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有謀略徵服張紘,袁術也佩服他,感嘆若有這樣的兒子就好

2021-01-09 百家號

孫策是一個性格堅毅而且非常有遠見的人,當初他的父親孫堅去死之後,他到了江都,聽說這裡有一個名士張紘在,所以就去拜見了多次。可是,此人卻對他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然而,他並沒有就此放棄,依舊堅持去了好幾趟。有一次,他們在談亂天下局勢的時候,懇求的說道:「您的名氣早就傳播到了天下,全國的人都知道你,都希望和你能夠交往。我現在心中的這些想法,到底能不能成功,真的只有靠你的一句話來決定了。所以,您一定要對我說實話,不要隱瞞我。到時候如果我真的能夠完成的理想,並且為父親報仇,我一定不會忘記你現在對我的教誨之恩。」

張紘這個時候看到孫策講話的神情十分慷慨,而且神色之間也不是那種陰險的人物,全身上下更是有英雄一樣的忠義氣息,所以很受到感動,就實話實話,讓孫策南渡,而且還答應會跟著他的身邊支持他。孫策聽聞之後,心中十分開心,說道:『我們兩個一定不要違背現在的承諾,也不要做出背叛的事情,這樣我才能放心的離開,把我的母親以及年紀還小的弟弟託付給你照顧,那樣我也不會再有什麼可以擔心的事情了。」

公元193年,孫策守孝結束之後就離開了自己所在的江都前往壽春,他是要到哪裡去尋找袁術,問他討要當初跟隨瞬間的那些老部下,當然,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還想找機會給父親報仇。袁術在見到他之後,聽到他說話的口氣,還有在面前的舉止行為,就已經看出了孫策也是一個能屈能伸的人物,非常的了不起。

可是,想要讓他把手中掌控的孫堅的舊部還給孫策,這也是他最不願意的事情,心中非常的不情願。於是,心中轉過了多個念頭之後,他說道:「我現在已經讓你的舅父成為了丹陽太守,而且你的堂兄也身為了都尉。現在丹陽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而且也是一個能夠訓練精銳士兵的地方,所以,你可以現在投奔他們,在那邊重新招募士兵。」

孫策自然也看出了袁術是故意不想把士兵交給他,不過他也沒有拒絕袁術的意見,而是真的帶著母親一起住到了曲阿,投靠了自己的舅父,依託舅父的勢力,他很快就招收了數百名士兵。後來,他憑藉著自己招收過來並且親自訓練的士兵打敗了山賊祖郎,十分的厲害。一年之後,孫策已經不甘心在守在那個小角落裡,於是就帶著自己招募的數百名士兵投奔了袁術。袁術心中頗為高興,而且因為這次是孫策要來投奔自己,所以,對於孫堅的舊部忌諱也就沒有了那麼多。

現在大家都是一家人,給誰帶不都是一樣,所以,袁術就把孫堅留下的數千人士兵分出來一千人交給了孫策掌管。此時,太傅為了安撫關東,在壽春要徵召孫策,讓朝廷任命他成為校尉。袁術手下的大將也十分欽佩孫策,而袁術更是經常嘆息的說道「如果我要是能夠有像孫策這樣的兒子,就算讓我現在死,我也能夠閉上眼睛。」

