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新聞部長薩哈夫那麼有名,為何沒在美國撲克牌通緝令上

2021-01-10 張生全精彩歷史

伊拉克戰爭時期,美軍為了方便抓捕薩達姆政權的逃亡高官,特別發布了一套撲克牌通緝令。

這套撲克牌通緝令在全世界範圍內相當有名。根據牌面的大小,人們多多少少能夠區分薩達姆政權中哪些是核心人物,哪些又是邊緣人物。

不過,也並非是所有的伊拉克著名官員都登上了撲克牌通緝令。比如薩達姆政權的新聞部長薩哈夫,雖然沒有在通緝令中出現,但其名字卻響徹世界。那麼,為什麼薩哈夫會在世界上擁有很大名氣呢?

(薩哈夫)

首先我們要知道,薩哈夫絕對算是薩達姆政權中的一個異類。

自薩達姆統治以來,伊拉克都是由遜尼派穆斯林來統治。絕大部分的政府高官,都是薩達姆從故鄉提克裡特帶出來並一手培植的。但偏偏薩哈夫卻是一個什葉派穆斯林,他和薩達姆也沒有什麼特殊的關係。自從1963年加入社會復興黨以來,薩哈夫就辭掉了英語教師的工作,專心地幹革命。

這也就意味著,薩哈夫能在遜尼派林立的薩達姆政權中擔當重任,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老資歷。

在薩達姆當政後,薩哈夫先後擔任了伊拉克廣播官員,駐緬甸、瑞典等國大使等一些外務工作。1992年,他甚至接替了有「薩達姆喉舌」之稱的阿齊茲外交部長的職務。一直到2001年,薩達姆的兒子烏代公然在報紙上批評薩哈夫後,薩哈夫才被薩達姆降為新聞部長。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薩哈夫幾乎每天都會召開新聞發布會。而在一些阿拉伯國家中,薩哈夫的新聞發布會又被稱為「薩哈夫秀」。每當他出現在電視上,阿拉伯人民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仔細地聽薩哈夫講述伊拉克的局勢。

(伊拉克戰爭中的美軍)

比如在2003年4月3日,西方媒體大肆報導「美軍兵臨伊拉克城下」。緊接著薩哈夫就面無表情地出現在電視上,鎮定地嘲諷西方媒體的報導。他說:「美軍在伊拉克根本就沒有立足之地,伊拉克人民將會用子彈和鞋子來歡迎他們。」

在阿拉伯國家的文化裡,用鞋子打人,是一種極其不尊重的行為。薩哈夫要用鞋子歡迎美國人,自然是得到了一片喝彩。

所以每當人們因局勢而焦慮時,薩哈夫一本正經地嘲笑美國人,就成了伊拉克人民舒緩壓力的一種重要方式。這也是「薩哈夫秀」在阿拉伯國家大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美國媒體曾專門對薩哈夫使用的詞彙進行了統計。像「蠢貨」「歹徒」「小丑」這些略顯庸俗的字眼,成了薩哈夫使用得最頻繁的詞語。美國媒體因此諷刺伊拉克稱,讓一個沒有文化和教養的人出任新聞部長,伊拉克確實是一個失敗的國家。

而當有記者針對這一問題來詢問薩哈夫時,他卻仍然淡定地回答道:「非常抱歉,我今天才意識到,用這些詞語來形容轟炸我們人民的罪犯,顯然是侮辱了這些詞語。」

(遭到突襲的巴格達)

4月7日,當美軍已經來到巴格達總統府前之時,薩哈夫竟然在距離前線幾百米的地方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在炮彈持續的爆炸聲中,薩哈夫首先安撫記者,告訴他們巴格達是絕對安全的。之後,薩哈夫又不經意間玩起了「空城計」,透露出了「巴格達是一個大陷阱」這樣一個信息。

