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低代碼應用開發的三大陷阱

2020-12-14 騰訊網

【51CTO.com快譯】 低代碼開發已存在了多年,但最近因新冠疫情而再次受到關注。企業在竭力加大數位化轉型的力度,無論這意味著啟動項目,還是大幅更改或改進已在使用的數位化產品。低代碼開發可能是快速構建有助於創新計劃從構思進入到驗證的原型的好方法。

有一點可以肯定:低代碼應用構建工具簡化和普及了傳統開發,這使低代碼平臺開發人員肩負重任,確保一切順利運行。

本文詳細介紹了低代碼開發人員為提供最佳用戶體驗而需要考慮的三大問題。

一、與第三方服務集成

將行動應用程式與第三方服務集成絕對必要。最終用戶和客戶需要能夠使用谷歌或Facebook登錄到行動應用程式、集成谷歌地圖以及從網上檢索數據等。一個典型的現代應用程式要與5到10個第三方服務實現接口交互。

實現最佳集成並非易事。要遵循幾個複雜的步驟:針對第三方服務創建帳戶,創建開發資產,以及正確配置一切。

第三方集成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開發人員無法控制第三方服務――API或安全策略可能隨時有變。這麼做以保護安全和聲譽是第三方的特權;第三方這麼做時,儘快更新您的應用程式是您的責任。

將更新的責任推給低代碼開發人員是很難滿足的要求。即使如此,這仍是與第三方服務保持順暢集成的默認方法。

嚮導和中間件

解決該問題的最佳方法分兩方面。

首先,為了使應用程式的配置簡單而輕鬆,低代碼平臺所有者可以向用戶隱藏所有配置複雜性。他們可以添加設置嚮導或其他工具,幫助開發人員瀏覽每個配置步驟。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平臺所有者可以使用介於第三方服務和低代碼開發人員之間的中間件。這意味著第三方更改時,低代碼平臺所有者可以更新中間件,開發人員無需為更改任何內容操心。大多數API會事先通知它們將進行更改,這使所有者有足夠的時間來安排中間件。

如果平臺所有者錯過了第三方服務的更改,所有低代碼開發人員會通知他們存在問題。然後,他們可以更改中間件,更改的內容會自動應用於使用該第三方服務的所有產品。無需處理單獨更新每個應用程式這項繁瑣工作。

最後,平臺所有者通常會將來自第三方服務的數據緩存在中間件中,那樣低代碼產品會顯示數據,即使不是最新數據。通常,應用程式會通知最終用戶數據已過時,但大家可能一致認為,顯示昨天的數據勝過顯示令人沮喪的灰色斷鏈。

二. 自定義組件

低代碼開發人員常常希望在不同的應用程式中使用相同的UI組件、相同的屏幕和相同的邏輯。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應用程式構建平臺使用自定義組件來簡化用戶體驗。

萬靈藥方法

創建自定義組件的第一個方法是,創建帶有可定製元素的高級智能屏幕。為此,平臺所有者須嘗試預測低代碼開發人員可能需要的一切,然後製作龐大的可配置組件。

這種方法的問題在於,配置組件幾乎與從頭創建UI一樣難。首先,低代碼開發人員會有要定製的一長串屬性,以及要閱讀、內化和應用的所有說明文檔。想用一個組件覆蓋每個使用場景幾乎不可能,這意味著這種方法帶來的問題常常多過它所解決的問題。

自定義DIY組件

第二個也是更合理的方法是讓用戶自行創建自定義組件。這樣,平臺所有者提供了用於製造組件的構建模塊,而不是組件本身。

這可以節省時間,並幫助低代碼開發人員解決錯誤。在許多應用程式中使用的組件中發現錯誤的開發人員可以解決自定義組件中的問題,而解決方法適用於所有應用程式。

此外,關注社區的開發人員可能與其他人共享組件、構建自己的組件庫,並控制外人可以查看、使用和操縱組件的參數。他們可以使用完全開源或受限開源做到這一點。

這種方法有個缺點:低代碼開發人員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整體情況,才能在沒有預定義選項的情況下構建出色的自定義組件。但是這麼做的好處是,可大大提高靈活性。

三. 設計時與實時的區別

低代碼應用程式開發的第三大問題是區別設計時和實時。低代碼開發人員在構建應用程式時,他們看到的(設計時)與用戶使用應用程式時看到的內容(實時)不一樣。簡而言之,應用程式在編輯器中和在設備中使用時看起來不一樣。

為什麼會不一樣?

