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低代碼,到底是真需求還是偽風口?

2020-12-22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ToB行業頭條

低代碼正站風口之上,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

根據頭豹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低代碼開發平臺行業概覽》指出,在中國雲服務市場高速擴張的背景之下,過去5年低代碼開發服務初步落地。2016至2019年間,中國低代碼開發平臺行業融資額由100萬元攀升至1.2億元。

與此同時,雲服務商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以及谷歌雲、AWS、微軟等基礎雲服務商也將目光放在這片賽道之上,紛紛推出自家的低代碼/無代碼開發平臺。

傳統的軟體巨頭與SaaS廠商也緊跟時代大潮,例如Salesforce、ZoHo Creator、SAP、甲骨文、浪潮、金蝶、用友等知名企業同樣入局低代碼開發平臺。而像北森、銷售易、致遠互聯等,也在發展自己的PAAS平臺中,引入低代碼開發理念。

看得出來,低代碼開發正處於蓬勃的發展期,且被巨頭們認定成「白月光」。

那麼,身為巨頭的「白月光」,低代碼究竟因為什麼受到資本的重視?又價值幾何?

01 默默18年,突然一朝成名

低代碼大火,更像是一場偶然式的必然。

2018年6月,OutSystems宣布獲得KKR和高盛的3.6億美元投資,估值瞬間超過10億美元,成為新晉獨角獸。激起人們對OutSystems的興趣,低代碼開發平臺也隨著增加大量的曝光。

然而在人們處於對OutSystems獲得高額投資而驚嘆的時候,同年8月,低代碼開發平臺Mendix被西門子以7億美元收購的消息,讓本就形成漣漪的低代碼開發平臺市場,掀起更多的浪花。

於是可以看到,在這段時期後,國內也開始大力推動低代碼開發平臺,該賽道成為資本關注的風口。

那麼為什麼低代碼開發平臺,會在這個時間點迎來爆發呢?

對此,行業專家分析表示,進入21世紀以來,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促進社會向數位化方向進化,尤其是伴隨著雲計算及以網際網路發展愈加深入,讓企業的IT系統和業務的結合變得更為緊密,並不斷衍生新的業務模式,軟體開發迎來爆發增長。

於是此時對於IT產品的開發能力,也要求更加靈活、更敏捷。

然而,需求雖然在增加,但是開發人員的能力與基數卻跟不上這種發展速度,加上2018年之後,國內經濟放緩,「降本增效」成為時代特性,企業上雲成為趨勢。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需要軟體的迅速迭代,市場。

於是基於大背景。有人提議使用低代碼開發的模式,去開發一些復用性高且功能。

低代碼作為一種編程開放模式,它可以拼接、組裝那些通用且可重複使用的代碼組成模塊,通過簡單的「拖、拉、拽」的操作,快速搭建軟體。

這個過程就像搭積木,根據市場反饋的需求,通過把那些通用、可重複使用的代碼群集成一個積木塊,通過快速搭建積木塊,組成滿足需求的稱產品,從而極大程度上降低軟體開發的門檻,提升開發人員的工作效率。

「低代碼開發技術在20年前就出現了,但一直沒火。隨著數位化轉型的不斷加速,企業對IT系統的敏捷性要求越來越高,但開發人員的缺口一直補不上。這時,低代碼開發技術的優勢才逐漸凸顯出來。」YonBuilder產品研發主管、用友集團副總裁楊鵬對「ToB行業頭條」說。

正是因為低代碼理論上存在的高效性和易用性特點,符合當下時代對於軟體敏捷研發的需求,才讓其從程式設計師早期的玩具及初學者的練手工具,變成資本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新星。

02 止癢不止痛,只是錦上添花

理想狀態中,低代碼開發平臺將會無限降低程序的開發門檻,未來甚至有可能會革掉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創造出人人都可開發程序的現象。但從實際考慮,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目前來看,當下的低代碼開發平臺產品基本可以劃分為兩個技術路徑,分別為表單驅動和模型驅動。兩種路徑在平臺運行核心邏輯、工作形式及處理問題的難易度上有著明顯差別。

其中表單驅動是通過建立多張表單,在構建應用是利用流程串聯表單,並定義報表輸出方式。通過定向限制,形成標準化的代碼群。其工作原理類似與傳統的BPM(業務流程管理)軟體。

由於產出的代碼群過於標準化,復用性極高,表單驅動的低代碼開發平臺可以讓產品開發周期出現大幅縮減。但相反的是,這種模式很難滿足一些個性化需求,應用開發場景局限性強,難以適應大型企業的需求。

