧
    關注小編,開心升職在明天 職場上看似平靜的表面,總是暗藏著風起雲湧,同事之間表面看似和氣,暗地裡搞小動作的也不少,有一些人更是披著羊皮的狼,面對這類同事,我們要遠離,千萬別被當作他們的犧牲品。作為一個成熟的職場人,我們都應該要學會保護自己,因為在工作的過程中升職加薪固然重要,但前提是你得在公司裡面站穩腳跟,才能夠進一步發展下去。如何保護自己呢?除了自身要謹言慎行之外,還應該要學會找到支持你的人、願意幫助你的人。
  • 聯合多國參與「阿爾忒彌斯」計劃 美欲登月「圈地」?
    登陸月球「圈地」,美國能成功嗎?  【環球時報記者 程瀟然 青木 屈佩 李司坤】上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與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七國航天機構籤署協議,這些國家將參與美國的新登月計劃「阿爾忒彌斯」。此前美國方面曾宣稱,計劃聯合「志同道合」的國家制定規範月球採礦的太空法律框架,如今稱得上走出了重要一步。
  • 月球採礦能夠實現嗎?已經有至少3個科技大佬在行動
    這看上去像是科幻作品中的場景,但一小部分先驅者已經朝這個方向推進了。在過去40年裡,發射火箭的成本大幅降低,火箭載貨一公斤的費用從85000美元降低到1000美元。美國宇航局提出了進一步降低發射成本的目標,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將發射成本降低到每公斤不到100美元。太空貨運成本降低的趨勢令人們相信,太空開發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 劍與遠徵:團本圈地需謹慎,此類城鎮看似撿漏,實則陷阱重重
    眾所周知,《劍與遠徵》這款遊戲的設計理念比較偏向於歐美風格,其建模與背景故事也大多來自西方魔幻故事中。當然這可並非是遊戲策劃刻意「崇洋媚外」,而是這款手遊本就以「舶來品」的形式進入的國服,所以其中很多較為西式的設定就很難被國內玩家所理解。
  • 中國公司今年推出首臺「太空採礦機器人」
    國內公司Origin Space宣布將於11月啟動其首個「 太空採礦機器人」。 目前,它只會在不採取任何採礦行動的情況下繞行星運行。明年某個時候,將發射另外一個 名為「 遠望哈勃」的光學望遠鏡,稱為「小哈勃」,以確定合適的空間開採目標。 在過去的幾周中,美國總統籤署了阿耳emi彌斯協議,其中他邀請世界各組織制定統一的法律,允許開採宇宙中的資源,首先關注的是月球和火星。
  • 拉盟友月球圈地,俄羅斯:沒我,你們不行
    5月6日,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聯邦政府目前正在起草一項關於月球資源開發的國際協議。根據目前公開的草案內容來看,川普欲拉攏盟國在月球劃定「安全區域」,用以防止在開發資源過程中,受到除成員國之外的國家幹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針對這一方案發表聲明,稱確實有此計劃,但還沒有完全確定,將這項計劃稱之為「阿爾忒彌斯協議」。
  • 中國嫦娥五號出徵,將打破美國對月球圈地運動
    而這次嫦娥五號的任務就是上月球採集月球表面的巖石和土壤並返回地球,這也是中國首次在月球上「挖礦」,採集月球的樣本成分主要是為了中國的科研研究,為以後中國的太空探索發展做鋪墊。既然嫦娥五號是去月球採集樣本的,那麼月球是不是真的有礦呢?
  • 美聯合多國參與「阿爾忒彌斯」計劃 欲登月「圈地」?
    2015年美國的《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就曾在盟友中引發負面效應。「我們將逐字審視美國的協議。」德籍歐洲航天局局長揚·韋爾納近日表示。多年前,他提出了「應向所有國家開放」的「國際月球村」概念。中國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比較《阿爾忒彌斯協議》與已有空間法規定的異同,進而判斷其所體現的理念及可能產生的影響,有理由認為,該協議或將加劇以月球及天體開發活動為焦點的新一輪太空競賽,加劇太空資源國際規則解釋和制定的博弈,以及國際社會對既有和應有國際空間法的立場分歧。
  • 從大國博弈戰略角度解讀《隆中對》
    特別是從歷史中學到戰略的內容,國家博弈裡面的戰略。我們現在是一個大國博弈的時代,中美激烈的碰撞。日本、歐洲、俄羅斯也躍躍欲試,都想撈點好處。那麼歷史上有什麼東西可以值得借鑑呢?有沒有這樣的大國博弈的案例來提供給我們呢?那我想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一個非常好的借鑑。諸葛亮的《隆中對》,對大國博弈戰略是講的非常透徹的,所以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 昭和奧特曼三大問題作:《我的故鄉是地球》在大國的博弈中
    昭和奧特曼三大問題作:《我的故鄉是地球》在大國的博弈中,英雄也不過是權利的工具著次給大家帶來的昭和奧特曼系列三大問題作的第一期《我的故鄉是地球》,講述了一個為國捐軀的太空人因大國之間的博弈而被拋棄化為宇宙中的塵埃,憑著自己的意志重返地球但最後落得了一個令人唏噓的結局。
  • 大國博弈,如何運用好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謀略智慧?
