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在萬眾矚目之下上映,第一天就收穫了3.62億票房的好成績,也打破了之前由《哪吒之魔童降世》創下的3.4億的首日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不過在破紀錄的成績背後卻有很多的觀眾並不認可這部動畫電影,《姜子牙》的兩極分化嚴重,好評很多,差評也不少。
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有原因的,覺得好看的自然好評不斷,而覺得不好看的大多數是因為期望過高。為了公平公正的評價這部作品,小編親自認認真真的去電影院看了一遍。不得不說其實這部《姜子牙》是很優秀的。那麼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差評呢?總結一下,可能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1、《哪吒之魔童降世》珠玉在前,觀眾對《姜子牙》期望太高。
《魔童》首先肯定是成功的,可以說《魔童》作為國產動畫電影的一座豐碑都不為過,創下了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超過50億的票房也是令人驚嘆。就是這樣一部作品讓人看到了國產動畫的希望,因為《魔童》的成功,大家覺得國產動畫已經崛起。
而《姜子牙》作為哪吒之後的又一部動畫電影,而且是題材類型接近的電影,被喻為是接檔哪吒成為「新希望」的作品。大家對《姜子牙》期望很高,就算不能超越《魔童》,經過一兩年的努力,至少應該不輸《魔童》才對。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才會讓人在看過電影後覺得失望,認為並沒有達到《魔童》的那種高度,所以才有很多人覺得姜子牙是在蹭哪吒的熱度。
2、《姜子牙》過於成熟,很多觀眾看完後表示看不懂,只看到了表面的故事,並不能引起更深層次的深思。
《魔童》講述的故事是我們國人都耳熟能詳的,知道劇情會怎樣發展,那麼其中更改的一些東西就會成為驚喜。而《姜子牙》的劇情算是神話傳說的空白期發生的故事,觀眾並沒有共鳴。而且像哪吒那樣頑皮搗蛋到懂事的令人心疼很容易讓人感情帶入,所以直到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說出來的時候,很多人落淚。但是姜子牙的形象卻本來就是老成穩重的,看起來並不能像哪吒那樣輕鬆寫意。
《姜子牙》的過於成熟還表現在它的故事裡蘊含了很多的哲理,需要一番深思熟慮才能理解。而大家卻還是抱著看哪吒那樣的去放鬆的心情去看,自然不能看出故事裡的那些玄機,甚至很多人看著還會「犯困」,自然也就出現了差評。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這部《姜子牙》是很優秀的,因為它可能會超越之前很多的被稱為「優秀」的動畫電影。在《魔童》之前已經有了很多的動畫電影,其中有幾部也曾被看作「國漫崛起之光」,只是比起《魔童》的五十億光環差了不少。而根據《姜子牙》目前的趨勢,它將會超越之前的大部分動畫電影。
《魔童》之前應該屬《大聖歸來》最為耀眼,它斬獲了9.56億的票房,而《姜子牙》第一天就做到了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一還多,超越10億應該並不會很困難,而比起另外的《大魚海棠》(5.65億)和《白蛇:緣起》(4.5億)兩部被公認很出色的動畫電影,可能也就兩三天就超過了。票房的數字代表了觀眾最直觀的看法,也是對《姜子牙》在評論裡看不到的一種肯定。
只能說《魔童》太耀眼,生在《魔童》之後,《姜子牙》的光芒都被掩蓋了,但是還是可以看到現在的動畫電影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非常受人關注了。舉個例子,曾經有一部國產動畫的先行者,名字叫做《魁拔》,這部電影開創了動畫電影的先河,但是在當時卻只有2510萬的票房,放到今天這是不可想像的,就算現在再一次把這部《魁拔》放進電影院可能都不止這個數字。
這說明了動畫電影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市場和關注,特別是在《魔童》之後,國產動畫電影將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而《姜子牙》就是這條路上的先行者,等到有一天,國產動畫電影取得了更高成就的時候,可能《姜子牙》會得到更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