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他的故居其實長這樣

2020-12-24 北晚新視覺網

因為途中要去安慶看一下振風塔,所以一過長江大橋,就拐彎下了高速。從安慶到懷寧,又特意走了集賢關。這裡,原來是清軍與太平軍惡戰數次的古戰場。站在集賢關上,東可以眺望安慶,西則能俯瞰懷寧,誠一要隘也。

海子墓。吳霖 攝

查灣村,「海子故居」

出發之前,我是將懷寧縣政府作為導航目的地的,沒想到,一直想去的高河鎮(即小查當年所稱的「高河公社」)現在已成為縣治所在,這使我稍感意外。在高河住下後,時為下午三時。我在手機上查看地圖,發現查灣村距高河鎮相距很近,僅五公裡多。在電子地圖上,「海子故居」已成為醒目的地標,於是,決定馬上就去查灣村。

甫出高河,即看見路左的高河中學,門頭宏大,這就是小查的中學母校。因為急著去查灣,未停車。心中的感念尚未平息,車輪已駛上查灣的村路。一進村口,就望見海子高大的白色半身像。呵,小查的查灣老家,到了。

查灣村中的「海子故居」,離村口很近,僅為一層平房,一共三間,中間為客堂,左為海子資料陳列室,右為海子母親的住處。如今看來顯得陳舊、簡陋的房子,是小查父母用海子身後的稿費造起的,因此,這裡並非是小查真正的故居,也非原址。老房子據說早已廢了、拆了,地基也移為他用。現在的「海子故居」,有一個小小的院子,有一棵碗口大粗的桂花樹,開著細碎的金色小花,芳香馥鬱濃烈,放縱地在秋光中肆情漫漶。緊挨著「故居」,聽說是海子幼弟的樓房,房子很新,看得出建造未久。海子家一路之隔,正對著的,是縣裡花錢新修的「海子紀念館」,兩層樓。但大門緊鎖,鑰匙不知在誰手裡。

紀念館前方,是海子文化廣場。廣場正前方,即為海子半身像所在處。如果讓我建言,我以為此像並非無懈可擊,在這裡,如有一座與海子等高的全身銅像,當更為佳好。塑像前方,是查灣村停車場,再外,就是公路。從懷寧縣城高河鎮有定時的公交通過這裡,這一站的站名,就叫「海子故居」。

走進「海子故居」,看到一個主人模樣的年輕人笑盈盈地答覆著訪客的詢問,淳樸,真誠,讓我一下子想起當年的小查。一問,果然是小查的侄子。

去查灣之前,我決心讓這一次訪問成為我和小查之間的一件私事,抱定了悄悄來去的想法。卻未想,看到故人的舊物,便終於不能自制,悲涼難抑。看到小查當年的藏書,滿滿地裝了好幾個玻璃書櫃。隔著玻璃,我發現圖書的品相有些萎靡頹唐,不知是因為多雨的江南使得書本發黴,或是有人頻繁翻閱所致。每一本的書脊上,貼有類似館藏的標籤。問後才知道,這是縣裡相關部門所為。為了加強管理不至散失,這些書據說已被悉數登記造冊。我知道的小查,不光自己是個極為整潔的人,也是一個認真的愛書人。我現在保存有幾種他當年用過的大學教材,都非常乾淨。每一本小查都用工整和略帶稚拙的筆跡,在扉頁上很小地籤著「查海生」三字,有的還蓋有一枚橫形小章,為隸書「查海生」三字。了解一個人,最捷近的方法就是看他的書架。海子也不例外,從他的藏書,約略可以覷見海子生前的思考廣度和其創作的人文背景。

我知道小查的父親查振全2017年去世了,問小查侄子:「奶奶呢?」他說,村裡有演戲,看戲去了。

「懷寧?沒聽說過!」

小查很自豪地說:「我們懷寧有陳獨秀!」

「哦——」隨著一聲延長的「哦」字,小查也如釋重負般地笑了。1983年8月31日,還差幾天就滿22歲的我,與19歲的查海生正式成為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編輯部原已有兩位老師,加上新來的我和小查,共4個人。這一天是中國政法大學人事處的再一次分配,被領進校刊編輯部的我們,與徐、張兩位前輩同事圍坐一起,氣氛溫煦,相互自我介紹姓名、家鄉、畢業學校,以及專業等等。那一天,小查告訴我們,他家在懷寧縣高河公社查灣大隊。懷寧屬於安慶地區,小查是1979年那一年安慶地區的文科第一名,應該也是那一天他自己給我們介紹的。