這條信息經過媒體的報導,登上了全世界報紙的頭條。為了驗證信息的真實性,美軍甚至將推行行動停止了整整一天。

而就在薩哈夫頻繁出現在鏡頭前,不斷發射唇槍舌劍時,薩達姆政權中的一眾高官,卻早已卷著被子逃走了。

此時終於有人發現,薩哈夫原來是薩達姆政權中一個孤立的個體。他的表情永遠保持著鎮定,就像是一個沒有情感的機器。而他的每段發言,總有一個能夠刺激到美軍或是鼓舞到伊拉克人民的爆點。

因此有人大膽推測,薩哈夫不過是薩達姆政權推出來吸引火力,好讓眾人順利逃走的角色。他的一舉一動,包括每一句話,其實都是有人在背後操控的。當然,對於這件事,薩哈夫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正面進行回應。

不久後,美軍正式佔領巴格達。薩哈夫隨即通過媒體發聲,表示自己已經向美軍投降,正在接受審問。

幾個月後,西方媒體報導稱,薩哈夫被美軍無罪釋放。此事之後,便再也沒有薩哈夫的消息傳出。

直到最近幾年,才有知情者在網絡上透露稱,薩哈夫一家目前定居在阿聯。薩哈夫正打算將自己與美軍的故事寫成一本書出版呢。

(參考資料:《沙漠梟雄薩達姆和他的王國》等)