這是由於兩個環境使用不同的邏輯、庫和框架來表示UI。比如說,如果應用程式用React Native創建,UI將使用HTML組件,因為瀏覽器的UI是用HTML編寫的。實時狀態下,開發人員看到真正的原生應用程式(比如iOS按鈕),而設計時狀態下,他們看到的是HTML按鈕。

通常,低代碼工具使用不同的庫,一個用於設計時,一個用於iOS,另一個用於安卓。

一個庫,更少的表達

要解決該問題,低代碼平臺可以在編輯器中使用與所有情況下都與手機使用場景同樣的UI庫:設計時、iOS和安卓。

開發應用程式時,這非常有利,因為開發人員準確地知道最終用戶的體驗,因此不會感到驚訝。他們在iOS和安卓中也獲得完全同樣的UI。

不過這種方法存在明顯的缺陷。庫就像語言,常常有短語和表達無法由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將應用程式限制在一個庫是拿獨特的慣用語言換取最大的清晰度和一致性。

完成工作

低代碼方法有一些優缺點,但到頭來,它是實現目的的有效手段。低代碼讓開發人員能夠以較少的專業知識快速高效地構建實用的應用程式。甚至可以解決低代碼開發方面的大問題。在數位化時代,低代碼無疑是關鍵角色。

原文標題:3 major low-code app development pitfalls and how to avoid them,作者:Eldar Chernitsky和Alexander Ancipov

