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堪稱國漫的EVA,這個《姜子牙》值得等待
國漫之光《哪吒之魔童降世》,拿下票房奇蹟的它,有這樣的一句經典臺詞,
出於裡面的靈魂人物申公豹之口,「成見是一座大山」
卻沒想到,《哪吒》自己就變成了優秀的國漫必須跨過的一座「大山」,
屠龍的勇士最終變成了惡龍,現在很多觀眾,在觀看電影之前,
就已經下意識地把要觀看的電影,跟《哪吒》做起了對比,
劇情、人設各個方面,有一丁點的不同,就要拿來口誅筆伐一下,
甚至連起點玄幻大神唐某某,都要來插一腳,您很閒??書寫好了??
給之後的國漫的創新,客觀上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比如說這一次的神作《姜子牙》。
可以說沒有在大年初一的時候,也就是全家老少都上場的春節檔上映,
是《姜子牙》的一大幸運,因為它要表達的東西,
遠比「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樣的一句熱血口號,要複雜、深刻的多,
看哪吒單刀直入式地克服自身的魔性,自己代入其中,
沒心沒肺地哈哈大笑一場,
當然比看姜子牙這樣一個中年大叔,
兢兢業業工作了這麼久,在升職加薪的最後一步,
因為自己的一念之仁,面臨下崗失業,還有信仰崩塌的悲慘故事,
來得輕鬆的多。
說實話,造成現在這樣的一個場面,
《姜子牙》的宣發也要背不少的鍋,
尤其是無時無刻不跟《哪吒》進行捆綁,
給觀眾的直接印象就是這兩部風格一致,主打搞笑與熱血,
商業野心就是要構成一個封神宇宙,
本來好好的一個長假,約好了全家老少到電影院去,準備好好笑一笑,好好地解個壓,
卻沒想到小朋友們不僅笑不出來,還在普遍壓抑黑暗的劇情和配樂中,差點哭了出來,
在職場摸爬滾打的上班族,倒是可以跟裡面的中年落魄神仙姜子牙,
好好交流一下被上層小領導給甩鍋的苦逼日常。
這樣的環境下,口碑突然崩盤,也不見得是什麼稀奇事了。
《哪吒》的線索是唯一的,故事也是單線推動的,
所有的一切都朝著三年後天雷滅魔丸的那一刻前進,
但對於觀眾來說,結果肯定是主角哪吒成功戰勝了這一切,
有了這樣的心理安全底線,可以肆無忌憚地跟著哪吒一起開懷大笑。
姜子牙的線索就太多了,小九要到黑花遍野的幽都山找阿父,
(雖然直到最後都不知道黑花有什麼用),
九尾要解救自己的狐族,申公豹要守護自己心裡的大英雄,
就連看似高高在上的師尊,都要瞞著更上層的師祖在人間完成自己的KPI,
有了一個好結局的紂王,還對之前愛妃的幻影戀戀不忘,
真正的男主角姜子牙,就更糾結與複雜了,
他執著於心中的善,對蒼生的真正愛護,
絕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電車難題,就能說明白的。
而且《姜子牙》說明了國漫再也不是需要獻祭一個人的豪賭,
動漫工業化終於走出了第一步,
一步一步,終會回到那個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