相關焦點

  • 撲克牌冷知識18則:薩達姆之死,與一副撲克牌有關!
    07為何撲克牌是54張,隱藏了啥玄機?撲克牌一開始只有52張正牌,為了防止正牌丟失,撲克廠家會在一副牌中增加兩張副牌,或插圖小丑,或宣傳廣告,若正牌丟失可用它替代,後固定為大小鬼。普遍認為,鬼牌是美國人發明的,其實國內也有在副牌上登廣告之做法。
  • 廣州撲克牌通緝令是什麼名單都有誰?黑桃q是誰?
    記者在撲克牌上看到,嫌犯林錦成是海珠區人,涉嫌搶劫軍、警、民兵槍枝彈藥案,立案單位是刑警支隊,但作案時間以及詳細案情並沒有公開。  今年12月4日,一名從廣州市荔灣廣場5樓縱身跳下的男子將一名過路男子砸傷致死,跳樓男子骨折被送醫院救治。經救治甦醒過來的跳樓者,自稱叫「張某福」,一直對民警的詢問不予理睬,對事件三緘其口,不願講出前因後果。
  • 廣州撲克牌通緝令黑桃q大王小王是誰 名單資料信息曝光
    廣州撲克牌通緝令共54名通緝犯,黑桃q是誰,它被抓獲後引發關注通緝令其它的名單,更厲害的大王小王是誰,名單資料信息曝光。  黑桃q被抓獲,作為廣州撲克牌通緝令54名通緝犯之一,黑桃q被抓獲僅是其中一個案子。從黑桃Q的排名也可以看出,這副撲克牌通緝令還有更厲害的「角色」。
  • 16年前命案偵破 警方撲克牌通緝令中的「黑桃五」歸案
    廣州警方13日通報稱,廣州黃埔警方近期偵破一宗16年前的命案積案,抓獲犯罪嫌疑人王圍祥(男,40歲,重慶市人)——廣州警方撲克牌通緝令中的「黑桃五」。    犯罪嫌疑人王圍祥(男,40歲,重慶市人)——廣州警方撲克牌通緝令中的「黑桃五」。
  • 為什麼軍事強大的美國打落後的越南那麼吃力,打伊拉克卻很容易?
    除了海灣戰爭的酣暢淋漓,美國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也是摧枯拉朽,短短數月時間,這個在中東不可一世的薩達姆政權就灰飛煙滅,美國的犧牲只是越南戰場的一個零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數據。那麼,為什麼美國侵略越南哭天搶地,欺負伊拉克卻毫無壓力呢?
  • 古代通緝令上的畫像那麼醜,為何還能抓到犯人?因為電視劇在騙你
    常常關注社會新聞的朋友就會知道,警方在捉拿在逃犯人時,通常都會發布通緝令,在逃罪犯的照片也會被公布出來,讓民眾保持警惕,同時儘可能為公安部門提供有效線索,協助捉拿罪犯。通過發布通緝令來捉拿犯人的方式不僅僅存在於現代,我國古人早就用過這種方式了。
  • 當初美軍進攻伊拉克,俄羅斯為何坐山觀虎鬥,沒給伊拉克任何幫助
    眾所周知,如今美國和俄羅斯是一對死對頭,雙方在很多國際事件上都要爭個你死我活,而當初薩達姆在執政伊拉克時,俄羅斯也是伊拉克的合作夥伴之一,那麼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僅僅花了十幾天的時間,就開進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當時作為伊拉克合作夥伴的俄羅斯,為什麼沒有出手呢?
  • 撲克牌中的黑桃A為何設計得最繁瑣?盤點其中的冷知識!
    如果你玩撲克牌的時候注意觀察,會發現在四張A中,黑桃A的圖案是最別致的,圖案也做得最大,這其中有著鮮為人知的歷史典故。黑桃A歷史關於撲克的發明有著很大爭議,其中流傳比較廣的說法是,撲克牌是由法國搭羅牌演變而來,在13~14世紀傳入歐洲。在十八世紀時,撲克牌在歐洲已經非常流行,成為社會中重要的社交活動。
  • 為什麼美國打越南那麼吃力,而打伊拉克卻很容易?
    越南戰爭,是美國為了阻止北越政府統一越南地區而發動的侵略戰爭。表面上看,這場戰爭是美國扶持的南越政府和北越政府之間的對抗,從體量來說,弱小的北越政府根本不是美國的對手。但這場戰爭背後卻是冷戰時期兩大陣營之間的較量,站在北越背後的有蘇聯和我國,兩國堅定的支持北越,向北越提供了巨大的武器和經濟援助,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同美國之間的差距,所以北越才會堅持如此長的時間。再加上北越是為了完成國家統一,軍民一心,同仇敵愾,所以北越軍隊士氣高昂,可以不計犧牲,前僕後繼。
  • 為什麼美國打越南那麼吃力打伊拉克卻很容易
    伊拉克戰爭,美軍屬於摧枯拉朽之態勢,橫掃伊拉克百萬大軍,包括十餘萬精銳的共和國衛隊,但2003年3月,美軍發動對伊拉克的打擊,此時的伊拉克軍隊已經軍無鬥志。  其軍隊上至高級將領,下到普通士兵,對美軍都非常害怕,因為是海灣戰爭時,伊拉克軍隊被美軍打扒下,打殘了,打怕了,所以對美軍根深蒂固的害怕,會從軍人中一批批傳導下去。
  • 雲南警方發布撲克牌通緝令,神秘黑桃A無照片殺人在逃20年
    雲南警方發布撲克牌通緝令,神秘黑桃A無照片殺人在逃20年 2019-08-10 1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美國這一招真狠,難怪伊拉克敗得那麼快