【51CTO譯稿,合作站點轉載請註明原文譯者和出處為51CTO.com】

相關焦點

  • 低代碼開發風口下的三大靈魂拷問
    軟體行業誕生至今已經歷了多次變革,低代碼開發平臺從Mendix發布至今,已經過去了十年。中國軟體網觀察到,經過這十年的不斷發展,低代碼開發平臺正迎來產業快速前進的小高潮。  6月10日,微軟宣布該公司雲時代的低代碼商業應用開發平臺Power Platform正式在中國市場商用。
  • 低代碼開發對IT行業有什麼好處?
    什麼是低代碼開發?低代碼開發是一個通用術語,包括流程開發解決方案、低代碼應用程式開發和軟體開發工具。低代碼開發解決方案提供了構建塊,IT用戶可以將其組裝到工作流和應用程式中。這些構件將動作和命令背後的代碼抽象化,從而使IT人員無需手動編碼即可組裝工作流和業務應用程式。
  • 全民開發大時代,低代碼與零代碼工具的這些特徵,你了解嗎?
    ,低代碼開發和零代碼開發正發揮著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開發人員稀缺:勞動力缺乏合格的候選人。低代碼和無代碼填補了市場空白。  集成障礙:內部應用程式涉及許多雲集成。低代碼和零代碼開發可以支持這些連接,使用戶能夠可視化地連結事件驅動的工作流。  混合要求:無論設備還是雲類型,用戶都需要無所不在的網絡訪問。低級代碼可以充當一個不可知層。
  • 擁抱自主可控Linux,如何在中標麒麟上部署低代碼開發平臺?
    為了讓更多低代碼開發者能夠將自己開發的應用部署至自主可控的系統平臺,活字格企業級低代碼開發平臺基於開源的 NET Core開源技術,打造了兼容主流Linux系統的私有化部署伺服器。 在"雙循環"的大背景下,企業客戶對自主可控的需求越發強烈。
  • 擺脫複雜燒腦的程序代碼,利用低代碼平臺輕輕鬆鬆做軟體!
    對各種應用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程式設計師總量有限,培養難度大,應用開發周期長,應用維護成本高,這個矛盾成為了技術和市場發展的主要矛盾。在此期間,「低代碼」勢起!低代碼技術的特性恰好填補了這些需求背後的生產力空缺。「風口」也慢慢指向了「低代碼」這一塊兒。
  • 「悉息科技」打造零代碼應用平臺,讓企業開發屬於自己的系統軟體
    ,從而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速的響應時間來實現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升級。為此悉息科技打造了一款面向企業業務人員使用的零代碼業務應用構建平臺。該平臺可從不同的系統或手動輸入界面自動集成來自各個系統的數據,完成數據接入。此後,零代碼平臺會對數據進行處理,完成不同類型的數據抽象,使業務人員可以擁有完整處理各種數據的能力。
  • 低代碼跑出了獨角獸,通用平臺靠什麼?
    一方面,目前市場上的主流供應商都加大了低代碼平臺發展力度,旨在通過減少或避免對昂貴的企業IT專業開發人員的需求來提高應用開發的生產力。越來越多的中大型企業開始增加對這一領域平臺的需求,投資商目光也對低代碼。另一方面,CIO對低代碼的隱憂不斷見諸報端。
  • 打造行業風向標,2020企業級低代碼應用大賽正式啟動
    近日,葡萄城與中國軟體網聯合舉辦的2020企業級低代碼應用大賽正式開啟報名通道。大賽面向廣大活字格開發者徵集優秀的企業級低代碼應用案例,共同打造2020 中國低代碼開發平颱風向標,推動企業數位化和軟體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 雲釘一體大棋局,釘釘落子低代碼
    釘釘6.0帶來3個重要變化:1、推出釘釘宜搭等低代碼開發工具,讓不懂代碼的用戶,也能快速開發新應用;2、推出角色工作檯,讓CEO、HR、財務、老師等不同角色擁有自己的專屬工作檯;3、推出全新協同辦公套件,讓用戶可以打破組織邊界,進行「以事為中心」的協同,整合項目、郵件、文檔、日誌、日曆、知識庫、審批、待辦等功能。
  • 爆火的低代碼,到底是真需求還是偽風口?
    以模型驅動為技術路徑的低代碼開發平臺,則是通過建立模型定義數據關係、流程邏輯、從而實現應用開發管理的自動化。工作形式與APaaS平臺相似。生產的代碼群靈活度高、可支持廣泛場景的複雜應用開發。目前來看,低代碼開發平臺雖然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對於SaaS企業開拓PaaS業務,以及服務於物聯網應用開發市場,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助力SaaS企業開拓PaaS業務方面,低代碼開發平臺可以幫助SaaS企業提高產品開發效率,模型驅動的技術模式滿足大型企業客戶對於個性化應用的定製需求。
  • 你了解什麼是無代碼應用開發管理平臺?企業需要這樣的管理平臺?
    直觀意義而言,無代碼應用開發管理軟體,就是指開發者無需通過代碼來進行開發管理系統,只需要懂得一定的企業管理流程或業務流程等,就可以自行進行搭建管理應用。並且這種無代碼開發的平臺,目前在國內是較為少有的,因為大部分的企業管理系統都是半自定義搭建管理應用平臺,但是這些都打著全自定義平臺的套路在宣傳。
  • 低代碼 vs 模型驅動,它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介 紹低代碼應用程式平臺通過大幅降低所需的手工編碼量來加速應用程式交付(該定義來自Forrester報告[5],被認為是低代碼一詞的起源)。這顯然不是軟體工程界第一次試圖通過結合可視化開發技術(我們稱之為「模型」)和代碼自生成來減少手工編碼。
  • 簡述國內幾大無代碼開發平臺
    在國外,無代碼平臺的可謂是百家爭鳴,展現形式各式各樣,發展也是如火如荼。但是國內的無代碼平臺卻還沒被普及。不僅如此,很多程式設計師對「無代碼」這種技術存在一定的牴觸心理,認為只是一些不入流的技術,僅可完成簡單的需求,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是,一旦深入了解後,可以發現,國內很多無代碼平臺是十分便利的,極其有效的提高了開發效率。甚至有些無代碼平臺可以完成很複雜的功能需求。
  • 當我們討論數位化轉型時 低代碼平臺也迎來爆發期
    用友推出的低代碼開發平臺YonBuilder基於雲原生,既支持普通開發者無代碼可視化構建APP、小程序、H5等應用,也支持專業開發者低代碼高效率開發各類大型應用。通過「拖、拉、拽」的方式,使得低量腳本的開發,或者代碼的開發,能實現很複雜的業務應用。
  • 變革型AI、無代碼與低代碼――哪一種才是企業AI部署的理想途徑?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雖然後文中提到的很多方法都以無代碼為重點,但其同樣適用於開發人員,有助於顯著提升開發速度。自從學習編程以來,我發現很多人都希望開發出一種使用簡單英語命令創建應用程式的工具。多年之後,伴隨著一代雙一代代碼編寫文本生成器與HTML標記演示,我們最終迎來了與理想最為接近的解決方案——OpenAI的GPT-3。
  • 聊聊華為GDE剛發布的一體化低門檻開發平臺ADC 2.0
    ADC 2.0是個一體化低門檻開發平臺,它的低門檻體現於低代碼技術。ADC應用開發平臺,能夠為客戶提供低代碼的開發能力,幫助客戶快速開發所需要的應用和產品。 作為擁有十多年歷史的技術,低代碼現在可以算是降低開發難度的主流技術。市面上的低代碼開發平臺很多,但企業的應用程式開發,並不是接入一個低代碼開發平臺就能解決的。
  • 奧哲榮獲「21世紀中國低代碼平臺卓越服務商」
    奧哲憑藉長年聚焦於低代碼領域所形成的完善產品矩陣,及不斷升級的數位化服務能力,榮獲「21世紀中國低代碼平臺卓越服務商」大獎。「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模式評選」是國內知名商業雜誌《21世紀商業評論》的品牌項目,迄今已走過13個年頭,本次2020年的評選活動從項目啟動到榜單發布,共計收到了全國二百多家企業單位的資料參評,競爭激烈。
  • 無代碼開發平臺打造企業信息數位化
    目前,插件和低代碼正在逐漸走向大眾的視野。不需要開發任何代碼來製作電子問卷,搭建網站,創建小程序庫,甚至普通人也可以用雲表搭建企業級業務流程管理系統。 但這些低代碼甚至無代碼平臺的出現,並不是為了顛覆開發者,而是為了減輕和降低開發者的「工具屬性」。從代碼實現到創建,儘量減少重複工作是開發者未來價值的必然趨勢。
  • 亞馬遜推出Honeycode,零代碼即可開發軟體
    無代碼開發工具,能否最終改變程式設計師的工作方式?近日,亞馬遜發布了 Honeycode,一種類似於電子表格界面的無代碼開發環境,獲得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當前的電子表格填補了程序包批量生產和開發團隊定製代碼之間的空白。然而,每種工具都有其局限性。
  • 如何避開英語原文陷阱
    因此,我們在閱讀時總會遇到二者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從而陷入語言陷阱之中。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陷阱一:詞形結構相似或相同,實則詞意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