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很突出,缺點也很明顯,總的來說瑕不掩瑜,就開場那一段2D動畫就可以值回票價!
開場那一段確實驚豔了我一把,如果說《大魚海棠》裡的中國風是靜態美,那《姜子牙》這段則是中國風的動態美,這種東西歐美是搞不出來的,也不同於日漫中的絢麗多彩,這是一種虛無縹緲大氣磅礴的美。這種美是中國傳統審美的繼承,有種在看敦煌壁畫的感覺。
如果全片都能做到這個水準,就算劇情是一坨屎我也要吹爆它,然而後面沒了,沒了。
這感覺就像是一上來就給你整個高潮,後面則不痛不癢的磨磨蹭蹭,索然無味。就我在的電影院,起碼有三個在玩手機的,手機屏幕很亮眼,特別影響觀看體驗。
但是,《姜子牙》仍然是一部值得去電影觀看的電影。
國產動畫的發展和探索
很多人拿《姜子牙》和《哪吒》去對比,覺得《姜子牙》在劇情的完整度和流暢度上不如《哪吒》就把它批的一文不值,這是不對的,這對《姜子牙》不公平。
《哪吒》是一部現象級的電影,它的橫空出世主要依託於餃子導演的天賦異稟才華橫溢。有時候人比人就是能氣死人,天賦這個東西是不能複製,不能量產的,你不能指望所有動畫人都像餃子一樣,那國漫早就把歐美日系動畫按在地上打了。
而且在我看來《哪吒》不能代表國漫發展道路,事實上你把它放在一眾國產動畫電影中看,它就是個異類。這種異不是表現在故事背景上,而是表現在敘事結構上。
簡單來說《哪吒》是用現在主流的電影敘事方式講了一個中國傳統故事,而且在成片的完整度和流暢度上不輸歐美一系列動畫大片。可以說餃子憑藉一己之力把國產動畫電影一下子拉到了國際同等水平,而且是最高的那一批,《哪吒》是可以和《功夫熊貓》,《瘋狂動物城》等影片同臺競技的。
這就好比大劉憑藉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小說拉到國際同等水平,《流浪地球》把國產科幻電影拉到了國際同等水平一樣的概念。並且我認為《流浪地球》在這點上比《哪吒》走的更遠,因為敘事上做出來我們自己的東西,比如集體主義,飽和式救援等,這是歐美科幻片裡看不到的東西。我們在看《流浪地球》的時就很少看到歐美的影子,但是《哪吒》有,這也是《哪吒》被攻擊的主要點之一。
在這點上去苛責《哪吒》在我看來就是存粹沒事找事,本來現在主流電影敘事方式就是歐美百年來不斷創造和發展來的,而且已經做到了產業分工流水線操作,你想在短時間超越人家,這跟趕英超美有什麼區別。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餃子已經完成了前面的99%,接下來的1%甚至超過100%就要看後來動畫人了。
所以為什麼我說拿《姜子牙》跟《哪吒》對比不公平,因為這兩部電影立項時間是差不多的,除非導演是個比餃子還要牛逼的人物,否則它憑什麼超越《哪吒》。當然我覺得它挨罵也是活該,誰讓他們宣發的時候處處碰《哪吒》的瓷,你自己讓觀眾心裡有了《姜子牙》不輸《哪吒》的心理預期,但是成片質量又沒有達到,不挨罵才怪了。
我們想要看到超越《哪吒》的作品出來,那應該是在《哪吒》之後的作品,或者是餃子後續的作品,說實話我是很期待餃子後續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國產動畫發展路徑
如果我們把《哪吒》從近幾年的國產動畫電影裡摘出來單獨看,你就會發現《姜子牙》才是國產動畫電影正常發展的產物,它繼承的是《大聖歸來》。如果說《大聖歸來》實現了從零到一,那《姜子牙》走的是從一到十,這條路上還有其他的同行著,包括但不限於《大魚海棠》、《白蛇》等等。你會發現這些電影講的都是我們自己的傳統故事,換句話說這些電影在探索的是我們自己的敘事方式,怎麼用我們自己的敘事方式去講述我們自己傳統故事。
不管是之前的《大魚海棠》、《白蛇》,還是現在的《姜子牙》,我們看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有些尷尬,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西方那一套簡單粗暴的敘事方式,另一方面是現有的國漫還沒有成熟的敘事模式。我們的文藝作品裡喜歡包含宏大的價值觀,而這些東西是很難在兩個小時呈現出來的,我們需要新的思維,新的方式,這種東西不是一蹴而就的。好在我們已經在路上了,從這個角度而言目前來看《姜子牙》是走的最遠的。
在談國產動畫的時候,很多人總是喜歡談論《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等,我覺得大可不必,這些東西確實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成績,但是那已經是上個世紀的產物了,和今天的不是一個東西,最為關鍵的是在人員傳承上已經斷檔了,我們不可能也沒必要再在重新撿起來。
其實如果仔細看《大魚海棠》、《白蛇》、《姜子牙》這些電影的主創團隊,你會發現有很大一部分是重疊的,這說明什麼,說明現在做動畫的就那些人,這個圈子很小的。我們應該肯定的是,這些人在國產動畫探索上所做的努力。
最後談談《姜子牙》的劇情,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劇情方面聊的人很多,我不多說,我只說說最後師尊的師尊這個設定。
在電影出現師尊的師尊懲罰師尊這個劇情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很失望的。這種機械降神的設定一下子讓之前姜子牙求證問道所做的一切都像小孩子過家家。狐妖一族也好,師尊也好,姜子牙也好,搞出這麼大動靜,結果最上層大佬一個指令天下就太平了,荒蕪的人間就變的繁榮了,這就讓姜子牙之前做的一切很尷尬了,也就是說你們搞了半天,什麼封神大戰,什麼舍一人還是就蒼生,還不如大佬一個指令來的作用大。
後來我仔細一下,覺得不對,這麼簡單我道理我一下子就想到,主創人員想不到?
於是我重新推演了一遍劇情,姜子牙跟著小九追尋真相,最後發現整個封神大戰就是一場師尊的陰謀,原來最大的不公不是來自人間,而是來自上層,而自己所謂的為破除不公所做的一切努力,到頭來全是師尊的一步棋,自己只是一顆棋子。而最後本以為是送小九轉世,結果是被封印永生不得轉世,這個時候的姜子牙一年成神,一副悲天憫人的形象顯然是要代表世間被壓迫的生靈去討還公道。
劇情到了這個地方,顯然需要一個突破口,之前壓抑的情緒需要宣洩出來。那麼接下來的劇情應該怎麼走,應該是姜子牙打斷天梯,斬斷天界與人間的連接,然後成為大地的話事人,集結世間被壓迫的生靈的力量,人族,狐妖,被困在北海的妖族,一起打上天界,將所謂的天道挑落下馬。
如果真是這樣的劇情,那這部電影將會是載入史冊的神作,我TM第一個吹爆它。
但是嘛,這種劇情顯然是不行的,第一跟原著差距太大,這相當於把封神榜撕了重寫了,再者後續的神話系列就沒的搞了。
第二幹翻上天這是大聖幹的活,而且大聖也沒幹成,你姜子牙幹完了,我大聖不要面子的嗎。
關鍵是真要麼拍了,這電影能不能放就是個問題了。
這麼看的好,好像機械降神也還不錯,起碼勉強圓回來了。而且仔細一想,這個劇情還挺妙。這種劇情要是出現在歐美電影裡面,那妥妥的垃圾,但是在我們的影視劇裡出現那就值得玩味了。
細思極恐,越想越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