    美國在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時候,薩達姆的百萬大軍幾乎是不見蹤影,這也讓人很好奇他們究竟去做了什麼?其實關於這個答案非常的簡單,有資料明確的記載美國在發動戰爭之前特別花費了100億第納爾幣用於賄賂伊拉克的高級將領,這也讓很多人感慨美國這一招實在是太狠了,難怪伊拉克敗的那麼快。
  • 伊朗對川普發出通緝令,外國網友評論:把這個人渣趕下臺!
    講真,自從爆發這次的大規模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以來,美國就一直沒消停過,川普也憑藉其迷惑行為頻頻霸佔著熱搜。 在國內很多網友看來,川普就像一個在美國政壇上活躍的段子手,其所作所為常常令人頭上冒出許多問號。 不如看看外國人都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
  • 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為何沒有出手救薩達姆?這三點是關鍵
    很多人可能要問了,俄羅斯為何要幫助薩達姆?其實在蘇聯時代,伊拉克和蘇聯那是鐵桿盟友,當年伊拉克完全依賴蘇聯,不僅從蘇聯進口大量的武器裝備,而且在資源礦產等方面給予蘇聯很多權益,薩達姆統治幾十年,唯一訪問的國家就是蘇聯,可見兩國關係之鐵。因此,蘇聯在伊拉克具有很大的經濟利益,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為何沒有出手幫助薩達姆呢?
  • 【大家】古代的通緝令
    這是《水滸傳》第22回為捉拿宋江而籤發的通緝令。就想像這張通緝令是什麼樣兒。因為江湖傳說「宋江」是兩個人,是組合。大概畫像上會是一個腰帶扎在乳房處的男性,邊上再畫一個眯眯眼的女性,然後貼在城牆上吧。實際上這個畫面不會出現,起碼北宋年間不會出現。城牆上貼逃犯畫像這做法古代確實有,叫「畫影圖形」。但出現的時間很晚,這四個字第一次記載是在《明史·黃綰傳》。
  • 當年美國打伊拉克乾淨利落,為何對待伊朗,卻只動嘴不行動
    上世紀80年代,互為鄰居的伊朗和伊拉克,曾經長期混戰達8年之久,最終也沒有分出個勝負來。可謂是棋逢對手,不分伯仲。如今的伊拉克,早已被美國發動的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揍得體無完膚。連中東強人薩達姆,也被送上了絞刑架。高調反美的伊朗,也同樣受到美國的制裁和打壓。
  • 伊朗發布紅色通緝令!為蘇萊馬尼少將復仇,逮捕川普
    近日,伊朗媒體報導,伊朗司法機構已經向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發出紅色通緝令。這還是首個國家對美國總統發出的逮捕令。可見,伊朗對於高級將領蘇萊馬尼被美軍襲擊殺害的這一行動,已經憤怒到了極點。今年1月3日,川普下令美國空軍部隊對伊拉克巴格達機場發動突然襲擊。在這次襲擊中,伊朗高級軍官蘇萊馬尼死亡。隨後,在1月8日,伊朗立刻展開報復,命令軍隊向伊拉克國內駐紮的美國空軍基地發送「數十顆」飛彈,摧毀美國空軍基地,造成美軍部分人員傷亡,讓兩國的關係已經跌入到冰點,讓現有的中東局勢變得越來越動蕩不安。
  • 美國42天打下伊拉克,為何花了20年打不下阿富汗?
    美國在9·11之後,就開始了所謂的反恐戰爭,對阿富汗的塔利班組織進行了長達20年的作戰,這場持久戰也讓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損失了上千億美元和2萬士兵的傷亡,到了如今也沒有徹底徵服阿富汗。而相比較伊拉克戰爭中的一往無前,只用了42天就攻下了伊拉克,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美國將被伊拉克告上法庭,「戰爭罪行」令人髮指
    文\白山據悉,伊拉克政府將要控訴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使用貧鈾彈對平民健康與環境造成的惡劣罪行,並在在近期內起訴美國;此事一經報導,便遭受了世界各國的重視,大家對此也是眾說紛紜。美軍此前在伊拉克的暴行,在全世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川普也親口承認了伊拉克戰爭的事實;但即使這樣,美國依舊沒有對伊拉克做出任何的賠償行為,而對伊拉克影響最大的,便是美國三次轟炸伊拉克時使用的貧軸彈藥。
  • 美國對伊制裁出了大漏洞,伊拉克堅決不放棄生意,還要進口天然氣
    美國一直希望對伊朗實施嚴密的封鎖,現實卻是制裁無效,很難達到嚴密的要求,有時可以說是無奈,美國對伊制裁出了大漏洞,這就是伊拉克,自從伊拉克戰爭之後,尤其是美國大規模撤軍之後,伊拉克與伊朗握手言,關係不斷上升,包括貿易上的聯繫越來越多,現在伊拉克堅決不放棄生意,特別是對伊朗的電力與天然氣依賴相當高