查海生的這個「查」姓,比較稀少。乍一見面,很多人會很輕率地將查(zhā)字念成(chá)音。我因為大學同宿舍中有一位祖籍涇縣查濟的查姓同學,故而一見面就能準確地讀出(zhā)音,這讓查海生稍稍感到意外。如今,「懷寧」這個縣名和「查」姓被很多人熟稔,作為海子的小查是有貢獻的。

小查在1989年3月26日意外故去後,他在北京昌平宿舍中的一切,悉數被傷心的父母攜之南歸。在以後的時間長河中,海子的名字和海子的詩,一起被有心人熱忱而又細心地淘洗,他的形象也被各色人等不斷塑造。越來越偉岸的身形,正如他曾熟悉和喜愛的西藏瑪尼堆,會在熱愛的疊加中成長。

當我跨越了那些叫「而立」、「不惑」和「知天命」的峰隘,故人舊事開始漫無緣由地在記憶的草原上瘋長。與幾十年前的老朋友在一起回憶往事,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回到青春時代的原點,回想曾經同行的旅人,小查便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的情懷之中。去看一看故人?去看一看查灣大隊?終於,在我人生之旅快要接近「耳順」疆域時,我有了懷寧之行。一路有高速公路,從上海,到懷寧,不算遠,也不算近,五百多公裡。

查媽媽

想去海子墓看看,問了問方位,似乎就在故居的正前方,但因隔著寬闊的稻田,所以要繞行。小查的侄子給我指路:出村口左拐,走往高河方向的公路,再左拐,進小路,前行幾百米即到。正準備離開,查媽媽回來了,個子不高,背微駝,看上去身體還算健康。

與查媽媽一問一答地聊。她似乎早已習慣了訪問者的詢問,平靜而淡定。直到與查媽媽告別,我也沒有告訴她我姓甚名誰,但我想她應該可以從我難以抑制的情緒中理解我。

故居中,有幾種海子詩集出售,可以加蓋「海子故居」的藍色圖章。我買了一本最厚的詩集。除了小查早年送我的幾本油印詩集,這是我購買的第一本海子詩集。我請查媽媽給籤個名,她推託說字寫不好,不想籤。我說,你不給別人籤,也應該給我籤!她問為什麼?我並沒有回答。她最後給我籤下的是「操採竹」,而並非外人都知道的「操採菊」。我讓小查的侄子在另一頁上也籤了名。

查媽媽告訴我,「操採竹」是身份證上的名字,正式。而原來的名字「操採菊」,則是她外公給她起的名字。問她娘家在哪裡,她說了一個地名,因是方言我沒聽清。問她最喜歡海子哪一首詩,她的回答迅速而乾脆:「都喜歡。」過了一會兒,她神色黯然地望著我補充:「寫給媽媽的。」

出村口去往墓地,沒有標牌,但也不難找。墓地應該在近些年又被改造過了,墓塋的外圈,有一個很大的半圓形園牆圍繞。園牆內側,寫滿了時人對海子的評價。

海子墓有兩個墓碑,一個略小,立於墓前,與墓塋一體。看碑文為一九九四年仲秋所立,上書「顯考查公海生(子)老大人之墓」,立碑人為查健、查銳、查謀。墓碑左側,透過用水泥封住的玻璃,可以看到小查遺像。右側,也同樣有水泥封住的玻璃,裡面是一塊瑪尼石。想起1989年的寒假剛過,在學院路41號的校園中碰到他,他很興奮地對我說去了西藏,在雪山上和喇嘛一起打坐,練氣功,並悄悄帶回了瑪尼石云云。墓碑的正前方,另有一塊巨大石碑矗立,上有行書寫就三個大字:「海子墓」。

和我一起去墓地的,還有一對來自徐州的年輕夫婦,他們是海子詩歌的愛好者,曾專程去過德令哈。這一次他們也是專程而來。薄暮降臨,我們分手,我要回高河,這一對夫婦說,今夜,他們要在海子廣場搭帳篷露宿。海子倘若知道自己有這樣的讀者,一定會欣欣然的。

晚上在高河鎮下榻的酒店附近散步,隨意走進了一家茶葉店。我向年輕的女老闆請教懷寧有何名茶,老闆答說當地出產「龍池香尖」。老闆請我喝茶,並遞給我名片,我驚奇地發現老闆居然姓查。再一問,竟然還是與海子同一支系,是「振」字輩,按輩分比小查還高一輩。但接下來的事就有點匪夷所思,她完全沒聽說過「海子」大名,當然也就不知道懷寧查姓本家中出過一位名滿天下的詩人。至於「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句,則當然也是茫然不曉。