這類的低代碼適用於中小企業快速搭建基礎的程序,彌補這類企業開發人員數量上的不足。

以模型驅動為技術路徑的低代碼開發平臺,則是通過建立模型定義數據關係、流程邏輯、從而實現應用開發管理的自動化。工作形式與APaaS平臺相似。生產的代碼群靈活度高、可支持廣泛場景的複雜應用開發。

不過,以模型驅動為技術路徑的低代碼開發平臺雖然擁有極強的靈活度,但在某種程度上犧牲了一定的復用性,且因為這種方式的技術壁壘較高,前期的開發成本也偏高。

大企業如果採用這種模式,就必須考慮開發出來的程序,與本公司自找程式設計師開發,在開發成本、維護成本、通用程度與復用可能性等進行綜合的比較。

看得出來,低代碼開發平臺對於企業而言,並非是加速產品適應市場的「萬能藥」,企業在使用前,需要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考慮。

除此之外,低代碼開發平臺作為一款產品,還是需要一定的使用門檻的,就像搭積木一樣,在進行拼裝之前,使用者需要充分了解每塊積木的形狀,及處於成品中的那部分位置,而這些是需要擁有開發基礎的。

所以,低代碼開放平臺最終也只會變成程式設計師手中的工具,就像一些計算機語言一樣,幫助程序更快速的開發。

如此一來,對於企業而言,低代碼開發平臺使用局限性並不小,僅在一定需求下,可以實現降本增效,終究只是止癢不止痛,起到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而對於程式設計師而言,也只是一個好用的工具。

03 依託IoT和PaaS,市場前景可期

錦上添花,雖然不及雪中送碳,但同樣具備一定的市場價值。

目前來看,低代碼開發平臺雖然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對於SaaS企業開拓PaaS業務,以及服務於物聯網應用開發市場,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助力SaaS企業開拓PaaS業務方面,低代碼開發平臺可以幫助SaaS企業提高產品開發效率,模型驅動的技術模式滿足大型企業客戶對於個性化應用的定製需求。

例如Salesforce、ZoHo等相對成熟的SaaS廠商,就是通過自家的低代碼開發平臺,針對大型企業客戶對個別需求進行定製化,滿足需求的同時,也能加快產品的開發周期。

此外,SaaS廠商自建的低代碼開發平臺,還可以幫助自家SaaS產品開拓PaaS業務建立平臺生態。增強SaaS廠商的整體服務能力。目前國內的銷售易、北森都是在走這一路線。

目前據艾瑞諮詢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為362.1億元,同比增長48.7%。預計2020年企業級SaaS市場仍將保持可觀增速,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而低代碼開發平臺作為大多數通用型SaaS的發展PaaS的必經之路,其市場前景自然也是不俗。

刨除可以助力SaaS企業開拓PaaS,低代碼開發平臺對於物聯網(IOT)應用開發市場,同樣具備巨大作用。

據新華社旗下中國經濟信息社預測,202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8000億元,然而組成物聯網系統的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等基礎層次具有大量的複雜應用開發需求等待滿足。

而低代碼開發平臺可以有效地降低物聯網應用的開發門檻,緩解物聯網應用開發人員緊缺、研發成本高昂等痛點。也就是說,蓬勃發展的物聯網產業,在未來極有可能為低代碼開發平臺市場提供更多新型的應用開發需求。

如果說這部分需求有可能佔到整個國內物聯網行業的10%,那麼低代碼開發平臺僅在國內物聯網領域,就有1800億元的藍海市場。

而放眼世界的話,全球的物聯網領域很有可能是國內的三到四倍,如此一來,從全球視角來看,低代碼開發平臺未來至少有接近6000億元的市場規模,這還是排除在SaaS領域及其他方面的市場。