相關焦點

  • 孫策魅力到底有多強?堪稱漢末的天皇巨星,周瑜都是他的「迷弟」
    有的人,天生就是明星,就像東漢末年的孫策;孫策是孫堅的兒子,不僅長得極為英武帥氣,而且還極有才幹,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很有名氣了,當時的周瑜就是孫策的傾慕者之一,當時年僅十餘歲的周瑜為了見到偶像,不惜專程跋山涉水從舒縣跑到壽春去拜見孫策,這就和現在很多年輕人追星一個性質。
  • 為何大家都說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孫權到底比他哥差在了哪裡?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這句話其實一點也不誇張。很多人都認為孫策只是一個莽夫,所以最後才會被許貢門客刺殺,大家通常認為孫策作戰雖勇猛,但是缺少謀略,和他弟弟孫權想比,孫策在謀略方面似乎要差一點。
  • 英勇有謀略的孫策,在北伐途中遇刺身亡,這次行動意義何在
    在袁術去世之後,九江郡應該是被曹操方面所控制。當時嚴象為揚州刺史,但他在這之後被孫策所認廬江太守李術所殺害。這件事情的發生其實也是孫策在為北伐所做的準備步驟。許所在的潁川郡與九江郡之間,隔著汝南郡並且汝南郡是袁紹的家鄉,因此在那有許多勢力敵視曹操。
  • 孫策明明有兒子,卻把位置給孫權,又是誰造成了孫策之死呢
    孫策有一個兒子叫孫紹,很少有人聽到過這個名字,但是孫策沒有把位置傳給他,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孫權。既然孫策有兒子,那為什麼還要把位置傳給孫權呢?其實這也不難想像,按著孫策十六歲生子的話,這個時候的孫紹也就十歲大,還是個孩子呢,而孫權上位的時候已經十八歲了,至少要比孫紹成熟的多,而且孫權很小的時候就有自己獨特的政治眼光,倍受父輩們的讚賞。
  • 鬼谷子謀略學:孫策在短時間內打下江東的關鍵要素是什麼 ?
    後來,孫策自己投奔到了袁術那裡。畢竟對於孫策來說,自己發展還是有點不切實際,一來是因為他的年齡還小,二是沒有經過歷練。到了袁術這裡就不一樣了,各種鍛鍊的機會是很多的,這為孫策自己創業打天下積累了不少的實踐經驗。而且,袁術也特別喜愛他,沒事兒就常常感嘆:「如果我袁術也有一個像孫策一樣的兒子,那真是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 孫策到底有多厲害,他的死對局勢有無影響,若不死能改變三國嗎
    孫堅中箭身亡 孫策用了一年多時間打動了袁術,迫使袁術將孫堅舊部的一千多人交還給孫策,這一千多人便是孫策打下江東六郡開創江東基業的資本,要知道這一年的孫策也不過只有
  • 他若沒有被刺殺真的有可能一統三國?
    孫策轉鬥千里,盡有江東,聞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將渡江北襲許。眾聞皆懼,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臨江未濟,果為許貢客所殺。
  • 《三國演義》中孫策為何會英年早逝?為人處事對我們有何警示?
    孫策(175年—200年5月),字伯符,吳郡富春人。孫堅長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諸侯,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稱其武勇猶如霸王項羽,綽號「小霸王」。孫堅死後,十七歲的孫策繼承家業。暫時屈從於袁術。
  • 袁術之難:「許靖亡奔交州」小考
    《許靖傳》中有這樣一條記載,即孫策東渡,許靖走交州以避其難。 孫策東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難,靖身坐岸邊,先載附從,疏親悉發,乃從後去。--《蜀書八 許靖傳》 交州即今兩廣地區與越南北部。孫策渡江時,許靖身在揚州淮南。
  • 孫策死後孫權繼位,孫權是如何對待嫂子大喬的?你可能想不到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它們對孫策的評價都很高。孫堅死時,孫策年僅17歲。辦完父喪後,孫策帶領家人遷居江都。在那裡,慣好結交名流的孫策屢次拜訪廣陵人張紘,希望能得到他的指點。他們兩人進行了一段對話,對孫策日後經營江東起到了很大的引導作用。
  •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他的實力到底有多「恐怖」?