海子紀念館,遺物種種

第二天,照例很早起來,在薄薄的晨霧中又去了查灣。

在村中漫步,看見近處的樹木蔥蘢,遠處的稻子金黃。村路整潔,房子也都乾乾淨淨——應該都是近些年修造的住房。在沿路很多建築的牆面上,刷寫著海子的詩句。我想像不出在當今中國,還有哪一位詩人能享此「殊榮」。與此同理的是,在海子的紀念會上,海子家人也時有出現,這也是其他詩人(不管是已故或健在)所不可能享受的厚待。此種現象和原因,可能需要社會學家去做深層次的分析了。在村裡一個園地中,我第一次看到了正在開花的棉花,以及豆莢的花、茄子的花……與正在勞作的婦人攀談,她說丈夫姓查,兒子也姓查。她還記得她從外村嫁到查灣的那一年,海生剛考取大學。哦,那是1979年。

「海子紀念館」今天不知何故被打開了。我得以進門,從一樓至二樓,從頭到尾認真仔細地看了一遍。小查的舊物種種,突然重現在我眼前,讓我非常意外。三十多年前的海子遺物被海子家人用心保存至今,其中,他的毛衣、外套以及皮鞋都讓我立刻閃回想起當年的小查。當看到我與小查在1983年的冬天輾轉於中關村和西單一起買的那件軍大衣,掛在玻璃櫥窗裡,像一面蒼涼破舊但仍然桀驁的軍旗,我再一次情難自已……

查媽媽對我的再次到來有點驚訝,我問昨天在廣場上宿營的徐州夫婦,說已經離去了。我最終也沒有袒露自己與小查的淵源,但相信她能感覺到我對小查的誠摯情感。最後,她突然主動提出要送一張海子的畫像給我,我幾乎脫口而出大聲說:「不需要,小查一直在我心中。」我知道這樣回答或許有點唐突,但也確是我真實的想法,一是別人描畫的海子形象永遠無法替代小查在我心中的印象;二是這些畫像在故居是賣錢的。而這,也是查媽媽目前的生活來源之一。

臨別,我還見到了小查的另外兩個侄子。查媽媽告訴我,其中一個,在新修的宗譜上,已續在了海生名下。聽聞此言,我竟無端感到有莫名的安慰。最後,我握住查媽媽的手,請她多多保重。八十多歲老人的手,仍然布滿老繭,這讓我再一次心酸。我告訴她要去祠堂看看,也還要再去看一下小查。

查氏宗祠及其他

在去海子墓的路上繼續前行,經松林夾峙的一條小路,即可抵達查氏宗祠。

從形制上看,祠堂應該是新近修葺過的,門口石獅子的捐贈落款時間為2012年。紅色的大門緊閉,一對石鼓左右相擁。門上的牆中,鑲嵌著「查氏祠堂」牌匾,是石制的。門框亦為石制,兩旁鏨刻的對聯是:「祖德千秋傳,才華振家聲」。外側的廊簷柱子上,掛有一副長聯,以詞義看,應該是新擬的,而且還確定是電腦刻字。因此,省略也罷。廊簷上畫有絢麗的彩色圖案,令人矚目的是均為龍紋。雖然如今不再會有僭越之類的說法,但在宗祠建築上如此繪製,還是讓我有些詫異。

四處寂靜,無車馬之喧,無人聲之譁。有野鳥和秋蟲細碎的鳴叫,交相疊音,此起彼伏。最多的是麻雀,成群飛過,嘰嘰喳喳。所有的聲音中,惟有公雞的長鳴格外地嘹亮和悠長。晨光透過薄霧,忽隱忽現地蕩漾,映照在徽派建築的高牆上。一位婦女在祠堂的邊牆外整理著已經乾枯的植物,趨前請問,答是芝麻。

關於海子的死因,眾說紛紜。歸類後大致為三,即「加害說」、「殉詩說」和「失戀說」,莫衷是一。首先,我是不相信「加害說」的。多年來,我與海子幾封遺書上提到的「罪魁禍首」常遠一直保持著網絡上的聯繫,而我們之間的話題,也往往會說著說著就拐到小查那裡。事實上,就在海子去世的第二天,常遠就來到我所在的聯合樓208室的辦公室,神色慌張,因為當時校方讓他寫了與海子關係的情況說明。他不明就裡,自然有些失措。其次,在離去整整三十年後,親切溫暖的小查成為了詩壇上高大威猛的海子,頌歌盈耳,香菸繚繞,但我依然不同意海子「殉詩說」。關於「失戀說」,足夠世俗,可以搶到世人眼球,但以我對第三人的了解,心中當然自有判斷。在此,我也保持在此問題上幾乎所有知情的法大人不約而同所遵守的原則——不披露第三人的姓名。但我仍然希望、也相信總有一天會有機會向我也熟悉的她當面求證。