總的來看,低代碼開發平臺是一門前景巨大的賽道,屬實站在風口之上,但是同樣需要考慮的是,這條賽道需要的技術門檻並不低,動心者還需謹慎入局。

相關焦點

  • 低代碼開發風口下的三大靈魂拷問
    不過,面對未來幾乎沒有天花板的發展前景,中國軟體網認為,低代碼開發平臺還有三個靈魂問題需要產業界進一步明確。這關乎低代碼開發平臺產業的未來!  誰是開發者?  低代碼開發平臺為何能成為了風口?  一大原因是數位化時代,用戶的應用需求爆發,單靠專業的技術人員無法滿足大量的開發需求。
  • 恨透了偽需求?聊一聊如何使偽需求變得更值錢
    編輯導語:對產品經理來說,經常會在產品上線後、優化產品的過程中以及獲取需求反饋的判斷中,遇到不少的偽需求。偽需求會導致迭代無休止、技術團隊對產品需求真實性的質疑和排斥。今天,本文作者就來和我們聊一聊如何使偽需求變得更值錢。作為在一線的產品經理,做了無數噁心的需求和產品,越發越覺得生命的短暫,需求價值的重要性。
  • 擺脫複雜燒腦的程序代碼,利用低代碼平臺輕輕鬆鬆做軟體!
    對各種應用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程式設計師總量有限,培養難度大,應用開發周期長,應用維護成本高,這個矛盾成為了技術和市場發展的主要矛盾。在此期間,「低代碼」勢起!低代碼技術的特性恰好填補了這些需求背後的生產力空缺。「風口」也慢慢指向了「低代碼」這一塊兒。
  • 純電動汽車還是偽需求嗎?
    沒想到這款2.88萬起售的代步小車,剛上市三個月就連連創下銷量紀錄,不僅打破了國產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神話,11月銷量中高達96%的個人用戶購買比例,也真實地上演了一出大型「真香現場」。 看著五菱宏光MINIEV這火爆的市場表現,不禁讓人發出疑問——純電動汽車還是偽需求嗎?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推行,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可選車型越來越豐富。
  • 低代碼跑出了獨角獸,通用平臺靠什麼?
    在低代碼平臺領域,有了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OutSystems,並有望成為低代碼平臺的領頭羊。我們毫不懷疑,會有企業把OutSystems作為目標或者靶子,無數的通用低代碼平臺會噴薄而出。然而,低代碼平臺市場依然是冰火兩重天。
  • 低代碼開發對IT行業有什麼好處?
    但是,無論您是要部署應用程式開發平臺還是統一企業流程的更廣泛的解決方案,低代碼開發都可以為組織帶來許多好處:提高業務敏捷性大多數低代碼平臺都是可擴展的,可與主要供應商直接集成,並使IT部門能夠將API,Web服務和命令行轉換為可重用的構建塊。
  • 「產品需求文檔」不是個好詞——論「需求」到底是什麼?
    就在剛剛,我才發現:「產品需求文檔」不是個好詞。且聽分解。做產品大概1年時,突然一臉懵逼:「需求」到底是什麼?別看天天掛在嘴邊,一旦認真思考,還真答不上來。於是,我去翻英文字典,一翻就發現更多「需求」——demand, need, want, requirement……你看,「需求」的概念夠多吧。孫陶然在《創業的36條軍規》中說過:創業一定要解決真需求,不要做偽需求。怎麼區分真需求偽需求?
  • 從《1917》的「偽一鏡到底」看《俄羅斯方舟》的「真一鏡到底」
    但今天我們要聊的不是這些,而是他在拍攝手法上最讓人稱道的「一鏡到底」。那什麼是「一鏡到底呢」?雖然很多觀眾也都有所了解,但也有部分觀眾並不清楚。在這裡雲哥就來稍微通俗的解釋一下,所謂的「一鏡到底」,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一個鏡頭拍到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長鏡頭」,只不過這個長鏡頭是貫穿整個影片的。那長鏡頭有什麼好處呢?
  • 復旦女神教授,將「耄耋」讀成「毛至」,到底是口誤還是偽學霸?
    復旦女神教授,將「耄耋」讀成「毛至」,到底是口誤還是偽學霸?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原本是受到萬人追捧的「復旦女神」、「明星教師」,她的課堂場場爆滿,結果卻因為在央視的某個節目中,把「耄耋」(mào dié )念成了「毛至」,一夜之間便從神壇跌落,遭到無數網友的質疑,甚至是嘲笑,說她「不配當復旦明星教師」,是偽學霸。
  • 低代碼 vs 模型驅動,它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本文是一篇立場文件,作者藉由第一屆低代碼研討會的召開,討論了關於在模型驅動工程領域定位低代碼運動的想法,並試圖給出了部分問題的答案。自從低代碼(Low-code)成為新的流行術語之後,我就想知道「低代碼」運動與我們過去所說的「模型驅動的工程/開發」相比,是否真的有什麼不同。
