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祖籍廣西梧州,出生於廣州,成長於香港,是香港及好萊塢導演及編劇。2005年由香港影藝界舉辦的「中國電影一百年」活動當中,吳宇森獲香港人選為這一百年來最喜愛的導演。
1973年他首次執導商業電影《過客》(後來改名《鐵漢柔情》)上映,報住地方仍然是九龍石硤尾邨第四座四十二號二樓。該片由成龍設計,是一部功夫動作電影。1980年代中期,吳宇森遭遇到創作瓶頸。他的電影成為了票房毒藥,於是轉往臺灣尋求突破,也沉寂了一陣子。不久之後香港導演徐克提供了吳宇森執導他所籌劃的電影《英雄本色》的機會。
《英雄本色》主要是敘述兩兄弟(兄為黑道,弟為皇家香港警察)的警匪動作電影。該片成為當時香港影壇的賣座巨片,其細膩的黑道倫理情義戲、兄弟間充滿矛盾又感人的手足之情、黑幫火拼的慢動作槍戰特寫以及肅殺的流血畫面,把香港動作片推進另一新境界。
當時狄龍為第一男主角,但同戲的周潤發以精彩演技和突出形象奠定其香港影壇地位,周潤髮飾演的Mark哥(小馬哥)造型多年後仍為人所模仿。吳宇森之前曾被人懷疑其能力,但憑藉《英雄本色》奠定吳氏電影風格。電影主題曲《當年情》則由顧嘉煇作編曲、黃霑填詞、張國榮主唱。
吳宇森回憶拍攝《英雄本色》時經濟拮据,男主角狄龍被邵氏解僱,另一位男主角周潤發則背著「票房毒藥」的稱號;張國榮的加盟搞定了要有當紅大明星才肯掏錢的投資方,此外張國榮還私下不止一次問過吳宇森需不需要借錢。
1986年《英雄本色》上映後,後續拍攝了《英雄本色II》及《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均由周潤發任主角。當中《英雄本色2》仍由吳宇森執導,《英雄本色3》則改由前兩部的監製徐克執導,並打破傳統,加入梅豔芳飾演帶Mark哥出道的黑幫大姐,主題從城市犯罪轉為華人漂流史。
此片開創香港1980年代黑社會英雄片之先河,奠定了此前一直鬱郁不得志的吳宇森在香港影壇的江湖地位,也讓長期背負「票房毒藥」惡名的周潤發吐氣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