同一個人,有兩種形象。也許,「海子」屬於熱愛他的公眾,可以身披霞光,登壇封聖。而「小查」,則屬於我、屬於學院路41號大院中曾與他旦夕相對的法大人……

從查氏宗祠返回的路上,又去了海子墓。我把從上海帶來的一顆山茶花結的果子剝開,裡面有三粒黑色飽滿的半月牙形的花籽,我將它們次第埋在了墓前的土裡。據說,山茶花如果以種子發芽,遠比扦插要難。但,就是要這個「難」——看看會不會發芽、會不會抽葉、會不會長大、會不會也開出紅色如碗口一樣大的花朵……我把自己的三組詩歌近作也在墓碑前一併焚毀,請故友提提意見,就像36年前一樣。我的車,停在墓園牆外不遠處的碎石路上,滿身風塵。車的後備廂中,有一隻蟈蟈和六隻蛐蛐兒,此時,正在此起彼伏地鳴叫著……

1989年4月17日,我在中國政法大學校刊上發表了在校刊工作六年中惟一以真名署名的短文《再見了,小查》。該文最後一句是:「我在心裡對一個遠遊的兄弟輕輕地說一聲:再見了,小查。」 寫於海子忌日前夕

海子詩二首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1989.1.13)

活在珍貴的人間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太陽強烈

水波溫柔

一層層白雲覆蓋著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徹底乾淨的黑土塊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泥土高濺