  • 餓了麼F輪「系列」融資遭質疑 餐飲外賣O2O是偽需求?
    質疑的焦點還集中在,餓了麼獲得全球外賣行業最高融資額從「F輪」改成「F輪系列」,究竟是出於措辭嚴謹考慮,還是其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有待商榷。不過,據業內人士分析,6.3億美元這個數字是有問題的,加「系列」二字後,有可能不是純現金。
  • 當我們討論數位化轉型時 低代碼平臺也迎來爆發期
    大賽獲獎成果全部是基於用友低代碼開發平臺YonBuilder而來,其中兼具了設計、技術和商業等多方面的創新。經過重重的挑戰與層層的選拔,最終共有31個團隊榮獲獎項,其中企業賽道9個、個人及院校賽道12個、單項獎與華為雲鯤鵬雲服務等特別獎共10個。在我們恭喜獲獎團隊的同時,還要沉靜下來思考一下這次大賽以及YonBuilder到底為數字時代帶來了什麼,如何能做到為行業、企業賦能。
  • 避開低代碼應用開發的三大陷阱
    【51CTO.com快譯】 低代碼開發已存在了多年,但最近因新冠疫情而再次受到關注。企業在竭力加大數位化轉型的力度,無論這意味著啟動項目,還是大幅更改或改進已在使用的數位化產品。低代碼開發可能是快速構建有助於創新計劃從構思進入到驗證的原型的好方法。
  • 雲釘一體大棋局,釘釘落子低代碼
    釘釘6.0帶來3個重要變化:1、推出釘釘宜搭等低代碼開發工具,讓不懂代碼的用戶,也能快速開發新應用;2、推出角色工作檯,讓CEO、HR、財務、老師等不同角色擁有自己的專屬工作檯;3、推出全新協同辦公套件,讓用戶可以打破組織邊界,進行「以事為中心」的協同,整合項目、郵件、文檔、日誌、日曆、知識庫、審批、待辦等功能。
  • 變革型AI、無代碼與低代碼――哪一種才是企業AI部署的理想途徑?
    這意味著AI算法能夠運用固有的知識,隨時針對具體任務需求做出轉變。變革型AI擁有眾多核心優勢——與從零開始進行模型開發相比,其時間周期更短、實際效果也更高。此外,變革型AI還降低了人工智慧技術的使用門檻,企業只需要與模型共享特定數據,即可生成適合自己的模型方案。例如,Anyline的無代碼AI訓練程序可以幫助企業構建自己的文本閱讀器解決方案(例如ID掃描儀或車牌讀取器)。
  • 肖戰是怎麼火起來的?到底是粉絲無腦還是營銷過度呢?
    肖戰是怎麼火起來的?到底是粉絲無腦還是營銷過度呢?肖戰是怎麼火起來的?他怎麼紅,沒有陳情令就沒有他的今天,他粉絲倒好,過河拆橋,舉報同人小說,利用好自己的粉絲利用公權力去迫害小圈子,現在又自己裝無辜,什麼粉絲行為與藝人無關,可為啥同人作者平臺就要背鍋呢?
  • 奧哲榮獲「21世紀中國低代碼平臺卓越服務商」
    奧哲憑藉長年聚焦於低代碼領域所形成的完善產品矩陣,及不斷升級的數位化服務能力,榮獲「21世紀中國低代碼平臺卓越服務商」大獎。「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模式評選」是國內知名商業雜誌《21世紀商業評論》的品牌項目,迄今已走過13個年頭,本次2020年的評選活動從項目啟動到榜單發布,共計收到了全國二百多家企業單位的資料參評,競爭激烈。
  • 全民開發大時代,低代碼與零代碼工具的這些特徵,你了解嗎?
    如果你一直關注2020年的技術工具領域動態,你會發現關於低代碼的討論不絕於耳。據Forrester預測,到2022年,關於低代碼類的支出將超過200億美元。  低代碼和無代碼填補了市場空白。  集成障礙:內部應用程式涉及許多雲集成。低代碼和零代碼開發可以支持這些連接,使用戶能夠可視化地連結事件驅動的工作流。  混合要求:無論設備還是雲類型,用戶都需要無所不在的網絡訪問。低級代碼可以充當一個不可知層。  AI的民主化:人工智慧增強了分析和商業智能項目,但機器學習很難實現。低代碼可以將這種複雜性抽象出來。
  • 偽物語:對於偽物的理解
    《偽物語》是物語系列動畫化的第二部作品,在故事上承接《化物語》,講述了阿良良木歷與兩個妹妹的故事。在觀眾中頗有人氣。其中也誕生了刷牙這樣的名梗和白金disco這樣的名曲。偽物到底是什麼,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段都有著不同的見解。今天小編就來說一下自己對偽物的理解。
  • 線上健身是偽概念還是真需求?
    KT動感單車以動感單車的方式入駐公司、高校以及部分城市公寓,滿足了用戶碎片化社交場景運動的需求。其創始人秦星在後臺數據發現,經常會有同一位置的兩三輛單車在同一時間開始、同一時間結束的情況。據他猜測,有的用戶會結伴騎行單車,同時還可以利用單車內的PK遊戲功能,多人一起PK速度和裡程。即便健身小白,也可以毫無門檻的進行簡單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