    謀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之一,它最早應用於古代戰爭,並在中國長期的社會發展中逐步形成。近代以來,中國的謀略智慧(如《孫子兵法》)在世界範圍內得以應用,廣泛應用於外交、政治、軍事以及商業等領域。二是飽含博弈智慧社會的發展與自然界發展一樣,都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人類不斷博弈的過程。在古代社會,博弈的書籍很多。諸子百家圍繞如何「贏得戰爭」和「國家治理」各抒己見。最早的博弈大師非孫武莫屬,春秋戰國時期他被稱為戰神。
  • ...資源市場,「起源太空」11月發射全球第一個太空商業採礦機器人
    在美國總統川普今年4月6日籤署太空資源行政命令,美國政府積極鼓勵和支持開採月球及小行星資源的大背景下,起源太空是目前這場太空資源爭霸賽中唯一一家中國商業航天公司。如何在悲觀和樂觀中達到平衡,客觀看待行業發展階段,是身處其中每個企業需要修煉的內容。起源太空認為,如果能引領行業第一個實現在軌採礦驗證,就能迎來真正的行業曙光。今年11月,起源太空即將發射NEO-01太空採礦機器人,對飛行器軌道機動、模擬小天體捕獲控制、智能飛行器識別與控制等多個功能進行驗證和展示。這將是國際上第一個商業公司製作的太空採礦機器人,對太空資源開採行業具有裡程碑意義。
  • 《月球》:你以為是科幻,其實是心理懸疑,最後發現是複製人倫理
    到月球採礦已經是未來可預見的事情。電影《月球》所講述的未來就是人類已經可以到達月球採集氦3能源。月能公司壟斷了在月球的採礦權,但是月能公司並沒有進駐環境惡劣的月球,只是派人在月球基地維護機器設備。設備都是全自動化的人工智慧,山姆就是月球上唯一的一個人類,陪伴他的只有智能機器柯裡。山姆的服役時間只剩下兩周,如果順利,兩周之後他就可以回地球和妻女團聚了。
  • 美國徹底撕下偽裝,推行瓜分月球計劃,要搶在中國登月之前下手
    據觀察者網報導,美國宣布正在策劃一項在月球表面開採礦產資源的國際協定,並且美國還很聰明地繞開了中俄兩國,很明顯想要獨吞這些資源。遙想當年西方列強在看到非洲新大陸時,如同海裡鯊魚聞到血腥味,非洲各國國境線還殘留著當面瓜分的痕跡;如今月球對我們來說已不再神秘,西方大國又準備在月球開始新一輪的瓜分熱潮。
  • 外媒:中方決心載人登月,美國搞月球採礦!
    據新加坡網站asiaone.com報導稱,據一位航天項目負責人表示,中方人決心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在那裡建立一個科學站。而同時美國媒體稱,美國宇航局正打算通過阿耳特彌斯計劃實施月球商業採礦計劃,將月球和地月空間納入地球經濟圈。
  • 大國博弈,小國受傷,100年前中國經歷的一切在亞美尼亞上演
    而這場戰爭的背後蛀牙是俄羅斯、土耳其以及歐美國家的暗中博弈,大國鬥爭,小國受傷,這場戰爭對亞美尼亞的傷害非常大。在這場戰爭中,亞塞拜然無視國際規定,使用了傷害力極大的白磷彈,造成亞美尼亞大量人員傷亡。 其次,不少亞美尼亞人在街上被射殺。俄羅斯總統普京11月13日表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戰鬥行動造成包括平民在內的4000餘人死亡、8000餘人受傷,另有數萬人淪為難民。
  • 屍兄:屍王五大底牌盡出,看似風光無限,實則窮途末路
    屍兄:屍王五大底牌盡出,看似風光無限,實則窮途末路。屍兄漫畫中,龍右和小飛的戰鬥已經到白熱化的地步。就目前場面上的局勢來看,小飛的處於絕對的劣勢。然而在逍遙君看來,此時的龍右已經沒有任何威脅能力。冰魔蛟強大的地方能夠控制,在戰鬥中龍右已經徹底地將自己的冰魔蛟能力展現出來。這也就是說小飛已經知道龍右冰魔蛟的能力,之後的戰鬥中肯定會注意到龍右的這項能力,屍王想要靠冰魔蛟的控制能力取勝成為一個不可能的事情。萬龍的強化製造能力萬龍也是龍右的血脈能力之一,這是他從司令身上搶過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