扑打面頰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

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

(1985.1.12)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吳霖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海子語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 做個幸福的人 餵馬 劈柴 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 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你是那個溫暖了別人,卻獨自離開的海子
    不知何時,一個叫海子的現代詩人連同他的詩集闖進了我的世界,其中最喜歡的,也一直熟記於心的便是這一首。海子的幸福是獨處的寂靜愜意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詩文朗誦|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Facing the Sea With Spring Blossoms作者:海子01孤獨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From tomorrow on,I will be a happy man.
  • 海子30年祭——《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解讀
    這首詩就是著名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詩的第一節。平和,舒緩,無波無瀾。在海子心中,渴望有一種生活,它叫幸福——在春暖花開的日子,大海的春潮湧動初始生命的渴望,他有一個家,為一蔬一糧去劈柴生火,人吃,馬喂,遊走世界……但,「明天」之前,我們看到海子生活中的窘迫,衣食住行樣樣清簡到標準底線之下。他無力照拂自己的外在與內心,只有將這一切付諸「明天」。
  •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972閱讀時間 劉欣齊朗讀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朗讀:劉欣齊 作者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 海子的詩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把悲傷留給自己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收到初戀女友的來信,信中告訴他自己已經在辦出國手續了。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寫給初戀的詩,充滿了幸福。正如全世界的雨都落我身上,我只願你擁有一個好晴天。「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因為今天做不到了,幸福其實很簡單,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可是,這一切都與詩人海子無關。
  • 詩人海子的《亞洲銅》,面朝大海,偉大的靈魂永遠不死
    其實海子一直是一位悲情主義詩人,他的詩一直含有巨大的悲情主義色彩。不管是他的第一首詩《亞洲銅》,還是後來的春暖花開,都是有一種委婉的形式,描寫了他心中巨大的悲情主義。海子的詩初次遇見詩人海子同樣是在學校的課本上,他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令我感動,令我嚮往馳騁。餵馬,劈柴,週遊世界。三個詞語寫出了每一個自由人嚮往的生活。
  • 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25歲臥軌,詩歌裡有什麼秘密情
    01.海子是誰很多人,都知道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聽到「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的時候滿懷希望,被「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的質樸感動而熱淚盈眶。但是,卻不知道,2個月之後,海子就臥躺在了火車軌道之下,選擇了自殺。
  • 李宇春為武漢獻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期待久別重逢的日子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自大學畢業以後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過海子的這首詩,就在4月7日武漢解封,結束77天的封閉抗疫時刻(抗疫工作仍在繼續),唱歌跳舞演戲都非常棒的李宇春攜手《經典詠流傳》為大家帶來這首歌曲,並在4月8日全網直播了這首歌曲。
  • 海子絕筆——難道真的只是告訴我們人間不值得?
    海子的這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似乎就是專門將生活的信心,將最純良的祝福和最深沉的感情帶給我們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 為你朗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論
    本期推出傳媒學院鄭青霞同學朗讀作品: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文末有長篇主題評論文章,歡迎閱讀;《海子論》。每一位讀者心中都有一位自由的海子,都有一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期盼,今天就讓我們傾聽鄭同學為我們帶來的那種美好。
  • 線上雲旅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老龍頭的靜謐之美!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時光荏苒,轉眼2020的2月已經進入了尾聲,猶記得往年的這個時候,山海關景區正人頭攢動,而今年卻不同以往,老龍頭靜得悄無生息,卻也美得出奇!遠眺老龍頭,不復往年的熱鬧喜慶,默默的面朝大海,期待著國泰民安、春暖花開的那天。走進他,撫摸他,感受著他的雄偉,沒有豔麗色彩的裝飾,褪卻浮華,留下的是我們希望一切安好的心。美好的過往不是鏡花水月,是我們追求更好的動力,就像這雄偉的長城,一磚一瓦都是歷史的記憶。
  • 去海邊玩發朋友圈的句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2、特別喜歡大海,難得有時間漫步海邊,望著遠處的白帆,傾聽著大海的波濤聲,讓自己放鬆一下心情吧,面朝大海,春暖花開!3、大海和你都有治癒壞心情的超能力,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看海,再想想你,海可以治癒心情,而你可以治癒一切。The sea and you have the power to cure bad moods.
  • 天才海子:他生前,籍籍無名;他死後,屬於他的詩歌眾人傳唱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讀書,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他依舊對生活飽含熱情,但就算在這樣的情形下,海子依然在短短七年的時間裡,創造了200萬多字的作品,顯然,海子並未被生活所擊倒。他愛詩,也愛生活,所以寫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樣的詩句。
  • 露營海邊一次 伴大海入眠
    瞧,人類有多貪心,來一趟海邊卻想捎走一個大海,可誰不是期望自己的視野裡,總是滿目蔥蘢一脈青黛」汪國真曾深情地訴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飛翔的海子也把塵世的幸福送給每一個人,自己卻將一顆心付諸大海。海誓山盟、海枯石爛、海闊天空,海是詩的故鄉,海是夢的源泉。
  • 海子自殺前一個月,為他深愛過的4位女子寫的情詩,令人不忍卒讀
    一個寫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人,怎麼會在兩個多月後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很多人想不通的問題。或許正是因為內心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所以他才會對春風的暖,海水的寬廣有著更深的感觸。也或許正是因為自己承受著無法抑制的悲傷,所以他才想用這樣一首詩溫暖別人。所以與其說這首詩是寫給他自己,不如說這是海子送給世人的禮物。除了這首詩外,很多朋友不愛讀他其它的作品,總覺得或過於憂傷、或過於癲狂。但在筆者看來,無論是《以夢為馬》,還是《亞洲銅》,甚至是那句「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海子都是在用最真實的語言在寫詩。
  • 福祿壽接連發布新歌,聯手姚晨演繹《面朝大海》
    緊接著第二天,福祿壽又發布了與姚晨合作的《面朝大海》。這首歌改編自海子的經典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由福祿壽譜曲,福祿壽、姚晨共同演唱。同時這首歌也是網易雲音樂發起的女性主題合創專輯企劃之中的其中一首,姚晨和福祿壽的組合讓人眼前一亮。
  • 面朝大山 春暖花開 梯田人家的幸福生活
    「海子詩裡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但現在對我來說『面朝大山,春暖花開』才是理想生活!」唐彥忠站在自家屋子三樓陽臺上,指著遠處雲霧繚繞的群山,興奮地說道。唐彥忠的家在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上堡鄉竹溪村,這裡地處偏遠,深藏於贛南邊陲的大山深處,也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的所在地。
  • 海子:15歲考北大19歲當教授,25歲臥軌自殺,留下9字遺言
    海子也曾經這樣表示自己的人生夙願,"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他也在死前留下這樣短短的九個字,結束了自己的人生:"我叫査海生,我的死和任何人無關。"
  • 不是「火炬八街」有多美,是我們放不下「面朝大海」的夢啊
    十幾年以後看到爆紅的火炬八街,其實我是不由自主地唱起周杰倫的《晴天》:「故事的小黃花,從出生那年就飄著……」想起來那些年,正是因為「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夢想,才來到這個海濱小城,想起來初見大海的興奮,以及「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每每傷心的時候在海邊獨座或者漫無目的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