    三國當中有這麼一號人物,江東基業的開創者,他便是孫權的哥哥孫策。孫策之所以能夠出名, 這與他本身的實力還是有著相當大的關係的。尤其是身邊的文臣武將的配合,還有便是自身的實力的影響。不過有關孫策的故事,有人說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其實這句話,相對於歷史來說,也是有著很大的可能的。為何會如此說呢?
  • 孫策為什麼直到袁術公開稱帝之後才徹底脫離了袁術集團?
    眾所周知,孫權的大哥孫策是東吳實際上的建立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孫策在攻佔江東之後就成為獨立的軍閥。但根據史書記載的蛛絲馬跡,孫策在攻佔江東後依然是大軍閥袁術的附屬勢力之一。比如在孫策攻佔江東之後,周瑜就被孫策送到袁術麾下工作,可見孫策此時依然與袁術存在附屬關係。直到袁術稱帝後,孫策才徹底脫離袁術。那孫策為什麼直到袁術公開稱帝後才徹底脫離袁術呢?首先,攻佔江東之後,孫策周邊最強大的割據勢力有兩個:一是淮北淮南的袁術;二是荊州的劉表。
  • 孫策在戰死之前明明有兒子,為何要把霸業傳給兄弟孫權
    孫策大家應該不陌生吧,號稱東吳小霸王,不管是謀略還是武力都是極其厲害的,是一位非常勇猛的戰士,讓其父親(孫堅)非常喜歡,把霸業毫不猶豫地給了孫策,可是在孫策戰死的時候,卻把霸業給了自己的兄弟孫權,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的這篇原創文章來跟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此人是孫策之妻,夫亡後傾盡全力幫助小叔子孫權,卻換此下場
    他在曹操還沒有集齊他的王者之師,劉備也僅有關張二將之時,憑藉手下四將,在聯軍中立下赫赫威名。可惜如此英雄,竟死於劉表的埋伏之下。好在他的兒子孫策,有不弱於其父的勇力,又有至交好友周瑜相助,為今後的東吳奠定了基礎。
  • 孫策有兒子,為啥要傳位給弟弟孫權?真想讓人不敢相信!
    中國歷史上,但凡是有一點能力的人,都會想方設法把自己的位置傳給自己的後代,而不是傳給自己的兄弟。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所以中國歷史上,都有父死子繼的傳統。三國時期,曹操還沒有稱帝,但是還是按照傳統,把自己的位置傳給了兒子曹丕。
  • 孫策、太史慈和程普合力,能否擊敗趙雲?孫策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導語:孫策,號稱小霸王。霸王是項羽,拿孫策跟項羽做比較,可見孫策有多麼勇猛。他完全繼承了自己父親江東猛虎孫堅的遺志,在江東地區開闢了孫家的江山。孫策帶兵打仗是非常出色的,因為他從小就跟隨父親南徵北戰,所以十分熟悉父親在戰場上的作戰方式。等他長大成人以後,也成為了孫堅的得力助手。不過孫堅被劉表的部將給射殺以後,孫策百般無奈之下,只好投靠了實力強大袁術暫避禍端。
  • 孫策有小霸王的稱號,那麼他能擊敗關羽嗎?太史慈已經給出了答案
    那麼一直有「小霸王」之稱的孫策實力究竟幾何呢?孫策能擊敗蜀漢的關羽嗎?從太史慈身上或能得到答案。 孫策這個外號也是厲害了,那麼孫策真的有和這外號相匹配的實力嗎,他擔得起這個霸氣側漏的外號嗎?
  • 袁術敢稱帝的內外環境因素都有哪些?他真的是自不量力了嗎?
    事實上真的是就這樣嗎?先不說袁術自身腦子有多少容量,哪怕是個沒文化的大老粗,但是身為軍閥的他,袁術麾下也是有各種文臣武將,各種幕僚謀士的。就是說如果單純有了傳國玉璽就可以稱帝,難不成他們都沒腦子嗎?他們的智商能混在當時的政壇官場,已經是被當時的黎民百姓更有文化更有智商更有見識的人了。
  • 告訴你袁術到底有多強?一個隱藏的漢末第一勢力
    袁術在興平元年(194年)命令孫策進攻廬江郡,孫策輾轉了兩年才攻克,比起他的舅舅、堂兄弟在江東的表現,實在沒什麼值得說的。而孫策自己想當廬江太守,袁術沒答應,這件事被後世《吳書》裡被指為是袁術不重用孫策的直接證據。順便說一下,當時廬江太守是朝廷委任的陸康,他是陸遜的叔祖,陸康死於孫策之手,所以陸家一開始對孫家是恨之入骨。
  • 孫策死後,他的兒女們卻被孫權當做棋子,還被不明不白的殺掉
    在開始這個問題之前,有一個東西特別重要,就是必須先讓大家了解清楚江東的基業是怎麼建立的,為什麼說孫權是從孫策和孫堅手上接過來的?意思就是長得帥,說話幽默風趣,心胸開闊,知人善任,大家都願意為其效死力,這弄的,仿佛他就像是電視劇中的主角一樣,一點缺點都沒。而且這傢伙妥妥的就一臉帝,當時剛離開袁術的孫策啥都沒有,就五六百自己府上的將士和程普、韓當、黃蓋三將,可到了江東之後,仿佛這傢伙是天命之子似的,缺啥來啥,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把江東打下來了,兵力硬是達到了五六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